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霍桑实验的三个结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霍桑实验或许可以看作是一个完全失败的实验因为它并未如实验者所预期的产生影响工人生产效率的是疲劳感或者单调感等的实验结果相反,实验证明:照明度的改变、福利待遇的改变对生产效率并无太大影响可是,霍桑实验的并不是一无是处甚至,它可以称作是心理学史上最著名的事件之一,是把心理学研究方法全面引入管理领域一个里程碑所以,霍桑实验与管理心理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霍桑实验最大的贡献在于否定了“经济人”的假设,提出“社会人”的观点 【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人”假设,梅奥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否定了古典管理理论“经济人”假设,指出人类并不是“一堆无组织的乌合之众” ,而是“一些组织得很紧凑的团体” 人们存在工作中合作的愿望,管理者不能忽视人的这种合作愿望,不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降低“士气” ,从而降低劳动效率 1①摘自《关于霍桑实验的几点思考》文:陈伟】在那个物资极为匮乏的年代, “经济人”即是把人当作赚钱的工具,一直都在追求物质利益从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当时的人们正处于对最低层次的需求即对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的追求,所以无法考虑到社会群体对生产的意义。
而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人们的基本需要已经得到满足,因此也产生了更高级的需要,比如尊重需要、情感与归属的需要等等 “经济人”只重视了物质的因素,而忽视人的因素对于管理心理学而言, “社会人”理论可以促进企业中对员工的管理,使管理的方式更加人性化,体现“以人为本”的意义霍桑实验中比较重要的第二个理论是“士气理论” 【以 泰 勒 的 科 学 管 理 理 论 为 代 表 的传 统 管 理 理 论 认 为 , 工 作 效 率 取 决 于 科 学 合 理 的 工 作 方 法 和 好 的 工 作 条 件 , 所 以 管 理 者应 该 关 注 动 作 分 析 、 工 具 设 计 、 改 善 条 件 、 制 度 管 理 等 而 霍 桑 实 验 表 明 , 士 气 , 也 就是 工 人 的 满 意 感 等 心 理 需 要 的 满 足 才 是 提 高 工 作 效 率 的 基 础 , 工 作 方 法 、 工 作 条 件 之 类物 理 因 素 只 是 第 二 位 的 东 西 2② 摘 自 百 度 百 科 】 士 气 理 论 从 霍 桑 实 验 中 访 谈 理 论 一 节得 以 体 现 通 过 与 工 人 的 谈 话 , 实 验 者 发 现 , 工 人 认 为 重 要 的 事 情 并 不 是 公 司 或 调 查者 认 为 意 义 重 大 的 那 些 事 。
改 进 谈 话 内 容 与 谈 话 时 长 之 后 , 实 验 者 发 现 工 人 们 对 工 厂的 管 理 制 度 和 方 法 存 在 着 众 多 不 满 , 而 谈 话 促 进 了 工 人 将 这 种 不 满 发 泄 出 来 , 从 而 减 少了 工 人 对 于 工 厂 生 产 的 抱 怨 , 提 高 了 工 人 的 生 产 效 率 这 种 谈 话 的 方 式 , 鼓 舞 了 工 人 的士 气 , 对 提 高 工 人 生 产 效 率 有 极 大 作 用 有 一 个 成 语 叫 做 “一 鼓 作 气 ”, 同 样 也 是 说到 士 气 的 问 题 当 士 兵 的 士 气 一 次 次 被 消 磨 时 , 攻 击 是 达 不 到 最 好 的 效 果 的 , 同 样 , 员工 也 需 要 “士 气 ” 在 长 期 的 工 作 中 , 员 工 的 士 气 已 经 被 消 磨 殆 尽 , 要 让 员 工 将 心 中的 怨 气 发 泄 出 来 , 重 新 鼓 舞 士 气 , 才 能 有 更 好 的 工 作 效 果 管 理 心 理 学 的 意 义 就 是 要帮 助 管 理 者 管 理 好 企 业 员 工 , 使 之 产 生 更 高 的 工 作 效 率 , 士 气 理 论 无 疑 也 是 管 理 心 理 学中 一 个 重 要 的 理 论 依 据 。
1摘自《关于霍桑实验的几点思考》文:陈伟2摘 自 百 度 百 科同样,霍桑实验中不得不谈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非正式群体理论” 非正式理论通过实验中的“群体实验”得出结论实验者选择了 14 名工人在一个单独的房间里单独从事工作,以便观察他们的生产效率可是实验者发现实验结果却很奇怪,他们的产量只保持在中上的水平原来工人们隐瞒了一部分产量,并在小群体内规定为了维护群体利益,每个人不能太突出,也不能干太少进 一 步 调 查 发 现 , 工 人 们 之 所 以 维 持 中 等 水 平 的 产 量 ,是 担 心 产 量 提 高 , 管 理 者 会 改 变 现 在 的 奖 励 制 度 , 或 者 裁 减 人 员 , 使 部 分 工 人 失 业 ,或 者 会 使 干 得 慢 的 伙 伴 受 到 惩 罚 于 是 , 实 验 者 将 这 种 群 体 性 的 实 验 结 果 成 为 “非正 式 群 体 理 论 ” 认 为 在 正 式 的 组 织 中 存 在 着 自 发 形 成 的 非 正 式 群 体 , 这 种 群 体 有 自己 的 特 殊 的 行 为 规 范 , 对 人 的 行 为 起 着 调 节 和 控 制 作 用 。
【 这 种 非 正 式 群 体 是 人 们 基于 共 同 的 价 值 标 准 而 产 生 的 共 同 的 情 感 和 态 度 , 并 在 彼 此 之 间 形 成 一 种 默 契 , 每 个 成 员都 必 须 遵 守 这 种 共 同 默 认 的 行 为 规 范 非 正 式 群 体 对 员 工 产 生 的 无 形 的 行 为 控 制 的 作 用 ,增 加 了 企 业 管 理 的 难 度 尤 其 是 当 企 业 的 目 标 和 意 见 与 非 正 式 群 体 不 一 致 时 , 会 降 低 其内 部 成 员 对 正 式 组 织 目 标 的 认 同 感 , 从 而 影 响 他 们 对 正 式 组 织 要 求 的 服 从 , 减 弱 其 工 作的 积 极 性 和 责 任 感 , 造 成 对 正 式 组 织 目 标 实 现 的 阻 碍 3③ 摘 自 : 《 从 员 工 与 企 业 的关 系 看 人 本 管 理 ——重 回 霍 桑 实 验 的 启 示 》 文 : 胡 茂 】 通 过 了 解 了 “非 正 式 群 体 理论 ”, 管 理 者 会 通 过 学 习 管 理 心 理 学 更 好 的 学 习 到 非 正 式 群 体 有 着 自 己 的 规 范 和 维 持规 范 的 方 法 , 对 成 员 的 影 响 甚 至 远 比 正 式 群 体 大 。
因 此 管 理 者 不 能 只 关 注 正 式 群 体 而无 视 或 轻 视 非 正 式 群 体 及 其 作 用 霍 桑 实 验 第 一 次 把 研 究 的 重 点 从 工 作 和 物 质 的 因 素 上 转 移 到 人 的 因 素 上 , 不 仅 在理 论 上 对 古 典 管 理 理 论 作 了 开 辟 和 补 充 , 还 为 现 代 行 为 科 学 理 论 奠 定 了 基 础 , 而 且 对管 理 实 践 产 生 深 远 影 响 , 对 管 理 心 理 学 的 开 创 有 着 重 要 意 义 3摘 自 : 《 从 员 工 与 企 业 的 关 系 看 人 本 管 理 ——重 回 霍 桑 实 验 的 启 示 》 文 : 胡 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