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庐山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030630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昌大学庐山工程地质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南昌大学庐山工程地质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南昌大学庐山工程地质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南昌大学庐山工程地质实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南昌大学庐山工程地质实习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昌大学庐山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昌大学庐山工程地质实习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庐山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野外地质实习属教学实习性质。其目的在于:1、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联系 实习现场的实际,加以验证的拓宽、是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开拓视野,培养和提 高实际工作能力(如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识图能力、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 等) ;2、了解三大岩石形成过程,辨别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分析产生时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 ;3、学习使用罗盘仪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学会实测地层剖面、记录、描述观测点,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掌握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及冲刷形成河谷的过程;4、了解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以及训练编写实习报告等二、实习工

2、具:罗盘、地质锤、背包、记录本三、实习内容:一实习安排1)第一天上午:从南昌到天沐下午:秀峰实习点:了解岩浆岩、变质岩形成及特点,庐山的形成过程、秀峰沟的形成过程,观察节理等。2)第二天上午:海会镇实习点:河床冲积物及地下水赋存、排泄及运动影响认识; 下午:三叠泉实习点:沉积岩、变质岩特点,节理和褶皱构造的认识,地质界面的认识等;3)第三天上午:隘口采石场:沉积岩特征了解,褶皱和断层构造的认识;下午:九江县沙河狮子洞:岩溶地貌了解;回南昌二具体内容(1)、庐山形成及其概况庐山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巍峨峨的孤立形山系。它经过漫长复杂的地质运动:早在震旦纪就在浅海底开始沉积,经过“吕梁运动”慢慢升高

3、露出水面受到锉磨,后下沉淹没汪洋海水继得洗礼,直至白垩纪时发生“燕山运动” ,掀起“褶皱”波涛重新露出水面,断块续升,定型山的骨架,又经长期积雪覆盖,到四世纪末地球变暖,再经更强烈的冰川剥蚀,因而造就了崔嵬孤突,峥嵘潇洒,雄俊诡异,刻切剧烈。由北东南西向断裂作用上升而成,平面形态呈肾形,中部宽而向东北和西南逐渐收窄,长 20 多公里,最宽 10 多公里,最高峰为汉阳峰,高 1474 米。山体内的褶皱、断层和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此外,还有尚在争论中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貌。六十多年前,地质学家李四光经过反复考察和研究,认定庐山第四纪时发生多次冰川,并命名为:鄱阳冰期、鄱阳大姑间冰期、大姑冰期、大姑

4、庐山间冰期、庐山冰期,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 115 度 52 分116 度零 8 分,北纬 29 度 26 分29 度 41 分,面积 302 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 500 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在整个的庐山地区,存在着两大主要的断层:泉断层(鄱阳湖一带)下降,形成盆地,即为鄱阳湖;莲花洞断层(九江一带)下降,形成了九江盆地。鄱阳湖即为断陷盆地。(2) 、秀峰实习点秀峰的成因主要有三类 岩性 以变质岩为主,背面为云母片岩,易被风化剥蚀

5、,形成山脊线上的凹缺,而正面的主题则是以混合岩化的片麻岩垂直节理,比较陡直 构造 北东南西的温泉大断裂为阶梯状的断层涯带,不等量抬升,造成山峰参差不齐,略呈阶梯状分布 流水切割侵蚀 源于汉阳峰的河川沟谷汇集于此,强烈下切,造成阶梯状分段的瀑布与成串的壶穴。秀峰龙潭:是水流和地壳运动的综合作用结果。水流的侵蚀、搬运、沉积按方向分可以分为向下和侧向,按成因有:速度冲刷、细小颗粒磨蚀、可溶性岩的溶蚀。下蚀使河床变深,一般在河流上游;侧蚀使河弯曲,一般在河流下游。 在那我们还看到了张节理,由于受张拉应力,从而形成了横向的、不平整的张节理。岩石主要成分是火成岩(花岗岩), 火成岩是由地下深处的岩浆以侵入

6、或喷出 的方式在地下或地表形成的,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其成分比较复杂 组要是由硅酸盐组成的熔融体,一般可以分为基性,超基性,中性和酸性岩石。按其产状特征深层岩可以分为岩基和岩株,浅层岩可分为岩盘岩盆岩床岩墙,而按喷发产状又有中心式和裂隙式。而其结构类型一般有等粒结构,斑状结构,隐晶结构,玻璃质结构;而构造特征一般有分为块状、带状、气孔状、和杏仁状、斑状构造。岩石性质:花岗伟晶岩,灰白色,岩石较坚硬。矿物成分有块状长石,石英 白云母及部分锂云母。卧龙桥:逆着秀峰的主溪流而上的,我们来到了卧龙桥,桥是做在两块大岩石中间。由于有流水的作用冲击,秀峰的内部岩石地貌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卧龙桥处的

7、岩石为火成岩中的花岗岩,它是由地下深处的岩浆以侵入岩的形式在地下或地表形成的,由正长石,白石英和黑云母组成,在三叠纪时代重出海平面,并且伴随有断层的形成.正式形成于第四纪。此处的岩体比较大,为伟晶花岗岩,他是由于花岗岩内部产生裂隙,岩浆二次侵入形成的,等粒结构、粒径大于 5MM,颗粒径较大,这种形成主要与温度有关。花岗岩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岩石,各个地质时代都有产出。它是由深度变质和交代作用所引起的花岗岩化作用的结果。即地下深处的岩浆以侵入岩的形式在地下或地表形成的。花岗岩结构均匀,质地坚硬,颜色美观,是优质建筑石料。由于地下岩浆的作用,形成了拉应力作用的张节理。 漱玉洞:变质岩的形成有三种变质原

8、因:接触变质、动力变质、区域变质。变质产物有:红柱石、蓝晶石、石榴子石。在岩浆石英砂岩的交界处易产生变质岩。这里为垫子岩,它是片岩的一种,层层之间的分离相当明显,是一种混质砂 岩。垫子岩是由于岩浆的入侵的高温度高压作用下又有化学成分加入而改变了它的结构而形成,所以这里是接触变质岩。它主要是在海平面下时形成的,主要含有石榴子石,黑云母,片岩等。中间镶嵌片层的石英,形成石英肋条。在压力的作用下定向排列,花岗岩、云母片岩的形成是同时的。此处是剪节理,裂隙非常小但密、多。断口比较光滑,层层之间辨别比较明显。它与花岗岩形成于同一时代。剪节理是由剪应力产生的破裂面,剪节理又名扭节理。是岩石受切应力产生的裂

9、隙。在岩石中常见到两组互相交叉的扭节理,称 x 节理或共轭剪节理。它的特征是:裂口紧闭,节理面平直光滑,有小擦痕,延伸较远,可切过岩石中的砾石和砂粒。 由于构造变形作用的递进发展和相应的转化,会发生应力的转向或变化,以致常出现一条节理兼具两类节理的特征或过渡特征,表现为张剪性。(3) 、海会镇实习点海会镇大坝下游:大坝下游此处的源头为三叠泉,从河流中的岩石可以看出,自上游至下游,颗粒逐渐变细,这个特点称为分选性。它是由于搬运途中,琐碎颗粒在运动中相碰撞、摩擦,带菱角的碎石被磨得浑圆,而且颗粒逐渐变细。 在河床中沉积有粗大的巨砾、卵石、砾石和粗砂,河流下游则为较细的砾石、沙子。此区河床比较粗大,

10、在河流凸岸形成河漫滩,洪水时被水淹没,河漫滩下部有河床相的砂卵石,而上部是河漫滩相的细砂,粉沙或粘性土。这些砾石都是从庐山上而来的,是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根据沉积岩的组成成分,沉积岩可以分为碎屑岩、粘土岩和化学沉积岩。这些岩石的组成颗粒之间的空隙由胶结物质填充。根据沉积物沉积的地点可分为冲击物、洪积物和湖积物,冲击物是指在 河床处沉积的沉积物,洪积物是指在洪水中沉积的,湖积物是指在湖泊中沉积的。 洪水沉积物与河水沉积物的区别在于:河水沉积物分选性好,洪水沉积物选性差或没有分选性,因为洪水沉积物往往在沟口处由于流速突然降低而使大小颗粒都沉积下来。而河中的是逐渐沉积的,河流沉积物顺着河床沉积的叫做

11、河床向沉积物,而在河漫滩上沉积的叫做河漫滩向沉积物,并且在河漫滩上的沉积物的颗粒较小。由于地面的上升和流水的下蚀作用,原来的河床会被抬高,变成为河漫滩,当地面再次上升或再次受到流水的下蚀作用时,便会形成地阶,地阶成多层分布,由下往上以此为一级地阶 二级地阶.海龙山庄度假村旁边的山上的巨大的岩石是由于风化作用形成的。分化可以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物理风化只会使得岩石有大的颗粒变成小的颗粒,其主要是由于岩石的表面和内部的导热系数不同,岩石的不同矿物质的晶体颗粒的导热系数不一样,而导致的表面和内部的温度在白天和晚上都不一样,从而造成表面和内部的不均匀膨胀,产生温度应力。在温度应力的作用

12、下,岩石发生表面剥离和崩解;而化学风化是岩石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至于生物风化则是因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的生长和活动的影响而产生的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风化的种类:(1) 全风化:全部变色,光泽消失,岩石的组织结构完全被破坏,已崩解和分解成松散的土状或砂状,有很大的体积变化,但未移动,仍残留原始结构的痕迹 ,除石英颗粒外,其余大部分风化蚀变成次生矿物,锤击有松软感,出现凹坑,矿物手可捏碎,用锹可挖动。 (2)强风化:大部分变色,只有局部岩块保持原来形状。岩石的结构大部分已破坏,小部分岩石已崩解成土,大部分岩石呈不连续的骨架或心石,风化裂隙发育,有时含大量次生夹泥。除石英外,长石、云母和镁、铁矿物

13、都已风化蚀变。锤击哑声,岩石大部分已风华变质形成风化次生矿物。易碎,用镐撬可以挖动,坚硬部分需要爆破。 (3)弱风化:岩石表面或裂隙面大部分已变色,但断口仍保持新鲜岩石色泽。岩石原始组织结构清楚完整,但纷华裂隙发育,裂隙壁风化剧烈。沿裂隙铁镁矿物氯化锈蚀,长石变的模糊不清。锤击哑声,开挖需要爆破。(4)微风化:岩石表面或裂隙面有轻微褪色,岩石原始组织无变化,保持原始完整结构,大部分裂隙闭合,仅沿大裂隙有风化蚀变现象,或有锈膜浸染,锤击发声清脆,开挖需要爆破 (5)新鲜岩石:保持新鲜岩石光泽,仅大的裂隙面有褪色。裂隙面紧密,完整或焊接状填充,仅个别裂隙面有锈摸侵染或轻微蚀变。罗盘仪的使用:在使用

14、前需作磁偏角的校正,因为地磁的南、北两极与地理的南、北两极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不重合,两者间夹角称磁偏角。地球上各点的磁偏角均定期计算,并公布以备查用。当地球上某点磁北方向偏于正北方向的东边时,称东偏(记为+) ;偏于西边时,称西偏(记为) 。如果某点磁偏角()为已知,则一测线的磁方位角(A 磁)和正北方位角(A)的关系为 A=A 磁 。如图 5-3 A 表示 东偏 30,且测线所测的角亦为 NE30时,则 A=30+30=NE60;图 5-3 B 表示 西偏 20,测线所测角为 SE110,则 A=110-20=90。为工作上方便,可以根据上述原理进行磁偏角校正,磁偏角偏东

15、时,转动罗盘外壁的刻度螺丝,使水平刻度盘顺时针方向转动一磁偏角值则可(若西偏时则逆时针方向转动) 。经校正后的罗盘,所测读数即为正确的方位。在对方向或目的物方位进行测量时即测定目的物与测者两点所连直线的方位角。方位角是指从子午线顺时针方向至测线的夹角(如图 5-3 C 所示) 。首先放松磁针制动小螺纽,打开对物觇板并指向所测目标,即用罗盘的北(N )端对着目的物,南(S )端靠近自己进行瞄准。使目的物、对物觇板小孔、盖玻璃上的细丝三者连成一直线,同时使圆形水准器的气泡居中,待磁针静止时,指北针所指的度数即为所测目标的方位角。图 5-3A 磁偏角东偏示意图 图 5-3B 磁偏角西偏示意图 图 5

16、-3C 罗盘仪测量目的物的方位 岩层产状要素的测定岩层的空间位置决定于其产状要素,岩层产状要素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见图 5-4) 。岩层走向的测量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线的方位,测量时将罗盘长边的底棱紧靠岩层层面,当圆形水准器气泡居中时读指北或指南针所指度数即所 求(因走向线是一直线,其方向可两边延伸,故读南、北针均可) 。岩层倾向的测量 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真倾向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方位。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指向岩层向下倾斜的方向,以南端短棱靠着岩层层面,当圆形水准器气泡居中时,读指北针所指度数即所求。岩层倾角的测量 岩层倾角是指层面与假想水平面间的最大夹角,称真倾角。真倾角可沿层面真倾斜线测量求得,若沿其他倾斜线测得的倾角均较真倾角小,称为视倾角。测量时将罗盘侧立,使罗盘长边紧靠层面,并用右手中指拨动底盘外之活动扳手,同时沿层面移动罗盘,当管状水准器气泡居中时,测斜指针所指最大度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