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023835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摘要:本研究采用学习适应性测验(AAT) ,在安新县调查了农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安新二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平均水平高于全国常模 ;学生学习适应不良总检出率为 1.9%,低于全国常模水平;学习适应性年级差异显著,初一学生学习适应性显著优于初二和初三学生;学习适应性在学习成绩等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学习适应性不存在性别差异。关键词:学习适应性;农村初中生;年级;性别;学习成绩等级Abstract:This paper explored the learning adaptability development of ruralmiddle school st

2、udents by using AAT in the town of AnXin . The result s showed the rate of students who get bad learning adaptability socres was 1.9% which was lower than the mean level of the country.There are some significant grade differences and the learning adaptability of the first grade students were signifi

3、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other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learning adaptaility were also found between students who obtain different score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 students and female students.Key words: learning adaptability, ruralmiddle school students,grade,sex,ran

4、k of scores1 导言国内学者基本倾向于把适应性看成是个体表现在为取得自身与环境相互协调的某种身心活动或学习活动中较为稳定的能力。学习适应性系指克服种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一种倾向,也可以说是一种学习适应能力。学习适应性包括的主要因素有:学习热情、有计划地学习、听课方法、读书和记笔记的方法、记忆和思考的方法、应试的方法、学习环境、性格和身心健康等。关于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中外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做了许多研究。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表明,基于业绩(外部表现)目标的自我定向会导致学生的非适应性行为,而基于掌握(任务完成)目标的自我定向会产生适应性行为 1 。韩国学者Jang等的研究指出,学习

5、适应性并非基于日常考试成绩,而是学生将学习适应性能力如何应用于生活中,因此惊喜与较高的学业成绩对学生的竞争性教育是不利的 2 。 美国学者Urdan等研究指出,基于业绩表现的学习目标会出现较差的学习热情,认知能力,以及毅力不持久等特征 3。而我国学者主要侧重从维度差异角度研究学生学习适应性。目前国内多数研究都采用从日本引进的由上海华东师大修订的“学习适应性量表”(AAT) ,对学生的学习适应问题进行研究。白晋荣等(1997 年) 对491 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中学生总体适应不良检出率为25. 87 %,其中农村学生学习适应不良检出率明显高于城市学生,高一学生学习适应不良检出率明显高于初一学生,

6、男生高于女生 4 。戴育红等(1997) 对305 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有20 %的中学生处于学习不适应、甚至学习困难的状态。其中初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明显优于高中学生 5 。而张承芬等人研究中学生学习适应性得出新的结论:虽然学习适应性随年级升高有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说明学习适应性并不会随学生年龄增长而得到自然改善,它主要是习得的结果,而且一旦形成某种倾向又相对比较稳定 6。而国内关于农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较少,王惠萍等人从年龄和性别上探讨了农村中学生学习适应性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初一学生的学习适应明显优于高一学生。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具有随着年龄增长而明显下降的趋势,且女生的学习适

7、应性明显优于男生 7。此研究没有探讨农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的整体发展水平等问题。还有不少研究发现,学习适应性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直接原因。不少学生学习后进既不是因为智力迟钝,也不是由于知识经验准备不足,而是学习适应不良导致的。根据多方面研究学习适应性与学业成绩有很大的正相关,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好, 学习方法科学, 能提高学业成绩; 相反, 学生的学习适应不良 , 则会导致学业不良, 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发展与成才。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此, 研究、了解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有助于我们对学生的学习作出比较全面和科学的认识和分析,继而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具有现实的意义。本研究

8、采用学习适应性测验(AAT) ,对保定市安新县农村初中学生进行测查,旨在了解农村初中生的学习适应性发展状况,以及农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在年级、性别和学习成绩三个维度的差异,为农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的培养提出建议,促使他们有效的学习和身心健康成长。2 研究方法2.1 被试在安新二中分别随机抽取 200 人,其中初一、初二和初三学生 70 人、70人和 60 人,以班级为单位,由调查员说明后,团体施测。最后剔除无效问卷,获得有效问卷 160 份,有效率为 80%。表 1 学生数统计表初一 初二 初三 总数学生总数 男生女生学习等级1学习等级 258322639185323302917492029301

9、616075858851学习等级 3学习等级 4学习等级 5100511120731该调查考察三个维度,分别是年级,学习成绩等级和性别。表 1 显示,初一、初二和初三学生总数差距不大,男女生人数差距不大。由于请老师逐个评定样本学生的成绩非常困难,所以这次调查以学生之前期中和期末的平均考试成绩为参考,评定出 1、2、3、4、5 五个等级,1 等级表示学习成绩最好,5 等级表示最差。因为是农村中学,所以评定标准较宽,20 分一个等级。但问卷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都集中在 1 等级和 2 等级,3、4、5 等级学生数量太少不能做统计分析。因此只做两个等级的统计分析,只是为了探讨不同学习成绩等级的学生的学

10、习适应性水平的差异状况,而不是优等生与差等生学习适应性水平的差异状况。2.2 测量工具采用了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等人修订的学习适应性测验量表() 。该量表由日本教育研究所学习适应性测验研究部编写,周步成等人根据我国儿童的学习情况对该量表进行了标准化修订,能较准确、全面地反映学习者在学习热情、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及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特征。整个量表包括118道选择题,内容量表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学习环境,身心健康,回答一致性、原因归属、认知型学习方式、记忆型学习方式、实际调查、要求水准。其中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学习环境和身心健康作为学习适应性的四个分量表,称为分测。通过这四个分量表,即能测查出

11、1 个学生总体上的学习适应性情况,对这种总体上的测查,全文统称为“总测” 。 。即该测验不仅能从总体上测出被试学习的适应水平,而且也能从4 个不同方面测出被试的具体情况。原因归属、认知型学习方式、记忆型学习方式、实际调查量表不计分,其他量表三级计分,分别记1分、2分、3分。学习适应性总分范围为90-270分,得分越低,标志着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越好,该量表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750.88,折半相关系数为0.710.86。2.3 测试过程调查由研究者完成,调查由学校老师组织,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法,收集问卷并整理后,所得有效数据全部输入计算机用 SPSS 15.0 软件统计分析。3 结果3.1 该学生样

12、本问卷有效性检验表 2 学生样本问卷有效性检验平均数标准差 r内部一致性量9.494 2.003学习适应性总体水平157.738 19.034.555*注:*P0.05) ;而总分方面也是差异非常显著(P0.05,所以学习适应性在性别上的差异不显著。4 分析与讨论4.1 学习适应性的好坏与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系密切。近年来, 中学生由于学习紧张、学习压力大等因素的影响, 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在本研究中, 学习等级高的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显著好于等级低的学生, 其“身心健康”状况也显著地好于等级低的学生。初一的学生学习适应性显著好于初二和初三的学生,其身心健康状况也显著好于初二和初三的学生。可能原

13、因是初一学生学习压力小,而初二初三学生,尤其是初三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影响到身心健康。这说明学习适应不良, 已经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 这一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4.2 学习适应性整体发展水平从表 4 可以看出,安新二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整体水平比较乐观,在中上、中等水平上的学生比率都大于全国常模,在中下水平上低于全国常模,没有差等水平学生。而在优等水平上的学生比率(3.1%)却低于全国常模(7%) 。针对目前中学生学习适应性水平普遍不高,中上和中等水平占大多数, 部分学生仍存在适应不良的状态, 我认为学校和教师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全体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指导。同时, 还必须注意到学生之间的学习适应

14、性发展水平不一致, 因此还需区别加以指导。4.3 学习适应性年级差异显著由年级的差异检验看来,初一学生的表现最好, 初二和初三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则出现了大幅度滑坡的趋势, 初二和初三学生学习适应性水平相当。农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所以出现这种发展趋势, 我认为有两点原因:一是人们对学习适应性教育的认识和采取的教育措施方面。人们往往以为, 初一是学习适应性教育的关键期。所以, 从校长到任课教师, 都非常重视初一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教育与指导。这种教育与指导对于初一学生来说, 的确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他们在学习适应性测验中的平均得分最高。进入初二以后, 人们以为学生经过初一的学习适应性教育与指导之后, 已经

15、形成或建立了良好的学习适应性。因此, 从初二开始, 往往放松了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教育。但情况并非如此, 这种对学习适应性教育的误解和放松, 使初二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不但没有得到巩固和发展, 反而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并且, 初三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进一步下滑; 二是初一学生升学压力小,初三学生升学压力大,初二学生处于中间阶段,这是初二和初三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变差,导致学习适应性下滑。由此可见, 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不能一蹴而就, 更不能一劳永逸。初中生教育应当常抓不懈, 贯穿于初中学习阶段的始终。学校要不断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做好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只有这样, 初一学生学习适应性

16、教育的效果才能在初二、初三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4.4 学习适应性在学习成绩维度上差异显著学习成绩等级高的学生和学习成绩等级低的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和身心健康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学习成绩等级高的学生显著优于学习成绩等级低的学生。在学习态度分量表上,学习成绩等级高的学生显著优于等级低的学生,我认为原因之一是老师的期待,即皮革马利翁效应。老师总是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给予更多的期望,这种期望表现在各个方面,如说话的语气、眼神,作业、考试等。这种期待无疑给学习好的学生一种优越感,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环境,人际关系乃至身心健康,使学生有更好的学习适应性。可以证明学习适应性与学习成绩存在正相关,可以说 学习适应不良是导致差生出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此, 加强学习适应性教育与指导可以防止初中生学习优劣的严重两极分化, 从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4.5 学习适应性性别差异不显著。这与前人的许多相关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