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清朝嘉庆年间敕封吕祖及其影响

王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1KB
约9页
文档ID:30129477
清朝嘉庆年间敕封吕祖及其影响_第1页
1/9

清朝嘉庆年间敕封吕祖及其影响清朝嘉庆年间,因大臣奏报吕祖有保佑河堤巩固之功,清廷敕封口口祖,并列入祀典清廷敕封吕祖后,各地掀起了兴建和修缮吕祖祠的热潮 清朝嘉庆年间,因大臣奏报吕祖有保佑河堤巩固之功,清廷敕封吕祖,并列入祀典 嘉庆九年(1804) ,清朝大兴河工,治理运河与黄河江苏淮安府清河县清江浦,是江南河道总督的驻节之地据说清江浦吕祖庙应士绅祈祷,特别灵验,于“保障堤防” ,有默佑之功清廷乃在吕祖原有封号上加“燮元赞运”四字,并将清江浦吕祖庙列入祀典关于此事,我们来看嘉庆道光年间一些文献的记载: 嘉庆《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三六二《礼部?群祀》载:“九年(1804) ,敕封燮元赞运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庙祀江南清河县 ”下有案语说:“神吕姓,名岩,唐进士,成道济世元封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至是,因祈祷晴雨,保障堤防,有求辄应,以清江浦士民所建庙宇,列于祀典,敕赐封号‘燮元赞运’ ”后面正文接着说:“又奏准,各省原有纯阳帝君庙宇,应令该地方士民自行供奉,由[礼]部通行各省遵照 ”   嘉庆十四年(1809)许源撰《万景楼记》说,四川荣县城西凤栖山万景楼,于该年重建落成, “适吕仙奉诏列入祀典” 。

嘉庆十六年(1811) ,内务府三品衔热河总管嵩年撰《重修紫极阁并建灵姑殿碑记》 (此紫极阁在北京昌平)说:“甲子(1804)季冬,吕祖于淮郡应祷示灵,经绅耆吁恳,钦差邢部尚书姜公讳晟等奏,奉敕下大学士会同礼部议准,锡加封号,以清江浦庙列入祀典钦定‘燮元赞运’四字,加于元时封号‘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原衔之上 ” 嘉庆十九年(1814) ,四川布政使方积撰《敕建崇祀》碑,记载了朝廷给各省敕令的内容:“查嘉庆十年(1805)奉准部咨,饬令各省直地方通祀吕祖师,并酌定祭品用蔬果等物,于春秋每岁仲月,自行诹吉致祭 ”又载:“嗣于嘉庆十四年(1809)十一月二十九日准礼部咨,议覆姜(即姜晟)等奏请吕祖加封尊号,并请敕建崇祀,奉旨,依议圈出‘燮元赞运’四字加于‘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原衔之上,设牌供奉其祭祀日期,照各省御灾捍患诸神之例,听该督抚于每岁春秋仲月诹吉致祭,应用祭品,仿真武庙例,用咨饬遵照,并晓谕地方士民,一体遵照办理 ” 嘉庆二十四年(1819) ,石韫玉代江苏巡抚撰写的《重修福济观吕祖师大殿记》 (此福济观在苏州)说:“粤维嘉庆十年(1805) ,尚书姜公晟奉命观河归,以纯阳吕祖师灵佑之功敬告天子,有诏于淮阴建祠崇祀,钦定‘燮元赞运’之号,冠诸原衔之上,仍令直省大小守土之吏,各于有庙处所,春秋仲月诹吉致祭,三献九拜如礼。

惟祭物止用果品糕饼,不具牲牢,以符真一清静之化 ” 道光四年(1824) ,曾燠撰《赞化宫碑铭》 (此赞化宫在扬州)说:“嘉庆九年(1804) ,南河有大工,紧惟吕祖之灵,既安既固,河臣列上其事,仁宗睿皇帝特加‘燮元赞运’封号,崇祀淮浦,并诏各省原立庙宇,一体奉祀 ” 道光年间杨佩芝撰《创修吕祖祠记》 (此吕祖祠在四川犍为县)说:“敕封燮元赞运警化敷佑吕真君,护国佑民,灵应昭著,祠宇遍天下嘉庆十一年(1806) ,奉文加封尊号,载入祀典,春秋致祭 ” 道光年间洪运开撰《吕仙祠碑文》 (此吕仙祠在四川蓬州)说,清朝“群祀毕修,百灵效命,吕仙踪迹,屡见江淮间,黄河安澜之庆,仙实助焉” “嘉庆十一年(1806) ,河督徐(即徐端)疏请列入祀典 ” 以上文献关于清延敕封吕祖及令各地祠祀的记载,在时间上颇有出入,有嘉庆九年、十年、十一年、十四年等多种说法嘉庆九年,大臣上奏请封之事,应该是可以肯定的但因为上奏之时,已是年底,故批复下来,可能已到嘉庆十年四川布政使方积所载嘉庆十年饬令,乃是上司发下来的朝廷公文,应该不会错但他又记载了嘉庆十四年的饬令,为何会有两次饬令? 按,道光二十九年(1849)四川崇庆州万寿宫所刻《吕祖汇集》 ,卷一载有礼部颁祭公文,兹全文照录: 署督部堂瑚为知照事:嘉庆十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准礼部咨,开祠祭司案呈本部咨前事一案,相应抄单,行文该督遵照可也。

计粘单一纸,内开准江南总督徐咨,准礼部咨,议覆姜等奏请吕祖师加封尊号,并吁请敕建崇祀一折,业经具奏,载入祀祭,奉旨依议,钦此嗣经内阁奏请,钦定四字,加于原衔之上,行文该督等,即遵旨于淮郡敕建崇祀,至各省原有庙宇,应令该地方士民自行供奉,一体遵照等因,奉朱笔圈出‘燮元赞运’四字,业经钦遵,加于原衔之上,建设牌位供奉,各在案伏思清江浦吕祖师庙,既经奏准奉旨敕建崇祀,除各省原有庙宇,遵照令该地方士民自行供奉外,惟春秋祭祀日期,及应用何项祭品,未奉酌定,应请核示,以便画一遵照所有春秋祭日,应否定于二月初四、八月初四日奉行,其祭品应否酌用蔬果苹蘩十二器,理合咨部请示等因前来查直省致祭御灾捍患诸神,均用羊豕,惟查《会典》所载致祭真武庙,用果实等品,吕祖师庙既据该督咨称,祭品酌用蔬果等物,应仿照真武庙之例办理相应抄录粘单,移知该督遵照再,直省御灾捍患诸神,其祭品日期向不由本部颁发,应听该督于每岁春秋仲月自行诹吉致祭,并知照各省可也祭品:果品五:核桃、枣、荔枝、圆眼、栗各一盘,馒首五盘,糕五盘,饼四盘,高顶一盘等因,咨院转饬遵照,并晓谕地方士民,一体遵照办理毋违 根据《吕祖汇集》所载颁祭公文,可知《重刊道藏辑要》所载方积撰《敕建崇祀》碑中,所谓“嗣于嘉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准礼部咨” , “嘉庆十四年”实为“嘉庆十年”之误。

这也就清楚了,没有两次饬令光绪二十三年(1897)芮福森撰《重建二仙庵吕祖殿碑记》也载:“嘉庆十年奉敕加封‘燮元赞运警化孚佑帝君’ ,列入祀典 根据《吕祖汇集》所载颁祭公文以及内务府三品衔热河总管嵩年撰《重修紫极阁并建灵姑殿碑记》 、石韫玉撰《重修福济观吕祖师大殿记》 、四川布政使方积撰《敕建崇祀》碑,奏请敕封吕祖的是姜晟因此,洪运开撰《吕仙祠碑文》说“嘉庆十一年(1806) ,河督徐疏请列入祀典” ,是错误的   按, 《仁宗实录》载,嘉庆九年九月甲辰, “以江南河口一带淤浅,空运不能进口(指返回江南的运粮空船不能进入河口) ,命刑部侍郎姜晟驰往查勘” 己酉, “以邢部左侍郎姜晟为尚书” 姜晟自撰年谱也载,嘉庆九年“九月奉旨,江南河口一带现有淤清,着派侍郎姜晟驰驿,前往查勘” ,工竣后, “奉旨升授邢部尚书”   根据嵩年撰《重修紫极阁并建灵姑殿碑记》 ,嘉庆九年,姜晟以钦差大臣身份视察河工,清江浦绅耆以吕祖灵验之事相告,吁请朝廷敕封,姜晟遂上奏请封,获钦定“燮元赞元”四字,并将清江浦吕祖庙列入国家祀典,各省吕祖庙则由地方官致祭 徐端任江南河道总督后,又行文礼部,请示祭祀吕祖的日期及所用祭品。

礼部答复,日期由地方官自定,祭品则仿照真武庙例,用素食蔬果儒家祭祀,历来用猪羊等牲畜,而吕祖庙祭品用素食蔬果,显然是遵照道教奉神的传统光绪二十三年(1897)成都二仙庵立成都知县告示碑说:“嘉庆十年准礼部咨,开江南总督徐奏,吕祖在河工显昭灵异,请加封号,奉旨依议,敕建崇祀 ”这里所说有误,江南河道总督上奏的事情,不是请加吕祖封号,而是请示祭祀吕祖的日期及所用祭品,加封号的事情姜晟于嘉庆九年底已经上奏了 咸丰年间陆畿撰《新建纯阳阁碑》 (此纯阳阁在四川汉州)说,纯阳祖师“自唐以来,度人救世,历显灵异,于国朝为尤著乾隆五十一年(1786) ,金川平,敕封燮元赞运警化孚佑帝君妙行天尊” 乾隆五十一年敕封之说,显然是误传 光绪《鹿邑县志》卷三说:“孚佑帝君庙在文昌宫东南,始建未详乾隆十五年(1750)奉文通祀,岁以春秋二仲上旬四日(即二月初四、八月初四)及四月十四日神诞日祭,不用牲牢 ”这里所说的乾隆十五年奉文通祀,应为误传 同治《茶陵县志》卷十一和光绪《兴宁县志》卷九均载有朝廷颁布的祭祀吕祖祝文,其辞曰:“惟吕祖系出三唐,道高四始箫传鹤籁,邺侯之风骨早成;策射骊珠,元礼之科名久擅挂黄冠以去,影谢花砖;从赤松而游,心希蓬峤。

御大灾,捍大患,翊熙朝而妙用无方;春献祠,秋献尝,执豆笾而鉴观有赫新庙弈弈,来格祈祈,尚飨祝文中的“三唐” ,即初唐、中唐、晚唐,指唐朝 “四始”指《诗经》 “风” 、 “小雅” 、 “大雅” 、 “颂”的首篇,这里意指吕祖通晓诗书 “邺侯”即唐朝宰相李泌,道士出身在向朝廷请封吕祖的当年,江南河道总督吴礅即在浙江平湖兴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吕仙观据光绪《平湖县志》卷二记载:“吕仙观,在东湖栖心寺后,放生院南,嘉庆九年(1804) ,南河总督吴礅创建大殿三楹,植梅数百株,四围缭以短垣,名东南第一观 ” 清廷的敕令中说,各省原有吕祖庙,令地方士民自行致祭但既然清廷敕封吕祖,并列入祀典,一些地方便非常重视,指定或新建吕祖专祠今就笔者阅览所及,略述如下:   嘉庆十年(1805) ,江苏仪征县士绅在该县南门外纪寿宫旁建吕祖祠 嘉庆十四年(1809) ,许源撰《万景楼记》说,四川荣县城西凤栖山有万景楼,已废,嘉庆十三年(1808)民和年丰,于是重建斯楼,次年落成, “适吕仙奉诏列入祀典,而邑无旧祠,因肖像于最高之层,颜山门曰‘纯阳阁’ ,而楼名仍其旧” 嘉庆十九年(1814) ,四川布政使方积撰《敕建崇祀》碑说,成都府华阳县令刘炯在接到立祠祭祀吕祖的敕令后,查得本城向有纯阳观旧祠,因地基褊窄,庙堂朽坏,难以修葺,而二仙庵前殿专祀吕祖,庙宇巍宏,遂禀督宪,以后凡遇春秋祭典,即于二仙庵致祭。

而二仙庵既为吕祖专祠,则二仙之名,未免混淆,应于庙门悬挂纯阳观三字匾额,后殿则仍名二仙庵,以存其旧嘉庆十九年,四川省布政使方积奉总督常明批准,遵照办理 嘉庆年间赵秉榕撰《吕祖祠碑记》说,他于嘉庆丙子(1816)秋任四川荥经县知县, “因思吕祖庙久已奉敕建修,何此地竟缺祀典” ,于是在河神祠后建吕祖祠又说:“吕祖显应清江,崇加徽号,作中游之砥柱,孚灵佑于金汤,宜夫祀事孔明,馨香勿替” 道光四年(1824) ,盐政曾燠将扬州乐仙坛改建为赞化宫,奉祀吕祖曾燠撰《赞化宫碑铭》说:“赞化宫者,扬州新建奉祀吕祖之所也……扬州属邑,类皆有吕祖专祠,独郡城向只附祀于南门新桥之文昌宫,不蠲不肃,不称咸秩无文之义 ”于是,他于道光四年,会同都转运使张青选、知府黄在厚等,将乐仙坛改建为赞化宫 道光年间杨佩芝撰《创修吕祖祠记》说,四川犍为县尚未设立专祠,道光七年(1827)他任犍为县知县,次年发起创修吕祖祠于文昌祠西偏 道光年间洪运开撰《吕仙祠碑文》说, “蓬州旧有吕仙阁,不知毁于何年,虽奉大文(指朝廷敕令崇奉吕祖之文) ,阙略如故” 他任蓬州知州七年,江水极涨,绝不入城,于是认为“安知非吕祖燮赞之所致”?道光九年(1829) ,州人重修吕祖祠。

可见,嘉庆年间清廷敕封吕祖后,各地掀起了兴建和修缮吕祖祠的热潮 又据《宣宗实录》载,道光十八年(1838) ,江南河道总督完颜麟庆上奏:清江浦有赞化宫一所,供奉纯阳吕祖每遇河湖异涨,风雨愆期,祈祷响应,请朝廷颁赐匾额清宣宗览奏后,下谕旨说:神灵显应,福佑生民,宜申虔敬该处于嘉庆年间,既奉有御书“妙契元机”四字匾额,已足以肃观瞻著该河督敬谨崇奉,以迓神庥将此谕令知之 (作者单位为中国道教协会)。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