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言文字规范化教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205462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语言文字规范化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语言文字规范化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语言文字规范化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语言文字规范化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语言文字规范化教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语言文字规范化教学泰兴市济川小学 徐峰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更好地学习其他各科知识,作用至关重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身负重责。因为刚入学的小学生要学习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否规范标准关系着他们的一生。教师是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传递者,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对语言文字规范的认识,也承担着让学生学习规范化语言文字的任务。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规范标准的语言文字教学呢?一、提高教师自身的汉语水平在平常的老师书写教案里,常可以看到一些不规范字。如辩论写成辨论,提示写成题示等,在听一节课时

2、也常有老师把字写错的记录,甚至是本课里的生字新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不外是几个:一是缺乏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意识。轻视语言文字读音和书写规范化这些最知识面,只凭自己上学时学的东西教学生,部分教师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了解不够或知之甚少;二是缺乏严谨认真的态度。真正做到语言文字合乎规范,作为学生指路灯的语文老师,更应当责无旁贷,意识到自身语言文字规范的重要性这方面的素养。还需要有诚心,耐心和恒心,自己认真,才能严格要求别人与学生。有些老师普通话水平不够标准,但只要勤翻字典,随时纠正自己的读音、书写毛病,有诚心,有动力,是会不断进步的。语言文字规范化与语文教学关系密切。二、规范口头语言从“口语

3、交际课”上通过学生听话、说话,在动态的口语交际中,规范口头语言。首先,规范学生的地方方言。 “口语交际”使用的是“口语” ,是普通话。走进校园、大型公共场所都应该使用标准普通话。 说准普通话是“口语交际课”的第一要义。接着,规范口语交际的“语义” 。 “口语”具有明显的个人色彩,而运用口语交际则使“个性色彩的口语”语义进入一个共同的语言系统。因为口语交际所使用的词汇,只有是规范的词汇,才能成功地进行交际。 三、加强汉字规范书写规范孩子的书写,应从孩子入学的第一天抓起。正确的执笔姿势是写好规范汉字的前提,也是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的根基,不良的执笔姿势会让学生容易疲劳,也大大影响写字效果。当然,正确

4、的坐姿更是至关重要的。在一、二、三年级,我们要强化训练学生的坐姿、握笔的姿势,特别在起步阶段,要做到姿势不正确不开笔。要强化训练学生的书写质量,做到规范、美观、端正。在中高年级阶段就要切实强化作业书写的质量,提高书写的速度,为学生升入高一阶段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小学六年时间内,我们要做到“三字”并举,“三字”即铅笔字、钢笔字、毛笔字。 “三字”训练齐头并进,决不偏废。 同时,又注意到“三字”训练中的互补性、互通性和互动性,以硬笔为重点,以毛笔为根基,充分发挥软、硬笔的渗透作用,做到软硬结合,相互促进,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地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

5、习语文和其它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写字可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增进学识修养。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正确、认真书写,努力作学生表率。四、加强普通话朗读训练加强小学生普通话朗读训练首先要抓好汉语拼音的学习。坚持让学生给每一课的生字生词,特别是易读错的生字词注音和搞好方言和普通话标准音的对应规律。对学生进行普通话的朗读训练,要从音量、音准、音色、情感方面一步一步地培养,力求“音准调正” 。 其次还得为他们创造一个让其更感兴趣的、更容易适应的良好环境。教师无论在课内、课外都要坚持讲普通话,并且在校园里比较显眼的地方写上“请讲普通话” “我想听普通话 ”这样的标语,时刻提醒学生讲普通话。另外,学

6、校举办故事会、演讲比赛、辩论会等,激发学生讲好普通话的热情;并在期末将“讲好普通话”作为评优的条件之一。这些做法,都可大大激发学生学说普通话的兴趣,在班级中成功营造“人人学说普通话”的良好氛围。五、正确看待网络语言网络是一个虚拟的场所,并且在交流的过程中很多都需要“打字”,大量的“打字”给人们的交流到来了很大的不变,于是很多人在交流的时候就把很多的汉字给简化了或者赋予了某些数字以特殊的含义,比如 ,886(再见了!), ,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充斥于耳,对汉语的篡改、恶搞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如“灌水”、 “菜鸟” 、 “蛋白质”等等网络语言漫天飞舞,弄得人们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但这些网络语言却成了时

7、下青少年眼中的时髦的玩意儿。很多青少年出口即是,很是风行。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正确的对待。网络语言是一种一定社会时期的言语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在一定时期还会有进一步扩大化的倾向。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去看待,网络语言可以说是“另类思维”之下衍生的一种“另类语言” ,符合年轻人求异求新的心理特征,是多元多彩社会现实的折射。因此我们对待网络语言不能进行简单的否定和禁止,而是应该加以积极必要的控制和引导,引导学生在使用网络语言时,要分清交际场合和交际对象,要适合具体的语境,而不应随意乱用。总之,汉字规范化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不是一时一人所能解决的大问题,但从净化语言文字并保证其能够健康发展的高度去认识,这一问题还必须解决。它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通力合作才有可能解决的问题,每一位语文教师应以身作则,说好标准普通话汉字,并认真传受给每一位学生。那么,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全民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整体素质的提高便指日可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