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缠树”啃下扶贫“硬骨头”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216018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藤缠树”啃下扶贫“硬骨头”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藤缠树”啃下扶贫“硬骨头”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藤缠树”啃下扶贫“硬骨头”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藤缠树”啃下扶贫“硬骨头”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藤缠树”啃下扶贫“硬骨头”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藤缠树”啃下扶贫“硬骨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藤缠树”啃下扶贫“硬骨头”(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藤缠树”啃下扶贫“硬骨头”长顺县通过“藤缠树”产业扶贫,将企业与农户通过多种合作方式联结起来,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满山遍野尽石头,养牛无用人替牛。一年辛苦半年饭,从春到冬肚无油”曾经,这首歌谣回响在麻山极贫地长顺县。歌谣诉说的是长顺县的荒凉与贫困:喀斯特地貌面积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 93.9%,山多、田少、地瘠,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截至 2015 年底,全县尚有 14260户贫困户、5.04 万贫困人口。 为实现贫困群众的有效脱贫,2015 年 12 月,长顺县立足于县情实际,提出了龙头引领、农户参与、抱团取暖、共同发展的“藤缠树”扶贫模式以龙头企业为“树” ,以贫困农户为“藤” ,通过生产发

2、展型、务工就业型、入股分红型、能人带动型四种模式,让企业和贫困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有效破解了“谁来扶、扶持谁、怎么扶”的难题。 “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让长顺分公司发展飞快” 一溜养鸡大棚有序排开,此起彼伏的鸡鸣在 11 月略显清冷的长顺县广顺镇空旷的山野回荡。 大棚外,黑瘦精干的农家汉子卢以发提高嗓门对记者说:“以前我想都没想过有一天会在自己家门口上班。” 今年 45 岁的卢以发家住广顺镇凤凰坝,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两个正在上高中的孩子。经济压力曾迫使他到浙江打工。但是很快,挣钱不多且无法照顾家庭的困窘,让这个中年汉子无奈地放弃了在外的“淘金梦”回到家乡。 现在,老卢在养殖基地的工作十分规律,每

3、个月有3000 元左右的工资。 将卢以发想都不敢想的事变为现实的,是从广东远道而来落户长顺的天龙绿壳蛋鸡扶贫基地。 作为长顺县“藤缠树”扶贫模式的示范企业之一,广东天龙食品有限公司是长顺县有关部门积极到沿海发达地区招商收获的合作企业之一。 天龙公司瞄准的是长顺绿壳鸡蛋这一特色农产品。作为一个成熟的食品企?I,该公司在全国都有自己的销售网络,绿壳鸡蛋这样原生态农产品的市场价值,让天龙公司非常看好。 而长顺县谋划的是将企业与农户通过多种合作方式联结起来,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藤缠树”这一自然界中再平常不过的植物生长现象,就这样在麻山极贫地被赋予了精准扶贫新模式的特殊含义。 广东天龙食品有限公司通过

4、实施“藤缠树”产业扶贫模式,投资 5 亿元建设长顺天龙绿壳蛋鸡扶贫基地。从今年 2 月份到现在,扶贫基地的前期基础建设已经完成了80%,占地面积 550 亩,孵化场、饲料加工厂、有机肥厂等配套设施建设风生水起。目前基地已投产 5 万羽绿壳蛋鸡,计划实现年出栏绿壳蛋鸡 3000 万羽,带动 2500 户贫困农户以土地、劳力入股办产业,户均年增收 2.4 万元以上,带动 1.57 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这样的发展速度大大高于我们公司的前期预计,主要是有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长顺天龙绿壳蛋鸡扶贫基地的厂长陈昌华说, “与农户合作这一块,我们主要有入股分红、务工就业、 公司+农户生产发展三种模式

5、。 ”这位来自广东天龙食品有限公司的年轻人,说起在长顺的基地如数家珍:每个贫困农户会有政府发放的 5 万块特惠贷,目前,整个长顺县已有 300 多户贫困农户将特惠贷入股到公司。而公司每年以 10%的利息偿还给贫困农户,三年以后,由公司偿还本金。从始至终,农户不用承担任何风险。目前在绿壳蛋鸡扶贫基地务工的共有贫困农户 80 个,而卢以发正是其中一员。 在谈到“公司+农户”生产发展模式时,厂长陈昌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脱贫账”:农户与公司合作,基础设施由政府协助建设,公司则承担所有的开支和投入。农户把鸡养大后,公司再进行保价回购,可以保证每一只鸡给农户3 至 5 元的利润。如果农户每次投苗一万羽,那么

6、 3 至 4 个月后平均可以赚到 3 至 5 万元,而如果农户每年养 3 批蛋鸡,每年大概有 12 万元的利润。 对于未来的发展,陈昌华显得很乐观也很自信, “我们总公司在来长顺之前就有 13 年的蛋鸡养殖经验了。加上绿壳蛋鸡市场潜力大、政府十分支持企业,我预计,用不了几年,长顺分公司的发展速度甚至会比总公司还快!” “工厂里的员工几乎都是我们村的” “但家香酥鸭”以鲜麻酥脆、清香回味而著称。而制作但家香酥鸭,离不开长顺产的樱桃谷鸭。樱桃谷鸭是著名的瘦肉型鸭,具有生长快、瘦肉率高等优点。 驱车从长顺县城出发,经过一段崎岖不平的山路,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后,在略显荒凉的白云山镇路边出现一片整洁大气的

7、现代化厂房。 作为长顺“藤缠树”扶贫模式引进的一家企业,但家食品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刘敏杰说:“公司目前在长顺有养殖厂、屠宰厂、熟食加工厂,而在云南、黑龙江等省外有20 多家实体店,省内目前现有 60 多家实体店,今年正在筹备的有 20 多家。 ”目前公司将养殖厂与屠宰厂都建在了白云山镇凉水村。之所以选中此地建厂,是考虑到这里气候与环境非常适宜养鸭。 刘敏杰告诉记者,养殖基地方面采取的是“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但因投资大、农户观念不够开放等问题,目前的养殖基地实际是“公司+合作社”模式。村民没有参与投资发展,刘敏杰表示情有可原, “建一个标准化的大棚需要 15 至 17 万元,而建 3 至 5

8、 个大棚,就需要 45 至 85万元,这对于农户来说投资太大了。 ”同时,刘敏杰也认为,虽然投资大,但一年就可以回本了。 “一个养殖大棚能带动 33 个人脱贫,目前养殖基地有16 个大棚。 ”刘敏杰介绍,虽然目前长顺有 16 个养殖大棚,但产出的肉鸭却远远供不上屠宰量以及市场需求量,在供不应求时,公司只能去外地购买肉鸭来弥补需求空缺。正常情况下,一个养殖大棚可以养 7000 至 8000 只肉鸭,一年可以出 7 至 8 批,冬季甚至会更多一些。而屠宰厂每天每个车间可以加工 3 至 4 万只肉鸭供应给店面。这些数据表明,肉鸭养殖见效快、市场需求大。 养殖基地资金投资大,导致了村民投资的积极性不高

9、,针对这一情况,但家食品有限公司采用了另一种脱贫模式务工就业。公司自己贷款建养殖基地,让当地贫困农户到基地与工厂就业,村民边就业边学习,在挣取工资的同时,积极参与到产业发展过程中。刘敏杰告诉记者,目前,养殖基地与工厂共有员工 150 多人,其中 90%多的员工均来自周边村寨,其中还有少数的残疾人。而对于贫困农户,除了发放每月的标准工资,公司每月额外给他们每人 150 元的补贴。 正在屠宰场围墙边忙着电焊围栏的刘海能是白云山镇凉水村土生土长的村民。曾经随着打工大潮涌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因为离家太远,工资不高消费又贵,所以在2008 年时他选择了回家务农。 “现在好了,在工厂里上班,有了稳定收入

10、,而且午餐晚餐也都是在公司食堂吃。 ”对比起以往的打工生涯,刘海能对自己目前的生活显然比较满意。在工厂里,他主要从事维护厂房的基础设施以及日常维修等工作。每天工作 8 个小时,每月能拿到 3000 元左右的工资。 但家食品有限公司位于凉水村白泥二组附近,从刘海能家所在的白泥二组到工厂,不过几分钟的时间。 “工厂里的员工,几乎都是我们村的!”刘海能高兴地告诉记者,因为离工厂近,村里的大部分村民都选择到工厂就业。仅是他家,就有父亲、兄弟共四口人在厂里工作。 截至目前,通过实施“藤缠树”产业扶贫模式,长顺县已有 5400 户 1.24 万名贫困群众分别与 47 家龙头企业、296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74 个产业大户结成“捆绑式”利益联结关系,通过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据了解,今年,长顺县将组织和动员 2000 户 8500 个贫困人口通过“藤缠树”产业扶贫模式参与产业发展,确保人均收入 1500 元以上;到 2018 年,将会有 9000 户贫困户参与进来,实现人均收入 2000 元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