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课件(第4周)实用类文本阅读(1)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300422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课件(第4周)实用类文本阅读(1)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高考语文二轮课件(第4周)实用类文本阅读(1)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高考语文二轮课件(第4周)实用类文本阅读(1)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高考语文二轮课件(第4周)实用类文本阅读(1)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高考语文二轮课件(第4周)实用类文本阅读(1)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课件(第4周)实用类文本阅读(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课件(第4周)实用类文本阅读(1)(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 语文 高考调研 第四周 实用类文本阅读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 语文 高考调研 星期一 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传记类)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 语文 高考调研 考点通 学习课堂 金题引航 人物传记中,信息主要指人物的性格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题型比较稳定,一是五选二的客观选择题,二是总结概括题。 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常考点,也是考生得分较高的题型。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较明显的:要么遗漏要点,要么原文抄录。这充分说明了考生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没有加工,或者说只是 “ 粗加工 ” 。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 语文 高考调研 针对上述问题,二轮复习要做好以下三点: ( 1)吃透筛

2、选标准; ( 2)确定筛选范围; ( 3)对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 语文 高考调研 ( 2014 课标全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经过清华学堂八年苦读,邓叔群于 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同时去的同学大多选择学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留学期间,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他不仅主科成绩都是 A,而且荣获了全美最高科学荣誉学会颁发的两枚金钥匙证章。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

3、病理学教授,导师惠凑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 语文 高考调研 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搜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一样一样地采集,逐一鉴定,定名分类。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隶于数百个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属 5个,新种 121个,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在世界著名真菌分类学家考尔夫教授总结的康奈尔大学 120年来作出突出贡献的 41位真菌学家中,他是唯一的东方人。 新课

4、标二轮重点讲练 语文 高考调研 抗战开始不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更为直接,邓叔群转向了林业研究。他带领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带,勘察森林资源状况。他们冒风雨,顶烈日,忍饥寒,摸清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分布、蓄积量及病虫害等情况,绘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并提出了合理经营、开发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报告,为大后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其中森林的材积估算、轮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针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 语文 高考调研 后来,邓叔群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而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的支持下,举家奔赴甘肃,开始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成功创办了洮河林

5、场及三个分场,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森林更新、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创建了以科学的方法经营和管理森林的新模式。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就必须三者并重。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 语文 高考调研 1948年,邓叔群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随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体高级研究人员迁往台湾或去美国。他不仅自己明确表示决不离开,还动员其他同事共同抵制。他对家人说:“ 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为民族富强奋斗终生。我绝不跟腐败的国民党去台湾,也不去美国。 ” 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后来,

6、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动员他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欣然接受邀请,并在半年时间内,带病编写出一整套林科大学的教材纲要。作为沈阳农学院创建总指挥,他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校任务。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 语文 高考调研 邓叔群生活简朴,不图物质享受。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日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朝时,他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 1960年,他受林业部委托,举办森林病理学培训班,为各省培训出数十名专业技术骨干。培训结束后,他谢绝巨额酬金,只留一张结业合影作纪念。邓叔群一生的选择,都从人民和祖国的需要出发,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

7、,践行着科学报国的理想。 (摘编自 中国真菌学先驱 邓叔群院士 )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 语文 高考调研 相关链接 邓叔群( 1902 1970),中国真菌学家。福建福州人。曾任岭南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沈阳农学院和东北农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主要著作有 中国的高等真菌 中国的真菌 等。 (摘自 辞海 第六版) 我自幼被外祖母严氏收养。她教我劳动,教我勤俭,并以民族英雄岳飞、戚继光、林则徐等人的事迹勉励我;教我做人要坚贞不屈、清正廉洁、光明磊落,这一切促使我从小就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奋斗终生。 (摘自 中国科学

8、院院士自述 邓叔群 )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 语文 高考调研 恰当的两项是 ( ) 发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他决心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为国争光。 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邓叔群听从导师的建议当即回国,全然不顾自己即将得到的博士学位。 定的中国真菌标本,填补了世界真菌研究领域的空白,他本人也因为在真菌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而得到世界同行认可。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 语文 高考调研 叔群与助手开展森林勘察,其研究成果不仅支持了当时的大后方建设,其中不少内容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并重的思想而提出的森林生态平衡理论,使得黄河上游的水土得以保持,并减轻了下游的水患灾害。 【 答案 】 答 分,答 分,答 分

9、。 【 解析 】 “ 因种族歧视使邓叔群深受伤害 ” 说法不准确,原文是 “ 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 ” 。 师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而邓叔群决定当即回国。 叔群只是提出了这一理论,但他并没有做到 “ 使得黄河上游的水土得以保持,并减轻了下游的水患灾害 ” 。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 语文 高考调研 不去美国,而欣然接受邀请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这样做,既有现实因素,又有思想基础。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答: _ _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 语文 高考调研 【 答案 】 现实因素:国民党腐败统治的现实使他感到失望;东北解放区领导尊重人才的诚意使他深受感动。 思想基础:从小受

10、外祖母影响,以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为榜样;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愿意为中华民族富强奋斗终生。 【 解析 】 现实因素可以考虑当时邓叔群所处的社会环境,当时正值国民党败退台湾之际,在大陆已经完全丧失民心,另一个是共产党得民心、尊重人才。思想基础,可以从邓叔群从小受到的教育影响谈起,知道自己是一名中国人,并愿意为国效力。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 语文 高考调研 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 _ _ 【 答案 】 因为岭南大学的需要,中断学业,提前回国效力;把自家的花园洋房和积蓄捐献给国家,并主动提出减薪;带病编写教材纲要,为筹建东北农学院辛勤工作。 【 解析 】 抓住题干

11、的要求 “ 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 ” ,在文中找到相关事例,分条作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 语文 高考调研 叔群有哪些突出表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答: _ _ 【 答案 】 为中国建立了自己的真菌学,在世界学术领域争得一席之地;为改变中国农业的落后面貌,选学农林专业;为国计民生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为新中国农林业的发展,努力培养专业人才。 【 解析 】 本题作答的方向主要是邓叔群在科学与爱国上所做出的成就。可以从文中提炼他在科学领域取得的成绩,同时还要关注他作为一个爱国科学家为国效力的事迹。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 语文 高考调研 规范答题 一、常见提问方式 1. 的主要事迹

12、有哪些?请概括。 的? 3. 在 领域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请结合全文概括说明。 能(或能)表现 的一项是? 于(或不属于) 的一项是?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 语文 高考调研 二、筛选并整合信息的方法 握全文内容 面对传记文本,不管命题人需要我们筛选什么样的信息,我们都必须先静下心来,通读全文,观其大略,摸清文本呈现的一些最基本的事实情况,对文本作整体感知,弄清楚它写什么人,叙什么事,分几个部分,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基本倾向是怎样的等等。这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基础。不少考生在解答筛选信息类试题时,往往只关注题干涉及的信息,而忽略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从而一叶障目,以偏概全。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 语

13、文 高考调研 例 1 ( 2013 辽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吴良镛:筑梦人生 1922年的春深时节,吴良镛出生于南京一个普通职员家庭。年少的他,目睹了收账人无情揭走自家的屋瓦,凄风苦雨中一家人被迫告别祖居。 1937年南京沦陷前,他先后到武汉、重庆求学; 1940年在重庆合川参加大学招生考试时,他亲历了日军战机对大半座城市的轰炸。流离失所、国破家亡的血泪,促使青年吴良镛默默许下宏愿,在内心树立起 “ 谋万人居 ” 的理想。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 语文 高考调研 1950年,吴良镛结束在美国的研读深造,投身于新中国建设,协助梁思成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此后,风雨数十载,以解决中国实际

14、问题为导向,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到教书育人,他不知疲倦地奔忙着,孜孜探求着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建设之路。他指出,西方建筑史是 “ 石头的历史 ” ,而中国古代建筑史是 “ 土木的历史 ” ,因此,北京旧城这个世界城市史上无与伦比之杰作的保护工作尤为不易。随着一批批新建筑、一座座新城市的拔地而起,吴良镛的心头却日益萦绕着浓密的困惑。他认为,旧城的改造不仅要满足现代生活的舒适要求,还要与原有的历史环境密切结合。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 语文 高考调研 “ 自古太守多诗人。 ” 在吴良镛看来,作为城市规划者的市长,不仅要具备革命家的情操,还应具有诗人的情怀、史学家的渊博。 “ 衣服破了一定要扔掉吗 ?是不是想想办法,例如打个漂亮补丁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