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考试模拟考试及答案详解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0105980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DOC 页数:131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考试模拟考试及答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高考历史考试模拟考试及答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高考历史考试模拟考试及答案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高考历史考试模拟考试及答案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高考历史考试模拟考试及答案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考试模拟考试及答案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考试模拟考试及答案详解(1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潮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春秋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土地制度受到破坏,新兴的封建势力在夺取政权后,相继实行变法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允许“民得买卖土地”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在琅琊石刻上却作宣告说:“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史记秦始皇本纪 )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 土地私有制度,成为秦朝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B. 秦朝土地私有制,不是纯粹的私有制形式C. 秦朝土地私有制,是在国家最高所有权支配下的土地私有制度D. 秦始皇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度【答案】D【KS5U

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春秋战国之后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其中地主土地私有制占据主导地位且一直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为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形式,而材料中“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强调的是疆土的概念,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非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度,所以 D 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A B C 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但与题意要求不符,故答案选 D。13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这里的“国家政体”指A王位世袭制 B

3、宗法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 D郡县制【答案】C【KS5U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中的“国家政体”是指封建帝王管理国家的统治模式,即国家政权的组织结构,结合史实不难得出中国古代封建政体形式是中央集权体制,所以答案选 C,A 项是权力的承继制度而政体形式,B 项通行于秦代之前,D 项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也不是国家政体形式。14公元 819 年,刑部侍郎韩愈被贬潮州任刺史。来潮 8 个月,对潮州文化影响深远,使潮州山水皆姓韩。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韩愈被贬潮州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韩愈A得罪其部门长官中书令 B上书痛斥皇帝遣使迎佛骨使京城掀起信佛狂潮C率

4、先提出复兴儒学 D提倡“天下为主君为客”【答案】B【KS5U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结合所学可知韩愈被贬潮州的原因是“谏迎佛骨” (韩愈著作谏佛骨表 ) ,即韩愈从光大儒学的目的出发上书痛斥皇帝遣使迎佛骨使京城掀起信佛狂潮,所以答案选B,A C 两项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符合, D 项是黄宗羲的主张。15有学者指出:“一部中国近代史,便是一部中国文明转型史,而这个转型运动是有其明显的阶段性的。 甲午战争便是一极重要的阶段它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阶段的开始。那便是由四化进入五化 。没有五化 ,则四化往往是徒劳。 ”这里多出的“一化”是指 A工业化 B科技现代化 C政

5、治民主化 D国防现代化【答案】C【KS5U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失败宣告了三十年洋务运动的破产,即单纯的经济变革(工业化)难以根本改变中国受列强欺凌的残酷命运,所以在此之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变革进程,无论是维新派的变法还是革命派的武装暴动均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所以答案选 C,A B D 三项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符。16侨批是出国谋生的潮州人寄回家乡赡养亲属和禀报平安的一种“银、信合封”的特殊信件和民间寄汇,是潮汕历史上举世罕见的文化奇观,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一封侨批,寄自泰国,批封所交寄的款额高达国

6、币 2 亿元,是一件极少见的巨额批款的侨批。结合所学知识判读,该侨批最有可能寄于A1935 年 B1938 年 C1945 年 D1948 年【答案】D【KS5U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批封所交寄的款额高达国币 2 亿元,是一件极少见的巨额批款的侨批”所述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 1948 年,因为此时国民党统治区货币贬值,物件飞涨,国民党为缓解危机滥发纸币金圆券结果导致了更大的通货膨胀现象发生,所以来自泰国数额并不太大的赡养亲属的生活费用兑换成金圆券即成天文数额的巨款,故答案选D,A B C 三项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符。17任新民(1915) ,安徽宁国人,中国“两弹一

7、星”元勋之一,1949 年 7月决定从美国回国。当时他可能遇到的情景是A受到南京国民政府的热情邀请 B苏联给中国提供研究核武器的技术资料C看电视闻到美苏“冷战”浓重的火药味 D敌视中国的美方从中极力阻挠【答案】C【KS5U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中的时间特征“1949 年 7 月”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只有 C 项可能真实出现,A 项 1949年 4 月南京国民政府已被解放军攻占,B 美苏两国垄断核武器不可能向中国提供核武器研制技术,D 项当时新中国尚未成立,美国对回华人员并未阻挠,新中国成立后美方从中极力阻挠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技工作者,所以答案选C。1819

8、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以下关于当时世界政治局势的理解,正确的是A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B多极化格局形成C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 D中苏关系缓和【答案】A【KS5U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 世纪 70 年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时代背景是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而中苏之间也直接爆发过武装冲突,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成为中美两国共同的最大威胁,这是直接推动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所以答案选 A,B C D 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 20 世纪 70 年代社会史实。19 “留在贵族手中并且

9、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 ”于是英国A1588 年打败无敌舰队 B1640 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C1689 年颁布权利法案 D1832 年进行议会改革【答案】D【KS5U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说明英国此时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已经壮大,工业资产阶级的参政权力不可遏制,所以英国进行了 1832 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故答案选 D,A B C 三项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符。20某班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工业文明的前奏”这

10、一课题时,下列材料应该排除的是A 物种起源 B 权利法案C 哥伦布航海日志 D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答案】A【KS5U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工业文明的前奏”是指工业革命爆发之前的时间,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物种起源发表与 1859 年,即英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所以 A 项不符合题中时间特征的要求,B C D 三项均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之前出现,所以答案选 A。21下图中文学作品按流派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西风颂 大卫科波菲尔十日谈 等待戈多A B C D【答案】B【KS5U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11、,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是现代主义文字作品,所以结合近代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进程及以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答案选 B。22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 ,也可以姓“社” ,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苏俄新经济政策 苏联斯大林模式 美国罗斯福新政 中国的改革开放A B C D【答案】B【KS5U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 ,也可以姓“社” ,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说明了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相互借

12、鉴和学习的内容,结合所学内容发现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均出现借鉴他国经验的因素现象,而苏联斯大林模式则单纯采用了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而无借鉴他国发展模式的现状,所以三项符合题意要求,项应该排除,故答案选B。23下图是美国在 20 世纪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其中标号阶段发展的原因是A罗斯福新政实施 B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C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D战后经济体系的建立【答案】D【KS5U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图中曲线信息中可以看出美国在阶段 1945-1973 年间经济快速发展,结合史实可知此时正值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第三次科技革命成为推动

13、美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和美国在其中所处的主导地位是推动美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直接原因,所以答案选 D,A B 两项出现在二战之前,C项是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因素但非直接原因。二、非选择题(本大题 6 小题,共 160 分)38.(26 分)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阅读中国历史四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第一次:1516 世纪。随着大航海和地理大发现,不但带来黄金和无限梦想,更给全社会提供了一股强大的动力。第二次:18 世纪 60 年代至 19 世纪中期。欧洲经过一场历史性变革,

14、走向了主宰世界的高峰。19 世纪 70 年代至 20 世纪初。欧美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世界连成一体。从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中国试图抓住历史机遇,赶上世界发展潮流,但最终失败。第三次:20 世纪四五十年代,美苏争霸的冷战对峙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再次为许多国家提供重大战略机遇。同时代的中国虽然存在“崭新的机遇” , 却连续失误,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第四次:20 世纪 90 年代初,两极格局解体后请回答:(1)第一次战略机遇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描述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发展状况。 (6 分)(2)第二次中欧洲的“历史性变革”是指什么?晚清时期中国“试图抓住历史机遇,赶上世界发展潮流”有哪些

15、表现,试列举相关史实。 (8 分)(3)第三次提及的中国“崭新的机遇”指的是什么?试从国内国际两方面分析中国丧失第三次机遇的主要原因。 (6 分)(4)试分析中国“第四次战略机遇”的宏观国际背景。 (6 分)【答案】 (1)机遇: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2 分)发展状况:理学是当时的思想主流;儒学开始出现新的活跃;“天朝上国”的观念。 (4 分,每点 2 分,任答两点即可。答具体思想家的思想的 1 分,如王阳明、李贽等。答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不得分)(2)变革:工业革命。 (2 分)史实: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倡导“实业救国” ,兴办实业;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6 分,每点 2 分,任答三点即可)(3)指的是新中国成立。 (2 分)原因:国内:中共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后又出现“左”倾错误。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