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岳)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030028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岳)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岳)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岳)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岳)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岳)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岳)(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七 年 级 上 册 历 史 复 习 资 料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1、地球上出现人类,大约在 300 万年以前。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2、中国是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创造物最多的国家。3、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 170 万年,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火使用的好处:火可以用来取暖照明,用来抵御猛兽的侵袭,还可以用来烤熟兽肉;熟食有利于北京人体质和智力的发展,使他们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生活,最终和动物分离。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增强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6、河姆渡人的生活:距今约 6000

2、多年,发现地点在浙江余姚市河姆渡(长江下游) ;生活特点:种植水稻;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烧制黑陶;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住干栏式房屋(通风防潮的性能,适应南方闷热、潮湿的气候) ;过着定居的生活。我国是世界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7、半坡人的社会状况:距今约 5000 多年;在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中游) ;生产生活的特点:种植粟和蔬菜,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饲养猪、狗及少量牛、羊、鸡等家畜,纺织麻布,缝制衣服,住半地穴式房屋(适应北方寒冷、干燥的气候) 。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我国原始农业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8、在原始时代,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

3、定的生产生活集体叫做氏族。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都是氏族村落遗址,土地、房屋等都归氏族公有,人民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贫富差距。9、传说 4000 多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有炎帝、黄帝和蚩尤三位杰出部落首领。涿鹿之战:黄帝、炎帝部落同蚩尤部落在涿鹿争战,结果: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打败蚩尤部落。评价: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0、华夏族,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炎帝部落、黄帝部落和九黎族的一部分,他们是中原地区的主体居民;华夏族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11、后人尊奉炎帝、黄帝为华夏族的祖先。认为黄帝是中华文明的创造者,称他为人文初祖。炎帝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创始人。12、 “禅让”制度:尧舜禹时期实行的

4、政治制度是禅让” 制。特征: 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大禹治水,禹采取“疏导”的办法,把河水引入大海。人们赞扬禹的治水功绩,尊称他为“大禹”。 (三过其门而不入说的就是大禹)2、夏朝的建立 :公元前 2070 年禹在阳城(今河南登封)建立夏朝。夏朝的建立,说明我国原始时代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我国进入奴隶社会,标志着国家的产生。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死后,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位,从此,父子、兄弟相承的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公天下”变为“家天下”。远古人类时间 地点 体质特征生活情况北京人约距今7020 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洞保留猿的部分特征群居,共同生活,

5、共同分享食物,使用天然火,有简单语言,使用打制石器,采集和狩猎。山顶洞人约距今18000 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基本与现代人相似使用打制石器,开始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已有装饰品,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23、为了巩固国家政权,夏朝首次设置了官吏、军队和监狱,制定了刑法,建立起一整套国家机构。(这些机构的性质是统治者镇压平民和奴隶的工具)4、桀是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5、商朝建立:公元前 1600 年汤在亳建立商朝;6、盘庚迁殷:公元前 1300 年,商朝的国王盘庚把都城迁往殷,结束商朝荡析离居的局面,使商朝的政局稳定下来,盘庚迁殷是

6、商朝由中衰到中兴的转折点。故商朝又称为殷朝或殷商。7、商朝的最后一个王纣是个有名的暴君,他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尽情享乐,施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生活在我国西部的国君周文王重视农业生产,任用贤人姜尚等,国力逐步强大。8、牧野之战:公元前 1046 年。武王伐纣,和商纣的军队在牧野决战。商纣战败,商朝灭亡。牧野之战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成语“反戈一击”出自这次战役。9、西周建立时间:公元前 1046 年;建立者为周武王;都城镐京。10、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诸侯的目的:为了加强对全国广大地区的统治;内容:(1)分封的办法:中心:实行以周王室为中心的分封制度,将王族、功臣以及旧贵族的后代分

7、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 。作用:巩固了西周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扩大了统治范围,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2)嫡长子继承制:只有正妻所生的长子才有资格继承。11、西周最后一个国君是周幽王,他是有名的昏君,他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烽火戏诸侯就出自他) 。公元前 771 年,少数民族犬戎乘西周混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12、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北) ,东周开始。13、夏桀、商纣、周幽王因残暴而灭国,商汤、武王因顺应民心而称王,告诉我们统治者要关爱人民,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14、甲骨文:殷墟出土的刻在龟

8、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发现的意义:(1)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15、青铜铸造业的产生和发展于夏、商时期,晚商至西周时期逐渐走向鼎盛。司母戊鼎: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王权的象征) ,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青铜器是商周的重要标志,人们称夏、商、周时期为青铜时代。16、商周的青铜器上的文字,由于古人称铜为金,所以这种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因常常铸刻在钟或鼎上,又叫钟鼎文。它也是研究商、周历史的珍贵的材料。17、春秋争霸(1)背景:春秋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弱,各诸侯国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春秋

9、争霸的目的:争夺土地,人口和霸权,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2)齐桓公称霸 A 原因: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增强了国力,并以“尊王攘夷” 为口号,通过征战,提高了齐国的地位。公元前 651 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齐桓公霸主地位确立。齐桓公是春秋五霸最先称霸的。(3)晋文公称霸:重用人才,救济贫弱,减轻赋税,发展农工商业,为确立霸主地位奠定了基础。公元前 632 年,晋文公采用“退避三舍”的策略,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称霸中原。(4)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越进行争霸。越国先败于吴,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经过长期准备,

10、终于灭吴,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5)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先后称霸,史称“春秋五霸” 。(6)诸侯争霸的影响:(1)消极影响: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积极影响:诸侯国减少,各民族之间交往增多,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18、战国七雄(1)背景:田氏代齐 ,韩、赵、魏三家分晋(2)战国七雄的名称:齐、楚、燕、赵、韩、魏、秦。 (战国七雄形势图) (东南西北后中间)3(3)重要战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齐、魏 围魏救赵) 、长平之战(秦、赵)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抗击秦国了。19、铁农具和农耕:(1)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到战国时,铁农具

11、、牛耕得到推广。我国进入铁器时代。 (2)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对社会的影响:(1)生产关系发生变革,奴隶主与奴隶发展为地主与农民。 (2)使得大量的荒地和深耕细作成为可能,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显著进步,推动着社会的大变革。 (3)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20、商鞅变法(1)背景:战国时期,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显著提高,出现了封建地主和农民。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要求社会变革。诸侯争霸过程中,秦国还比较落后,迫于现实压力,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图强。(2)商鞅变法的时间:公元前 356 年开始(秦孝公时期) ;(3)变法指导思想:“治世不一道,便国

12、不法古”(法家思想) ;(4)变法内容:1、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 (有益于发展封建经济)2、奖励耕战。努力中田织布的,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封爵、授田赐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对旧贵族打击最大,对人民最有利)3、推行县制。全国设 31 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利于瓦解分封制)(5)变法性质:彻底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运动;(6)变法意义: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7)变法成功的原因:商鞅变法上有国君的支持,下有百姓的拥护,加上商鞅本人的决心,改革的措

13、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获得极大成功。21、都江堰修建:战国时秦国的李冰父子在成都平原上修筑了能防洪、蓄水灌溉的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变成了肥沃的良田,成为“天府之国”。22、鲁班是战国时杰出的木工工匠,被后代尊奉为土木建筑工匠的祖师。23、扁鹊是春秋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成为中医的传统诊断法。24、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25、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 “楚辞”。他的代表作是抒情长诗离骚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出自离骚26、舜时期音乐成就韶乐

14、;西周时期形成音乐教育制度;战国时期音乐成就:盛行钟鼓之乐(湖北随县出土的全套编钟,非常优美,能代表当时的最高音乐水平) 。27、春秋战国时期,绘画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长沙出土的战国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 ,是我国最古老的帛画28、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思想家对此提出不同的看法纷纷著书立说,宣扬自己的主张,由此产生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和兵家等诸子百家的“百家争鸣”的局面。时期 姓名称谓 著作 主要思想 春秋晚期孔子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论语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 。创立私学,有教无类,主张“因材施教” 、谦虚好学、“温故而知新”战国时期孟子思想家,

15、战国时期儒家代表孟子 民为贵,君为轻;实行仁政;反对兼并战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战国 墨 思想家,墨家学 墨子 互爱互利(兼爱) ;反对不义战争(非攻) ;选举4子 派创始人 贤能的人治理国家(尚贤) ;提倡节俭春秋末期老子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 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主张以柔克刚,无为而治战国时期庄子思想家,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 庄子 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战国 韩非 思想家,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韩非子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战国孙膑兵家代表人物 孙膑兵法战前要做好准备;以寡击众,以少胜多的作战方法(1)对战国时期最有用的思想是法家

16、的思想,战国七雄中秦国的统治思想是法家,后来秦朝也是用法家思想治国。 (2)当时的人民最迫切,最有利于和平的思想是墨家。 (3)对整个封建社会最有用的思想是儒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上述思想中,法家思想和儒家的思想是对立的,一个提倡依法治国,一个提倡以德治国。 (5)今天,对治理国家仍有用的思想是法家和儒家,今天,我们提倡的是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联系起来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1、秦统一六国 原因:(1)战国以来,经过长年的争霸战争,人民也渴望结束战争,统一是大势所趋。 (2)这一时期,各民族间的交往密切,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基础。 (3)商鞅变法后,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秦国具备统一六国的条件。 (4)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攻势。 (5)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决策得当。过程:从公元前 230 年至前 221 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