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给顾客尊严,顾客给我生意

王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5KB
约12页
文档ID:30316001
我给顾客尊严,顾客给我生意_第1页
1/12

我给顾客尊严,顾客给我生意核心提示:真实,已成了链家的最大卖点但左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特别值得骄傲的,他认为这只是一种底线 在中国,你可能不知道左晖,但你不可能不知道链家,因为它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 链家的 VI(企业视觉识别系统)使用绿色,门店招牌为绿底白字,上书“链家地产 HOME LINK”几个大字,它的门窗都是玻璃的,远远就能望见里边正在忙碌的工作人员,穿着统一的白衬衫,戴着绿色工牌 这是一副标准的链家门店形象,截至 2016 年 4 月,这样的门店在北京共有 1300 多家,远超麦当劳的门店数量有人调侃说,唯一能跟链家拼门店数的只有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 从市场占有率来讲,链家在北京房地产中介市场上是无可争议的老大,占比约六成早在 2008 年,左晖在孩子出生时就笑言,“孩子上学后写《我的爸爸》时一定会说,我爸是北京最大的中介头子 ” 目前,链家在北京雇佣了 2.3 万多人除北京之外,链家在其他城市发展得也非常生猛它已覆盖全国 28 个城市、3 亿人口,拥有大约 8000 家门店,雇员总数超过 13 万人 除规模庞大外,链家的交易量也十分惊人资料显示,2015 年,链家全年销售规模为 7090 亿元,完胜其他房产中介,甚至是非竞争对手――万科当年销售额的 2.7 倍,比京东(4627 亿元)和美团(1300 亿元)交易规模的总和还多 1000 多亿元。

左晖说,这个数字 2017 年将超过 1 万亿元 需要说明的是,链家的交易规模不是补贴出来的,而是规模与利润齐飞2014 年,链家的税前净利润约为 1.37 亿元,2015 年则达到 11.96 亿元,增长了近 8 倍 这么好的生意当然会吸引资本追逐2016 年 4 月,华晟资本、百度、腾讯、H Capital、高瓴资本、经纬中国等,向链家联合投资60 亿?70 亿元,使其估值达到 368.5 亿元9 个月后,孙宏斌又带领融创中国向链家注资 26 亿元,获得 6.25%的股权,使其估值攀升至 416 亿元 把一家中介公司做到如此规模,应该说已经很成功了但左晖却认为链家当下的成绩不过是“别人做得不够好”带来的 一家小中介的崛起 左晖是陕西人,出生于 1971 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计算机系做链家之前,他像其他“北漂”一样打工、创业 1992 年,左晖被分配到北京郊区的一家工厂,没干几个月,就跳槽到中关村一家软件公司新的工作是客服,每天接听各种投诉,一天下来,耳朵总是嗡嗡作响 工作三年后,左晖觉得自己不适合干客服,又找了一份销售工作,也没取得什么成绩   郁闷之中,左晖跟两个大学同学去先农坛体育场看了一场甲 A足球比赛,不知怎么地就被鼓舞了。

比赛结束后,三个人决定创业,每人出资 5 万元,做财产保险代理 他们没有一个人懂保险,左晖每天晚上研读各家保险公司的条款,从犹如天书的上万字法律条文中,找出关键的几百字,白天再教给员工 这样干了 5 年后,他们获得了当初投资 100 倍的回报之后,由于国家政策调整等原因,他们退出了保险市场,左晖则转战房地产中介市场,于 2001 年成立链家 那时,正值“1998 年房改”之后,国家取消了福利分房,全部实行市场化其后,新房建设和二手房交易活跃起来,房地产中介顺势崛起 当时,房地产中介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非常严重,很多中介利用这一点赚钱,相应的服务却很少左晖则觉得自己的机会是解决这种信息不对称,就像他以前帮助保户了解保险条款一样 当年 8 月,左晖试着与《北京晚报》在军事博物馆举办了一场房展会当天天一亮,人们就从四面八方涌来,会场秩序一度失控左晖知道,自己又看对了 此后三年,链家跟着大环境飞速成长2001 年,链家只有 2 家店、37 名员工,次年就变成 6 家店、77 名?T 工,2003 年则增加到15 家店、169 名员工,2004 年则达到 30 家店、200 名员工 情况在 2005 年发生了改变。

当年 3 月,国务院出台“国八条” ,以行政手段限制房市交易,导致市场迅速趋冷其他中介公司纷纷关店减员,左晖却带领链家逆市扩张 左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看长期当时房地产市场最主要的问题是供应严重不足,限购并不能解决问题,因此房市长期看好此外,别人是风口一来就追,市场一冷就跑,他则觉得市场降温是一件好事,降低了扩张成本 2005 年,左晖把门店数量从 30 家一口气扩增至 105 家到2009 年底,这个数字更达到 520 家,员工总数则从 200 人激增至 1万人,在业内举足轻重 “真房源”之战 伴随门店扩张,左晖也遭遇了成长的烦恼主要有两个:一是如何管理日益庞大的销售团队,二是如何摆脱“黑中介”形象 对于第一点,左晖早在 2007 年就展开了行动那一年,他结识了来自大连的同行――好旺角董事长高军高军对二手房交易的流程分解和过程管理非常在行随后,链家与好旺角展开深度合作,链家引入 SE 系统(Sale Efficiency) SE 系统可让经纪人完成从房源录入、过程管理到成交撤单的所有环节,同时让公司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和风险管控 在这套系统的支持下,链家摆脱了前两年“跟着业务跑,但跟不上业务扩张”的被动局面,后台管理能力迅速提升,反而开始通过后台推动业务扩张。

对于第二点,左晖则于 2009 年提出了“真房源行动” 所谓“真房源” ,是指真实存在、真实在售、真实价格的房源   彼时,行业的潜规则是真假房源同时发布,用假房源去吸引客户,以推动真房源的销售大家之所以这么做有两点考虑:一是如果只发布真房源,则房源会非常少;二是真房源的报价比假房源要高,如果只发布真房源,准客户很可能会被吓跑,转而咨询那些?l 布假房源的中介,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当左晖提出“真房源行动”后,链家内部炸开了锅,一线经纪人觉得老板疯了面对基层的反对,左晖并没有霸王硬上弓,而是采取游说策略,不断说服那些理念与自己不一的经纪人 那么,左晖为什么一定要推出一个“不利于”自己的营销政策呢? 原因概括起来有两个: 其一,链家当时的规模已经很大,但名声不佳,越扩张就越被骂为“黑中介” 左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人指指点点他经常说,“尊严离我们这个行业太远了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这一点其二,在他看来,房地产中介的需求长期看好,但“历史欠账”严重,很多中介没有提供特别好的服务,反而挖空心思展开低层次竞争左晖认为客户不是傻子,骗他一回,他下次就不信你了,还会把这种经历对外传播,你将来还怎么做生意? 左晖认为推行“真房源行动”势在必行,规模越大越要做,一旦得到客户认可,便会迅速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不过他也清楚,一旦实施,交易额必定陡降 链家正式推出“真房源行动”后,地产经纪业务确实连续三个月下滑,还出现了离职潮然而,大约 100 天后,局面发生了逆转,准客户又回来了,交易额稳步回升,链家的口碑也快速改善 次年,左晖又推出“嫌恶设施披露行动” 比如告诉准客户“房子旁边有一个垃圾站” 他做这些,是想向内外传达这样一种理念:链家不赚信息不对称的钱决定权在买卖双方,链家则是买卖双方都可信赖的服务商 除了追求信息真实之外,左晖还追求信息完整,推动建设“楼盘字典” 所谓“楼盘字典” ,就是把诸如房屋户型图、房屋坐标、楼盘环境、与地铁距离、历史交易数据等,通过 300 个左右的字集合成一个大数据,供经纪人调用链家目前已建立了全国 28 个城市的 7000 万套房源数据左晖称,这些数据,是链家经纪人用实地勘察的方式一个一个核对过的,绝对真实 如今,真实已成了链家的最大卖点打开其网站,主页上赫然写着:“链家真实房源,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不过,左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特别值得骄傲的,他认为这只是底线 看准两大风口 通过引进 SE 系统和推行“真房源行动” ,链家在系统上和操守上构建起了核心竞争力,但让其达到今日成就的却是近几年来的两股风口――“存量房时代”的到来以及租赁的崛起。

“1998 年房改”之后,中国的房地产交易以增量房(俗称“新房” )交易为主,存量房(俗称“二手房” )交易为辅不过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尤其是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数据显示,过去五年,北京和深圳的二手房销售面积占总销售面积的比例超过了55%,而上海这个数字已攀升至 60% 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表明,房地产市场发展到最后以二手房交易为主以美国为例,在大城市,每 4 套房产交易中就有 3 套是二手房交易英国的情况也类似,1983 年房改之后,房屋自有率快速攀升,到 1991 年达到 67%,但随后二手房交易渐成主流 左晖坚信中国也必是如此2015 年,左晖带领链家先后在成都、上海、北京、深圳等 10 多个一二线城市,以不同方式收购伊诚地产、德佑地产、易家、中联(地产)等 11 家房地产中介左晖笑称,全国稍微靠谱一些的地产中介都被链家收购了链家的净利润也从2014 年的 1.37 亿元,飙涨至 2015 年的 11.96 亿元,交易规模则达到 7000 亿元 在“存量房”时代到来的同时,租赁市场也在崛起 其实租赁市场一直都存在,且规模不小,但之前并没有在房地产中介平台上发展起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个:一是中介不愿意做“根本不挣钱”的租赁业务;二是租客很不信任中介,很多人自己找房;三是由于租房体验太差,很多人在条件还不成熟时,就在购房热的推动下,以买代租,宁可住在远郊、苦哈哈地过日子,也要获得一个“有房者”的尊严。

如今,这些情况正在发生改变   以往,中介在租赁业务中大多通过信息不对称赚钱,不提供后续服务,甚至存在欺诈行为,比如想方设法没收押金这种赚钱模式自然短命,中介和租客都没有得到好处,整个市场徘徊在很低的水平 近几年来,一些正规机构开始探索阳光租赁模式,希望通过品质服务而非信息不对称赚钱目前,已经成熟的品牌包括链家旗下的“自如” 、雷军领投的“YOU+青年国际公寓”和万科的“万科驿” 以“自如”为例,其主体业务是“自如客” ,服务北上深三地约60 万名年轻租客其服务模式简单讲就是, “自如”从房东那里整体长租一套套公寓,对外称“自如友家” ,然后按年轻人口味统一装修,并提供维修(免费) 、保洁等服务目前, “自如”拥有“自如友家”25 万套 “自如”的房租比市场略高,但不存在欺诈行为,其服务平台则是“自如”APP 及其公众号,交房租、报维修、叫保洁以及投诉等,都可在网上实现,非常便捷高效 目前, “自如”租赁合同的平均时长为 485 天,远高于北京同业的 6?8 个月,收租率高达 99.96%,在北京市场的出租率则为96% “自如”的愿景是,未来 10 年稳步提升租房品质,让租房成为一种有尊严的生活方式。

除租房市场本身的改善外,一线城市房价的疯狂上涨,也推动了租赁市场的发展左晖认为这种现象将会持续下去,因为房价高企只是供应紧张的一种表现,而这种供应紧张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得到缓解,其主要原因是人口还将大量涌入大城市 人口向大城市聚集是一种世界潮流美国 80%的人口生活在大都市圈,日本 57%的人口生活在三大都市圈,而中国北上广深只聚集了不到 6%的人口,新涌入人口必将推动租赁市场的崛起   左晖预言,未来 10 年,中国前 30 个城市的房租将会稳步增长,到2020 年左右,长租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3 万亿元,其中中介代理的房屋将超过 60% 这个预言是否靠?V 有待观察,但北京的房租确实“稳步增长” ,对于房东和中介而言,涨势喜人 经纪人“群狼战术” 左晖的另一个预言是,未来 5 年,经纪人在房产中介业务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中国将会出现第一代职业房地产经纪人 依据这一预言,他把房产中介分为三类――传统中介、互联网中介和链家 在他的分析中,传统中介虽然看上去与链家类似,但二者挑选和培训经纪人的原则却大相径庭。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