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临床路径和持续医疗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探究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211912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DCA循环在临床路径和持续医疗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PDCA循环在临床路径和持续医疗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PDCA循环在临床路径和持续医疗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PDCA循环在临床路径和持续医疗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DCA循环在临床路径和持续医疗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探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DCA 循环在临床路径和持续医疗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探究摘 要:探讨 PDCA 循环在临床路径和持续医疗质量改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2014 年 6 月至 2015 年 6月我院未实施 PDCA 循环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 153 例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另选择 2015 年 7 月至 2016 年 7 月我院实施 PDCA 循环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 149 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PDCA 循环实施后,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实施前(P关键词:临床路径;持续医疗质量改进;PDCA 循环 为进一步适应

2、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新内容被纳入到医改中。临床路径是一种多学科合作的医疗服务管理模式,强调医疗和护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其目的是为了减少患者医疗成本,持续改进医疗质量。PDCA 循环也被称为戴明环,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我院于 2015 年 7 月在妇科子宫肌瘤治疗临床路径管理中实施PDCA 循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实施 PDCA 循环前后收治的 153 例和 149 例子宫肌瘤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在(43.170.25)岁,肌瘤平均大小为(4.210.32)cm。观察组患者年龄在(42.25

3、1.03)岁,肌瘤平均大小为(4.330.19)cm。两组患者的年龄、肌瘤大小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 ,可以进行比较。 1.2 实施方法 1.2.1 计划(P) 科室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科室主任、各级医师以及护士等相关人员参照国家卫计委颁布的子宫肌瘤临床路径治疗规范,讨论制定出符合我院实际的子宫肌瘤路径文本及表单。根据单病种相关非特异性评估指标 ,科室制定了包括工作量、效果、效率、抗菌药物应用及患者满意度的监测制度,目的是探索适合科室发展的管理模式、工作制度及质量持续改进体系,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1.2.2 实施(D) 协调各专业之间共同合作,按照计划实施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路径。

4、科室参照临床路径表填写患者的术前检查项目、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联系手术室,按照计划进行手术治疗。治疗过程中,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科学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护理人员应该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及术后注意事项,加强巡视,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等,通过调查问卷或者电话随访进行满意度调查。 1.2.3 检查(C) 利用三级五步检查法,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收集病种的相关信息,评价变异和退出情况,并汇报给医务科,医务科分析总结后,提交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进行整改,针对变异复杂且特殊的病例,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会诊或院内讨论等,以便应对变异的再次发生。 1.2.4 行动(A) 开展临床路径一段时间后,将入径与未入径的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变异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作为改进的依据。每月医务科将各类统计指标反馈给科室主任,组织实施小组进行讨论,针对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各类问题,积极寻找其发生根源,并进行处理。将未成功解决的问题放置于下一轮 PDCA 循环中,不断推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 X2 检验;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