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批发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30017714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蔬菜批发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蔬菜批发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蔬菜批发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蔬菜批发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蔬菜批发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蔬菜批发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蔬菜批发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蔬菜批发市场可研报告“宁可三日无荤,不可一日无蔬。”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消费意识越来越强烈,吃菜问题越来越被老百姓重视。在今年太原市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上,呼吁打造与市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菜篮子” 工程的声音越来越高。太原市蔬菜供应数量和质量安全问题,成为政府和代表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 【蔬菜现状】蔬菜主产区种植面积减少 围绕百姓关注的“ 菜篮子 ”问题,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古交市代表李恩庆谈到了目前太原市蔬菜面临的困难。首先是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扩展,原先近郊蔬菜主产区的种植面积大幅减少,人多地少、土地紧缺,对蔬菜生产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其次,是季节性供给不平衡问题依然明

2、显。太原市蔬菜生产以大路菜为主,虽然供给总量有余,但冬春季自给不足,难以形成满季节供应,难以捕捉上市时间差,难以寻找市场价格波峰,蔬菜生产受市场的约束依然严重。而受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的影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集约化经营受到制约,再加上蔬菜面源污染不同程度的显现,使太原市蔬菜的生产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近年来农资价格的上涨,菜农的生产成本也不断增加,安全生产技术的低下,直接影响了菜农的收益。除此之外,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尚未解决。尽管在市政府的引导鼓励下,有不少能人志士和企业老板转产投身到蔬菜生产中,为全市蔬菜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受资源禀赋和资金投入的影响,蔬菜产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不

3、足,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代表建议】为菜农卖菜提供绿色通道 李恩庆代表建议,应采取广泛吸纳社会资金,以企业化、市场化运作方式,实现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确保蔬菜基地按照标准要求建设。同时,建立健全绿色通道,促进蔬菜供应优质化、超市化。蔬菜是鲜活产品,交通管理部门和市场管理方,应为蔬菜进城提供便利措施。对规模型蔬菜基地和种菜大户在农贸市场或超市设立直销点,应给予鼓励,并在摊位安排及相关费用收取中给予优惠。应继续为菜车进城亮绿灯,真正为菜农卖菜提供绿色通道。 傅建荣代表则建议,高度重视“ 菜篮子”工程市长负责制,切实解决太原市蔬菜季节性供需矛盾。吕大成代表认为,在“ 十二五”

4、规划中提出了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目标任务,采取抓好“菜篮子” 工程、落实“ 设施蔬菜百万棚”计划及开展“农超对接 等措施,力求解决好市民吃菜难、吃菜贵的问题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他建议,太原市政府要进一步重视”三农“ 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农业,使农民真正富裕起来,只有农村发展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富差距大的问题,同时太原市政府要进一步采取措施,解决流通环节问题,加强蔬菜销售市场的管理,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马文志代表建议,继续加大” 菜篮子“工程建设,每个城区都建一个蔬菜批发市场,让百姓得到更多实惠;赵锁祥代表则认为,应该加大对蔬菜基地建设的投资力度,解决太原市蔬菜供

5、应紧缺、价格昂贵的问题。【政府态度】提升省城“菜篮子”供给能力让百姓欣喜的是,着力缓解“ 菜价高”的问题,新增设施蔬菜 15 万亩,构建绿色蔬菜通道,建成标准化菜市场 40 个。这一条明确写进太原市政府承诺今年为民办好的十件实事中。在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也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形成产地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明显的“一村一品” 、“一县一业”发展格局,大力实施“ 菜篮子”工程,用 2 年3 年时间,突出建设一批实施化、集约化的“菜篮子” 产品生产基地,提升省城“菜篮子” 供给能力。 晋源区菜篮子工程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录入者:admin | 时间

6、:2008-08-08 | 作者: | 来源: | 浏览:286 次 晋源区位于太原市的西南部,区政府所在地距市中心仅 12 公里,区域内大运高速公路、西北环高速公路、新晋祠公路、307 国道、太汾公路交错成网,交通十分方便。晋源区辖 3 镇 3 街办、95 个行政村、18 个居委会,总面积288 平方公里,总人口 18.35 万人,拥有耕地 11.4 万亩。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立足实际,积极发展蔬菜、林果、畜牧等优势产业,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0573 万亩,干鲜果种植面积 1.84 万亩,猪、奶牛、羊、家禽存栏分别达2.4 万头、3494 头、15164 只、52 万只。为了全面了解我区菜篮

7、子工程建设发展情况,进一步推动肉蛋奶菜果产业做大做强,根据市局安排部署,我局近期就我区菜篮子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一)果树发展情况晋源区水果主要以桃、葡萄、杏、苹果为主,其中桃主要分布于姚村镇洞儿沟、姚村、黄楼、固驿、田村一带,种植面积达 1579 亩,品种以大久保、岗山白、水蜜桃、狗头桃为主,亩产量达 2300 公斤左右,最高达 3000 公斤,亩收入在 6000-9000 元之间,每公斤平均市场价格为 3-4 元。葡萄主要分布于姚村镇洞儿沟、蚕石、固驿、枣元头、槐树、晋源街办梁家寨、晋祠镇北大寺、张村、青阳河、索村一带,种植面积达 1462 亩,品种以

8、龙眼、无核白鸡心、乍娜、粉红太妃为主,亩产量达 1500 公斤左右,市场平均销售价格每公斤为 2-4 元,亩收入达 3000-6000 元。杏主要分布于姚村镇槐树、黄楼、蚕石、金胜镇木厂头、古寨、晋源街办黄冶、要子庄一带,种植面积达 1445 亩,主要品种以凯特杏、撒金红、短枝特大杏等为主,亩产量 500 公斤左右,市场销售每公斤为 3 元,亩收入达 1500 元左右。苹果主要分布于姚村镇姚村、洞儿沟、枣元头、晋源街办西街、店头、晋祠镇张村、王郭、新庄、索村、三泉头、金胜镇西峪、冶峪一带,种植面积 3767.3 亩,品种以红星、金冠、国光、富士为主,亩产量在 2000-3000 公斤左右,市场

9、销售价格每公斤为 2-4 元左右,亩收入平均达 5000 元。全区年果品总产值 3198.2 万元,占全区农业收入的11%,农民人均果品收入 240 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4.6%。为了进一步提高果树产量和果品品质,我区以科技示范项目为平台,积极争取省、市农业、科技部门的资金,以洞儿沟、黄楼、张村、武家寨等果园为主,先后示范推广了高渗钾微乳剂防治红蜘蛛、果实套袋、病虫无害化防治、生长调节剂应用等技术,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 6000 亩左右,特别是在洞儿沟果园围绕无公害水果标准化果园建设,实施了新型农药应用、果实套袋、杀虫灯防虫、黄板诱杀等无公害防治措施,果品质量明显改善,亩均收入大为提高。(二

10、)蔬菜生产情况1998 年新区成立以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蔬菜生产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心支柱产业来抓,大力实施 “菜蓝子工程” 、节能日光温棚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等项目,从 2000 年始,连续三年建成古城营、五府营、南张村三个万间节能温室群,全区日光节能温室总数达到 9.8 万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 2.0573万亩,初步形成了四群三区两片(古城营、五府营、南张村、东庄营四个万间节能温室群,南北瓦窑千亩豆角生产区、北邵千亩白菜生产区、固驿王郭千亩韭菜生产区三个蔬菜生产区,北邵、吴家堡两个温室蔬菜生产片)、规模生产的格局。全区蔬菜种植品种达到 40 余种,年蔬菜产量达 18 万吨,涌现出了许多亩

11、收入达 2 万元以上的典型户,尤其是五府营村,过去农民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亩收入仅为 200 元左右,自 2001 年建成万间节能温室群后,全村 570余户农民就有 260 户种植温室蔬菜,亩均蔬菜收入达 2.6 万元以上,是种植水稻收入的 100 余倍。积极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五府营蔬菜生产基地被确立为首批山西省无公害蔬菜生产试验示范基地和太原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并注册了“晋溪”无公害农产品商标,同时建立了南张村、东庄营、北邵三个区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全区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近 1 万亩,蔬菜良种覆盖率达到95%,西红柿、黄瓜两个产品通过国家级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逐步走上规范化发展轨道。

12、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基地,同创果蔬合作社组织社员自筹资金700 万元,建成 1 万间食用菌温室大棚,并配套建设了食用菌工厂化车间、菌种繁育中心、加工车间及保鲜库,年生产加工食用菌 3000 吨,带动农户 150户,成为全省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三)畜牧业生产情况生猪生产在政策推动和市场拉动下,发展明显加快,2008 年上半年存栏 2.4万头,同比增长 23.3%,出栏量达到 1.9 万头,同比减少 3%;肉羊受市场拉动作用,上半年存栏 15164 只,同比减少 1.1%,出栏 8081 只,同比增加 18.4%。 奶牛生产在政策、市场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鲜奶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全区存栏奶牛 34

13、94 头,同比增长 18.3%。家禽生产因饲料上涨,蛋价下跌, 出现下滑,存栏、出栏量分别达到 52 万只、36 万只,分别比上年同期减少 2%和增加 9.6%。全区畜牧业养殖大场(户)达到 97 个,建成 20 头以上奶牛场 38 个,百头以上猪场 43 个,上万只鸡场 5 个,百只以上羊场 10个,大型鸭场 1 个,建立养殖基地 8 个。2007 年,畜牧业总产值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农民人均畜牧养殖业收入 638.7 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品牌效应不大。近年来,我区围绕蔬菜、林果、畜牧等主导产业,先后注册了“晋溪、晋泉 ”无公害蔬菜、 “古唐”乳制品、“天珍

14、”无脂鸭、“满康”枣业等商标,但这些农产品在太原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不大,知名度不高。还有部分农产品种植历史悠久,在市场上也深受市民欢迎,如洞儿沟大久保桃、要子庄撒金红杏等,但由于资金等原因,一直未予注册。2、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滞后。我区肉蛋奶菜果等农副产品日常主要销往桥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清徐、小店等地,尚无一家专门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近年来,我区虽然成立了一部分农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但真正在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管理服务周到的没有几家,特别是农业经济人队伍建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滞约了优势农产品的发展。3、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不多。近年来,我区先后扶持建设了天珍鸭业、满天红果业、晋龙海乳业等一批农

15、产品加工企业,但这些企业在加工规模、产品档次和产业带动上都没有达到龙头企业标准,我区农产品大多以初产品上市,与深加工后农产品相比,增值效益不高。4、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体系尚不健全。一是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工作滞后。二是质量检测手段弱化、设备和能力缺乏,农业部门蔬菜农残检测设备缺乏,检测人员只能对少数品种进行抽查,不能对上市的蔬菜实施有效监控。三是部分农民的无公害生产意识不高,生产中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情况时有发生。5、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完善。我区区、镇(街办)农业服务部门技术人员缺乏,农业技术服务的质量与农民需求存在一定距离,农业技术推广指导工作因经费问题,只能通过技术培训和市级科技推广示

16、范项目针对性地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和示范推广。6、温室补助资金不到位。为加强和完善绿色蔬菜基地建设,推进蔬菜产业发展,2006 年,市政府出台了 绿色日光节能温室建设实施意见(并政办发【2006】74 号),对新建温室从 1000 间以下, 10000 间以上确定了具体的补助标准。我区响应市政府的号召,积极动员各地发展日光节能温室群,仅2007 年就新建日光节能温室 2 万余间,但至今温室补助资金没有到位,挫伤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三、对策与建议(一)打造农业绿色品牌,推进绿色转型。以全市加快推进农业绿色转型为契机,集中力量和资金,突出抓住具有较强优势的奶业、生猪、蛋鸡、蔬菜、水果、苗木花卉等产业,加快基地建设和产品认证,树立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一是结合实际,尽快制定蔬菜、食用菌、干鲜果品等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加快推进我区绿色特色农业转型。二是依托天泉公司优质水稻示范基地,严格按照晋祠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一步规范晋祠水稻生产技术,重塑“晋祠大米” 品牌;积极争取资金,引导帮助同创果蔬合作社,加快蔬菜、食用菌产品认证,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