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277115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型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应用型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应用型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应用型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应用型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应用型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型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用型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摘 要: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我国高校教育中,是施行教育改革的切入点与突破口。工程教育模式也称为 CDIO,这种教育方法源起于美国,其可以完全引进到目前我国的卓越培养计划中,经过此教育理念的引入,可以切实解决我国当前工程类人才培养的缺点,培养出我们所需要的全面应用型人才,此教育理念的引进,为当前我国在工程师培养方面带来重要启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结合这类综合性大学的实际教育情况,来切实分析CDIO 教育方法在我国的可行性,也为卓越培养计划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制定提供一些意见与分析。 关键词:卓越培养计划;应用;研究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执行国家

2、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改革项目,与此同时更是推动中国工程教育培养朝着更高更好的方向迈进。这个计划的实施应用,其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拥有创造能力、可以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创新复合型人才。怎样在人数众多的工科类学生中挑选培养出大量的,我们所需要的创新复合型人才,又怎样研究出具体的培养计划和方法是当务之急,这对我国的教育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1 卓越培养计划引入的意义 “卓越计划”的实施在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中是全面进行改革跟创新的突破口。怎样做好工程师教育?这个问题仍是现阶段很多高校和教学教育研究工作人员的重要课题,尽管投入大量精力去研究,但仍旧没有形成统一灵活的教育模式,特别对于那些综合性

3、大学的工科类院校来说,针对此方面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可以参考的资料更加不够详细。因此,根据我国在这方面的缺陷,把美国 CDIO 工程教育改革的教育理念引入过来,跟我国目前国情相结合,分析研究怎样更好地提升和改革工科类毕业人才在社会就业竞争中占据优势,真正培养出我们现下企业所需要的创新全面应用型人才,这对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2 设立高等院校跟企业之间共同培养人才的革新体制 2.1 让学生在企业中的提高实际能力 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学生在本科就读阶段,必须有为期一年的时间进入到企业当中进行实际操作完善技能的学习,其中包括加工技术和工程师岗位能力职责等必须的培育训练。企业把

4、 CDIO 当做实践教育的前提完成这一年的培训期,把工程师工作现场作为实施工程教育的环境,让大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不单是普通书面上的学习,而是把企业的实际项目设计作为指导、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目标进行工程教育的实践。 2.2 鼓励学生参与到企业实际项目中 在培训开始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鼓励学生最大程度上参加到实际项目中,与此同时教育学生不只是参与,还要主动地去调动实践,积极主动参与到企业技术革新和工程项目产生的过程中。很多纸上谈兵都是因为缺少实际应用性的实践,而在企业进行了实际操作的学生则与众不同,让他们实实在在地去做毕业设计,同时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加强团队合作的方式,可以造就学生的工程策划能

5、力和团队协调能力。 2.3 与企业之间制定完善的学习方案 跟对接企业进行全面的交流,学校及企业各自制定其实践一年的企业学习方案,通过多次沟通协调构造出较为完善全面的培养机制,在能满足企业对学生进行实训目的的同时,还能完成学校对于学生在就读期间修满学分的要求;与此同时还可以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融合应用到实际生产项目当中,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去把所学知识熟练掌握。在此实习期间企业与学校也应该各自建立联络小组,对于学生每日的出勤情况和日常活动进行规范化、模式化管理。 3 建立政府机构对校企业人才培养保护机制 3.1 学校与企业合作机制还不成熟 当前我国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还不是特别完善,这就需要政府机

6、构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相关政策来为学校和企业之间顺利合作保驾护航。针对能接收学生培养的部分企业,当地政府就应当给予这些企业一定范围内的优惠政策,例如适当减少税收、校企合作的经费支持等;对在高校教学的教师尤其那些工科类教师设立规定,必须有在企业工作的实际经历,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和鼓励老师通过不断努力来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 3.2 国家增加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投入资金 国家应该增加对于卓越工作计划培养资金的投入,根据国外的合作效果来看,卓越工程计划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政府资金支持。因产学合作在较大程度上增长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工作强度,所以会产生较多与其相关的培养费用,例如接洽用人单位、通讯费

7、、学校教师的加班补助等,诸如此些对于学校和企业来说都是额外的经济负担,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可以更好地推进此培养模式在未来发展道路上更快更好的前进。 4 改革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4.1 把实际教学融入到现有的教育体系 把 CDIO 理念中提倡的产品研发到应用的工程框架引入到课程教学当中,实现以项目为中心的实际教学,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引导式教学,把项目实施的主线及工程实际出现的问题,融入专业课教?W 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自学与创新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4.2 高校教育应以加强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 在学校的学习阶段,高校应该以加强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

8、心,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和革新教学内容,增加对跨专业、跨学科等复合全面型人才的培养,推进解决问题的学习、项目的学习、案例的学习等多样性的学习方法,逐步加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5 结束语 当前,国内本科高等院校设有工科类专业的共有 1000 多所,在所有本科学校中占有的比重达到了 90%,据数据统计分析,在校的高等工程类教育学生人数已达 370 多万人以上,研究生占 50 万人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工科类院校占我国高等院校的比重很大,这就显现出了其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因此,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拟定出适用于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但可以培养出高水准人才,还可以改变相对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在进行改革教学的同时,更能为社会需求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顾文虎.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17):185-186. 2许健,李德才.应用型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要素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04):71-75. 3胡议丹.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析J.现代装饰(理论) ,2015, (11):264. 4史立秋,于峰,杨丽华.综合性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研究J.经济师,2017, (05):177-1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