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抢占信息化战争的“制高点”

ldj****2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6KB
约8页
文档ID:30215613
抢占信息化战争的“制高点”_第1页
1/8

抢占信息化战争的“制高点”摘要:信息化条件下,复杂电磁环境已经渗透于战场的各个角落和层面,对判断决策的正确、作战效能的发挥等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首先给出了复杂电磁环境的定义,而后对复杂电磁环境的特点及其对作战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从武器装备、频谱管理和军事训练等方面论述了如何提高应对复杂电磁环境的能力,抢占信息化战争的“制高点” 关键词:复杂电磁环境;作战影响;抗干扰;频谱管理;训练模式在信息化战场上电磁环境是信息活动的重要基础,是关联各种作战行动的纽带充分认清和了解复杂电磁环境对作战的影响,构建有利于提高复杂电磁环境下我军战斗力的训练模式,是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夺取制电磁权乃至夺取战争主动权的前提和基础1 复杂电磁环境的定义及特点1.1 复杂电磁环境的定义复杂电磁环境,是指信息化战场上在交战双方激烈对抗条件下所产生的多类型、全频谱、高密度的电磁辐射信号,以及己方大量使用电子设备引起的相互影响和干扰,从而造成在时域上突发多变、空域上纵横交错、频域上密集重叠、能域上动态交迭,严重影响武器装备效能、作战指挥和部队作战行动的无形战场环境1.2 复杂电磁环境的特点从复杂电磁环境的定义可以看出,它是战场电磁环境复杂化在空域、时域、频域和能量域上的表现形式。

复杂电磁环境主要包括军用装备电磁辐射及侦搜环境、民用电子设备电磁辐射环境、自然电磁辐射环境复杂电磁环境具有如下的特点:电磁活动方式复杂化随着电子信息装备数量和种类的增多,战场空间的电磁信号越来越密集,越来越变幻莫测时间上,电磁波时隐时现,时密时疏,没有特定的规律可言空间上,电磁信号遍布地面、海上、空中和太空,辐射源的作用距离从几十米到数万千米频谱分布上,各种电磁辐射信号所占频谱越来越宽,几乎覆盖了全部电磁信号频段能量上,电磁辐射功率或强或弱,影响各异在构成上,电磁环境由雷达、通信、光电、敌我识别与对抗以及民用电磁环境和自然电磁环境等构成,每一类型电磁环境又由不同类型的电磁辐射源生成,并对不同的武器装备产生不同影响可见,现代信息战场上的电磁活动方式具有相当的复杂性 电磁活动的影响方式复杂化电磁波是战场信息的主要载体,雷达、通信、导航、卫星、制导等电子设备产生出大量电磁辐射,在特殊情况下还会出现自然电磁辐射其影响方式可分为:己方正常运行辐射影响,己方干扰敌方辐射影响,友军正常运行辐射影响,友军干扰敌方辐射影响,敌方正常运行辐射影响,敌方干扰己方辐射影响,民方正常运行辐射影响,以及静电、雷电、宇宙天体剧烈活动所释放的高强度电磁脉冲所产生的辐射影响。

这些方面的相互影响,使本来就难以把握的电磁环境更加复杂 电磁对抗方式复杂化一是武器装备的对抗雷达探测、光电探测和电子侦察是战场感知的主要手段,一旦遭遇强力干扰,轻则陷入混乱,重则遭受反辐射攻击许多高技术武器配备大量传感器,在电磁辐射干扰下,很容易因传感器迷茫而导致武器系统攻击失效此外,信息化武器装备通过辐射和接收电磁信号获取信息,活动期间也为干扰信号的进入打开了通道,利用这个通道,敌方可实施电子压制和欺骗,或直接用反辐射、定向能武器进行攻击二是作战体系的对抗敌对双方各种电磁活动都是影响电磁环境的辐射源一方面作战体系本身密集的信息交互拥挤在狭窄的电磁空间,难免出现的传输中断、误码差错、协同不利等情况;另一方面,交战双方将针对对方作战体系展开持续不间断的电磁干扰与反干扰这些因素使电磁对抗更加趋向复杂2 复杂电磁环境对作战的影响在信息化战场上,我们不可避免的要面对复杂多变的电磁环境电磁影响将渗透于战场的感知、指挥控制、作战协同等方方面面复杂电磁环境对作战会有怎样深刻的影响?总起来说,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增强战场感知的困难 雷达探测、光电探测和电子侦察构成了军用探测的主体为了提高战场感知的准确性,现代战争中大量使用了无线电导航定位和敌我识别等电子信息系统。

先进探测手段的应用提高了单个作战平台或武器系统的判断能力,但是这些电子信息系统无不依靠电磁活动来实现其功能,也无不受到战场复杂电磁环境的影响这样,观测与感知战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从复杂电磁环境中筛选出有用或者说有价值的电磁信号的过程战场上的电磁环境越复杂,对战场的感知也就越困难 2.2 制约指挥控制的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在现代战场中的应用,作战指挥控制的效率极大的提高比如,美军 1 个师就有 2300 多部电台,各作战单位之间的通信非常灵活又如在 LINK16 数据链的支持下的防空预警系统,可将预警机、侦察卫星所获取的情报实时传输到地面指挥所、空军基地、海军舰艇、作战飞机等各个作战单位或武器平台这使得庞大的战争系统能够协调一致的运做但是,这些都依赖于可靠的无线电通信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无线电通信将极易受到影响而中断或产生大量的误码因此,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依赖现代信息技术的作战指挥控制的效率将受到极大的制约2.3 增加作战保障的难度 与机械化条件下的战场保障相比,复杂电磁环境使得信息化条件下的战场保障工作更加艰巨、更加复杂一方面,电子器材与技术保障更加复杂必须装备技术先进、价格昂贵的电子仪器,并配备具有相当专业水平的技术人员。

另一方面,情报保障难度加大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受电磁干扰的影响,对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变的更加困难,情报保障的及时性、准确性很难保证2.4 影响作战效能的发挥 作战效能是以可靠获取信息,有效地指挥控制和准确及时的火力拦截为基础的复杂电磁环境致使作战信息获取渠道不畅,指挥控制困难,火力拦截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从而导致作战效能的降低例如英阿马岛战争中,由于英军的“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自身电磁兼容问题没有有效解决,电磁环境的影响没能消除,结果造成其防空体系的失效,在战争中被“飞鱼”导弹击沉信息化战场上的复杂电磁环境告诫我们,推进机械化条件下作战向信息化条件作战转变,必须首先看清复杂电磁环境对作战行动的影响 3 提高应对复杂电磁环境的能力20 世纪 60 年代美越战争和 80 年代以后的几场重要局部战争都说明了一个道理,谁不重视电磁领域的斗争准备,谁就会遭受重大损失,谁的电子信息武器装备精良并且训练有素,谁将夺取战争的主动权3.1 提高武器装备的抗干扰能力如何提高电子信息武器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使己方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作战行动免受影响,是各级指挥员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从技术层面上看,电子信息武器系统的研制必须采用先进的抗干扰技术,使其具备针对不同干扰样式的抗干扰措施。

如雷达采用捷变频技术,通信电台采用跳频技术等从战术层面看,即使单体装备的抗干扰措施有限,但通过合理部署,科学运用新的战术战法,也可以具备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再先进的单体预警探测雷达,其抗干扰措施仍很有限,但将不同频段、不同体制的预警探测雷达合理组网部署时,其抗干扰能力不仅仅是单体雷达的简单相加,而是抗干扰能力和作战效能质的飞跃3.2 加强战场频谱管理随着频谱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频谱的管理已越来越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它正在从传统的保障“配角” ,变成为现代信息化作战的“主角” ,并已从战争舞台的后台大步走向前台战场电磁资源的管理,首先应当在作战部门建立权威性的电磁资源管理机构,通过作战指挥机构的权威地位,强制实施战场电磁资源管理,创造和利用有利的战场电磁态势,引导作战进入自己擅长的步调 同时必须配备素质过硬的科研人才队伍和先进的设备器材通过研究合理的频谱管理分配方案使频谱的使用更加合理3.3 建立科学高效的训练机制一些美军高级将领认为,美军从 70 年代的越战惨败走向 90 年代海湾战争的胜利,根本原因不是美军拥有世界第一流的军事高技术,而是美军在越战后大刀阔斧地改革,实行军事训练革命的结果。

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认清传统训练模式面临的严峻挑战,把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作为推进军事训练转变中的重要切入点,尽最大可能逼真设置电磁环境,努力探索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的制胜规律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军事训练,一般应形成三层训练体系第一层以高仿真技术,模拟逼真的战场电磁环境,形成模拟化专业训练中心,检验装备性能,满足专业兵种的基础训练与合同战术训练需求,提高战术训练的适应能力第二层是借助分布交互式仿真技术,把分散的软硬件设备及参训者联起来,构建网络化作战实验室,展开联网指挥控制系统训练,使作战指挥控制适应复杂电磁环境第三层以训练基地为依托,在近似未来战场的地理空间,建立专业化模拟部队与研究机构,形成稳定的组合式电磁环境训练模式,以基地化实兵实装联合训练,逼真地反映电子对抗与电磁环境,全面提升联合作战行动对电磁环境的适应能力结束语21 世纪将是频谱战的时代谁能首先适应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战争,谁就握有信息战争的主动权对于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直面挑战,寻找出路,努力抢占信息化战争的“制高点” 参考文献[1] 《精心打造抗干扰盾牌》 谢虹 《解放军报》2007 年 3 月 15 日[2] 《复杂电磁环境究竟复杂在哪》 谢虹 《解放军报》2007 年 2 月 1 日[1][3]《信息化战争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展开》 海滨 《海事大观》2007 年第10 期[4]《空军某基地成功进行复杂电磁环境下对抗演练》 易晓阳、谭洁《解放军报》2006 年 10 月 2 日第 1 版 [5]《电磁频谱管理在信息化战争中的运用研究》徐小涛《国防技术基础》 2007 年 5 月 第 5 期[6]《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有何差异性》鲜红星 谢波 陈志兵 《中国国防报》 2007 年 6 月 14 日第 3 版[7] 《正确认识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军事训练》 郭宏伟 《解放军报》 2007 年3 月 29 日[8] 《强化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军事训练》 郑勤 《解放军报》 2006 年 12 月9 日[9] 《外军电子战靶场的电磁环境生成设备》李加祥 《现代防御技术》1997年第 2 期作者情况:高冠洋;沈阳军区第一通信总站二营五连;助理工程师;上尉;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北街 65042 部队 76 分队;0301-83681 83608(地方线 024-23083681)。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