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植物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021113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土植物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乡土植物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乡土植物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乡土植物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乡土植物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土植物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土植物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土植物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摘要】:在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中,充分发挥乡土植物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优势和地位,根据植被生态学原则,通过增加乡土植物在居住区、行道树、公园、广场、街头绿地、住宅区和单位附属绿地、屋顶绿化、河岸、绿带中的应用,对增加本地植物指数和综合物种指数、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生?B 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态园林;乡土植物;重要意义 1 乡土植物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的优势 1.1 乡土植物资源丰富 野生植物是天然风景和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很多现有栽培品种的祖先,是花卉育种的重要资源和原始材料。我国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丰富,被西方称为“世界园林之母” 。令人遗憾

2、的是这些宝贵的财富仍有许多还埋没于山野,自生自灭,未能走进城市,走进人们的生活。因此,对野生乡土植物的调查、开发利用对丰富物种多样性、改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2 乡土植物适应性强、成本低、养护管理容易 乡土植物是长期生活在当地的植物种群和群落,生命力顽强,能够很好地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由于城市生态立地环境相对较差,生态脆弱,因此, 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具有适应性强、成本低、养护管理容易等特点的乡土植物在城市中具有较高的适应性。 1.3 乡土植物不会对本地群落构成危害 近年来,外来植物入侵本地生态系统,给当地的农业经济生产带来巨大危害。如水葫芦作为净化水源物种被引入中国,却因为这里的环

3、境气候特别适应其生长,本土水生植物无法与其竞争,造成其在中国江河湖道疯狂生长,给水产养殖业和河道运输带来不小的影响; 1.4 乡土植物反映地域特色 城市绿化中人们片面追求新、奇、特、异景观,大量引进外来树种,从而导致植物生长不良,达不到决策者和设计者的绿化效果。乡土植物能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从而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避免绿地景观大同小异、千篇一律的状况。而且,丰富的地方文化通过特色的本土植物配置可体现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塑造地方文化特色,使植物景观具有艺术灵魂和价值,使景观形象充满生机和活力。 2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乡土植物构建的原则 2.1 利用乡土植物构建地带性植物群落 城市植被建设应根

4、据城市所处的气候带选择合适的地带性群落类型,地处温带地区的城市不可能建设亚热带地区以常绿树为主的绿地系统,同样,地处亚热带地区的城市也不能建造以落叶树为主的绿地系统。因此,在城市植被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以群落为单位,尽可能把乔木、灌木、草本以及藤本植物因地制宜地配置在群落中,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反映本区域特色的植被景观类型。 2.2 生物多样性原则 城市绿地建设中应尽量模拟自然群落结构,形成有丰富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在内的物种多样性。以乡土植物为主构成的地带性植物群落为动物、微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和繁衍

5、场所,确保群落空间结构、营养结构和时间结构的合理性,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2.3 利用乡土植物构建城市绿地生态网络 增加乡土植物在城市公园绿地、屋顶绿化、居住区、城市道路、广场、街头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中的应用。不同的绿地类型选择相应的乡土植物。如在屋顶绿化中,使用根系较浅、穿透性不强、抗性强的小乔木、灌木以及地被植物等。居住区具有建筑密度高、可绿化用地面积有限、土质和自然条件差、同人接触多的特点,因此要选用易生长、耐旱、耐贫瘠、树冠大、枝叶茂密、易于管理的植物,避免有刺、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植物。 3 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中乡土植物的应用对策 3.1 挖掘野生乡土植物,充实乡土植物资

6、源 野生乡土植物具有适应性强、抗性好、繁育栽培成本低的优势,是建设节约型园林的重要资材。野生乡土植物属于珍贵的自然资源,其应用并不是简单的“山苗进城” ,对调查发现的优良野生乡土植物,应进行科学合理的筛选与栽植试验推广,通过采种、扦插、嫁接、组培等技术措施促进乡土植物的规模生产,充实城市绿化乡土植物资源,为城市生物多样性建设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打下良好基础。3.2 除乡土乔、灌木外,增加乡土地被植物的应用 在城市建设中,园林植物的应用多以乔、灌木为主,而对乡土地被植物的应用较少。乡土地被植物种类繁多,色彩丰富,抗逆性强,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生态立地条件,既喜欢肥沃良好的土壤,也能忍受干旱贫瘠,有的甚

7、至能在废弃的建筑渣土和深度阴蔽的林下生长并形成良好的覆盖与景观效果,是园林绿化不可缺少的基础材料。因此,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除应用乡土乔灌木以外,应增加乡土地被植物的应用,达到“绿草铺地、乔木遮天、花草点缀、黄土不露” 的总体效果。 3.3 提高人们对乡土植物的认识 在国内的园林建设中很多人都存在这种思想,那就是在选择苗木上认为外来的植物属于高贵植物,本土植物属于低档次的植物;很多人认为外来的一些新鲜植物才能提高园林的品味,而忽视了乡土植物对园林和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真正影响。 小结 近自然群落的构建应以多类型的混合生物创造为基础,模拟地带性潜在植被,积极保护自然更新的幼苗幼树,并为其创造空间扩展的环境条件。以种类丰富的草地代替单一的草坪,依照地带性乡土植物辅以混播或混作,构建低维护自然野花群落。特别是在公园、河岸、绿带及人工林等地,恢复或重建部分近自然绿地群落,创建城市新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为野生生物的觅食、安居和繁衍提供良好空间。 【参考文献】: 1 孙卫邦.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J.中国园林,2003(7):63-65. 2 张运兴,李汉春.河南乡土树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9):142-143. 3 于倩玉,于树成,阎红霞.利用野生乡土植物建设生态园林城市J.林业勘查设计,2012(1):40-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