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专题复习08《作文分论之命题作文》ppt课件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300667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专题复习08《作文分论之命题作文》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考作文专题复习08《作文分论之命题作文》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考作文专题复习08《作文分论之命题作文》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高考作文专题复习08《作文分论之命题作文》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高考作文专题复习08《作文分论之命题作文》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专题复习08《作文分论之命题作文》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专题复习08《作文分论之命题作文》ppt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语文复习 作文 专题系列课件 08 作文分论之命题作文 一、命题作文类型 (一)从结构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词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词或者是词语。如 尝试 肩膀 等等。 2短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如 北京的符号 留给明天 。 3句子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 我想握住你的手 今年花胜去年红 。 (二)从形式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两种类型: 1完全式命题作文 只给命题与写作要求,没有其他文字材料加以说明,是纯命题作文的样式。 2材料式命题作文 这是 “ 材料 +命题 ” 形式的命题作文,在命题前有文字材料加以引导。如

2、2006年江苏卷作文 人与路 : 有人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有了路。 还有人说 请以 “ 人与路 ” 为题写一篇文章。 (三)从内涵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观点型命题作文 命题就是我们文章要表达的观点,如 今年花胜去年红 人生处处是考场 。 2论题型命题作文 命题提供的是一个观点所属的范围,具体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进行分析和切割,如北京卷的 说 “ 安 ” 谈意气 。 3寓意型命题作文 命题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义,更有隐含意义,如 门 路 考场 。 4关系型命题作文 命题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中间用间隔号或 “ 与

3、 ”“ 和 ” 等词连接,这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 人与路 树木 森林 气候 。 命题作文是一种最为常见的作文命题形式,以其命题的客观性和统一性,常常赢得出题者的青睐。与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相比,命题作文既有共性的一面,又有其独特的一面,因此,要在考场中写好命题作文,除了要把握好作文的一些基本要求之外,考生还要特别注意命题作文的特点,掌握命题作文的写作策略,从而实现命题作文写作的新突破。 二、典例展示 底线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界限;二是指最低的条件,最低的限度。也写作 “ 底限 ” 。 请以 “ 底线 ” 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

4、0字。 (一)、追问展开,理解内涵 三、写作指导 1、 什么是底线 底线是最低的限度,不可逾越一步的界限。世间万物都有底线,越过了底线就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 60万年前的那次小行星撞击地球,一定越过了很多物种生存的底线,其后果是大量生物灭绝。稍多一点的二氧化碳气体能较好地保证大气层,可是越过了底线就会产生温室效应。人的心中也有无形的底线,时时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就道德(伦理、人格、做人)而言,底线就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最起码的准则,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 。 2、为什么要讲底线 在网球或羽毛球比赛中,对进攻者来说,通过控制底线,可以调动对手,或利用对方失误得分,或利用前场小球得分,

5、从而增加获胜的机会。对防守者来说,底线球控制得好,可以挫伤对手的进攻积极性,在防守中寻找进攻机会,进而赢得主动权。但是,不管对于进攻者还是防守者,出了底线,那都意味着自己失分。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现实生活中,做人或做事不可逾越一定的规则或最低限度,超越或突破了,就会付出代价。 3、怎样确定底线 从立身处世来说,做人要有原则,要讲求职业道德,恪守法律法规,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这其中,守法是一个公民的立身和处事之本,是公民都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是道德的最后底线。一个不守法的人,必定是个不道德的人。当然我们不能仅满足于这个底线,而是要时时自觉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处处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慎独

6、,慎微,慎行,不断升华自己的道德境界,这样做才是一个有道德情趣的人,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一个奋发向上的人,一个走向成熟的社会人。 (二)、添加语素,化虚为实 命题作文的题目一般来说,大都是“虚”的。例如“底线”这一作文命题就是“虚”的。作为考生而言应该运用化虚为实的方法,一定程度上扩大题目的内涵。就“底线”这一命题,我们就应该转化为实,扩大它的内涵。 (二)、 添加语素,化虚为实 1、添加语素,构成语境 有些命题,如词语或短语式命题,审题时,我们可以通过 “ 添加语素,构成语境 ” 的办法来完成审题,即在所给定的词语前或后添加词语或短语,丰满所给的词语,来显示自己要表达的主旨。要尽可能多角度添加

7、,以便自己有筛选的余地。 例如 尝试 : 可以在词语前面添加一定的内容:危险的尝试、成功的尝试、失败的尝试、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一次难忘的尝试、 可以在词语后面添加一定的内容:尝试投稿、尝试游泳、尝试自立、 再如 北京的符号 : 可以在短语前再添加内容,使命题更明确,如“留住北京的符号”“创新北京的符号”“设计北京的符号”“什么可以称为北京的符号”等; 也可以在短语后添加内容,使命题更具体,如“北京的符号是什么”“北京的符号有什么特点”等。 (二)、 添加语素,化虚为实 2、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我们需要化实为虚,抽象概括;有些命题比较抽象,我们需要化虚为实,找到抓手;还有些

8、命题可能虚实兼备,我们则需要虚实结合。例如 肩膀 : “ 肩膀 ” 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属于虚实兼备的形式。 实指时,我们可以通过 “ 添加语素 ” 的办法来确定立意,在它前面添加必要的定语,如 “ 父亲的肩膀 ” ,写一曲亲情的颂歌。 如果 “ 肩膀 ” 虚指,则要理清它虚的内涵。比如: 依靠;承担责任( “ 身肩重任 ”“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 );团结协作( “ 并肩作战 ” );基础(英国科学家牛顿说过 “ 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 再如 我想握住你的手 : 命题中的“你”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 实指时,“你”就必须是一个具体的、身边的

9、事物或人物,如“父亲”“同桌”“友人”等,来抒写动人心魄的亲情、友情乃至书写美好纯真的爱情等。虚指时,“你”就应该是一个抽象的事物,或超越时空限制的事物、人物。如由虚处着墨,写想与某位历史名人握手,想握住某部文学名著主人公的手,或是握住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甚至外星人的手;也可以想握住“节约”的手、“诚信”的手或“青春”的手等等。 3、思考:“底线”这个题目可以添加哪些语素?怎样化虚为实? 添加定语或添加动词 如心灵的底线、道德的底线、文化的底线,控制底线、坚守底线、打破底线等 。 底线不只存在于比赛中,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处处有底线。工作的底线是完成任务;学习的底线是完成学业;生活的底线是解决温饱;家

10、庭的底线是婚姻尚存 。 思考:“底线”这个题目可以添加哪些语素?怎样化虚为实? 2、化虚为实,扩大内涵 底线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那是我们一切问题的最低点。只要不出底线,一切都是那么波澜不惊,相安无事;一旦出了底线,就象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问题烦恼趋之而来。完不成工作任务,就有被辞退的危险;完不成学业,可能被留级或肄业;解决不了温饱,人们会另找出路,社会就会不安定;家庭中婚姻没有了,就会破裂拆散。底线就象建筑物之地基,很难想象没有了地基的建筑物会巍然屹立。总而言之,守好底线是我们一切活动的根基,是我们做事成功失败的关键,是我们快乐烦恼的源泉。 (三)、 化大为小,确定主旨 方法:选择一个方向,尽量

11、从小处着手。因为开口越小,主题就越明确,也就越容易贴近生活,也就越容易入笔。 具体而言,就是把确定的方向变成一个明确判断。如 底线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最起码的准则,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 ;守住人生底线,让我们无愧于良心的审问,在道德责任义务面前做个堂堂正正的人 。 (四)、整合选材,精巧构思 命题作文由于限制过 “ 死 ” ,它的写作内容容易出现雷同,因此,如何在考场中选好材,是每一个考生应该重视的问题,同时在一定的考试时间内,自己的文章构思要尽量求精求巧。 要选好材,可以运用整合法。考生面对题目时,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选材,综合地讲,有 “ 时间跨越 ” 和 “ 空间跨越 ” 两

12、个角度,然后把自己所能想到的材料进行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就是 “ 取新不取旧、取小不取大、取实不取空、取深不取浅 ”“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 ” 。在严格选材之后,还要花心思考虑文章的构思,开头结尾、过渡照应、起承转合等等要做到心中有数,使文章的结构精巧而富有美感。 思考点:生活中有哪些坚守底线的事例?有没有反例?底线能不能打破?哪些底线可能打破?哪些底线必须坚守? 素材来源:课本、史实、现实生活及文学作品 1、课本素材: 文天祥在元军的威逼利诱中选择了坚强的站立,吟诵出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的千古绝唱;谭嗣同在朋友劝他逃亡中选择了宁死不屈,谱写了 “ 我自横刀向天

13、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的生命华章;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从容就义,弹奏出 “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 的青春旋律;一代文豪鲁迅先生在 一件小事 中描写的一位车夫形象 ,那位车夫的心中永远存在着一条分明的道德底线,它不会因为时代变换而失去光彩,反而会在那个黑暗的时代放射耀眼的光彩。 思考点:生活中有哪些坚守底线的事例?有没有反例?底线能不能打破?哪些底线可能打破?哪些底线必须坚守? 素材来源:课本、史实、现实生活及文学作品 2、历史事实: 叔齐伯夷推崇谦让任爱的美德并以之为底线,皆武王之暴虐行径,义不食周粟,遂饿死寿阳山;北海的苏武,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他用行动做出了承偌,面对威胁和劝降的轰炸,

14、用心灵道出了做人的底线;被赐金还家的李白以伸张一身正气为底线,遂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慨叹;陶渊明、朱自清、齐白石因为把握住了做人的底线,而名垂青史;秦桧、汪精卫因为失守了做人的底线而遗臭万年。底线被冲垮的人,难免堕入罪恶的深渊 。 选材范畴 思考点:生活中有哪些坚守底线的事例?有没有反例?底线能不能打破?哪些底线可能打破?哪些底线必须坚守? 素材来源:课本、史实、现实生活及文学作品 3、现实生活: 正面的例子 有那献身草原的牛玉儒,有那根植西藏血洒高原的孔繁森,有那铸就长缨锐旅、锻造导弹雄师的杨业功,坚守墓碑二十年的陈健,不畏生命受到威胁的陈晓兰、刘姝威、王选,中原浩气

15、长存的女公安局长任长霞等;反面的例子如剽窃抄袭、官员公款赌博、庇护走私、医生销售假药、索要红包,商人偷税漏税、伪造假账,受贿 1000多万元的黑龙江原政协主席韩桂枝,贪污 2500多万元仓皇出逃被判死刑的贵州市原交通厅厅长卢万里 ,还有成克杰、胡长清之流,在东亚人民的唾骂声中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造假贩假的韩国科学家黄禹锡等。 思考点:生活中有哪些坚守底线的事例?有没有反例?底线能不能打破?哪些底线可能打破?哪些底线必须坚守? 素材来源:课本、史实、现实生活及文学作品 4、打破底线的例子: 有时底线的价值是执著的信念。科学上,认为凡是超越这条底线的就是反科学的。但是,哥白尼却说地球绕着太阳转,希伯索斯却坚决反对平打哥拉斯的 “ 万物皆有数(有理数) ”认为无理数是存在的。结果一个遭了火刑,一个遭了沉舟身亡的惩处。面对不可撼动的科学 ”事实 ” ,面对残酷的惩罚,他们并没有退缩。相反以执著的信念,以一个科学者的应有的求实,求真的态度,毫无顾忌地推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