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皮肤性病学考试重点便携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0300174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医学皮肤性病学考试重点便携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口腔医学皮肤性病学考试重点便携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口腔医学皮肤性病学考试重点便携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医学皮肤性病学考试重点便携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腔颌面部的解剖颜面部界限为上从发际下至下颌骨下缘或达舌骨水平,两侧至下颌缘支后缘或颞骨乳头之间的区域以眉间点和鼻下点作两水平线上 1/3 和下 2/3 分为颅面部和颌面部。口腔位于颌面部区域里面是指牙,颌骨,唇,颊,腭,舌.口底,唾液腺等组织器官组成的功能器官。固有口腔: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内侧的口腔内部组织器官舌、腭、口底等构成。其范围为硬腭和软颚,下为舌和口底,前界和两侧届为上、下牙弓,后界为咽门。外表形态主要为牙冠、腭、舌及口底的外形。在固有口腔内只能见到牙的牙冠部位,根据功能和形态可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口腔颌面部为口腔与颌面部的统称具有摄食,咀嚼,吞咽,感受味觉,表情,

2、及辅助语言和呼吸的功能在口腔内,上下牙列,牙槽骨,及附着于牙槽突和牙根的牙龈组织将口腔分为口腔前庭(前庭沟,唇系带,颊系带,腮腺导管口)和固有口腔(牙冠,腭,舌,口底等),口腔前庭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外侧的唇、颊组织器官组成。口腔前庭沟是口腔局部麻醉的常用的穿刺和手术切口的部位腮腺导管口位于上颌第 2 磨牙牙冠的颊黏膜上,行腮腺造影和导管内注射的部位根据功能和形态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龈沟为牙龈的游离缘与牙跟颈部间的沟状间隙,正常的龈的深度不超过 2 毫米切牙乳头是鼻腭神经局部麻醉的表面标志腭大孔位于硬腭后缘前方 0.5 厘米处,上颌第 3 磨牙腭侧腭前神经和腭大血管经此孔,该黏膜

3、凹陷为腭大孔麻醉的表面标志唇部组织分为皮肤,肌层和黏膜有丰富的汗腺,皮脂腺,和毛囊为疥痈的好发部位牙又称牙体为牙冠,牙根,牙颈组成,牙的组织结构有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牙髓腔内的软组织牙髓组成,其中牙本质含有神经末梢是痛觉感受器受到刺激时有酸痛感牙周组织结构有牙槽骨,牙周膜,牙龈是牙的支持组织,咬颌关系为咀嚼时,下颌骨作不同方向运动时,上下颌牙发出不同方向的接触,这种相互接触的关系.临床上常以正中牙合作为判断咬颌关系正常的基准牙弓的异常可表现为颌关系的异常分为前牙反颌和后牙反颌,开颌是指在正中颌位与非正中颌位时上下部分颌牙能咬颌接触,部分不能咬颌接触,对于颌骨骨折的诊断复位是

4、重要的依据舌乳头有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叶状乳头,舌系带矫正术以 1-2 岁小孩为宜,横剪,竖缝乳牙有 20 棵,上下颌的左右各 5 颗,分为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 1 乳磨牙,第 2 乳磨牙,用罗马数字书写,恒牙有 28-32 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正常口角位置为尖牙与第 1 前磨牙之间,为嘴角开大与缩小手术时应注意次关系;以“”符号将上下牙弓分为四区。符号的水平线用以区分上下;垂直线用以区分左右。或以 a B C D 分别代表各区,A代表右上区,B 代表左上区,C 代表右下区,D 代表左下区。恒牙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8 代表,乳牙用罗马数字、代表。腮腺导管的

5、体表投影为耳垂至鼻翼与口角中点连线的中 1/3 段颊部手术时应注意以免损伤腮腺导管上颌骨由一体 4 突组成为上颌骨体和额突,颧突,牙槽突和腭突下颌骨由下颌体和下颌支组成,下颌骨的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髁突颈为 1.下颌骨的骨质薄弱部位易发生骨折 2.血供较差且骨骨皮质致密。口腔颌面肌分为咀嚼肌和表情肌,咀嚼肌分为闭口肌群(咬肌,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和开口肌群(二腹肌,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表情肌群有额肌,眼轮匝肌等)血管有动脉为颈外动脉的分支有舌动脉,面动脉,上颌动脉,颞浅动脉)静脉有浅静脉丛(面静脉和下颌后静脉)深静脉丛(翼静脉丛)易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淋巴组织有腮腺淋巴结,下颌

6、上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刻下淋巴结,颈淋巴结),神经有三叉神经(感觉)和面神经(运动),面神经出茎突孔后进入腮腺有 5 分支为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支配面部表情肌损伤可导致眼睑闭合不全(颧支)和口角偏斜(下颌缘支)口腔颌面部的三大唾液腺有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颞下颌关节上由颞骨关节窝,关节结节,下由下颌骨髁突,以及位于两者间的关节囊,关节盘,和周围的韧带牙体牙髓病龋病是牙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临床特征为牙体的硬组织包括牙本质,牙釉质,牙骨质在颜色,形态和质地等方面均发生变化病因有细菌主要为变形链球菌其次为乳杆菌和放线菌,食物(蔗糖) ,宿主(牙和

7、唾液) (三联体+时间为四联体)临床表现按进展速度分为急性龋(湿性龋浅棕色) ,慢性龋(干性龋黑褐色)和继发龋,按解剖部位分为颌面窝沟龋和平滑面龋,根面龋和线形釉质龋,按病变的深度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治疗有化学疗法,再矿化疗法,窝沟封闭。修复性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后者是指发生于牙根尖部及周围组织包括牙周膜,牙槽骨及牙骨质的各种类型的疾病病因为 1)细菌因素 2)物理性因素(外伤,温度的刺激)3)化学因素(充填材料具有毒性或使用药物不当)4)免疫因素可复性牙髓炎以牙髓组织血管扩张或充血为主要的病理改变对温度刺激是一过性的敏感无自发性疼痛,不可复性牙髓炎分为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残髓炎和逆行

8、性牙髓炎,急性牙髓炎的临床表现为(一)剧烈疼痛疼痛特点为 1)自发性疼痛 2)夜间痛 3)温度刺激加剧疼痛 4)疼痛不能自行定位,(二)患牙可查及极进髓腔的深龋和其他牙体组织的疾患(三)探诊可引起剧烈的疼痛有时可探及微小的穿髓孔(四)温度测验时患牙的反应非常敏感晚期的牙垂直方向可有叩击痛,慢性牙髓炎分为慢性封闭性牙髓炎,慢性溃疡性牙髓炎,慢性增生性牙髓炎,残髓炎为根管治疗后残留的根髓发炎临床表现为自发性钝痛,放射性痛和温度刺激痛,叩诊疼痛急性根尖周炎是从根尖周发生浆液性炎症到根尖周发生化脓性炎症的一系列的反应过程,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症临床表现为患牙咬合痛自发性持续性钝痛,患牙可查及龋坏,牙冠变

9、色,叩诊疼痛,1 度的松动,急性根尖周脓肿份为根尖脓肿,骨膜下脓肿,黏膜下脓肿的鉴别比较慢性根尖周炎份为根尖周肉牙肿慢性根尖周脓肿,根尖周囊肿,根尖周致密性骨炎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开髓引流,切开排脓,安抚治疗,调恰,消炎止痛,针刺镇痛,急性牙髓炎处理不要切开排脓,调恰,急性根尖周炎全需要牙龈病指仅局限于牙龈未侵犯深部组织的以炎症为主的一组疾病,慢性龈缘炎又称为边缘性龈炎和单纯性龈炎,病损只局限于游离龈和龈乳头,病因为牙菌斑,牙石,食物嵌顿,和不良修复体临床表现为 1)牙龈色泽变为深红色或暗红色 2)牙龈松脆弱缺乏弹性,龈沟深达 3毫米以上 3)易出血口腔卫生差 4)假性牙周袋这是区别于牙龈炎与牙周

10、炎的重要指征 5)牙龈轻触即出血,自觉症状,发热发痛,治疗为洁治术改变龈袋缺氧环境牙周炎 AP 病因同牙龈炎,临床表现为1)牙龈水肿,边缘圆钝 2)探诊袋内壁有出血和流脓 3)晚期有深牙周袋的形成4)牙槽骨的吸收 5)牙松动 6)牙龈萎缩 7)局部疼痛,牙周炎的 4 大诊断特征为牙槽骨的吸收,牙松动,牙龈炎症,牙周袋的形成,分为轻中重牙周袋深度=4 毫米, 6 毫米, 6 毫米,牙槽骨的吸收长度不超过根长的 1/3,2/3, 2/3口腔念珠菌病,白色念珠菌病引起的雪口病是最常见的口腔念珠菌病分为念珠菌性口炎(念珠菌性假膜炎,急性红斑型,慢性肥厚型,慢性红斑型) ,念珠菌性唇炎,念珠菌性口角炎,

11、酸性易增殖,碱性不易,治疗为局部用药 2-4的小苏打溶液,龙胆紫,全身抗真菌药(酮康唑, ) ,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手术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分为轻型,重型,疱疹型,但以轻型最常见临床表现为溃疡中心凹陷,基底软,外周有红晕,表面附有浅黄色假膜,灼痛感明显。重型溃疡大而深,似“弹坑”初始好发于口角,发作期长达月余甚至数月,也有自限性,愈合后可留瘢痕。口腔白斑病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均质性较硬的斑块,颗粒结节状白斑,皱纸状白斑,疣状损害,在白色的斑块上有糜烂和溃疡,反复发作,疼痛,好发于颊,唇,舌,口角,前庭沟,腭和龈,双颊咬合线处最常见治疗 1)去除刺激因素 2)0。1-0。3维 A 酸

12、软膏涂抹但不适用于充血,糜烂的皮损,局部用鱼甘油涂搽口腔颌面部的感染-易感因素为 1)口腔颌面部的血运比较丰富 2)口腔鼻腔鼻窦与外界相通常驻各种细菌 3)颜面部的汗腺,毛囊,皮脂腺也是细菌的常驻菌群4)牙源性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的独有感染5)口腔颌面部的筋膜间隙内含有疏松结缔组织抗感染能力比较弱,治疗原则为扶正祛邪,消灭病原菌,用全身支持疗法和抗生素治疗辅以局部治疗去除炎症,下颌第 3 磨牙冠周炎的病因为 1)人类进化中颌骨变短 2)阻生或正在萌生的第 3磨牙牙冠被牙龈覆盖形成盲周袋,临床表现为 1)自觉性跳动放射至耳颞区 2)炎症波及咀嚼肌时张口受限 3)口腔清洁差有口臭 4)盲袋红肿,糜烂流

13、脓触痛,有时形成冠周脓肿,并发症为第 1 磨牙颊侧前庭沟处形成脓肿,颊部脓肿,咬肌间隙脓肿和边缘性脓肿,翼下颌间隙,咽旁间隙,扁桃体周围脓肿下颌下间隙脓肿和口底蜂窝织炎,治疗为急性期消炎镇痛,建立引流和对证处理,全身治疗为注意休息,进流质饮食,勤簌口,应用抗生素治疗,局部治疗为用钝头冲洗针吸入 3的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行冠盲袋的冲洗,然后烧灼盲袋撒以冰硼散,若有脓肿应局麻下切开引流置橡皮条和碘仿砂引流,急性炎症消退后根据第 3模压的情况行龈瓣盲袋切除或拔牙术颌面部的间隙感染病因为常见牙源性感染其次为腺源性感染常见菌为溶血型链球菌其次为葡萄球菌临床表现化脓性感染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化脓性感染的抽刺

14、脓为黄色或桃红色脓,腐败坏死性感染呈暗灰色眶下间隙感染多源于上颌前牙,和第 1 前磨牙的根尖感染临床表现为红肿热痛最明显,上下眼睑水肿造成睁眼困难,鼻唇沟消失,脓肿压迫眶下神经时疼痛加剧,咬肌间隙感染为多源于下颌第 3 磨牙冠周炎,也可为下颌磨牙的根尖周炎和下颌骨的骨髓炎,表现为下颌角的红肿压痛,凹陷性水肿,切口在下颌角下缘 1.5-2 厘米,作长为 5厘米的弧形切口以引流通畅为原则,翼下颌间隙感染为来源于下颌第 3 磨牙根尖周炎或冠周炎表现为张口受限,吞咽困难偏向患侧翼下颌皱襞肿胀压痛,切口为从口内翼下颌皱襞外侧作长为 2 厘米的纵形切口钝性分离穿过颊肌进入间隙,下颌下间隙感染为多源于下颌磨

15、牙根尖周炎和第 3 磨牙冠周炎婴儿常继发于化脓性下颌下淋巴结炎表现为下颌下区肿胀充血,发红,凹陷性水肿压痛有波动感,切口为下颌下缘下 1。5-2 厘米的长为 3-5 厘米的平行切口,口底蜂窝织炎包括 5 个间隙双侧下颌下,双侧舌下,和刻下间隙切口牛颈状表现,切口为从一侧下颌角至对侧下颌角作平形于下颌下缘的切口,可在刻下作纵形切口类似T 型或倒 T 型颌骨骨髓炎为各种致病因子入侵颌骨使整个骨组织包括骨膜。骨皮质,骨髓以及血管神经的炎症称为牙槽风或穿腮分为中央性颌骨骨髓炎和边缘性颌骨骨髓炎鉴别如下:放射线颌骨骨髓炎是指鼻烟癌或口腔颌面部的癌肿进行大剂量治疗后引起放射线颌骨坏死继发感染形成颌骨骨髓炎

16、因素包括损伤,放射,感染,放疗后 3 年内避免拔牙和其他损伤口腔颌面部的损伤的特点为 1)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组织再生修复和抗感染能力强 2)口腔颌面部腔窦多常存在一定数量的细菌 3)颌骨上有牙当颌骨骨折的时候常会引起咬合关系错乱导致咀嚼功能障碍 4)口腔常是消化道的入口损伤会影响正常的进食,口腔是呼吸道的入口损伤常会引起机械性阻塞 5)损伤如果处理不当常会引起某些组织与器官的异位 6)颌面部有腮腺,面神经和三叉神经,易引起涎瘘,面瘫,相关区域麻木 8)颌面部紧邻颅脑,损伤常引起颅脑损伤。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处理解除窒息(阻塞性窒息和吸入性窒息) ,止血(指压止血,包扎止血,结扎止血和填塞止血,药物止血) ,包扎(压迫止血,暂时性固定,保护创面,缩小创面,减少污染,减少唾液分泌止痛)运送(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治感染,软组织损伤分为闭合性损伤(擦伤,治疗为清理创面治疗感染;挫伤在早期可用冷敷止血后热敷和蛰伤)和开放性损伤(窗口特点创缘不整齐,裂开较大,创缘周围的皮肤常有擦伤,并有紫绀色坏死组织,还可伴开放性骨折) ,面部几个特殊部位损伤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