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学作品中伪君子形象之比较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0278037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伪君子形象之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伪君子形象之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伪君子形象之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伪君子形象之比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伪君子形象之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方文学作品中伪君子形象之比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西方文学作品中伪君子形象之比较摘要:纵观古往今来中西方文学作品,几乎每部书每场剧中都有正反两个阵营,两种角色。正可以是名垂青史的大英雄,也可以是德高望重的大善人等等。反可以是无恶不作的大坏蛋,可以是奸诈狡猾的小人,也可以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伪君子等。鉴于中西方发展历史、思想观念、道德修养等不同,同一个人物形象也会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本文就中西方文学中伪君子形象的异同做出比较说明。关键词:伪君子 达尔杜弗 周朴园 伪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都会崇敬君子,憎恶小人。然而事实证明,做一个真正的君子太难,但是又想被他人所尊崇,怎么办呢?于是就有无数披着君子外衣

2、的伪君子应运而生,比如金庸名作神雕侠侣中的牛鼻子老道赵志敬,薄伽丘十日谈第九天第二个故事里的修道院长等,一提起来就让人咬牙切齿。但是说到伪君子,有一个世界级的伪君子鼻祖莫里哀笔下的达尔杜弗。一、伪君子达尔杜弗伪君子 (又译达尔杜弗或者骗子 ) ,是法国喜剧之父莫里哀喜剧创作得最高成果。他以奥尔贡一家与达尔杜弗的关系为基准,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被异化了的宗教本身,揭露黑暗的天主教会这时已不再是上帝的代言人,而是贪淫之魔的化身。同时也讽刺了奥尔贡以及他的母亲白尔奈耳太太的思想腐朽,糊涂昏庸。伪君子这部喜剧一共有五幕,主角达尔杜弗在第三幕第二场才出现,但是我们通过前面的台词已经基本知道了他的一些“光辉

3、事迹” 。白尔奈耳太太在一出场就斥责众人:艾耳密尔的穿着,桃丽娜的大胆活泼,大密斯的急躁,玛丽亚娜的软弱等都被她贬的一无是处,但是她就没有说自己的儿子奥尔贡,因为这两个人是这个家庭里仅有的对达尔杜弗顶礼膜拜的人。她坚信, “我儿子把这位信教的人接到家里住,做得再聪明不过;上天在紧要关头打发他来,就为了把你们走岔路的人全带到正路来” 。 1 看来这位信士深得老太太的心,就连奥尔贡对自己内兄的额劝告也是嗤之以鼻,认为他说的都是废话,达尔杜弗已然成为了他心目中的神,但是家里的其他人都对达尔杜弗反感的要命。戏剧在一开始矛盾冲突就非常明显,不禁让观众引起对达尔杜弗的强烈兴趣,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从奥尔

4、贡一家的争吵中我们可以知道,达尔杜弗原是外省的一个贵族,家道中落后沦落到此地, “来的时候,鞋也没有,全身的衣服就值 6 个铜钱。 ”2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利用宗教谋出路,在教堂里,他装成一个虔诚至极的信士,“一副和善模样,双膝跪倒时时刻刻卑躬屈节献上圣水把钱散给了穷人” 。 3 连弄死一只跳蚤都要忏悔半天,就是这种虚假的能让人一眼就看穿的小伎俩,却轻易的骗过了奥尔贡。桃丽娜早就看出他不是个好人,几次提醒奥尔贡,却差点儿被刚愎自用的他扇了巴掌。这位“又粗又胖,脸蛋子透亮,嘴红红的” 4 假信士不仅体现了宗教的虚伪性,更重要的是他对人的思想的腐蚀性。达尔杜弗这只披着羊皮的狼,巧言令色,企图用伪善

5、来达到掠夺的目的。剧本从第三幕开始就要揭露出达尔杜弗的本质,撕掉他的羊皮,露出邪恶的本来面目。第二场达尔杜弗一上场,就开始显示出他的虔诚与好心,对于他所说的每一句话,桃丽娜都是毫不留情的指责。当他让桃丽娜把胸脯盖起来时,他的虚伪就暴露的更加明显,他声称这会“引起有罪的思想” 。 5 倘若他真的是一个清心寡欲、虔诚透顶的信士,那么即使一个赤身裸体的女人站在他面前,他也不会有丝毫的动摇,有罪的思想又是从何谈起呢?达尔杜弗对于许配给自己的玛丽亚娜没有一点兴趣,他的目标是奥尔贡的妻子艾耳密尔。他恬不知耻的向艾耳密尔求爱,遭到拒绝后仍死性不改。他很聪明,但是却用在了错误的地方。顺水推舟,大密斯对他的揭露

6、反倒更奠定了他在奥尔贡心中的地位。他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花言巧语,手段狠毒。同时,我们也为奥尔贡的愚昧而气愤不已。终于在第四幕第五、六场,奥尔贡认清了达尔杜弗的本来面目,可是为时已晚。得不到的就要毁灭,达尔杜弗既然已经得不到奥尔贡的信任,那么就要置他于死地。通过这一事件,莫里哀深刻揭露了教会和上流社会的伪善、狠毒、荒淫无耻和贪婪。真小人不可怕,至少我们可以想出办法自卫,但是伪君子就叫人防不胜防了。但是邪不胜正,一直没出场的国王在最后一刻展现了他的神通广大,达到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局。莫里哀也是通过这一点来说明他们寄希望于当时的国王路易十四,歌颂君主的明察秋毫,而这也取得了路易十四对他的支持。达尔

7、杜弗,这个形象有明显的针对性,他代表着一类人,披着神圣宗教的外衣到处招摇撞骗的“良心导师” ,他们监听人们的言行,陷害进步人士,更体现了宗教的虚伪性。几百年来,达尔杜弗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它的典型使他成为“伪君子”的代表。二、伪善人周朴园(一)他是煤矿公司的董事长。在外人看来,他有崇高的社会地位以及数不清的财富。 “他约莫有五六十岁,鬓发已经斑白,带着椭圆形的金边眼镜,一对沉鸷的眼在底下闪烁着。像一切起家立业的人物,他的威严在儿孙面前显得格外凌厉” 。 6 通过这些许的外形描写,我们大约可以猜到这个人是个说一不二的大资本家,并且还有所谓的“贵人特征” 。殊不知,这光鲜的外表下,隐藏着

8、一个伪善的灵魂!他在哈尔滨包修工桥时,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了 2200 个小工,每个小工的性命他扣 300 块钱,靠发“绝子绝孙的昧心财” 7 起家,建立了庞大的矿产集团。他又叫警察杀死了矿上的许多工人,镇压矿上工人的罢工。他收买了与鲁大海一同前来谈判的 3 个工人代表。有钱能使鬼推磨,在他身上体现着资本家为了金钱不择手段,阴险狠毒的本质特征。从他人口中说出,更能展现出别人对周朴园的残忍。(二)他是周公馆的最高统治者。繁漪是周朴园的第三个妻子(他把侍萍是为前妻) ,在现代人的眼光看来,繁漪追求个性自由,人格独立,她不想被禁锢在死气沉沉的周宅里,这与周朴园信奉尊崇的封建伦理格格不入。所以他改造她

9、,逼她喝药,请克大夫给她看病。表面上是关心爱护这个年轻美丽的太太,实则是维护自己身为丈夫、家长的尊严。儿子就应该听老子的,太太必然不能违背丈夫的意思,他虚伪的嘴脸通过封建礼教表露无疑。(三)他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也是个可怜的人。最能表示周朴园伪善嘴脸的就是他和侍萍重逢的一幕。三十年前,他与侍萍相爱,并产下两子,周萍和鲁大海。但是周朴园是有钱人家的少爷,他恪守的是封建道德伦理纲常。他爱侍萍,但是不能接受她做自己的太太。并且,与侍萍成婚并不能使他获得经济上的利益。在这种自私观念的影响下,他抛弃了正坐月子的侍萍及第二个儿子,迫使其走投无路跳河自杀。30 年过去了,他的周公馆从南方搬到了北方,但屋子里

10、的摆设依然按照侍萍喜欢的样式来安排,保留着她产后怕风夏天关窗的习惯,甚至他还记得她的生日。当年周朴园和梅侍萍的确是真心相爱过的。当然,如果侍萍不是碰巧出现,她在他心中的美好形象会一直这样维持下去吧。他朝思暮想的人出现,照理说他应该感到高兴兴奋才是。可他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却是:“你来干什么?”侍萍也没想到会在这里碰见这个负心汉,她回说:“不是我要来的。 ”“谁指使你来的?”听听,多残忍!昔日的情人见面,却要用上“指使”二字。 “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作为旧社会的妇女,宿命轮回的思想深深根之于脑海之中。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转了 30 年,她又转回了周家,可惜早已是物是人非。看了上面的话,我

11、不禁怀疑,周朴园是真心在怀念侍萍吗?还是他在借这个幌子来彰显他重仁重义的光辉形象呢?也许他在忏悔,想借此来弥补他曾犯下的错,填补他空虚的心灵。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至此,周朴园的面具已被撕得七零八落。连繁漪都对周萍说:“你父亲是第一个伪君子!”三、两个伪君子的比较(一) 、首先,从伪善性格形成的因素来看,二者是有相似性的。17 世纪法国宗教十分盛行,人人都以信奉天主教为荣。因此,教会人士成功的抓住了人们的软肋。他们用宗教做幌子,以“良心导师”的名义背地里干尽丧尽天良的坏事。在他们心中,只有张扬出去的坏事才叫坏事。在这种行为准则的指导下,信士们几乎都转入了地下工作中。人家都做,只有我不做,那不是

12、太吃亏了吗?在这种社会大思潮的影响下,达尔杜弗顺着时代的洪流,一步一步走向罪恶的深渊。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被帝国主义疯狂镇压,能在乱世中保存下来自己的产业自然要有非比寻常的实力与心态。为了自己的利益,周朴园必须摒弃一切杂念,专心干坏事。从发家到致富,他的每一张钱都沾满了无辜的鲜血,每一个脚步都踏在惨死的小工身上。而最终,他却意识不到自己做错了什么,反倒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他的封建、残酷、专制、血腥,是当时社会环境的一个真实写照。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可见,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多么大。(二)其次,从他们对外界的影响来看,二者又是有差异的。达尔杜弗戴上

13、信士的面具混入奥尔贡家中,七目的是破坏他的家庭,满足自己的欲望,霸占人家的财产。他的虚伪,他的骗术,给奥尔贡一家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差点儿让他们锒铛入狱。而周朴园的伪善是为了维护自己家庭的安全与稳定,以及他的家长地位和尊严。虽然他给侍萍带来了巨大的无法弥补的伤害,他再见到她是也怕她来破坏自己的家庭。当年赶她走是为了自己,现在还是为了自己。周朴园怕侍萍说出以前的事影响自己的地位,还妄图用钱打发她。真是个让人痛恨,让人不齿的伪君子。也许在今天看来,以前伪君子的形象是不够丰满的,有些破绽甚至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可是,他们对于后世文学的影响确实有重要意义的。在当今社会,形形色色的伪君子让人防不胜防,大到高官,小到身边的同学,我没有具体指某个人,但是这样的人的确生活在我们身边。讲和谐的社会,标榜道德的真谛,可是目前的社会状况还是会让人感到悲哀。也许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善,我们身边的“伪君子”会越来越少,如果消失那是最好不过的了。注释:1 出自伪君子第一幕第一场。2 出自伪君子第一幕第一场。3 出自伪君子第一幕第五场。4 出自伪君子第二幕第四场。5 出自伪君子第三幕第二场。6 出自雷雨日出第一幕。7 出自雷雨日出第二幕。参考书目:【1】 李健吾译 1982 莫里哀喜剧 湖南人民出版社【2】 曹禺著 2008 雷雨日出 天津人民出版社【3】 刘洪涛主编 2004 外国文学作品导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