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大队抗洪抢险事迹材料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0034445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利县大队抗洪抢险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平利县大队抗洪抢险事迹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平利县大队抗洪抢险事迹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平利县大队抗洪抢险事迹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平利县大队抗洪抢险事迹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利县大队抗洪抢险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利县大队抗洪抢险事迹材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利县消防大队抗洪抢险事迹材料7 月中旬平利县境内降雨倍增,暴雨持续时间长,降雨量大,实属罕见。大小自然灾害事故频发,且涉及面广,抗洪抢险任务较往年明显增加,平利消防大队全体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大无畏的精神,战天斗地,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人民消防为人民的赞歌。 “7.18”以来大队共参加抗洪抢险 11 次,抢险救援 3 次,社会救助 2 次,捐款 2000 元,排水排涝 1 次,运水运物 5 次,出动警力 63 人次,出动车辆 34 次,疏散群众 1700 余人,抢救财物 20 万元,保护群众财产损失 410 余万元,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抗洪抢险任务。一、危难之处显身手 众志成城战洪魔7 月 1

2、6 日至 18 日,平利县暴雨最低降雨量为 115.8 毫米,最高降雨量为 202.1 毫米,境内坝河、黄洋河、岚河、吉河四大河流水位猛涨,均超过警戒水位,古仙洞、投洞子电站水库超汛限水位运行,汛情异常严峻。18 日张昌虎大队长为加快消防队站建设进度,按照支队安排前往商洛市镇安县考察队站建设,途中他看到山间河流猛涨,凭着职业敏感,他知道安康市暴雨灾害更为严重,便迅速返程赶回安康,此时安康市区洪水告急,他主动请缨参加支队抢险救援突击队,同时他要求大队全体人员严守岗位,听从政府和县公安部门统一指挥,做好执勤备战工作。灾情就是命令,18 日下午平利县防汛抗旱指挥部 1 号、2 号命令后,大队干部迅速

3、参加抢险救灾任务,第一时间投入抗洪抢险一线,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期间,大队干部按照县防汛指挥部统一安排,赶赴城区周边几处形势最严峻的前线,组织指挥群众防洪自救,并多次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协同县公安局民警一起冒着滂沱大雨徒步巡逻在城区一河两岸,开展群众的疏散、撤离工作。7 月 18 日 15 时许,在获知城区商贸小区出现严重险情时,大队干部火速赶往现场,只见街道洪水急剧上涨,回流水不断涌入街道、住宅搂,附近群众四处惊慌逃离,现场一片混乱,大队干部一边指挥群众开展自救,一边迅速组织群众转移和物资抢救,其中有一位老人躺在床上,行动不便,儿女均在外地工作,若不及时转移,后果不堪设想。时间就是

4、生命,周塑镇参谋不由分说立即背起老人将其转移到安全地方。雨越下越大,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经过近 5 个小时的奋战,小区被困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刚想松口气、整理一下满身泥泞的衣服时,大队干部再次接到 110 指挥中心指令:陈家坝村告急,部分村民房屋后面山坡发生泥石流。大队全体人员又投入到新的抢险工作任务中,又经过近 3 个小时奋战,受灾村民 300 余人全部安全转移,无一名群众伤亡。就在大家刚准备休整时,城关镇大院坝又发生新的险情。到达目的地后,道路的状况让大队官兵大吃一惊:熟悉的小路已经不见,昔日不足半米宽的小溪此刻却形成了宽度将近六米的河流,洪水夹杂着滚石急流而下,受困群众刘某站在齐腰的深水中

5、瑟瑟发抖,看到消防官兵后,用微弱的声音呼喊着“救命啊,救命啊” 。看着群众无助的样子,大队干部心急如焚。而大雨仍然继续着,水位还在不断的上涨,脚下的路也在一点一点的被河流吞噬。这时,救援人员迅速制定救援方案,组织救援队,用绳子拴在救援人员的身上,徒步渡河营救被困人员。绳子被找来了,公安民警也来了。可由谁来渡河呢?这时,白江涌参谋说:让我试试吧。话音一落,他用绳子拴住自己的腰,小心翼翼的下水了,没过大腿的水位让他在水中艰难的摸索着。岸上的救援人员看着带着近视眼睛的白江涌参谋紧紧地拉住绳子,不敢有丝毫的松懈,经过十多分钟的艰难涉水,终于拉住了被困群众的手,将其成功营救。从噩梦中醒过神来的刘永兵紧紧

6、拉住消防官兵的手,不断感谢消防干部的挺身相救。可是大队干部没有做片刻的停留和休息,立即冲进暴雨中,开始了下一轮营救。此时,安康市区上下游的水库调节已经无法控制水位的迅猛上涨,安康水库水位达 329.08 米,入库流量 21980 立方米每秒,出库流量 19100 立方米每秒,加之月河、吉河汇入流量,安康城区段汉江流量达 20500 立方米每秒。防洪堤外东西二关淹没严重,电力中断,陆上交通已全部瘫痪,上万名群众被洪水围困。张昌虎大队长奉命参加支队兴华建材市场抢险救援,灾害现场电力中断、地形复杂、可见度低,且强降雨仍在继续,水位持续上涨漫过电线、光缆,水面板材杂物垃圾漂浮,民房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

7、见到这种情形,张昌虎大队长主动向苗文歧支队长请缨:“支队长,我是老大队长了,抢险救援经验多些,而且熟悉水性,让我带领 2 名水性好点的战士先上吧!”,在苗文歧支队长叮嘱注意安全,并下达救援命令,他迅速带领战士驾驶冲锋舟前往地形复杂的白庙村一带救助被困群众。怀着不抛弃不放弃每名老百姓的决心,他不停的穿梭在险象环生的洪水中,洪灾过后大量的虫子爬到露出水面的房墙上,人一靠近虫子就大量的爬到人身上,但张昌虎大队长每次都是第一个冲进房中救人,几次下来,身上被虫子咬的红肿难忍。救援中部分群众舍不得放弃家中财物,迟迟不肯撤离,他便耐心劝导说服。有老人、小孩子行动不便,他立刻涉水过去将他们背上冲锋舟。脚崴了,

8、手破了,他顾不上休息片刻又冲在了往返的冲锋舟上。战斗持续一整夜,张昌虎大队长与战士们驾驶冲锋舟往返 6 次,成功救出被困群众 72 多人,且无一伤亡,而自己却因涉水时间太久,高烧不退。但他得知自己辖区和单位也遭洪水灾害,天刚亮便马不停蹄的折返平利继续投入到抢险救援工作当中。二、深夜暴雨侵袭队站工地 平利消防群策急营救7 月 18 日深夜,洪水突袭平利消防队站建设工地。工程围墙建设施工时挖断村间水渠,较长时间的持续降雨,使邻近的山头、田地排水汇聚成山洪,山洪冲垮大队建设工地旁边的临时排水渠坍塌 30 米,直冲大队建设工地。施工机具搅拌机、弯曲机、电焊机等受到雨水冲泡、门前道路未完全硬化被水冲毁、

9、沙石等建材被淤泥覆盖,水泥仓库告急,刚从抢险一线归队的大队干部深夜冒雨和工地工人,对工地进行抢救性保护和物资疏散搬运。7 月 19 日一大早,获知大队建设工地受灾后,张昌虎大队长不顾自己高烧不退,道路泥泞,山洪、泥石流不断,他便匆匆往回单位。沿途他还不断帮助的受灾群众搬东西、疏水渠、修道路。从上午 10 时出发到下午 16 时,平时一个半小时的路程那天他整整用了六个小时,等回到单位工地,车上、身上都已经裹满了泥浆顾不上休息,大队长张昌虎详细查看工地各处情况,发现水渠洪水仍大量排在建设工地上,且因市政主管道排水也存在问题,工地的洪水也无法正常排除,洪水溢流至工地旁农田后,进入西侧和北侧的农民家中

10、,房屋不同程度受到损害,最严重的出现地基下沉,主体承重墙出现垮塌。虽然大队干部和施工工人已经加堤防洪了,但附近村民仍然情绪激动,不断涌至大队建设工地,制止大队继续施工。掌握现场情况后,大队长张昌虎迅速调来一批排水塑料管道,组织施工单位,发动周围群众对水渠洪水进行加固引导,并加粗塑料管道直径,加大排水量,使洪水再次流回围堰渠道。同时,周塑镇参谋从长安消防警务室调来消防水泵,并从水利局、市政公司借来大功率水泵,对附近低洼稻田和工地进行排涝减灾。7 月 19 日下午 19 时,灾害现场洪水影响基本消除,各项施工恢复正常。随后,大队积极与城关镇政府、陈家坝村组取得联系,安抚周围群众。请城关镇政府和民政

11、部门出面协调后,协商决定由城关镇政府解决居民吃住等临时安置问题,县民政部门依据相关规定予以灾后补助,消防大队给每户灾民发放救助金予以帮助,一场危机逐步得到解决。三、抢险古仙洞水库 保护人民生命之源“7.18”特大洪灾,给平利县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使古仙洞水库表面形成了厚约 40 公分、近 30000 平方米的杂物漂浮带,严重威胁大坝安全和城区 7 万多人饮水安全。7 月 25 日,平利县政府立即组织公安、水利、卫生、武警等部门开展水库表面漂浮物打捞抢险工作。张昌虎大队长从大队新建队站施工现场回来,得知这一消息后,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主动带领大队全体干部请缨参战。上午 11 时各

12、路力量相继抵达现场。这时,大家才发现宽阔的湖面上漂浮着大树、破碎的小渔船、芦苇杆、玉米杆等杂物不计其数。因古仙洞水库是人工湖,湖面宽广,两岸峭壁,打捞人员没有作业面,主管部门未准备任何的打捞船只。经简单商议后,大队干部和抢险人员只能从两处一米宽的石阶下到湖面,驾驶小船在湖面用钩耙一点点打捞,运到河边后由人用手轮流传递运至指定地点。在想办法找大型船只打捞中间的漂浮物时,不禁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大家发现湖面上漂荡着的一只能承载三吨铁壳船,上面竟然装有数个柴油桶,此时太阳高照,湖面温度极高,如果一旦出现意外对库区的污染,对打捞人员和大坝的安全可想而知。这时张昌虎大队长再次请战,决定携带绳索将铁壳船绑定

13、后把它拉上岸来。此时古仙洞的湖面上由于几天来的暴雨冲下来的漂浮物厚达 3040 厘米,漂浮物大量腐烂,动物的尸体也开始生蛆,散发阵阵让人呕吐恶臭。他全然不顾带领了两名熟悉水性的库区工人上了一只民用小橡皮舟,小橡皮舟到达铁壳船必须三人配合默契,一人拔开前面的漂浮物,后面的人划,稍用力不当,就有皮舟侧翻,人就会掉入湖中丧生。岸上的指挥部也不仅为他们捏了一把冷汗。张昌虎大队长在小皮舟上小心的指挥着,一边在前面拔着漂浮物,一边嘱咐后面的库区的工作人员。一段不到 100 米的湖面,用了近两个小时,因湖面温度高,湿度大,他上岸时,浑身上下已经被汗水和泥水浸透。上岸休息的间隙,张昌虎大队长看到近百人的打捞队

14、伍,用如此原始的方式,速度缓慢,效果甚微,持续 3 个小时的打捞,清理了不到 200 平方米的湖面,心里不由暗暗着急,在与库区管理人员的攀谈中,库区技术人员介绍湖心的漂浮物可以用绳子往岸边收拢,由人员再进行打捞。不经意间的一句话,让他顿时心中有一个的大胆的想法,库区外有一段七八公里的坝河,水位相当低,如果库区不放水的情况下,基本处于干涸状态。如果将所有的漂浮物收拢到大坝闸门口,然后每隔五到十分钟一次开闸放水,用水流动过程中产生漩涡的吸力将漂浮物全部流到坝河中,然后组织附近村民对柴草进行打捞,可以作炊事燃料,组织卫生防疫部门动物尸体进行填埋消杀。水在流动过程中本身就能自我净化处理。这样短时间内既

15、可以对漂浮物进行打捞处理,又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顾不上休息,张昌虎大队长立刻调来皮舟,请技术人员随同上船,演示对漂浮物收拢方法,清理效果明显。上岸后,他立即向指挥部汇报了方案和思路。副县长、公安局长周益军指挥长对他的大胆想法表示了赞同,但开闸必须要经县政府常务会讨论决定,特别是库区外这一段七八公里的坝河,经常有人取沙石料,涉及人身安全,必须方案要周全,开闸放水必须确保群众人身财产的绝对安全。周益军副县长指示由张昌虎同志负责组织实施放绳“圈湖” ,先将漂浮物收拢,由他向政府汇报方案,晚上召开会议讨论方案。接到命令后,大队长张昌虎让工作人员找来近千米的绳子再次下到湖面,将绳子的一头系在水坝一段

16、的钢筋上,在工人师傅的帮助下,他乘小船将大绳绕湖铺设了一周,并每隔一段都在剩上绑上一定的漂浮物,使用绳索对湖区漂浮物形成“包围 圈” ,最后将子 绳的另一头交 给岸上的抢险人员。方案简单易行,但下湖操作时困难重重,因小船操作面狭小且船面湿滑,张昌虎大队长几次险些掉进湖里,此时烈日当头,天气炎热,湖面漂浮物已经严重腐烂,散发阵阵恶臭,因频繁接触污染湖水,他两手以及胳膊出现过敏症状,起小红点一片,且瘙痒不止,但他全然不顾直至将绳子交给岸上的人员。在抢险大军齐心协力的拉动下,漂浮物被大量聚集在一起,渐渐的湖水又慢慢露出它羞涩的笑脸。他上岸已经是下午 19 时了,看着他疲惫的身影,在场群众纷纷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还 是消防兵 厉害” ,他只是淡淡的 说这时他应该做的。7 月 26 日上午,在总结前一天抢险工作经验后,古仙洞水库抢险打捞清理工作继续展开。指挥部决定由公安局副局长万志担任打捞组组长,由消防大队长张昌虎协同指挥各路救援力量,等待县政府下达开闸泄水的命令。此时,为了保证泄洪时能尽最大量冲走漂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