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财务半年工作总结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30119156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财务半年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7年财务半年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7年财务半年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7年财务半年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7年财务半年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财务半年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财务半年工作总结(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财务半年工作总结议及全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扎实工作,财政战线捷报频传,财政工作实现了新的飞跃,财政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一、财政运行特点 *年,全市财政工作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在收入征管、支出保障、财政改革等方面呈现了新的亮点。 一是财政收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据快报反映,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50.49亿元,增长26.15%,高于全省增幅近1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1.07亿元,增长24.14%。不但总量增,而且质量好,表现为“五大亮点”:一是收入总量一年一大步。全市财政收入继*年突破30亿元,*年超越40亿元后,一鼓作气,胜利突破50亿元大关

2、,达到50.49亿元;全市地方收入突破30亿元,呈现了加快发展的势头,是全省4个收入三年翻一番的市之一。二是增量首次突破10亿元。从*年开始全市财政收入增量超过5亿元,*年增量又上一台阶,当年首次突破10亿元,增量除长沙外仅次于株洲、岳阳,是全省仅有的4个当年收入增量超过10亿元的市州,相当于1994年全市财政收入总量。三是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创历史新高。全市税收收入完成39.68亿元,接近上年财政收入总量,增加9.05亿元,当年增量超过上年收入总增量,增长29.55%,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到78.59%,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创下了我市税收比重新高。工商税收完成36.5亿元,增加8.17亿元,

3、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731%,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同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首次突破6%,达到6.16%。四是财政部门收入成增收亮点。全市耕地占用税、契税分别入库14564万元、13841万元,双双突破亿元大关,分别增加4724万元和4568万元,增长48.01%、49.26%。市级国土收入完成7.32亿元,形成净收益14亿元,比上年增加8130万元,增长62%,实现净收入规模5年翻了近两番;市级契税完成7680万元,增幅达到66.96%。五是县收入总体形势较好。7个县财政总收入全部突破2亿元大关,其中耒阳突破8亿元,常宁突破5亿元。在全省88个县市中,我市所有县市均排在前50位,有5个

4、进入财政总收入前30名,其中耒阳财政总收入排全省第7位,地方收入排全省第5位。在12月29日晚的财税工作汇报会上,崇谷市长指出:这样的成绩可喜可贺,来之不易,不仅仅表明了我市财政收入上了一个台阶,更重要的是振奋了人心,鼓舞了士气,对加快衡阳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明华书记指出:全市财政收入过50亿元,是全市人民的一件大事,实现了衡阳人民梦寐以久的愿望。 二是优化支出凸显以人为本特点。*年,全市财政支出共完成87.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79亿元,增长391%,支出增幅高出财政收入增幅6.76个百分点。财政部门在确保重点支出的同时,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和谐社会构建力度,不断优化支出结构

5、,较好地满足了公共需要,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特点。如,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18.65亿元,较上年增加4.49亿元,增长31.75%;;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17.39亿元,较上年增加13.12亿元,增长35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完成4.1亿元,较上年增加7961万元,增长24.08%;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6.93亿元,较上年增加24亿元,增长54.37%;教育支出完成16.47亿元,较上年增加5.66亿元,增长54%;环境保护支出完成7691万元,较上年增加1344万元,增长21.18%,医疗卫生支出完成4.62亿元,较上年增加05亿元,增长79.66%。交通运输支出完成3.35亿元,较上年增加

6、1.94亿元,增长138.36%。 三是科学理财继续向纵深推进。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一个中心,三个关键,四个确保”的总体部署稳步推进各项财政工作,重点抓财政事业的健康发展,财政机关的高效运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收到了初步成效。一是加强重点、专项资金管理。对新农村建设、支持企业发展、城建、涉军及春节期间困难群众慰问、老干等五个方面的资金,采取归口一个科室管理的办法,进一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了资金的归集、通达速度,确保了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及重点支出的及时拨付。密切关注事关全局的敏感性的大宗专项资金的管理,如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社会保障、移民资金,对

7、这些资金,各科室运用好分配职能,在省厅通知下达3天内全部将资金分配下去,确保了专项资金用于事业发展,用于急需的地方。二是认真清理财政历年往来。为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市财政组织力量对本级历年往来进行了专项清理。截止*年底止,市本级预算内历年往来款累计余额共计29718万元,我们采取了严格、有效的回收、处置措施,并就今后财政往来的有效控制向市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得到采纳,财政抗风险能力有新的增强。三是坚持依法行政。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凡是对外执法检查的,一律在年初申报计划,报局长审批。扎实抓好行政执法培训,抓好干部学法考试,按照市政府的规定,执法证换证、颁证工作全面完成,财政执法检查一律亮证执

8、法。四是按照“便捷、高效”的原则,加强机关的各项建设和管理,确保了政令畅通。全局上下进一步转变作风,提供优质服务,凡是企业到财政部门寻求支持、联系业务,实行一站式办公,有效提高了运转速度和办事效率。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 积极主动抓财税征管。*年,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提出了实现财政收入50亿元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是在我市财政收入增速连续几年超过gdp增速10个以上百分点,又一个高基数、高增长的目标。特别是在*年我市部分重点税源大户税收出现减收以及一般增值税退税等政策减收和部分市县特大洪灾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财政增收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加大。面对这些困难,财政部门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出主意,想办法

9、,竭尽全力抓好财税征管。一是认真落实收入任务。与国、地税进行反复协调,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各征管部门。其中,国税部门较上年增长30%,地税部门较上年增长28%。二是确保均衡入库。财政部门积极建言献策,通过努力,市委首次将收入均衡入库作为市委重点工作考核重要指标,强化了对县市区及各征管部门的约束力。在收入组织中,我们加强与各县市区、各征管部门的衔接,做到收入每月分析、每月通报。从元月份开始,我市财政收入连续10个月增幅保持在30%以上,后两个月虽有所回落,但也维持了25%以上的增长速度,一举改变了过去“年初松、年中紧、年末拼”的现象。前三度度财政收入分别完成进度的21.69%、50.59%

10、、74.35%,基本做到了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是我市财政历史上持续高增长时间最长,均衡入库最好的一年。三是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征管效率。根据收入的不同特点,报请市政府分别制定国税、地税、国土、公安等部门的考核激励政策,进一步调动了征管部门的积极性。四是加强收入调度。*年,我局协助市政府组织召开的有常务副县市区长、财政局长参加的财税收入调度会就达7次之多。下半年,针对部分县市税源严重下滑、收入目标缺口较大和本级收入大幅短收的情况,及时提出了抓重点部门、抓重点县市区、抓重点税种的工作思路,有力保证了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五是认真抓好财政部门自身任务征收。在发挥协调、调度职能,促进全市财政收入

11、增长的同时,财政部门积极、着力抓好自身征管任务的完成。全市耕地占用税、契税分别入库14564万元、13841万元,双双突破亿元大关,分别较上年增长48.01%、49.26%。市本级一般非税收入完成24366万元,较上年增长26.97%。市级国土收入完成7.32亿元,形成净收益14亿元,比上年增长62%,实现净收入规模5年翻两番。 以人为本促支出优化。一是加大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力度。通过及时调度资金,保障了市本级在当月8号,县市区在28号前将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基本杜绝了欠发工资和拖欠工资现象。*年,全市行政编内应统发人数共123845人,统发工资额*52万元;市本级15492人,工资额2

12、9883万元,均已全部发放到位。按照全省部署,积极推进事关全市广大干部职工切身得益的津补贴规范工作。协助市委、市政府分别召开了城区书记座谈会、城区区长座谈会、县市长座谈会,对全市各个层次、多个单位进行深入调研,考察了岳阳、常德等地的先进经验。在省政府批准我市方案后,财政积极筹集资金,并于5月1日正式实施新的津补贴标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原有基础上月人均增加300元。保运转方面,*年,市本级单位保运转支出安排37982万元,比上年增加1651万元,增长4.54%。零基预算单位公用经费共计安排2959万元,比上年增长11.41%。同时,财政还加大了对民主党派、工商联以及各宗教团体经费的保障力度;继

13、续保证政法机关经费需要,推进经费保证重心下移,促使公安机关警力下沉。二是着力打造人居城市。按照市政府城建资金安排原则,对城区园林、绿化、环卫等维护量进行了评审测算,共安排城市维护费4667万元,专项建设资金4333万元,较上年增加1000万元,增长15%。启动了23条背街小巷改造、船山故居、抗日英雄城、五一路尾、衡洲大道、内环路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采用市场运作、招商引资等方式,引进建设资金10亿元以上,加快湘江东、西南岸风光带、立新大道、长湖片开发等重点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城建投融资平台,争取开行贷款3.4亿元,市财政调度1000万元,全力推动松木工业园松枫路、上倪路、新安路,白沙工业园白沙南路

14、、工业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雁城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三是支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全年安排再就业资金14626万元,并将再就业资金重点用于社会保险补贴,既促进了就业再就业,又有力推动了社会保险费的缴纳。突出解决就业困难对象具体问题。安排零就业家庭援助资金497.8万元,通过财政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企业腾出岗位优先安排、举办专场招聘会等手段,实现了年初我市“零就业家庭”10000多户到年底的动态清零。继续保障“4050”和“伤、病、残”等就业困难对象的基本生活,全年共发放基本生活费1841万元。狠抓社会保险扩面工作。以外资、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为突破口,大力支持特困企业参保,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失

15、业保险人、基本医疗保险等基金55521万元,较上年增加9110万元,增长19.63%。筹资100万元,为2200多户人均 建筑面积在8平方米以下的城区无房户发放租赁住房补贴,户均领取补贴450元。四是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力度。市本级继续安排200万元公共卫生专项经费,安排第三人民医院艾滋病隔离病区改造和集中收治运转经费150万元。继续支持乡镇卫生院建设,共支持2所中心卫生院和58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建立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在年初预算下达前,从卫生系统年初预算中按10%的比例预留资金,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备金。大力支持社区卫生服务。协助市政府制定了衡阳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财政对

16、社区卫生服务的补助范围和内容,健全了财政补助方式,支持建成了23所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五是大力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县市区由上年的3个增加到7个县和南岳区,参合农民达401.9万人,全市参合率83.58%。全年筹集新农合基金达到2亿元,其中个人缴费4019万元。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基金的监管,确保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平稳运行。在*年省财政厅组织采编的5年全省财政工作亮点回顾中,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作为全省的典型在湖南经视、湖南日报进行了报道。 多措并举抓财源培植。一是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用工业化总揽经济全局”的思路,全年共安排工业发展资金4500万元,比上年增加1000万元,增长28.57%;安排科技三项费用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0万元,增长66.67%。为落实特变电工的改制优惠政策,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落实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安排资金280万元,支持企业技改安排资金200万元,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安排创新基金174万元。用足用活国家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