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读书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023927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菊与刀》读书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菊与刀》读书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菊与刀》读书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菊与刀》读书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菊与刀》读书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菊与刀》读书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菊与刀》读书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菊与刀读书报告摘要:“菊”是日本皇室家徽, “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该书被命名为“菊与刀” ,正好象征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本书会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日本、矛盾的日本、美丑善恶并存的日本、一言难尽的日本。它是一本讲述日本人性格和日本文化最著名的代表作。虽然很多日本学者不同意书中的观点,但在 1951 年此书已被列入日本现代教养文库 ,在上世纪 60 年代已重印近 40 次。我们对日本的了解与对日本的态度,首先需要对其民族性格与文化模式有深入的研究, 菊与刀在提供参考上,有不可多得的价值。关键词:菊 刀 耻感文化 等级制度 日本 人性一、作者简介本尼迪克特,美国人类学家。20 世纪初

2、少数的女性学者,受到现代人类的开创者之一、美国人类学之父法兰兹的影响,和爱德华共同提出最早的文化形貌论,认为文化如同个人,具有不同的类型与特征。本尼迪克特早年学习英国文学,故其作品文笔高妙,并善于作诗以及细腻的描述。她的作品中,尤以文化模式与菊与刀最为著名。尽管她论述的重要性已被其他理论取代,但其著作中提出的问题与关怀,至今仍受到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领域的重视与关注。二、本书结构1.第一章 研究课题-日本2.第二章 战争中的日本人3.第三章 各守本位4.第四章 明治维新5.第五章 历史和世界的负债者6.第六章 万分之一的偿还7.第七章 “最难承受”的偿报8.第八章 洗刷污名9.第九章 人情的领

3、域10.第十章 德行的困境11.第十一章 修养12.第十二章 儿童学习13.第十三章 降服后的日本人三、写作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诸多国家为了了解地方民族,于是借用人类学家从事“民族性”的研究。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趋势已经明显,德、日的失败已成定局的时候,美国政府便着手制订对待战后德、日的政策。当时有两个问题:日本政府会不会投降?对日本能不能用对德国的办法?倘若日本不投降,盟军要直接用武力攻占日本本土,那就是同对德国一样。假如日本承认战败而投降,那么,还要不要照对德国的样子实行打垮旧行政机构而由盟军直接统治?为了制定最后决策,美国政府动员了各方面的专家来研究日本,提供资料和意见,其中包括了这位

4、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可以说是临危受命,因为她的研究成果关系着两个国家的命运与未来。本尼迪克特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得到结论:日本政府会投降,不能用对付德国的办法对付日本,要好好利用日本原来的政府机构对付日本人民。历史印证了这一结论的正确性。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 ,对日本民族所作的分析,不能说最完善,但以最新的方法来探索一个民族心灵的本质,有寻常的日本论一类的书所不及之处。据“译序”言,本尼迪克特在从事人类学研究之前,主修英国文学,并曾发表诗作。故此书虽为一“科学”论著,但充满了文学的气息,但是书名菊与刀 ,便令人感受到饱含诗的象征,使我们在阅读本书之前,便充满一种审美的心情,来欣赏一位美国学者对

5、一个东方国家的描绘。四、书中观点摘要1、与许多东方民族不同的是,日本人有强烈的自我表白欲望;他们把生活细节以及世界扩张计划都记述下来,其坦白的程度是冷人咋舌的。当然,他们的记述并非钜细靡遗,说真的,没有一个民族能做到这个地步。当日本人论述自己民族时,有一些极为重要的事物,对他们来说就像呼吸的空气一样熟悉,因而不加以注意。美国人论述美国时也有同样的毛病。无论如何,日本民族对自我剖析有特别的爱好。2、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借着适当的行为而一再表达的不仅是阶级差异而已-虽然这一点极为重要 -其他必须加以考虑的还有双方的性别、年龄、家族关系以及过去的交往等因素。在日本,家庭是学习及细心尊奉礼节规则的场所。

6、以性别、世代以及长嗣继承为基础的阶层制度乃是日本家庭生活的核心。3、日本人认为,如果一个人不时时刻刻记念着天皇所赐的恩惠,他就不能为国家、生命、身边的大小事件而感到欣慰。在整个日本历史上,一个人的最大债主,就是他的最高上司。在不同的时代,这种人曾是地方主君、封建领主、将军;今天则是天皇。4、日本人是尚礼的典型,而且由这种显著的尚礼,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尽量限制那些必须洗刷污名的机会。他们虽然把由侮辱所引起的愤慨视为成功的最佳刺激,却限制了引起愤慨的事机。只有在特殊的境况,或者当消除愤慨的传统手段遭到了挫折,愤慨之情才可以产生。日本对这种刺激的利用,无疑有助于它在远东获致支配的地位,也影响它最近十年

7、间对英美战争的政策。5、日本的性格,大概来自人类最深重的一种自卑感。不论表现为武士的强毅、冷静、自制,或表现为军事侵略的凶残顽恶,或表现为经济掠夺的嚣张跋扈,皆为其深重的自卑感之表现。在这一点上,一个国家与一个人是一样的。一个人的自卑感来自肉体上的或心理上的残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自卑感,则是来自地理上的或历史上的诸多因素。五、我的认知日本人重视精神信念,因此产生了武士道精神,对待战争,也相信精神会带来胜利,一旦被俘,要么剖腹自杀,要么变成完全倒戈的叛徒;日本的等级制度森严,但没有人会去打破它;日本人认为“孝 ”是至高无上的,意味着没有条件地服从和侍奉父母,即使父母是错误的,也必须听从,由此带来

8、的可能性的悲惨后果被视为值得尊奉和传道的人生经历;日本人对天皇绝对的忠诚;日本人眼中的“情义” ,不同于任何国家,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理解;日本人厌恶竞争却又争强好斗,服从强者。日本有其独特的文化,许多都是别人深入理解的,例如耻感文化,耻感文化的罪恶感来自于恶行彰显于天下之后的极度羞耻,它只关心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恶行,如果没有人知道,那么人们并不会因为自身的恶行而感到困扰。日本人喜欢樱花,也以樱花来比喻武士,他们认为樱花的几个特性很符合武士的特点。首先,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单个的樱花并不美丽,但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这和日本武士的集团精神是很相似。武士道是注重共性,他们既不忠君也不爱国,他们

9、爱的是自己所在的武士集团,日本人评价武士也不是以是否忠君爱国来评价的,而是看他是否忠诚于自己的武士团。二是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豪无留恋的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日本人生活中最固定不变之处就是,不平等一直是其社会生活的原理。对他们来说,依据等级制度做的行为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日本人生活的等级制度就像表现在家庭之中一样彻底。在日本封建社会具有复杂的层化组织,各人的地位都是依世袭而决定。而像中国一样存

10、在的暴动与起义,日本却有着不同的作法。因为他们接受这种等级制度,所以他们的行为的出发点不是为了改变自己的阶级地位而是为了其它如尽忠、为了让日本更强大等原因。本等级制度的另一个集中体现就是日本人民对天皇的态度。日本人认为自己是社会和历史的负恩者,他们把对天皇的恩泛化到整个社会结构中,将所有的社会关系都理解成受恩和报恩的关系。在明治维新前的日本,要求忠义的对象仅仅是被指向各个大名和将军。而在明治维新后,新的统治者将这种力量抽离出来,附加在天皇身上。由于“ 忠” 是献给 最高统治者的,因此就只能献给或许只有精神力量但全无实权的天皇。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在社会等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完

11、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同样也有自己没有办法改变的地位。即使天皇没有掌握实权,仍然是所有日本人心中的精神支柱。这种对天皇的信仰,不仅是长期的等级制度文化的一种体现,也使等级制度更为明确化。这样,每个人处于不同的社会角色,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恩情,使得他们自觉履行义务而毫无怨言,实际上也就从社会心理层面阐释了等级制度存在的合理性。日本式的报恩,要像“ 义务 ”一样的去完成,恩是一种债务,是必须偿还的。对天皇报恩就是“ 忠” ,给父母报恩 就是“孝”。这些都是强制性的,是与生俱来的。在我们中国人的思维中,情义和忠诚往往是协调统一的,一个有情有义的人通常会被认为是忠诚的。但是在日本,“情义”

12、 和 “忠诚”准则是互相独立的,这两者并没有成功整合融为一体,而始终各行其是。这主要是与日本人对情义的理解的独特性,日本人所理解的情义是指自己名声不受玷污的义务,有一种为名誉而生的情怀在里面。日本人的“忠诚” 既对上级组织和长辈及有恩者的一种坚贞不渝的道德取向。这种强烈的忠诚意识,使得他们认为在忠诚面前,甚至于正义与非正义都不重要了,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他们觉得忠诚更能维护他们的荣誉,他们也会做出违反情义的事。从情义和忠诚这个角度,日本文化中的矛盾性就可见一斑了。耻感在日本人的生活中的重要性,就像任何具有深刻耻感的部族或国家一样,意味着每个人都非常注重群众对其行为的臧否。他只需要臆测他人会有

13、什么判断,他必须依照这种判断而行动。如果每个人都遵循同样的规则而且相互支持,日本人可以轻松愉快的行动。日本人不会因为自己做了错误的事情耻辱,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超越性的善恶观念。他们的耻辱都是来自他人的评判,只要觉得别人看不起他或者让他受辱,日本人就会杀人或者自杀。日本人认为不遵守明确规定的各种善行标志,不能平衡各种义务或者不能预见到偶然性的失误,都是耻辱。这就是本尼迪克特所说的日本文化是一种“耻感文化” ,这与西方的 “罪感文化”是不同的。“ 耻感文化”还带给日本人一项性格特征,即过分关注别人的评价更甚于自我评价。这种特征也有一个缺点,就是会使人为了名誉的行为经常“不想为而不得不为” ,这也形成

14、了这个民族自重,认真,严谨的特点。参考文献:【1】Mishima, Sumie Seo, My Narrow Isle, 1941, p.107.【2】 新约罗马人书十二章二十节【3】How the Jap Army Fights, 选自 Infatry Journal 之文集,优企鹅丛书出版。1942。【4】Watson, W. Petrie, The Future Of Japan, 1907【5】Lowell, Percival, Occult Japan, 1985, pp,160-121出版信息: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0 年 6 月第 1 版题 目: 菊与刀读书报告学 院: 外国语学院专业年级: 10 级英语三班学 号: 1015010322姓 名: 马海晶课程教师: 陈静漪上课教师: 致用 617联系方式: 152517761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