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与营林技术预防措施的探讨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119170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防火与营林技术预防措施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森林防火与营林技术预防措施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森林防火与营林技术预防措施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森林防火与营林技术预防措施的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森林防火与营林技术预防措施的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森林防火与营林技术预防措施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防火与营林技术预防措施的探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森林防火与营林技术预防措施的探讨【摘要】:目前,我国森林防火及营林技术应用的总体状况较好,但在细节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对森林防火及营林工作的有效开展形成了阻碍。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同时提高现阶段森林防火与营林技术的水平,做好森林防火及营林措施的研究便势在必行,同时也就成为了解决森林防火问题及营林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就森林防火?c 营林技术预防措施展开深入探究,并总结出森林防火的基本特点及其营林防火的有效措施与所需注意的相关事项。 【关键词】:森林防火;营林技术;预防;措施 近年来,我国森林防火及营林问题逐渐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并不断的加大投入,成为保障我国生态系统平衡及人

2、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森林资源保有量及森林系统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因而在实际的森林防火及营林工作开展过程中,需对防火措施及营林技术的结合加以重视,通过提高技术应用条件来确保森林防火及营林工作的顺利进行。 1、森林火灾概述 1.1 森林火灾的认识 我国森林资源相对匮乏,同时森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较为严重,继而增加了对森林系统的管理难度,这便给森林火灾的形成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的森林火灾发生概率相对较高,但大型森林火灾发生概率均可控制在相对较低的范围内。在此过程中,虽然在规模上并未对我国完善的森林管理体系造成严重的破坏,但在细节上仍对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平衡产生一定的影响。森

3、林火灾的产生即失去人为控制能力的火灾险情,由于其蔓延迅速及波及范围较广,所以在森林火灾发生时通常具有较强的破坏力,能够对周边的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由于森林系统分布不均衡,使得我国森林密集度较高,这便导致在火灾发生时具备突然性及高速性的基本特点,继而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自然灾害。 1.2 近年来森林火灾发生的特点 1.2.1 从发生的季节来看 森林火灾的发生季节多以冬季及春季为主。通常情况下在天气状况较好的阶段易引发森林火灾。冬季火灾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空气过于干燥,森林内植物结构含水量较少,这便降低了其实际的燃点,一旦受外部环境高温影响,极易产生燃烧的情况。在春季阶段,由于实际的可燃物增多,导

4、致其若在实际的管理与规划过程中存在问题,则同样易引起森林火灾的发生。 1.2.2 从气象、温度来看 就火灾发生的气象方面而言,主要的发生阶段集中在大风气象环境中。在温度上通常在环境温度较高时,易产生森林火灾的情况,但也不排除低温环境下森林火灾产生的可能。 1.2.3 从发生森林火灾特定的时间来看 在现阶段森林火灾产生调查中,节假日火灾发生概率远高于其余时段。尤其在清明节期间,我国森林火灾发生的概率最高,其影响也最为严重。其次是春节阶段,该阶段的火灾发生概率仅次于清明节。由于现代交通的便利,使节假日出行便捷性大大增加,加之相关的监管人员管理不利及相关旅游观光人员素质水平低下导致森林火灾发生概率逐

5、年上升。 1.2.4 从肇事者的年龄结构来看 在实际的火灾事故调查过程中,主要的肇事者以智障者居多,脑部疾病及神经性疾病患者占全部肇事人员的一半以上。其次是儿童,由于其不具备较强的森林防火意识,这便使其成为诱发森林火灾产生的主要肇事群体之一。 1.3 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 1.3.1 生产性起火 生产性起火诱发火灾发生的概率较高,占全部火灾引发量的 70%以上,是火灾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生产性火灾则多来源于烧田坎、烧稻草及烧秸秆等。同时炼山造林及烧荒垦地也成为生产性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3.2 非生产性用火 非生产性火灾的引火比例相比于生产性火灾引起火灾的概率相对较小,仅有火灾总量的

6、30%。其中春游、烧烤及挂坟等是非生产性火灾引起的重要要素,同时儿童玩火等也成为现代火灾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预防森林火灾的主要营林技术措施 2.1 防火隔离带技术 2.1.1 防火线的设置 防火线即火灾阻燃线,能够有效的阻止火灾的燃烧,对于降低火灾蔓延速度及扩散可能性均有着重要作用。在林业的营林过程中,通常在河流及道路区域设计防火线,以此提高防火线的实际应用效果。在林区面积达到 20 万平方米以上时,需要及时的进行防火线设置。在防火线设置时间方面,通常需将时间控制在 4 月份初期阶段前,同时要做好除草工作,以免杂草对防火线设置产生不利影响。 2.2.2 阔叶林种植 较为适宜的树种有木荷、

7、油茶、竹类等。防火林带的整体布局对于防火能力也有较大影响,布局方法详细如下:落叶林带内适宜种植灌木或者是小乔木,其燃点较低,阔叶林带外围可以种植乔木,这样可以强化落叶林带的防火性能。在发生火灾时,落叶林的存在可以有效阻碍火灾面积的扩大,为人工灭火增加了有效时间,也提高了灭火效率。在火苗发展到阔叶林时,大火球会分散为小火星,更有利于灭火。 2.2.3 次生林加强抚育管理 若林木分布密度较低,通风量就会增加,当发生火灾时,火灾就会快速蔓延。所以,次生林是森林火灾的重灾区,需要加强次生林的抚育工作。由于次生林占据林业整体的比例不小,因此需要将防火重点放在可燃物的清理,有效调节森林组织结构,营造出森林

8、气候,提高湿度,减少阳光照射,这样就可以提高林区的燃点。同时也要做好防风工作,有利于降低自然火灾的发生可能性。 3、森林火灾营林注意事项 在森林火灾营林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问题。首先是森林火灾的防火技术研究,要根据区域森林管理与防治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森林火灾营林工作,以便于有效的降低火灾发生的基本概率,从而为区域的林业系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实际条件。其次要根据森林所覆盖的实际范围设置部分火灾隔离带及阔叶林带进行森林隔离,以便于在森林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的阻止火势蔓延。同时要做好森林科学利用与发展规划,保证在森林火灾发生后,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森林火灾的基本损失。最后,要提高营林后期的抚育管理工作,利用资金管理优势,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性,以此做好森林系统的维护与看管,从而对森林内的可燃物进行及时的情况,以便于提高森林的自我调节能力。 结语: 森林的营林防火工作至关重要,是确保森林资源合理利用及提高森林资源保有量的有效措施,同时对于保证周边公众的基本生命财产安全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因而在未来阶段森林活动及营林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及时的根据森林防火的基本需要,提高防火设施的基础建设速度与森林营林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从而使森林防火及营林工作能够切实的保障我国森林系统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晶怡.浅析森林火灾的危害与预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