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化工路(余杭塘路~留祥路)工程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0034484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化工路(余杭塘路~留祥路)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杭州市化工路(余杭塘路~留祥路)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杭州市化工路(余杭塘路~留祥路)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杭州市化工路(余杭塘路~留祥路)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杭州市化工路(余杭塘路~留祥路)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杭州市化工路(余杭塘路~留祥路)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化工路(余杭塘路~留祥路)工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 评价结论 杭 州 市 化 工 路 ( 余 杭 塘 路 留 祥 路 ) 工 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杭 州 市 化 工 路 ( 余 杭 塘 路 留 祥 路 ) 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 本)浙 江 省 环 境 保 护 科 学 设 计 研 究 院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DESIGN INSTITUTE OF ZHEJIANG PROVINCE国环评证:甲字第 2003 号二九年一月13 评价结论 杭 州 市 化 工 路 ( 余 杭 塘 路 留 祥 路 ) 工 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1、工程概况化工路地处杭州市拱墅区西北部,北接丰庆路,南接学院路,全长约3.6km。规

2、划道路设计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计算行车速度为 40km/h,规划红线宽度为 30m,与余杭塘河、婴儿港、庆隆河和阮家桥港相交。沿线现状主要经过阮家桥社区和方家埭社区,包括庆隆村三组、东园村、栋树浜、李家村、王家埭等敏感点;沿线规划用地为居住、公建和生态绿地。2、社会经济环境(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本工程符合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杭州市完善城市组网,减少交通拥堵,方便市民、单位出行的城市重要干线。(2)社会环境正效益分析:有利于实 现 杭 州 市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杭州市现状交通、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促进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规划的实施、促进旅游文化的发展、

3、有利于沿线污水集中治理。(3)社会环境负效益分析:本工程需拆迁少量的房屋,对于拆迁户根据当地规划,可结合新居住点的建设,本着就近安置的原则,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拆迁安置政策,给予拆迁户以经济补偿,妥善安排好拆迁工作。施工期间由于运输材料等问题,加重现有交通网的交通压力。在合理安排筑路材料车辆的运行时间,合理设置辅道等措施。工程建设会涉及现有的公用基础设施迁移,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须事先与电力、电讯等部门协商,商定具体的迁移方案和时间,以避免停电、通讯中断等事故造成对当地生产、生活的不良影响。对沿线居民的生活质量、沿线的商业经营均有一定的影响。3、生态环境(1)生态环境现状本工程路边植被植被现状

4、主要是人工绿化林带观赏植被,属于城市生态系统,并处于杭州市的城郊接合部,沿线分布着个别工厂,主要为农田和村庄,为农田人工植被区域。工程沿线基本上为长期改造的人工生态环境,根据调查沿线没有珍稀野生动植物。(2)建设期生态环境影响工程建设对沿线用地性质的影响:工程沿线有少量农田,种植水稻、油菜、瓜果、蔬菜为主。由于工程建设,部分农田被道路所代替,且属永久性占13 评价结论 杭 州 市 化 工 路 ( 余 杭 塘 路 留 祥 路 ) 工 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地,从而减少耕地的面积。但是随着城市规划的实施,将从现在的农田、水塘改变成为居住、市政等用地,道路沿线的用地功能发生很大的改变,从半农业用地向城镇

5、用地转变。但建成区仍然为城市生态系统。工程建设对河道的影响:工程主要跨越余杭塘河、婴儿港等小型河道多处。道路施工期对河道水生生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桥涵、驳坎等施工清淤作业、路基与地下管线埋设等施工过程中施工物质、泥浆等堆放不当,随水流入水体,使水体变混,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据现场调查,目前这些河道由于周围工业生活污水不断排入,水质较差,水体除了一些底栖生物、一般鱼类外基本没有别的水生生物,因此本工程对水域的生态环境影响是比较小的。采石场的生态影响:本工程建设中填方大于挖方量,土石方须采购。由于土石方的开采,对采石场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一定的影响,造成水土流失,影响绿化。因此,建设单位应选择合法、

6、有资质、正规的石料供应单位。(3)营运期生态环境影响道路两端扩建将占用平坦且排水较好的土地,且为永久性占用。同时不可避免地破坏水域、植被,造成现有自然景观的改变。由于裸露的路面形成的一条“热浪带” ,将造成道路局部小气候恶化。道路两侧种植绿树可以相应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道路建设可促进沿线地区规划的实施,使当地土地利用形式发生较大的改变,促进该区域的城市化进程,从而间接地造成城镇景观代替农村景观或自然景观的巨变,原有的农村生态环境将变成城市生态环境。道路两侧实现雨污分流,沿线地区生活及工业污水截污后集中送污水处理厂处理,有利于内河水环境的改善。4、声环境(1)声环境现状道路两侧共选择了 2

7、个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对其进行现状监测,监测频次昼夜各一次。2 个村庄点昼间噪声值均能达标,夜间超标,但超标幅度不大,主要原因为受附 近 其 他 道 路 车 辆 噪 声 影 响 。(2)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建设期的多数施工阶段,昼间机械作业噪声的影响距离在 50m 以内,夜间机械作业噪声的影响距离较远,一般可以影响 100m 以远的范围。本工程除部分居民实行搬迁外,红线外居民住宅将受到施工作业噪声的影响,尤其是夜间作业。施工单位应合理组织施工作业流程,合理安排各类施工13 评价结论 杭 州 市 化 工 路 ( 余 杭 塘 路 留 祥 路 ) 工 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机械的工作时间,尤其夜间

8、严禁高噪声设备进行施工作业。夜间必须施工时,需报拱墅区环保局的批准,方可施工,并告示周边居民。(3)营运期声环境影响预测敏感点预测结果:沿线地块昼、夜间声环境质量将受本工程一定的影响,并且临路第一排的噪声受道路交通噪声的影响较大,且因夜间标准值要求比昼间高,道路交通噪声的影响也就大。根据同类已通车道路经验,第一排建筑物以后的其他建筑前的噪声达标情况好于临路第一排建筑物,主要是由于受到第一排建筑的遮挡,噪声值下降一般较明显。达标距离预测结果:在两侧空旷情况下,道路预测昼间达 4 类声功能区的距离要求在距道路中心线 26m 外,夜间达 4 类标准则在距道路中心线 62m 以外。5、环境空气(1)环

9、境空气现状从选择的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位监测结果来看,道路所在的空气环境平均均能满足环境空气功能区要求。(2)建设期环境空气影响车辆行驶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占总扬尘的 60%以上。限制车辆行驶速度及保持路面的清洁是减少汽车行使道路扬尘的最有效手段。如果施工阶段对汽车行驶路面勤洒水(每天 45 次),可以使空气中粉尘量减少 70%左右,可以收到很好的降尘效果。堆场扬尘:道路施工阶段扬尘的另一个主要来源是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减 少 露 天 堆 放 和 保 证 一 定 的 含 水 率 及 减 少 裸 露 地 面 是 减 少 风 力 起尘 的 有 效 手 段 。材

10、料拌合扬尘:根据道路施工灰土拌合现场的扬尘监测资料作类比分析,储料场灰土拌合站附近相距 5m 下风向 TSP 小时浓度为 8.100mg/m3;相距100m 处,浓度为 1.65mg/m3;相距 150m 已基本无影响。因此,本工程灰土拌合应尽可能采取设置相对集中式灰土拌合站方式进行,且距环境敏感点在200m 以上,以避免扬尘对环境敏感点的直接影响。沥青烟气对环境的影响:沥青铺浇路面时所产生的烟气,其污染物影响13 评价结论 杭 州 市 化 工 路 ( 余 杭 塘 路 留 祥 路 ) 工 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距离一般在 50m 之内,因此,当道路建设工地靠近村庄、学校时,沥青铺浇时应避免风向针对

11、这些环境敏感点的时段。本工程的施工单位不单独设立沥青拌合站,建议由杭州沥青拌合厂统一提供沥青拌合材料,降低对环境影响。(3)营运期环境空气影响:预测结果显示,在化工道路两侧的 NO2、CO 小时浓度都能够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限值。道路沿线环境保护目标的中远期 NO2、 CO 的小时浓度也都可以达标。6、水环境(1)水环境质量现状拟建项目沿线地表水各个水质监测断面均有超标现象出现,不能达到相应的水功能要求,其中婴儿港污染较为严重,原因为沿线工农业及生活污水排放所致。(2)对行洪的影响本项目主要经过河道均为杭州市的排水通道。工程所有的桥梁梁底标高均按五十年一遇洪水

12、位设计,尽量采用一跨结构形式,桥墩不占用河道水面,确保行洪和通航通道不变;沿线出水分段就近排入相应的河道,工程设计符合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防洪要求。(3)水环境影响施工营地将产生一定的施工人员生活废水以及施工工艺形成的 SS。营运期水污染因素包括地面径流及运输车辆事故排放等。根据分析地面径流一般影响较轻。7、环保措施7.1 生态保护措施(1)施工管理措施:注重优化施工组织和制定严格的施工作业制度;挖填施工尽可能安排在非雨汛期,并缩短挖填土石方的堆置时间;本工程计划利用约一年的时间尽快完成,将大大地缩短了施工时间,降低了施工期的生态影响。道路的路基开挖、管线埋设的土石方均需集中堆置,且控制在征

13、用的土地范围之内;堆置过程中做好堆置坡度、高度的控制及位置的选择。建成区注意绿化林带迁移,在建设期结束后予以补种或迁栽。13 评价结论 杭 州 市 化 工 路 ( 余 杭 塘 路 留 祥 路 ) 工 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2)表层耕植土、泥浆回用措施:本工程路线终点经过部分为农田、水塘,有一定量的表层耕植土产生;桥梁如因工艺要要求采取桥墩或驳坎施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泥浆。表层耕植土和泥浆一般可用于道路绿化的回填土,在回填前,表层耕植土和经沉淀后的泥浆的临时堆场须采取袋装耕植土围护,以减少施工期水土流失量。(3)提高绿化面积。营运期生态恢复主要在于提高绿化面积,在人行树池、绿化分隔带以及在道路两侧

14、规划公共绿地,增加绿化面积。科学设计、乔灌木搭配合理的绿化带,可以有效地实现生态补偿。7.2 降低社会环境影响的措施(1)拆迁安置按有关文件规定,将拆迁建筑物赔偿费用发给房屋所有者,并由当地政府统一安排,可结合新居住点的建设,本着就近方便的原则,妥善安排好拆迁安置工作,使征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不至受到影响。(2)降低对公用设施影响的措施道路设计部门在设计时与电力、邮电等部门协调对策方法,减少电力及通讯设施拆迁,必需拆迁,先修建替代设施后再进行拆除。(3)降低对现有交通运输影响的措施对建成区交通,交通管理部门适当调整公交路线,组织好该地区的交通运行计划,采取信号灯、单行线等交通控制措施,同时利用周边

15、的现状道路进行分流,并尽早沟通南北向的规划道路,有效地引导车辆的分流。施工期间应做好辅道的铺设,或采用半边施工的方式,尽量减少对沿线居民的影响。施工单位应积极配合,计划好施工材料运输的时间,尽量避开0710 时及 1619 时的交通高峰时段。跨越纵向道路时,保证给纵向道路留出足够的通行空间,并加强交叉处的交通管理。当在纵向道路上施工时必须提前告示,进行有效的车辆分流,并尽可能缩短施工时间,减少对相交道路的影响。7.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3 评价结论 杭 州 市 化 工 路 ( 余 杭 塘 路 留 祥 路 ) 工 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1)由于道路沿线的居民点相对较多,同时距离较近,施工期会对沿线的居民噪声产生一定的影响,施工单位必须执行施工期噪声排放标准,在夜间 22时至次日凌晨 6 时应禁止高噪声施工作业,距离小于 50m 时应限制所有类型的夜间施工作业,如必须在夜间延长施工时,必须取得拱墅区环保局的批准,并告示附近居民,尽量减短工时。(2)应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管理,保证施工设备处于低噪声、良好的工作状态;应合理选择施工机械的停放场地,远离居民等敏感点。(3)如因工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