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与刘征ppt课件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301662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寓言与刘征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寓言与刘征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寓言与刘征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寓言与刘征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寓言与刘征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寓言与刘征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寓言与刘征ppt课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刘征自幼爱好文学,在中学时,先是学习美术和古典诗歌,后来学习写新诗。建国后几时年,他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和编辑工作,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长期以来,他主要从事寓言诗和讽刺诗的写作,诗人杨金亭说:“打开三千年中国古典诗歌史, 60年新诗史,以寓言诗名家,以寓言诗名世的,刘征是第一位诗人,是当之无愧的开拓者。”在诗坛上,他以 三戒 老虎帖告示 移山逸事 等一系列寓言诗佳作,被推为寓言诗人的头一把交椅。 刘征自称是文艺界的新兵,从新时期才开始写作杂文。他说:“ 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我感到要呼喊几声,一下子破了不留一字在人间的文戒,舞文弄墨起来,那不祥的讽刺诗又在我

2、的笔下复活了。这一来竟如寒泉破冰而泻,不能自已。我爱以寓言诗的形式写讽刺诗,这种诗体,写起来难免两个仙鹤打架 绕脖子,不便直抒胸臆,有些话要说得痛快些,就用杂文。”由于“讽刺诗和杂文是相通的”,于是写成了“诗话”体杂文。刘征写起杂文来得心应手,而且越写越多,欲罢不能。他的杂文集有 当代杂文选粹 刘征之卷 清水白石集 画虎居笑谈 。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刘征创作杂文的时间虽不长,但却善于推陈出新,独具风格。 不仅有全新的角度,开阔的视野,跳跃的思维,辛辣的讽刺,而且他在杂文形式上很有突破创新。他说:“杂文该怎么写,我说不出来。但我相信东坡先生的一句话。那话的大意是,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常行

3、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犹如老圃谈蔬,老农谈稼,确是万金不易的经验之谈。写文章不免为套套所囿,或者袭用别人的套套,或者拘守自己的套套。落套是文章的,特别是杂文的大忌。破套而出,如闲云在天,舒卷自如,清泉出谷,缓急随势,才真有味道。知易行难,我自己就总是为套套所苦,而用力去破套,又往往弄巧成拙。但我非常喜欢读泛滥无涯涘的、破套而出的佳作,古的如 庄子 ,今的如鲁迅的作品,文各异篇,篇各异面,没有一篇是你看贯了厌了的老面孔。用得着 诗经 里的那句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刘征尤其擅长创作荒诞古怪奇趣的故事新编体杂文,他认为“杂文应该是老虎与山羊的杂交,要

4、搞一些非驴非马的东西。”因此,在他笔下古人今事掺杂,鬼神禽兽登场,妙趣横生,另人倾倒。获 人民日报 “风华杂文征文”一等奖的 庄周买水 即为一例。 除了诗与杂文外,刘先生着力最多的就是语文教育,多年来,在语文教材编写、语文教育的实践指导以及理论前瞻等方面,广泛参与,写下大量论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他对语文教育的独到见解。 这篇文章写于 1988年 , 开篇就说 “ 潮流不可阻挡 ” 。 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 , 我们知道 , 这个潮流显然是指当时席卷中国大地的下海经商的大潮 。 各个领域包括文化领域都受到大潮的冲击 , 许多官员下海 , 许多文人也下了海 。 本文大中取小 , 虚构了庄周弃文从商的

5、寓言故事 。 了解了这个时代背景 , 对于我们正确地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意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诗友刘征 为刘征从事教育和文学活动五十周年而作 臧克家 刘征诗友 , 号称 “ 三友 ” 之一 。 “ 三友 ” 者 , 刘征 、 程光锐 、 臧克家是也 。几十年来 , 我们读诗论文 , 交换诗稿 , 互相推敲 , 彼此鼓励 。 许多事情 , 大半忘了 , 现在我清楚记得的一些 , 印象深刻 , 如入木三分 。 诗是他的一面 , 杂文又是一面 。 他的杂文不同凡响 , 人民日报 几次评奖 , 都获得第一名 。 我认为 , 他的杂文有二味:辣味和甜味 。 它 , 辣得令

6、人痛快;它 , 甜到心的深处 。 他的杂文 , 有一种非凡诡怪的艺术魔力 , 有讽有刺 , 但不剑拔弩张 , 读后 , 得到启发 , 引起深思 , 与之共鸣 , 令人心喜 。 刘征诗友少写散文 , 近日发表了一篇充满诗情的抒情散文 , 题为 牡丹诗会记 , 将花容 、 诗韵 、 友情 , 统而为一 , 我在其中 , 感受特深 , 美哉 ,美哉 ! 刘征诗友长于绘事 , 但从不示人 。 我八十岁时 , 他送我一幅画 , 这是我的 “ 创见 ” , 把它挂在客厅正中 “ 年方九十 ” 的刘海粟先生送我的一个大“ 寿 ” 字的左手 , 与老友吴作人的画相对称 。 他的书法 , 也流畅而老当 , 每每

7、有诗寄我 , 用彩笺写上一二首 , 说为我病榻上破闷 。 我喜爱他的诗 , 也喜欢他的字 。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草书轴 草书轴二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草书轴三 水调歌头词行书轴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寓言的特征 从内容方面看 , 特征有二: 具有鲜明的教谕性和强烈的讽刺性 。 寓言由喻体和本体两部分构成 。 喻体就是所叙写的故事 , 本体指寓言所阐明的教训或哲理 , 即寓意 。 寓意是寓言的灵魂所在 , 故事是为着说明寓意的 , 因而寓言最大的特征就是假托故事 ,寄寓哲理 。 具有故事情节的虚构性 , 但这个故事在本质上是比喻的性质 , 或者说寓言是用巧妙的比喻构成的 。 举一则伊索寓言

8、 狐狸与葡萄 就明白了 。 稍有动物常识的人都知道 , 狐狸是食肉动物 , 从来不会垂涎于葡萄 , 而寓言中的狐狸吃不到葡萄便说葡萄是酸的 , 这显然违反了 “ 物 ” 性 。 但读者却乐于接受 , 其原因就在于寓言本质上只是一种比喻 、 一种影射 , 它所追求的不是故事本身的真实性 , 而是将整个故事当作一个比喻 , 或以此喻彼 、 以古喻今 ,或以大喻小 、 以远喻近 , 借此传达某种教训和事理 。 从形式方面看 , 也有两个特征: 语言精炼 , 极富表现力 。 因为要在短小的故事中蕴藏深刻而丰富的哲理 ,对语言的要求就非常高 。 具体来说 , 叙述必须直截了当 , 描写必须简约鲜明 ,而

9、在那些讽喻性寓言中 , 又要求语言具有幽默风趣的风格 。 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最简短的一种。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寓言的表现手法 比喻 。 寓言就是由巧妙的比喻构成 , 每则寓言故事就是一个喻体 (内中的寓意 , 则是寓言的本体 ),比喻从头到底贯串在整部寓言中 。 与一般文学作品里的比喻相比 , 寓言里的比喻大多使用暗喻和借喻 。 拟人 。 与童话中的拟人相比 , 寓言的拟人可以不考虑物性 , 只要求能为寓意服务 , 讲清所要表达的讽喻之意就可以了 。 夸张。与童话中的夸张相比,寓言的夸张往往是着眼一点,不及其余。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寓言与童话的区别 首先 , 比较明

10、显的区别有三点: (1) 篇幅长短不同 。 寓言一般都很短 , 童话篇幅较长 。 (2) 读者对象不同 。 童话是专为儿童创作的 , 但寓言的读者可以是儿童 , 也可以是成人 。 (3) 结构方式 。 寓言一般由 “ 身体 ” (故事 )和 “ 灵魂 ” (教训 )两部分组成 。 所谓 “ 点题话 ” 的形式是寓言最外在的特点 。 童话则没有这种结构上的特点 。 其次,比较难以区别的,主要体现在表现手法上: 同样是拟人和夸张手法,童话讲究 “ 人性 ” 与 “ 物性 ”的统一;而寓言则要求有利于寓意表达,可以只顾一点而不及其余。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怎样品味儿童寓言 品味寓言 , 就是品味蕴

11、藏在故事中的寓意 。 不同的寓言有不同的寓意 ,但归纳起来 , 寓意的类型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哲理 、 戏戒 、 讽刺 。 哲理 。 哲理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 , 包含人类改造自然的法则和现实生活的规律 , 它是概括的 、 抽象的 , 不易为一般人所理解 。 寓言就遵循人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 , 通过一个假托的故事将哲理表现出来 。 如我国古代寓言 揠苗助长 自相矛盾 画蛇添足 , 都是典型的哲理性寓言 。 劝戒 。 有不少寓言是以劝导或规戒为目的的 , 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让人吸取历史与前人的经验 、 教训 , 避免再蹈覆辙;二是劝人行善积德 ,做一个正直的人 。 前者如 刻舟

12、求剑 农夫与蛇 ;后者如 感恩的狮子 等 。 讽刺 。 寓言大抵是讽刺的 , 这种讽刺主要集中在社会时弊与人性弱点两大方面 。 如拉 封丹的寓言 老鼠会议 和克雷洛夫的寓言 树叶和树根 等 。 在明白了寓言的三种主要类型后,阅读寓言时,就可以尝试着从这三个方面去品味它所包含的寓意。有的寓言只讲故事,不加说明,这就要求读者自己去体会, 揠苗助长 守株待兔 等我国古代寓言大多如此。有的寓言既讲故事,又有说明,将寓意直接写出,如克雷洛夫寓言就大多如此。但在处理方式上,有的先说寓意,再讲故事;有的先讲故事,再说寓意。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世界四大寓言 简介 世界四大寓言 是古希腊的伊索 、 十七世纪法国的拉 封丹 、 十八世纪德国的莱辛 、 和十九世纪俄国的克雷洛夫四位享有盛名的寓言大师的成名之作 。 他们用鲜活的人物、动物、植物形象,来说明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来警喻世人。其中,伊索一直被尊为西方寓言的鼻祖,他的寓言故事源远流长;拉 封丹的寓言充分地运用了法国人的幽默和调侃;莱辛的寓言简洁深刻,抨击时事;而克雷洛夫的寓言和谐优美,很有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