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小学生的感恩教育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239208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开展小学生的感恩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开展小学生的感恩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开展小学生的感恩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开展小学生的感恩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开展小学生的感恩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开展小学生的感恩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开展小学生的感恩教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开展小学生的感恩教育摘 要:感恩是人类一个十分重要的品德,是提高学生自我修养的重要方面,对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懂得了感恩,才会做符合伦理道德的事情,并产生无穷的力量。 关键词:小学教育;感恩;帮助;感恩父母;感恩学校;感恩社会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人类的思想品德却在渐渐退后,这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长此以往下去,人类迟早会遇到道德危机,因此,教师和学习应该对这个现象引起充分的重视,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才谈得上学习成绩好不好的问题。一个不知感恩的高材生,是很难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改

2、变学生感恩意识单薄的问题。 一、教育学生感谢父母 具体做法是:常问好,让父母舒心,回家多些微笑,多说些“谢谢” 。多帮忙.让父母省心,回家做点家务,减轻父母的劳动负担。勤学习,让父母放心,主动完成作业,获得真才实学。能宽容,让父母顺心,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苦心。 二、教育学生感谢学校 教育学生感谢同学的帮助和友谊,感谢老师的培养、尊重与关爱。可通过面对面交流,写感恩日记,举办征文比赛等活动,促使师生相互理解,使教师在学生心中成为感恩对象,而每位教师更应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理解和宽容学生,使学生在被尊重和关爱中,体验到幸福感,形成超越自我的学习动力。 三、教育学生感谢社会

3、 感谢社会就是感谢社会为人民创造的财富和享受这些财富所得到的幸福。可利用报告会、演讲会、座谈会、班会等形式向学生讲述国家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近年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四川特大地震及其它地区遭受自然灾害时国家和人民的积极救助,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等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此外,学校还需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构建和孕育感恩氛围和感恩情愫。第一,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和谐课堂。校长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以高尚的情操、高度的责任心、渊博的知识、完美的教育艺术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彰显.情感得到培养,

4、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第二,结合校园环境和办学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独特的感恩氛围与环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感恩文化建设,在展室、广播、宣传栏开设感恩教育板块,充分利用每一块墙,每一块黑板,每一间展室.每一个宣传栏,每一处景点开展感恩教育。第三,构建感恩教育的精神文化。学校可利用校本教材,选编有关感恩教育的内容.如中国历史上“衔草结环”的美丽传说。“滴水泉”的感人故事, 弟子观成语故事等,通过班会、课外阅读等途径,让学生懂得感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和最起码的道德修养。另外,还可把常回家看看 、 母亲 、 雪绒花等歌曲改编成铃声或校园之声,让学生在音乐中

5、接受感恩教育的熏陶,举办以感恩为主题的艺术节、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毕业生回访、制作贺卡赞父母、给老师写感谢信等,让学生处处体会感恩情感,强化感恩意识。实施感恩教育是目前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另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在课堂的学科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以语文课为例来说: 四、 “恩”是丰富多彩的 自然之恩。大自然不仅保证了我们生存的物质条件,还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我们的精神。如, 只有一?地球告诉我们生我养我人类的是地球母亲;黄河魂能让我们心潮澎湃,壮怀激烈, 桂林山水 西湖的“绿” 能让我们心灵小憩。父母之恩。 “哀哀父母,生我够劳” ,天大

6、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教科书中多角度表达父母之恩,有春蚕中年年辛劳无怨无悔的母亲,有秋天的怀念中给残疾儿子重燃生活信心的病重的母亲,有钓鱼的启示中给儿子道德力量的父亲等。有感天动地的地震中的父与子等。祖国之恩。祖国是具体的,祖国不仅是疆土,还有文化和她的万千子女。我们不仅要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更要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丰富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祖国危难时刻为祖国而献身的英烈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课文中的几十首古代诗歌, 长城 赵州桥卢沟桥的狮子 颐和园等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灿烂文化;十六年前的回忆 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能让我们感知英烈的祖国心、民族义,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詹天佑等课文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才是祖国的优秀儿女。社会之恩。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培养为有个性的人,还要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人,教育学生爱社会,爱人类,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画杨桃等课文感受师恩,从她是我的朋友等课文感受友恩,从尊严等课文感受陌生人之恩。 学校要利用学科教学内容,利用形式多样的活动,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场所开展感恩教育。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让孩子懂得感恩父母,感恩学校、老师、同学,感恩社会,感恩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达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