国际权威糖尿病指南综合解读(最新,完整版)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034798 上传时间:2017-07-29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权威糖尿病指南综合解读(最新,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国际权威糖尿病指南综合解读(最新,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国际权威糖尿病指南综合解读(最新,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国际权威糖尿病指南综合解读(最新,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国际权威糖尿病指南综合解读(最新,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权威糖尿病指南综合解读(最新,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权威糖尿病指南综合解读(最新,完整版)(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引 言,糖尿病的历史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中国糖尿病调查结果糖尿病发病风险随年龄增长上升城市化使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增高该调查给我们的启示,消渴症 黄帝内经(400 B.C.)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Thomas Willis (英格兰,1674 )高血糖 Claude Bernard (法国,1859)胰岛素的发现Jeande Meyer (比利时,1909)胰岛素提取成功J.J.R.Macleod&Fredrick Banting(加拿大)(1923年诺贝尔奖),Fredrick Banting,糖尿病的历史,J.J.R.Macleod,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中国糖尿病调查结

2、果,2010年5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研究组”关于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调查的结果,我国20岁以上人群中男性 和女性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达10.6% 和8.8%总体患病率已达9.7%同期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达15.5%,我国总糖尿病患病人数达9千2百万以上糖尿病前期人数达1亿4千8百万以上,糖尿病发病风险随年龄增长上升,城市化使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增高, 糖尿病指南解读,糖尿病的分类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的筛查糖尿病的治疗糖尿病的并发症(CVD)青少年糖尿病的治疗,糖尿病分类, 糖尿病指南解读,糖尿病的分类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的筛查糖尿病的治疗糖尿病的并发症(CV

3、D)青少年糖尿病的治疗,血糖相关检测和糖尿病的分类(AACE2010),糖尿病诊断标准(NAAES),A1C 6.5% * ,或实验室应采用经NGSP认可并符合DCCT检测标准的方法进行检测 FPG 126 mg/dl (7.0 mmol/l) * ,或 空腹的定义是指至少8小时未摄入热卡 OGTT试验2h血糖11.1 mmol/L(200 mg/dl)*,或 试验应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方法执行,将75 g无水葡萄糖溶于水中作为糖负荷且随机血糖 200 mg/dl (11.1 mmol/l)有高血糖的症状或高血糖危象如无高血糖症状,标准中的第13项应进行重复检测以确诊,新纳入的诊断

4、标准A1C实验室技术的发展及推广和检测技术的成熟使HbA1c的测定准确可行;较低的敏感性可以通过检测人员的实践经验弥补标准的纳入有助于发现更多潜在的糖尿病患者,有利于糖尿病早诊断早治疗的实现,血糖相关检测和糖尿病的分类,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FPG 5.66.9 mmol/L(100125 mg/dl)或糖耐量异常(IGT):OGTT试验中2-h PG 7.811.0 mmol/L(140199 mg/dl)或A1C 5.76.4%对上述三项检测而言,风险是连续的,风险可延续到低限以下。而离高限越近则风险越大,但风险的增加不成比例。,糖尿病前期的诊断, 糖尿病指南解读,糖尿病的分类糖尿病

5、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筛查糖尿病的治疗糖尿病的并发症(CVD)青少年糖尿病的治疗,超重(BMI25kg/m2)并有以下危险因素的成人都应考虑做筛查即使对于不存在以上危险因素者,亦建议其在45岁以后行糖尿病筛查对于筛查结果正常者至少应每3年对其进行定期复查检查指标: A1C, FPG, 或 2-h 75g OGTT 如糖尿病风险增加应考虑缩短复查周期识别并治疗其他有关心血管疾病(CVD)的风险,对无症状成人糖尿病患者的筛查标准,一级亲属有糖尿病史心血管疾病超重或肥胖体力生活缺乏高风险种族糖耐量异常病史空腹血糖受损病史代谢综合征,高血压血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妊娠糖尿病病史巨大儿生产(4kg)

6、史多囊卵巢综合征严重精神病和(或)长期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 糖尿病指南解读,糖尿病的分类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筛查糖尿病的治疗 糖尿病的并发症(CVD) 青少年糖尿病的治疗,ADA指南的糖尿病全面治疗内容,起始评估 糖尿病的管理 血糖控制综合药物治疗自我管理医学营养治疗体育锻炼,心理评估与治疗 难控血糖的处理 低血糖的治疗并发症的处理 肥胖的手术治疗 免疫接种,A1C7%应作为一个开始用药或者改变治疗方案的分水岭A1C控制目标一般推荐7%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利弊进行个体化治疗并确定A1C控制目标考虑预期寿命、低血糖风险、是否存在心血管系统病变(CVD)等情况制定治疗目标和计划,治疗的目标

7、A1C7%,两项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的研究表明使用强化治疗将血糖降至接近正常水平,对于治疗糖尿病特有的微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极有帮助通过强化治疗保持A1C的低水平,也有利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并发症,通向目标之路 强化治疗,ADA/EASD在最新的共识中指出糖尿病的治疗必须从确诊时立即开始初始治疗为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服用二甲双胍当无法达到目标A1C水平时,其它药物必须在基础治疗的基石上加用,2型糖尿病的综合药物治疗原则,ADA/EASD共同指南认为 优秀的降糖药除了具有降糖效果,还应具有以下效果 减少慢性并发症 安全性高 耐受性好,AACE/ACE Diabetes Algo

8、rithmENDOCRINE PRACTICE Vol 15 No.6 September/October 2009,ADA/EASD指南对优秀降糖药的标准,使用方便价格低廉,ADA/EASD指南的序列用药方案,ADA/EASD指南的序列用药方案流程图,首选治疗方案的优劣比较,二甲双胍相关的临床经验及科研结果,主要作用:降低肝糖输出,同时降低空腹血糖单独使用二甲双胍可以将A1C水平降低1.5%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通常不会发生低血糖二甲双胍在患有糖尿病前期患者中也能安全使用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显示,二甲双胍治疗可改善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预后由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可增加乳酸中毒的风险,所以它

9、被认为是二甲双胍的一个禁忌证,但研究发现其发生的几率为1/10万只有当肾小球滤过率降至30ml/min以下时,二甲双胍才可能产生危害,二甲双胍(Metformin)的历史,由于二甲双胍各方面突出优势,它的适应症随着各种研究的不断开展而延伸,在治疗伊始,二甲双胍就应当和改变生活方式一同进行在没有特殊禁忌证的情况下,二甲双胍应当成为首选治疗二甲双胍的用量应当在耐受的前提下,在1-2个月内加量至其产生最大效果初始剂量为500mg 每日12次(随早餐或晚餐服用),也可以服用850mg 1次/日如果没有出现胃肠道症状,5-7天后可增加剂量至850mg或500mg2片 2次/日,随早餐和晚餐服用当出现胃肠

10、道症状时,可将服用剂量减回原剂量,以后再考虑加量最佳服用剂量可达1,000mg 2次/日,但通常服用量为850mg 2次/日,降糖治疗之 二甲双胍的用药原则及加量方法,主要的副作用是低血糖,持续时间较长且有生命危险刚开始使用磺脲类药物通常会增加2kg的体重单独使用后降糖效果快,但持续时间不如单独使用二甲双胍美国大学组糖尿病研究(UGDP)指出磺脲类药物具有潜在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作用,但之后UKPDS和ADVANCE研究未证实半足量即可获得最大降糖效果,所以应当避免更高的使用剂量,降糖治疗之 磺脲类药物,只要用量足,可将任何水平A1C降至目标水平可使体重增加约24kg,该副作用可能与血糖的回

11、落成正比,是尿糖减少所致在大量临床试验中,为了达到正常血糖并使A1C接近7%,严重低血糖的发病率为每100人每年发生13例在美国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研究(DCCT)的强化治疗组中,低血糖发病率为每100人每年发生61例当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应立即或逐渐停用胰岛素促泌剂(磺脲类和格列奈类药物),降糖治疗之胰岛素,SMBG是指从治疗开始每天检测空腹和餐前血糖水平SMBG对调整用药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其在摸索胰岛素用量时的作用尤其突出使用胰岛素治疗时,每天SMBG的次数应当在3次以上如果口服降糖药中不含有磺脲类及格列奈类药物,因不易引起低血糖,所以通常不需要SMBG,胰岛素治疗的前提自我监测血糖

12、(SMBG),二甲双胍,低血糖始终是胰岛素治疗最大的限制因素严重的低血糖可致严重的后果,例如跌倒和车祸。对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伤害既往有严重低血糖病史的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有极大的痴呆风险,胰岛素治疗的天敌低血糖,首选方案中三种药物导致低血糖的风险比较,结论:磺脲类药物能显著提高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与使用二甲双胍的优势比为2.79,Metformin, Sulfonylureas, or Other Antidiabetes Drugs and the Risk of Lactic Acidosis or Hypoglycemia Diabetes Care, volume 31, nu

13、mber 11, November 2008,应用磺脲类药物、二甲双胍或胰岛素治疗后发生低血糖的风险比较,次选方案及其他治疗药物的降糖效果比较(A1C),又称为TZD和格列酮类药物单独服用降糖效果较差,降低A1C 0.51.4%最常见副作用为体重增加和液体潴留,表现为外周性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一倍罗格列酮可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率为3040%可增加骨折病例,降糖治疗之 噻唑啉二酮类药物,易与细胞上的GLP-1受体紧密结合,增强葡萄糖介导的胰岛素分泌,主要降低餐后血糖有关的数据较少,该药物降糖效果为降A1C 0.51%代表药物为艾塞那肽,可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并降低胃动力该药无低血糖副作用

14、,但与胃肠功能紊乱高度相关,3045%使用该药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依泽那太在用药6个月后可使体重降低23kg ,其中部分原因可能与胃肠道副作用有关可能与胰腺炎相关,降糖治疗之 GLP-1激动剂,降糖效果为降低A1C约0.50.8%由于大量碳水化合物流向结肠,通常可导致大量产气和胃肠道症状25%45%的临床试验对象因此而停止服用糖苷酶抑制剂,降糖治疗之 糖苷酶抑制剂,与磺脲类同属胰岛素促泌剂降糖效果为降低A1C约1.5%药效持续时间短,故需增加服药频次同磺脲类类似,同样有增加体重的风险有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虽然发生率较磺脲类略低,降糖治疗之 格列奈类,餐前皮下注射,可延缓胃排空,从而

15、通过依赖葡萄糖的模式来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作用是减少餐后血糖可使A1C降低0.51 .0%主要副作用为为胃肠道症状;临床试验中大约30%的用药人群出现恶心症状用药6个月后,可出现与该药相关的体重减轻(11.5kg),部分原因是胃肠道副作用,降糖治疗之普兰林肽,可以增强葡萄糖介导的胰岛素分泌,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对体重无影响且相对较易耐受降低A1C水平的值为0.50.8% 单药治疗不会引起低血糖,降糖治疗之 DPP-4抑制剂,Available at October 2009 May not be reproduced in any form without express permission from AACE,治疗目标:A1C6.5%,调整生活方式,TZD,双重治疗,三重治疗,23个月,23个月,胰岛素+ 其它药物,胰岛素 其他药物,胰岛素 其他药物,二甲双胍,未服药,治疗中,有症状,无症状,二甲双胍,GLP-1激动剂 或DPP4抑制剂 或 TZD,磺脲类或格列奈类,TZD,+ 磺脲类,+ TZD,GLP-1激动剂 或DPP4抑制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