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阴师院附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选修班)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029671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淮阴师院附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选修班)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淮阴师院附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选修班)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淮阴师院附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选修班)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淮阴师院附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选修班)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淮阴师院附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选修班)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淮阴师院附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选修班)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淮阴师院附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选修班)Word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淮阴师院附属中学 2012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选修)命题、 审校:周逸涛 分值:120 分 考试时间:10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 (它)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 ”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的是A儒家关注人事人伦而敬远鬼神 B儒家崇尚理性而讲求民主民权C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 D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2 “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

2、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即奉天承运 、 继天立极) ”。下列为“ 戴神圣光环” 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A孔子 B. 董仲舒 C. 王阳明 D. 李贽3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某一哲学家的学说,取名“知行” 。43 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并改名为陶行知。据此判断,陶行知推崇的哲学家是A程颐 B王阳明 C陆九渊 D 朱熹 4、 “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5.对图1解读正确的是图1 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1

3、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停滞6、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7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叹说:“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即使那些“非外间所应知”的宫闱秘闻,诗人“反复极言” , “上之人亦不以为罪” , “今之诗人”则绝不敢如此。这段论述说明了A唐朝诗人热衷于描写宫廷秘史 B唐朝诗歌空前繁荣C开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

4、的发展 D诗人受人尊重的原因8郑观应曾作出了这样的论述,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 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 。其论述A指出了学习西方的重要性B揭示了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C触及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D反映了知识阶层改造传统思想的迫切愿望9上海某县在 1912 年举行第一届小学联合国文竞进会,其中高小从一年级到四年级的题目分别是说谋生之大要 、 个人自治说 、 说社会教育之必要 论现在小学生对于中华民国之责任 ,全县有 70%的学生参加。下列对这一现象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A沿海地区观念更新较快 B学校教育趋向近代化C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新文化运

5、动影响巨大10清末,出现了许多反映现实的灯谜,如“论伍子胥之为人” ,谜底为“议员” ;“颈上污尘” ,谜底为“领土” ;“独行三年丧” ,谜底为“专制” ;“成汤鸣条之役” ,谜底为“商战”等。对此分析有误的是A体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B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情感C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 D体现了追求民主的思想11 1924 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 ”“这个办法”是A武装夺取政权 B联合地方实力派C建立责任内阁 D实行新三民主义12发表于 1940 年 1 月,阐述中国革命理论和策略,在政治思想方面

6、主要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性质、领导权等问题。 “在今天的中国,这种新的国家形式,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形式。它是抗日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又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统一战线的。 ”上述材料来源于百度词条,它是毛泽东的哪一部著作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 新民主主义论 D 论人民民主专政13.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A武装反抗的策略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D井冈山道路1

7、4、“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下列有关中国教育的表述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面向工“开门 ,开办工农学校恢复高考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A B C D15.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16、孟德斯鸠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专制、提倡法治。他认为,防止专制的根本途径是( )A以民意制约权力 B以道德制约权力C以权力制约权力 D以权利制约权力17 “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也存

8、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 ”引文中的“这些哲人”和空格部分()分别是指A人文主义者、人性 B启蒙思想家、理性 C启蒙思想家、科学 D人文主义者、理性18.科学家达尔文在研究中发现, “在浅色的桦树林里,浅色种类的蛾通常是深色种类的蛾的 6 倍;相反,通常为浅色种类的蛾的 16 倍” 。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A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 B生物个体之间存在本种类内部的竞争C生物的进化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D不 同 物 种 的 变 异 是 “自 然 选 择 ”的 结 果19、在 1900 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

9、建筑物成为新亮点。为此提供物质基础的是( )A电力与蒸汽 B电力与钢铁 C蒸汽与煤炭 D煤炭与钢铁20学校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讲题包括:歌德的诗歌创作、拜伦与希腊独立运动、雨果的小说艺术等,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舒伯特之夜” 。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A启蒙运动的学术 B印象派的文化风格 C浪漫主义的文艺 D后现代主义的艺术第卷(非选择题 共 60 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 分)材料一 瑞士史学家布克哈特曾经说过:“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材料二

10、材料三 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请回答:(1)三则材料所反映欧洲思想史上的三次运动分别是什么?(3 分)每次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3 分)(2)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社会思潮关系如何?(2 分)(3)三次运动产生的共同社会原因(2 分)及影响是什么?(3 分)22向西方学习,解放思想,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孜孜不倦地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 分)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 ,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

11、明中国的立场上。 “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 ,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裴鈺改变中国材料二 今日国势,危险极矣,仁人志士,奔走骇汗,大声疾呼,日谋所以救亡之法。愤于国力之弱也,则曰讲求武备;痛于民生之窘也,则曰讲求实业。政体不更,宪法不立,而武备、实业终莫能兴也,则曰讲求政治,讲求法律。民智不开,民气不伸,而政治、法律卒莫能变也,则曰讲求学问,讲求教育。今日外患之侵,急于星火,

12、而我始讲求学问,讲求教育,呜呼晚矣!与同志书原载游学译篇1903 第七期材料三 这个古老的文化是在变,并向现代化的方向亦步亦趋的在变。但它却没有听从任何人或神的指示去“摇身一变” 。相反的,这是在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变。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止它向前变动,任何力量也不能“揠苗助长”强迫它跳跃前进。唐德刚晚清七十年(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6 分)(2)据材料二归纳当时社会上“救亡之法”有哪些?你认为实现救亡的前提是什么?(6 分)(3)依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为什么说“任何力量也不能阻止它向前变动”

13、 ?(5 分)23阅读下列材料:(12 分)材料一:(康有为)说一个国家只要能立宪,皇帝有无是无关紧要的。当时英国有皇帝,德国、日本、意大利也都有皇帝,我们不必定要革命废皇帝,我们尽可一意推行宪法,让满洲人仍做皇帝也要得。康有为实在没有看清楚,他以为只要光绪皇帝听他话,变法就变得成,这是他的大错误。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回顾戊戌 ,重温历史材料三:救亡、革新与革命

14、是近代中国三大急迫而突出的课题,救亡与革新曾激扬起历史的波涛,而启蒙之激发理性,启迪民智,反对迷信,反对愚昧,改造几千年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切变革与革命的前提。马洪林戊戌维新的历史思考(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的政治主张(2 分)及其提出的历史背景(6 分) 。钱穆认为康有为的认识不足之处是什么?(2 分)(2)材料二是基于怎样的视角对戊戌变法进行评价的? (1 分)按照这一视角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 分)(3)从材料三的观点出发,说明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2 分)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噶尔丹者自言受达赖封为准噶尔博硕克图汗三十五年,圣祖亲征噶尔丹,至克鲁伦河。噶尔丹败窜,慰其部下曰:“此行非我意,乃达赖使言南征大吉,是以深入。 ”据清史稿整理材料二(大臣)皆言藏地险远,不决进兵议。圣祖以西藏屏蔽青海、川、滇,若准夷盗据,将边无宁日。且贼能冲雪缒险而至,何况我军。五十七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