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对话教学有效性缺失研究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266118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课堂对话教学有效性缺失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课堂对话教学有效性缺失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课堂对话教学有效性缺失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课堂对话教学有效性缺失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课堂对话教学有效性缺失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课堂对话教学有效性缺失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课堂对话教学有效性缺失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课堂对话教学有效性缺失研究摘要:对话教学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维持平等、和谐的关系,强调以教师为引导,以基础性为前提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但是,当前小学课堂存在的部分“对话” ,并不是真正有效的对话教学,仍然无法摆脱传统知识传递的本质。 关键词:对话;对话教学;有效性;小学课堂 “有效”一词,在生活中可以理解为有效率,能实现预期目的。反映到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应该是能够在预定的时间内能有效率的完成预期目标。但是,在目前小学课堂教学中,有部分教师将对话教学有效性等同于教学有效性,?w 现为是否完成了预期的教学大纲任务。这跟传统的教学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对话教学的核心在于将教学知识转化为问题的形式

2、呈现。但是部分教师却认为“教学是以教师如何教而设计的,虽然有时候会考虑到学生”1“传统的教学把教科书奉为“圣经” ,教科书中的知识是有待窖藏的货币,学生则是窖藏这些货币的“ 储物罐” 。2 一、有效的对话教学 小学课堂对话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参与对话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在这个过程中,教学的目标必须是适合学生的,具体的,可操作的,而不应该是传统的“让学生身心发展”等模糊的,难以验证的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将对话和讲授相结合。完全的讲授是传统的知识传递,课堂完全成了教师的“独角戏” ,学生无法参与其中。 二、有效性缺失表现 (一)课堂对话的问题不具实质意义 对话教学的主要

3、形式是问答型对话教学,而“问题”是问答型对话教学的主要形式。合适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课堂的热情。问题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超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但是,有些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不符合其所教的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有些问题所提出的模棱两可,有些更是完全是教师主体的问题。那些问题是毫无价值的,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课堂对话参与的形式化 课堂中的讨论,往往被前排的几名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所垄断。教师也十分乐意如此。学习差的学生几乎没有参与的机会。当下的课堂对话教学经常采取的形式为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产生一名代表,这名代表每次很自然就会是一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这些学习优

4、异的学生往往会回答的是课本上的知识,当然这省去了教师很多的麻烦,教师自然也很乐意听到这些“正确答案” 。 (三)课堂脱离教学目标 一些小学课堂看似讨论得很激烈,学生热情很高,但是却与教学目标不符,脱离了主题。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活跃,不顾学生脱离主题。为了对话而对话,为了活跃而活跃。对学生们天马行空思想采取放任的态度,不仅让他们本节课一无所获,而且让他们加深了本身应该制止的错误想法。 (四)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一个个体都有差异。这些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正是课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想碰撞交流的源头,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思想和人生经验。然而,当下的课堂对话,也大多是学习成绩

5、好的学生之间的交流,或者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他们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而差生很少有表达自己的机会,就算偶尔表达一次,也得不到教师的认可。 (五)对话教学摆脱教材 教材是对话的依据,教师不能为了对话而去摆脱教材中的观点。例如“1+1=?”这个问题在小学阶段是不可以摆脱教材的。受制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如果教师对学生产生的 1+1=其他答案不加制止,学生会对教材产生质疑,小学生会对教材产生不信任。 三、原因分析 (一)对教学理论认识不足 一些小学教师仍然在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进行教学,他们不想去学习对话教学下新的教学途径,而习惯于他们使用了很多次并且可以解决很多传统问题的教学

6、途径。现代教学是合作的艺术 ,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表演。他们不认同新的教学方法。 (二)教师自身对新角色的抵触 教师要积极主动转变自己的角色,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不是学习的主体,而是引导者。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根据学生自身认知水平和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教学安排。教学评价中,小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只关注结果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及时对所有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评价,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只有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心,对教学充满热情,用耐心和爱心呵护每一位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学生对话意识

7、的淡薄 学生不仅要积极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还要积极向教师提出疑问。没有疑问就不会有创新,不会有积极探索的欲望。7提高学生的对话意识,不仅需要教师的鼓励,还需要学生的勇敢。教师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让那些回答错问题的同学不在受到批评,对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也不要过分的表扬。 总之,对话教学所展示的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是我们教师都应该努力尝试的,传统的传递似的授课方式必然会让位于新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王向华.对话教育论J.教育研究,2010(9). 2方明宝.在对话中生成精彩的观念-论“对话”在教学中的认识论功能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7(10). 3徐洁.民主、平等、对话: 21 世纪师生关系的理性构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12). 4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J.课程、教材、教法,2001(12). 5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1(3). 6刘庆昌.杨宗礼.教学艺术纲要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31. 7吴丽萍.课堂对话有效性缺失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