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子商务犯罪及其防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250466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电子商务犯罪及其防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论电子商务犯罪及其防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论电子商务犯罪及其防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论电子商务犯罪及其防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论电子商务犯罪及其防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电子商务犯罪及其防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电子商务犯罪及其防范(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烟台大学毕业论文论电子商务犯罪及其防范Discussion on Electronic Commerce Crime and prevention摘要:随着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以网络为工具危害电子商务活动秩序和安全的各种犯罪日渐频繁,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金额越来越大,其后果也日益严重,给全球经济和社会秩序带来了极大的隐患。电子商务犯罪作为一类新经济社会的犯罪,需谨慎对待,本文着重研究电子商务犯罪的特征、表现和成因,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遏制和打击这类危害电子商务秩序和安全的犯罪,使得全球电子商务活动能够在法律的保障和技术的支持下,得以顺利进行。关键词: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犯罪;法制建设烟

2、台大学毕业论文目录一、电子商务及电子商务犯罪的概念 .1(一)电子商务的概念 .1(二)电子商务犯罪的概念 .1二、电子商务犯罪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5(一)电子商务犯罪的特征特征 .51犯罪主体的高智能性 .52犯罪过程的隐蔽性 .23犯罪地域的国际性 .24犯罪手法的多样性 .25犯罪后果的严重性 .2(二)电子商务犯罪的表现形式 .61利用电子商务诈骗 .32利用电子商务盗窃 .33利用电子商务逃税 .74利用电子商务洗钱 .75.利用电子商务侵犯商业秘密 .46.破坏电子商务交易进行 .4三、电子商务犯罪形成的原因 .4(一)行为人的主观因素 .41.贪利本性 .42.侥幸心理 .8(二

3、)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存在的客观因素 .51电子商务交易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52买卖交易模式的变化 .5(三)法制建设因素 .91监管不合理 .92立法需要进一步完善 .93现有刑法不能满足客观需要 .9四、电子商务犯罪的防范措施 .6(一)技术与管理方面的措施 .61在技术方面 .62在管理方面 .10(二)刑法方面的强化措施 .71刑法典现有罪名的适用及补充 .72加强网络犯罪司法人员的网络专业技术训练 .73成立专门化的网络执法机构 .114完善网络犯罪记录制度,积极主动地惩治网络犯罪 .11烟台大学毕业论文5赋予网络犯罪受害人举报义务 .86积极倡导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8(三)刑法外的

4、法律手段 .81进一步修改现有的著作权法、专利法和商标法 .82进一步加强广告立法 .123防止假冒立法 .12五、总结 .9参考文献 .10烟台大学毕业论文进入 21 世纪,以因特网作为工具和媒介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伴随而生的电子商务犯罪也日渐成为问题。 USAToday曾引援以为分析家的话说:“对 500 多家企业、大学及政府机构的调查表明,86%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欺骗与盗窃案件以及病毒的发作,总损失达到 1 亿美元。 ”1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尽管有了飞速发展,但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诸如网络基础建设薄弱、支付瓶颈问题、安全认证问题、物流的配送体系的不健全、生产管

5、理的信息化程度低、消费观念的落后、相关的法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还是大量存在。一、电子商务及电子商务犯罪的概念(一)电子商务的概念电子商务的英文全称是 Electronic Commerce,1997 年 11 月,国际商会在巴黎举行的电子商务会议将其定义为:电子商务,是指实现整个贸易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贸易活动的电子化。我国国内理论界则普遍地把电子商务作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电子商务涵盖了所有以电报、电话、EDI、Internet 等电子数据信息交流形式进行的交易活动,而狭义的电子商务则指以 Internet 为运行平台所进行的商务活动。(二)电子商务犯罪的概念所谓的电子商务犯罪,笼统的说是指在电

6、子商务领域中发生的犯罪。关于其定义,不同国家的学者有不同的想法。德国学者把计算机犯罪定义为:计算机犯罪是指所有与电子资料有关之故意而有违法之财产破坏行为。日本学者板仓宏定义为:计算机犯罪是指与计算机相关联的一切反社会行为。我国台湾学者定义为:计算机犯罪是指凡犯罪行为系透过计算机之使用本身所造成之损害皆属之。国内学者定义为:计算机犯罪是与计算机相关的危害社会并应当处以刑罚的行为。 2然而在具体定义时,我们必须了解电子商务犯罪不是一种犯罪而是一类犯罪的总称,而电子商务是产品生产、交换过程的一种新型交易模式,所以其犯罪也应属于经济犯罪的一种,但是由于其作案事往往是借助计算机实施的,所以我们必须考虑这

7、两种犯罪的特性,其核心是侵犯他人通过因特网进行的正常商务活动或交易。综上所述,我认为电子商务犯罪可以归类为:行为人为了牟取非法利益,利用网络工具在电子商务活动中所实施的侵犯他人权益,依照我国刑罚处罚的一系列犯罪行为的总称。1孙海峰. 电子商务犯罪初论J.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1,(05)2余航,王北京. 论电子商务犯罪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1,(11)烟台大学毕业论文二、电子商务犯罪的特征和表现形式(一)电子商务犯罪的特征1犯罪主体的高智能性台湾学者林山田指出,就犯罪学之犯罪类型而论,电子商务领域犯罪是一种“职业犯罪”与“智能犯罪” 。犯罪人员多数具有网络专业

8、技术知识和网上操作技能,并且内部人员犯罪较多,主要是因为网络管理的外紧内松状况容易使其内部人员产生作案心理。2犯罪过程的隐蔽性因特网虚拟空间的开放性、不确定性和超越空间性等特征,决定了电子商务犯罪具有极高的隐蔽性。其中网络的开放性更是使得任何主体都可以参与其中,却又可以隐匿其真实身份而难以被确认。犯罪过程极其短暂,而且一旦被发现,也可以很容易马上销毁证据。3犯罪地域的国际性电子商务不受地域限制,所以跨过犯罪在网上不断出现,因此,对此类犯罪,仅仅依靠相关法律、法规是不够的,还得通过国际间的合作,共同打击,才可以有效防止其发生或进一步发展。4犯罪手法的多样性犯罪主体多采用网络通讯中的高科技工具,有

9、时是多种手段并用。如破译口令、密码、直接输入非法指令;借助微波电信、卫星、电台数据传输中的疏漏盗窃信息 ; 开发特种攻击软件;伪造信用卡、磁卡;非法潜入管理者空间等。还有与传统犯罪方式相结合的,如偷偷潜入信息管理库复制软盘,以窃取存储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5犯罪后果的严重性电子商务的运作具有全球性和自动化的特点,网络的独立经营、信息的广泛传播使得许多犯罪后果会脱离犯罪人自身的控制。有专家指出社会计算机化潜伏着巨大隐患,以美国为例,全美四大自动转账系统,国内月转账额 4000 亿美元,跨国月转账 6000 亿美元。如果这些系统遭到不法攻击,从中窃取 10%就会使美国经济发生灾变,并将波及世烟台大学毕业论文界。 3由于电子信息系统的脆弱性,这种攻击并非没有可能。所以一旦失控,其犯罪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二)电子商务犯罪的表现形式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领域的犯罪表现形式呈多样化,且以每年 30%的速度递增,涉案金额也越来越大。电子商务领域的犯罪,从犯罪目的来分主要有以下几种:1利用电子商务诈骗(1)盗用商户电子商务身份证行骗。在电子商务过程中,客户和商户不能直接见面,客户只能凭借认证机构发放的证明对方经营信用的电子商务身份证,来判断商户能否履行合约。行为人如果盗用合法商户的电子身份证,就可以假冒合法企业的名义,骗取不特定被害人的财物,同时损害商户的信誉。(2)电子商户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