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职业院校教学过程的改革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206792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职业院校教学过程的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互联网+”职业院校教学过程的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互联网+”职业院校教学过程的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互联网+”职业院校教学过程的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互联网+”职业院校教学过程的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互联网+”职业院校教学过程的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职业院校教学过程的改革(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互联网+”职业院校教学过程的改革摘要:本文介绍了“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进行改革的特点,以期为信息技术与职业院校教学过程改革的结合提供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 ;教学过程;改革 一、引言 “互联网+”概念在 2012 年被提出。在 2015 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国务院要求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社会发展。 “互联网+”教育将互联网作为一种工具,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渗透到了教学的每个环节,实现了共享优质资源,减轻教师工作强度,促进教学开展,调动学生积极性,便于学生管理等目标。 在“互联网+

2、”教育模式中,学生可以随时通过平板电脑、智能手机访问互联网,这改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观念。我们发现, “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在带来便利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因此,教师需要重新思考在课堂中的定位,以及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教学改革。 二、 “互联网+”教学过程的改革 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作为学习工具,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来完成教学过程,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取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1.教育资源的共享 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云技术、移动互联技术和大容量存储技术,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由封闭性到开放性的转变

3、。借助互联网,在用户的下载和上传过程中,教育资源可以跨越校园、地区、国家,传输至世界的每个角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例如慕课(MOOC) ,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就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学生可以在MOOC 中学习,查看共享的教育资源,做到时时学习、处处学习。教师则可以通过这些共享的教育资源,拓展视野,了解更多、更全的课程相关内容,从而进行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 2.互动课堂的组织 在“互联网+”背景下,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和移动学习平台相继出现。教师不再是单一的讲授者,而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促进者。在教学中,我们调查发现,99%的学生都在使用智能手机。因此,我们可以将手机

4、作为一种教学工具,让学生在教室中使用智能手机来学习,也就是现在受到广泛关注的 BYOD。BYOD 是“Bring your own device”的首字母缩写,即人们在学习和工作场所携带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行为。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手机上安装对应的学习软件,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做到课堂的互动。 (1)课前。课前是预习阶段,是为课中学习做准备。在课前,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安排,自主查看微课视频、知识笔记、教学重点,在预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学习软件与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根据预习情况及时反馈。教师根据反馈的数据,设计、制订合理的课堂教学策略。 (2)课中。教师按照制订的教学

5、策略开展教学,在课程讲解过程中一方面利用各种多媒体设备实现信息化教学,另一方面利用手机学习软件让学生通过签到、调查、答疑讨论、闯关、头脑风暴等多种形式参与到教学中来,激发其学习兴趣,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共同完成课堂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手机上记录课堂笔记,也可以共享课堂笔记,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3)课后。课后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巩固,以及对学习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扩充。教师可以通过发布常规作业和创新性作业,共享的视频、文字、图像等相关资料,让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性学习,在总结课堂学习内容的同时探索新知识。 3.个性化学习模式的建立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特征

6、也不相同。教师可以利用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挖掘学生的学习特征,优化学习资源,为其创设个性化的学习情境。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进行智能分析;然后在软件中定制一套学习模式,供学生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实时更新学习模式。例如,国内已经有部分游戏公司开发了教育类游戏。这种游戏将学习内容与游戏情境相结合,学生在游戏中通过闯关解决问题,遇到问题时也能通过自主学习,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4.协作学习 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是学生素质养成的目标之一。协作学习中分组很重要。在前期的学习中,学习软件会自动记录学生的学习信息,

7、并进行分析处理,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信息决定分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下达教学任务,小组成员协商确定任务完成的方式和步骤,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资料、组织讨论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5.教学评价的自动化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评价可以判断教学过程的开展是否合理、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从而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传统的教学评价相对单一,而且存在阶段性问题,不能做到实时评价和全面评价。而将“互联网+”应用到教学评价中,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全方位、多方面采集教学信息,并快速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系统化的评价。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家长都可以参与到教学评价中

8、来。这样评价的数据不但准确,还有利于教师全方位地了解教?W 过程。 6.教学管理便捷化 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管理,省去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让教学管理更加自动化、便捷化、智能化。对于每节课的学生学习信息(出勤记录、课堂表现、学习情况等)和教师信息(上课进度、授课方式、授课效果等) ,通过大数据技术,经过数据挖掘,管理人员可以快速查看教学开展情况,进行教学监督、教务管理,从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结语 “互联网+”教学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理论和实践经验相对较少。但是“互联网+”各领域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因此我们需要大胆改革创新,进行有效的探索。伴随着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移动互联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积极采用“互联网+”工具,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教学的引导者,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参考文献: 1马化腾.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5. 2郭文革,陈丽,陈庚.互联网基因与新、旧网络教育从 MOOC 谈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11(4):173-184. 3刘邦奇.“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51-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