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中的苏武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213907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武传》中的苏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苏武传》中的苏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武传》中的苏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武传》中的苏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武传中的苏武话题 1:信念 苏武出使匈奴时,因随行人员参与了匈奴人的叛乱而被扣留。在危难之中,苏武处处维护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利益,既表现了对匈奴的修好之愿,又抱定必死的决心,绝不屈节辱命。面对卫律始而威胁,既而利诱,最终又以断水绝粮等手段相逼迫,他从容处之。在受审时,他甚至以自刎来避免受辱。在后来的审讯中,卫律当场“剑斩虞常” ,以此胁迫汉使,副使张胜在此情况下投降了,而苏武面对卫律之剑岿然不动。卫律又以富贵劝诱,?K 武则直言怒斥,更以两国安危责之。在匈奴将他置于冻饿之境时,苏武仍然没有屈服,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信念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 ,念念不忘自己是汉朝的使者。匈奴又

2、派故人李陵来劝降,企图打消他对汉朝的眷恋之情,苏武不作正面的交锋,只是以君臣和国家的大义自剖心迹,反倒使李陵感到羞愧,无言以对。 话题 2:自尊与他尊 苏武传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当苏武与其副使张胜一起被单于抓获后,面对单于的诱惑和威逼,苏武选择了精忠报国,而张胜最终选择了投降。以常理推断,对苏武的宁死不屈和拒不投降,凶残的单于不可能不杀他。但正是由于苏武的这种节操才赢得了单于的尊敬和历史上的美名。而张胜、李陵乃至卫律,则被永远地钉在了耻辱柱上。话题 3:坚持 当苏武牧羊于北海时,单于派降将李陵到北海劝说苏武投降。李陵历数苏武出使匈奴以后一家的悲惨遭遇(大哥和弟弟被迫自杀,母亲去世,妻子改嫁,儿女不知去向) ,妄图动摇苏武归汉的决心。但是,苏武却坚定地说:“我平时就希望为朝廷抛头颅、洒热血,如今有了舍身报效的机会,就是挨刀斧、下汤锅,也是甘心乐意的。 ”他坚持他的信仰,坚定信念,为后人所颂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