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突破方略:文学类文本阅读(1-3-1)ppt课件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300557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专题突破方略:文学类文本阅读(1-3-1)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高考语文专题突破方略:文学类文本阅读(1-3-1)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高考语文专题突破方略:文学类文本阅读(1-3-1)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高考语文专题突破方略:文学类文本阅读(1-3-1)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高考语文专题突破方略:文学类文本阅读(1-3-1)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专题突破方略:文学类文本阅读(1-3-1)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专题突破方略:文学类文本阅读(1-3-1)ppt课件(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全国 17套高考试卷有 8篇小说类文本阅读 , 其命题特点有: 1 2013年小说体裁命题考查数量在减少 , 只有 5套试卷采用 ,2014年增加为 8套 , 与散文体裁考查基本平分天下 。 命题范围远远超出小说的三要素 , 不仅考查人物 、 环境 、 情节 , 还考查主题 、 表现手法 、语言 、 内容的分析与概括等 , “ 情节作用 ” 考查较少 。 2 选材的范围以中国当代小说为主 , 外国小说也选了 1篇;作家并非名家 , 主要是叶紫 、 刘庆邦等这样的一般作者 。 板块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一讲 小 说 3 题型基本稳定 , 偶有创新;题量 、 赋分不一 。 小说阅读江苏卷

2、 、 浙江卷 、 江西卷 、 重庆卷全部采用主观题外 , 其他各套试卷都采用 “ 客观题主观题 ” 的形式 。 主观题设置 3 5题不等 , 重庆卷 、 浙江卷 5道 , 江苏卷 4道 , 江西卷 3道 。 分值赋分最多的为 25分 , 最少为 18分 。 4 考查重点突出 。 小说试题考查侧重于分析作品形象 , 鉴赏结构脉络 , 赏析语言 、 表现手法 , 分析理解小说的主旨 , 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 思考探究 。 分析综合 、 鉴赏评价 、 探究能力的考查均有 。 探究性试题复习 , 一是要明确不同类型探究试题的答题方向 , 掌握基本的答题模式;二是既要有鲜明的观点 , 又要有充足的理由

3、 , 做到自圆其说 。 5 选择的小说注重典型性 。 表现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 (如新课标全国卷 ), 或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 (如新课标全国卷 ), 或讴歌恬静淡泊的人生态度 (如重庆卷 )。 要加强中国现当代小说的阅读训练 , 这些小说所写的生活内容和展示的生活环境以及所塑造的人物距离我们的时代较近 , 易为广大考生接受 。 五选二的多项选择题 , 选项往往涉及作品的内容理解 、 思路分析 、文章主旨 、 艺术手法等多方面的问题 , 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 典题举例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后面的问题 。 鞋 刘庆邦 有个姑娘叫守明 , 十八岁那年就定了亲 。

4、定亲的彩礼送来了 , 是几块做衣服的布料 。 媒人一走 , 母亲眼睛弯弯的 , 说: “ 给 , 你婆家给你的东西 。 ” 综合性选择 “ 谁要他的东西 , 我不要 ! ” “ 不要好呀 , 我留着给你作嫁妆 。 ” 跟过来 , 要看看是什么好东西 。 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 , 坚决不让看 , 她把包袱放进箱子 , 啪嗒就锁上了 。 家里只有自己时 , 守明才关了门 , 把彩礼包儿拿出来 。 她把那块石榴红的方巾顶在头上 , 对着镜子左照右照 。 她的脸红通通的 , 很像刚下花轿的新娘子 。 想到新娘子 , 不知为何 , 她叹了一口气 , 鼻子也酸酸的 。 按当地的规矩 , 守明该给那个人做一

5、双鞋了 。 她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 她把那个人的鞋样子放在床上 , 张开指头 拃 了 拃 , 心中不免吃惊 ,天哪 , 那个人人不算大 , 脚怎么这样大 。 脚大走四方 , 不知这个人能不能走四方 。 她想让他走四方 , 又不想让他走四方 。 要是他四处乱走 ,剩下她一个人在家可怎么办 ? 她想有了 , 把鞋做得稍小些 , 给他一双小鞋穿 , 让他的脚疼 , 走不成四方 。 想到这里 , 她仿佛已看见那人穿上了她做的新鞋 , 由于用力提鞋 , 脸都憋得红了 。 “ 合适吗 ? ” 那个人说合适是合适 , 就是有点紧 。 “ 穿的次数多了就合适了 。 ” 那个人把新鞋穿了一遭 , 回来说脚

6、疼 。 “ 你疼我也疼 。 ” 那个人问她哪里疼 。 “ 我心疼 。 ” 那个人就笑了 , 说: “ 那我给你揉揉吧 ! ” 她赶紧把胸口抱住了 。 她抱的动作大了些 , 把自己从幻想中抱了出来 。 摸摸脸 , 脸还火辣辣的 。 瞎想归瞎想 , 在动剪子剪袼褙时 , 她还是照原样儿一丝不差地剪下来了 。 第一次看见那个人是在社员大会上 , 那个人在黑压压的会场中念一篇稿子 。 她不记得稿子里说的是什么 , 旁边的人打听那个人是哪庄的 , 叫什么名字 , 她却记住了 。 她当时想 , 这个男孩子 , 年纪不大 ,胆子可够大的 , 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念那么长一大篇话 。 她这个年龄正是心里乱想的年龄

7、 , 想着想着 , 就把自己和那个人联系到一块儿去了 。不知道那个人有没有对象 , 要是没对象的话 , 不知喜欢什么样的 有一天 , 家里来了个媒人 , 守明正要表示心烦 , 一听介绍的不是别人 , 正是让她做梦的那个人 , 一时浑身冰凉 , 小脸发白 , 泪珠子一串一串往下掉 。 母亲以为她对这门亲事不乐意 , 守明说: “ 妈 , 我是舍不得离开您 ! ” 媒人递来消息 , 说那个人要外出当工人 。 守明一听有些犯愣 , 这真应了那句脚大走四方的话 。 此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还 , 她一定得送给那个人一点东西 , 让那个人念着她 , 记住她 , 她没有别的可送 , 只有这一双鞋 。 那个人外

8、出的日期定下来了 , 托媒人传话 , 向她约会 , 她正好亲手把鞋交给那个人 。 约会的地点是村边那座高桥 , 时间是吃过晚饭之后 。 母亲要送她到桥头去 , 她不让 。 守明把一切都想好了 , 那个人若说正好 , 她就让他穿这双鞋上路 人是你的 , 鞋就是你的 , 还脱下来干什么 ! 临出门 , 她又改了主意 , 觉得只让那个人把鞋穿上试试新就行了 , 还得让他脱下来 , 等他回来完婚那一天才能穿 。 守明的设想未能实现 。 她把鞋递给那个人时 , 让那个人穿上试试 。那个人只笑了笑 , 说声谢谢 , 就把鞋竖着插进上衣口袋里去了 。 直到那个人说再见 , 鞋也没试一下 。 那个人说再见时

9、, 猛地向守明伸出了手 , 意思要把手握一握 。 这是守明没有料到的 。 他们虽然见过几次面 , 但从来没有碰过手 。她犹豫了一会儿 , 还是低着头把手交出去了 。 那个人的手温热有力 ,握得她的手忽地出了一层汗 , 接着她身上也出汗了 。 那个人大概怕她害臊 , 就把她的手松开了 。 守明下了桥往回走时 , 见夹道的高庄稼中间拦着一个黑人影 , 她大吃一惊 , 正要折回身去追那个人 , 扑进那个人怀里 , 让她的那个人救她 , 人影说话了 , 原来是她母亲 。 怎么会是母亲呢 ! 在回家的路上 , 守明一直没跟母亲说话 。 后记: 我在农村老家时 , 人家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 。 那个姑娘很精

10、心地给我做了一双鞋 。 参加工作后 , 我把那双鞋带进了城里 , 先是舍不得穿 , 后来想穿也穿不出去了 。 第一次回家探亲 , 我把那双鞋退给了那位姑娘 。 那姑娘接过鞋后 , 眼里一直泪汪汪的 。 后来我想到 , 我一定伤害了那位农村姑娘的心 , 我辜负了她 , 一辈子都对不起她 。 (有删改 )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 , 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的心灵秘密 , 守明照镜子时 , “ 不知为何 , 她叹了一口气 , 鼻子也酸酸的 ” , 寥寥数语 , 初恋少女的微妙心理就显露出来了 。 B 小说善于使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 , 守明的美好形象 , 就是

11、在与母亲收人家的彩礼 、 偷偷监视女儿约会等一系列言行的鲜明对比中 ,逐渐凸显出来的 。 C 小说擅长在平淡叙述中营造不平常的效果 , 守明与未婚夫分别后见一黑影 , 大吃一惊 , 原来是母亲 , 这一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情节就颇具匠心 。 D 小说地方特色鲜明 , 尤其是 “ 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 ”“ 在黑压压的会场中念一篇稿子 ” 等日常生活语言的大量使用 , 更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 E 小说善于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 未婚夫和守明约会时随意把鞋插进口袋 , 分手时又主动与守明握手 , 表明他虽是一个农村青年却有现代意识 。 解题思路 在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考查中 , 第一个

12、小题目就是综合分析题 , 此题采用双选的方式 , 一般表述为 “ 最恰当的两项是 ” 或 “ 不恰当的两项是 ” , 分值为 5分 , 在评分标准中 , 采用选某个给 3分 , 选某个给 2分或 1分的评分方式 。 解答这类题目 , 一般可以采用如下步骤: 第一步 , 审准题目要求 , 细读选项内容 。 这类题目中 , 一般的表述为 “ 对 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 , “ 有关内容 ” 包括作品的结构 、 主题 、 情节 、 人物 、 手法等; 5个选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有关内容进行陈述 , 细读选项是准确解答此题的关键 。 第二步 , 带回原文对照 , 逐项排查筛选 。 例如这个题目 ,

13、 我们回到原文中对比发现: 母亲很高兴地收人家的彩礼 ,表明她对这桩婚事的满意;女儿约会 , 母亲去接 , 表明母亲对女儿的关心 。 女儿说 “ 谁要他的东西 , 我不要 ! ” 只是女儿害羞 、 撒娇的表现 。 D.“地方特色鲜明 ”“ 浓郁的乡土气息 ” 有误 。 E.“表明他虽是一个农村青年却有现代意识 ” 错 , “ 他 ” 对鞋的 “ 随意 ” 和分手时 “ 主动与守明握手 ” 暗合 “ 后记 ” 中的分手 。 第三步 , 通读五个选项 , 从中辨析优选 。 由于这个题目通常要求选出 “ 最恰当 ” 的两项 , 因此 , 最后的一步工作是比较五个选项 , 把你最把握的两个选为答案 。

14、 答题建模 审准题目 , 细读选项 对照原文 , 逐项排查 比较选项 , 辨析优选 。 规范解答 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 、 通过对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典型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 可见 , 在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 、 情节和环境中 , 人物是最重要的 , 而情节和环境则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 。 因此 , 深入分析并把握好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的关键 , 也是深入理解小说主旨的前提 。 小说的中心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 , 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刻画人物的方法是小说阅读考查的重要内容 。 人物形象是命题者最青睐的内容 , 主要题型为人物形象概括题 、 人物形象作用题和人物形象技

15、巧题 。 人物形象 典题举例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 )原文见 热点题型 1 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 她有什么样的心态 ? 请简要分析 。 答: _ 解题思路 人物形象类题的解题思路分四步走: 第一步 , 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 , 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 , 是颂扬还是讽刺 。 本文作者对小说中的人物 “ 守明 ” 的感情倾向是褒 。 第二步 , 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 , 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 。 小说没有议论评价“ 守明 ” 的语言 , 小说中 “ 守明 ” 的特点主要是通过心理 、 动作 、 语言和细节描写来刻画的 。 第三步 , 看用了什么手法 , 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 作者主要运用了描写的手法 , 可以从文本对人物心理活动 、 行为动作和语言等的描写以及一些细节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中捕捉信息 。 比如文本中对主人公守明在做鞋看到鞋样时心中的想法和近乎梦境般的描写 , 就可以从中归纳出主人公单纯又略带娇羞的神态 , 以及她对于爱情抱有的一种严肃甚至神圣的态度 , 等等 。 第四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