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军民在抗战中对游击战术的神奇创造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268398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军民在抗战中对游击战术的神奇创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西军民在抗战中对游击战术的神奇创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西军民在抗战中对游击战术的神奇创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西军民在抗战中对游击战术的神奇创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西军民在抗战中对游击战术的神奇创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军民在抗战中对游击战术的神奇创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军民在抗战中对游击战术的神奇创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军民在抗战中对游击战术的神奇创造在艰苦的抗日对敌斗争中,以山西为中心的各抗日根据地军民充分运用毛泽东提出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创造了许多闻所未闻、新鲜活泼的游击战术,使游击战争显示了神奇的威力。这不仅对于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对于抗战胜利后进行自卫战争、战胜军事力量强大的国民党反动派、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麻雀战 麻雀战是阻滞袭扰敌人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战术,山区根据地地形复杂,道路崎岖,当地人民武装自卫队和民兵最熟悉各种情况。当日伪军进入根据地之后,他们便三人一群、五人一伙,分成小组,像麻雀一样,时聚时散,忽来忽去,东一枪,西一枪,一会儿跳到这

2、里,一会儿跳到那里,神出鬼没,漂浮不定,四处打击敌人,而日伪军因人生地疏,只能在大道上盘旋挨打。这种战术用于对付“扫荡”根据地的敌人,可以迟滞敌人的行动,配合主力部队争取时间机动转移,或集结待机歼敌,还可为群众的转移创造时机。他们像麻雀啄食,避实击虚,出敌不意,乘隙而入,打击敌人。敌人反击时,就立即散离,呼啸而去,隐蔽的无影无踪。 在山西各地的对敌斗争中,麻雀战的典型战例很多。静乐县狮子崖 3 个民兵,一次隐蔽在敌人来犯的必经之地狮子崖山头,在 60 余名敌人走进山下大道之际,从 3 个不同的方向射击敌人,当下击毙 3 名日军,其余日军乱作一团,慌忙向山头上射击。而这 3个民兵利用他们熟知地形

3、的优势,安然地伏在石缝里瞄着敌人还击。敌人分 3 路向山上猛扑,3 个民兵居高临下,又用乱石把敌人打了下去。战斗到黄昏,3 名勇士毙伤敌 20 余人后“不翼而飞” 。疲惫不堪的敌人无奈,只得丢下尸体和抢来的东西,拖着伤兵退回据点。1942 年 2 月,日军对太行区进行“扫荡” ,武乡民兵用麻雀战袭扰敌人,搞得敌人气急败坏,狼狈不堪。著名作家华山这样写道:日军“扫荡”到了一个地方,群众和民兵指挥部躲到山沟里, “鬼子往沟里搜索了三次,每一次都碰上民兵的冷枪。待要不理吧,子弹老在后脑门上响着;待要回过头去追吧,民兵却撒开两条腿溜掉了。你追得慢,他慢慢跑,你追得紧,他跑得更快。你待要丢下不追,民兵却

4、索性坐下不动了。搞得鬼子们眼睛冒出火来,一股劲扑上山头。 ”“比赛翻圪梁,民兵们才不怕呢!他们特意把敌人引到自己这边来,离开老百姓远远的。 ”武乡县上广志民兵高贵堂,在保卫村庄的麻雀战中,3 枪击毙了 3 个敌人,获得了“太行神枪手”的称号。 地雷战 地雷战的好处:一是具有广泛的群?性,群众自己动手,就地取材,利用废铁、废瓶、石头、瓦罐,制成各式各样的地雷,真正做到了人自为战,村自为战;二是使用范围广,在大道上、村口、院落门庭埋设各种各样的地雷,使日伪军,上路、进村、入户都触雷丧命。它不但可以用于防御,还可用于进攻,把地雷埋到敌人的碉堡下,使敌人不敢“越雷池半步” ;三是隐蔽性强。地雷埋在地下

5、,敌人难以发觉,再加上各种伪装,更使敌人真假难辨,防不胜防,没有迈步就心惊肉跳,说不准在什么地方进了“鬼门关” 。 在太岳区开展的地雷爆炸运动中,除打造铁雷外,根据当地石头充足、制作方便、威力较大的特点,主要是打造石雷。当时曾流行一首石雷运动歌 ,唱道:“一颗石头蛋,中间钻眼眼,别看个儿小,本事不简单。轰隆一声响,炸得几丈宽,炸着鬼子的人和马,抢回他的轻机关。人人都学会,保卫咱家园。 ”1944 年太岳全区打造各种地雷 10 万颗。绵上各村普遍装置了常备雷,少则 30 颗至 40颗,多则达到 200 颗。 地雷战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由开始时的零星爆炸发展到雷网、雷群爆炸,由防御、封锁、围困发展

6、到进攻。例如 1942 年 10 月至1944 年,沁源民兵与敌作战中,引爆地雷 589 次,炸死、炸伤日伪军 940 人。到围困战最后阶段,沁源军民总动员,在据点周围和二沁大道上埋雷 1.5 万颗,并且用灰土、柴草、圪针刺等分段铺盖,进行伪装,明雷和暗雷结合,布成真真假假的地雷阵。不到一个月,敌人踏响地雷 300 余颗。沁源围困战的胜利,地雷立了大功。在太行区的武乡县,民兵英雄王来法,从 1941 年到 1943 年带领李峪民兵在横据蟠龙到武乡一线大摆地雷阵,先后炸死、炸伤日伪军 121名,荣获“太行地雷大王”的光荣称号。峰垴村民兵在村口大道上布好地雷阵之后,发现敌人要避开大路绕小道,几声“

7、冷枪” ,诱得妄图活捉“土八路”的敌人进入地雷区,挨了地雷炸,民兵们把这叫做“地雷加冷枪,老鼠钻风箱” 。敌人包围范家岭时,一颗地雷炸死 6 个敌人。晋察冀边区北岳区民兵同样演出了地雷战的“拿手好戏” 。1943 年 10 月 30 日,盂平县民兵在部队掩护下,打了一场漂亮的“天雷战” 。从五台返盂平长峪据点的日军运输队,在距长峪 3.5公里处狭窄的山谷道上,被军分区部队伏击。事先埋伏在山崖上的民兵,把用长绳系好的地雷从空中抛下,名之曰“天女撒花” ,伤日伪军 28 人,缴获大量物资,而民兵无一伤亡。在 1943 年冬季反日军“毁灭扫荡”中,仅盂平县民兵两个月爆炸地雷 155 颗,毙伤俘日伪军

8、 377 人:12 月中旬 5 天内又爆炸地雷 270 颗,炸死、炸伤日军 300 余人。 1943 年 4 月 21 日,近 400 名日伪军从灵丘的北泉据点出发,经过刘庄时踏响了地雷,被炸死、炸伤 10 余名,行到岸底村附近,又踏响地雷,被炸伤 10 余名。埋伏在附近各山头的民兵一齐向敌射击,等敌人卧倒打枪、打炮时,民兵们已经撤走了。敌人不敢再走大路,只好顺着河边走。南山、西山的游击小组就一齐向敌人开火,敌人惊慌地向北山爬,一名日军炮兵刚刚在山头上找到一个掩体,掩埋在那里的地雷爆炸了,当即把他送上了天,敌入不得不连滚带爬翻下山来。敌人不敢再进下关,只好顺河跑,当经过独峪、张家湾时,又被地雷

9、炸死 2 名、炸伤 7 名。这场地雷战,是根据地“军民地雷满地铺、炸得敌人无处躲”的一个缩影。 晋绥边区在总结对敌斗争经验的基础上,1944 年把劳武结合推进到新的阶段,实行变工与爆炸相结合。首创劳武结合经验的宁武县新屯堡村民兵英雄张初元,带领全村群众,买回造雷的原料,自制土地雷。民兵组织全村群众挖雷坑,不到一个月,大路上、河滩里、山腰里、山头上,到处布满了雷坑。消息传到敌人那里,敌人惊慌地说:“新屯堡不知道有多少地雷?!”在全边区,变工与爆炸相结合,形成了群众性的地雷战,有力地促进了“挤敌人”斗争的胜利开展。 关于地雷战的威力,各地群众创作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歌谣。其中一首叫吃了个火伞:颗颗沙石

10、蛋,滚在当河滩。民兵捡回来,当做宝贝玩。右手拿着锤,左手拿着钻。肚凿三寸深,口凿一寸三。装足火药后,安上爆发管。埋在要道口,专等敌来犯。敌人进了城,踏响爆发管。轰轰连声炮,人仰马也翻。一响百颗响,一翻百个翻。重的丧了命,轻的直叫唤:“妈呀妈呀妈,吃了一个火伞!吃了一个火伞!” 窑洞保卫战 窑洞保卫战在太行区、太岳区开展得有声有色。太行山民兵利用太行山沟壑纵横的特点,在山间断崖上凿洞,藏人、藏粮、藏物,并借洞掩护,袭击敌人。窑洞弯弯曲曲,洞道多岔,层层叠叠,上下相连,群众称之为“拐三弯,设三关,楼上楼,天外天” 。它一般有 6 个特点:一是找不见(洞口秘密隐蔽) ,二是进不去(敌人即使发现,也因

11、洞口内各个关口有民兵把守,在拐弯处或攀登处设有障碍物,如圪针刺、陷井等,使敌人难以进入) ,三是熏不死(洞内有防毒、防烟设施,在不同方向崖壁上有通气孔) ,四是炸不垮(洞身长而深,上下曲折) ,五是住得久(洞内贮藏有粮食、水,甚至可以做饭,并备有纺车等生产工具,可坚持半月左右) ,六是跑得脱(必要时由几个出口趁夜转移) 。武乡县在抗战初期,各地新挖的窑洞多数用于藏粮、藏物,随着敌人“扫荡”的频繁,窑洞由村内发展到野外,而且利用窑洞藏身和打击敌人。全县挖大小窑洞 7500 多孔,大的可容纳数百人,小的可供一两户人家藏身。民兵以窑洞为阵地,同敌人进行了 570 多次战斗。著名的漆树坡窑洞保卫战,民

12、兵以窑洞为阵地,与敌激战 3 小时,毙伤日军 10 人,掩护了村东南窑洞中的县、区干部和机关人员。日军“扫荡”到了大陌村,有一个处在很深的夹壁底下的窑洞未赶上收口,被突袭的敌人发现。日军把两个伪军吊下去,被洞内投出的手榴弹炸死。接着敌人又改用火攻,但因夹壁朝天,烟火直往上冒,敌人只好失败而去,民兵保护了洞内的 70 多名乡亲。 壶关县常行村的窑洞保卫战,是名扬太行的模范战例。1944 年9 月 11 日,日伪军 1000 余人夜袭常行村,2 个民兵依托窑洞与敌人展开 4 天 4 夜的殊死战斗,保卫了全村 380 多口人的安全。后在区干队、联防区民兵支援下,里外夹击,毙伤日伪军 56 人,打退了

13、敌人。 新华日报 (太行版)以惊天动地的四天四夜为题,报道了常行民兵的英雄事迹,常行村的徐顺孩、张小保被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授予“一等民兵杀敌英雄”的称号。 在太岳区,民兵和广大群众把窑洞分为两种:一种是作战洞,一种是后勤洞。作战洞分秘密观察洞(?t 望洞) 、掩护洞(拉雷洞) 、冷枪洞、战斗保护洞(民兵休息的地方)等;后勤洞分藏身洞、藏粮洞等。后勤洞对占人口一半的老弱妇孺十分必要,是对付敌人“扫荡” “清剿”的有效方法。 联防战 ?防战的联防单位,大部分是相邻的村庄,相互订立联防条约,建立情报网络,遇有敌情,互通情报。彼此呼应,共同对敌。在山西各地,这种联防作战的形式被普遍运用。他们联防警戒,联

14、防围困,联防作战,使以村为单位分散的民兵组合成“游击集团” ,召之即聚,挥之即散,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保卫群众。联防战,是人民战争极为壮观的又一幕。 围困战 1941 年、1942 年日军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在一些地方采取了一种新花招,即对抗日根据地“扫荡”之后,不是马上撤走,而是留置部分兵力,在根据地建立据点,在据点周围强行建立维持会,强化殖民统治,妄图把根据地变为所谓“治安区” (即沦陷区) 。针对日军的“长期驻剿” ,根据地军民采取了“长期围困”的办法,即组织群众转移,把敌人占领的地方变成一个“没有人民的世界” ,断敌交通、水源和粮食、物资,以地方武装和民兵袭扰、打击敌人,使敌人

15、无法存在下去,这种“围困战”在晋东南、晋西北到处采用,创造了许多模范的战例,其中以太岳区的沁源围困战最为著名。 1942 年 10 月,日军第一军参谋长花谷正指挥 9 个大队 7000 余人,向太岳抗日根据地的岳北地区发动“冬季扫荡” 。 “扫荡”之后,日军留置第六十九师团第六十旅团的伊藤大队和第五十九师团第八十四旅团的小夺中队于沁源建立据点,进行守备,从据点出动进行分区清剿,并插上了“山岳剿共实验区”的牌子,妄图在我根据地腹心长期驻扎,进行特务活动,欺骗群众“维持” ,把太岳抗日根据地变成“治安区” ,为“完成大东亚战争作出贡献” 。 针对这种态势,太岳区党委决定:依靠广大群众,广泛开展群众

16、性的游击战争,以“长期围困”对付敌人的“长期驻剿” 。为此,组成了由李成芳任总指挥(后由第三十八团团长蔡爱卿,参谋长李懋之接连继任) 、中共沁源县委书记刘开基任政委的沁源围困指挥部,以第三十八团为骨干,分别驻扎在沁源、安泽、绵上(新设县)的第二十五团,第五十九团各一部以及洪赵支队,沁源县游击队参加,结合各区干队以及民兵,组成 13 个游击集团,广泛发动和依靠广大群众,开始了以主力兵团、地方武装和民兵以及广大群众相结合的围困斗争。主要措施有: 一、动员群众实行彻底的空舍清野,使敌人处于无法生存的境地。当时,在全县进行了空舍清野大动员,以沁源为中心的安(泽)沁(源)大道、二沁大道两旁距日伪军据点 5 公里、距大道 2.5 公里的 20 多个大村庄、3200 余户、1.3 万居民,全部转移出走,转移时填死了水井、掩埋了粮食、拔掉了磨心、碾心,使日伪军处于无水喝、无粮吃、无柴烧的绝境。日军曾感叹地说:“日往红波夜,身在圪针巢,望虎深山虎不在,大城大乡无人烟。 ”而转移到山上的群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