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皋埠镇中学创建省绿色学校自查报告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30015936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皋埠镇中学创建省绿色学校自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皋埠镇中学创建省绿色学校自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皋埠镇中学创建省绿色学校自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皋埠镇中学创建省绿色学校自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皋埠镇中学创建省绿色学校自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皋埠镇中学创建省绿色学校自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皋埠镇中学创建省绿色学校自查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2017皋埠镇中学创建省绿色学校自查报告20*皋埠镇中学创建省绿色学校自查报告 皋埠镇中学创建省绿色学校 自查报告 一学校概况 我们皋埠镇中学地处城郊,位于绍兴市越城区银皋埠,南临省级风景名胜-吼山,北靠104国道,近枕古运河。学校前身为解放初的樊江小学,1969年始初设初中班,后曾名樊江中学。经过近40年的改造、发展,从最初占地仅亩多的戴帽初中,发展成今天的浙江省示范初中、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绿色学校、市卫生学校市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市青年文明号、区文明单位,学校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现有教职工2800余人,师资力雄厚。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齐全,现代教学设备更趋完备。多功能厅、校电视

2、台演播室、电脑房、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课件制作室、校园网站、校园网络管理平台等现代化教育设备一应俱全。 90年代初学校加快旧校改造,学校以此为契机,以创建文明学校、示范学校为载体,集中资金和力量逐步建立一流的教育文化环境,一流的现代教育设施。学校运用审美化、整体化的观点进行校园环境的同步改造和不断优化。匠心构思的校园广场钢雕,中心花坛和近百米的宣传长廊,寓美与张力于一体。从1995年开始实施校园绿化环境教育工程建设,1999年起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程。现校园绿地覆盖面积35%以上,已有近百种花卉树木。绿树成荫,四季花开,满园绿色,是莘莘学子的理想学园。第 2 页20*年底被命名为绍兴市绿色学

3、校。 二创建绿色学校的一些基本做法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对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的认识 我们将绿色学校的创建作为提高办学品位、拓展并深化素质教育内涵的重要环节。紧紧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核心,本着尊重人和完善人的宗旨,把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原则、指导思想落实到学校各项活动中去,融入到学校环境教育的全过程,将知识、践行和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明确创建目标,建立科学的管理机构。 明确以环境教育为依托,倡导绿色管理,带动学校素质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培养素质全面的学生作为办学理念,将环境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中。在实施过程当中学校成立了由校长负责,教务处、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少先队、各教研组负责

4、人以及家长、学生代表组成的领导小组。并把环境教育的具体活动落实到人,责任到人,教务处把好学科渗透关,一线教师负责在学科中实施,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少先队负责环境活动的执行与指导,科学课教师负责环保知识讲座,总务处负责校园环境建设与管理。采取多层次、多角度,抓结合、促渗透的措施,全方位地推进环境教育。 (三)结合新课程实施,让绿色走进课堂,走近每一个学生。实施环境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基本途径在课堂。 1加强了教师的环境意识,注重提高教师的环境教育能力。首先。定期对教师进行环境知识讲座,利用网络,了解新的环境教育信息。其次,通过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进行环境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课题研究,从而提高课堂

5、环境教育的效果。再次,在学校教育、教第 3 页学评价体系中,增加了环境教育必须有机地渗透在学科教学中这一指标,保证了环境教育的持久进行。几年来,我校教师的环境教育意识与能力正在不断增强。 2充分挖掘课程内涵,有机渗透环境教育。学校坚持全面加特色的办学目标,有计划地实施了渗透式环境教育模式的实践和研究。据教科室调查显示,教师能够按照教材或学科教学指导纲要(课程标准)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组织教育,教师对环境教育的兴趣越来越浓;与环境教育密切的自然学科、社会学科,其环境教育开展得更好;语文学科随着课外阅读延伸,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为主题的文学作品、科技类说明文已渐成阅读主流。 在重视渗透式教学的同时,着

6、重采用案例式教学。通过案例讲座、思辩讨论、主题班会、利用学校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以及其他教育媒体,全方位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大自然复杂性、多样性的认识,培养他们对环境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决策的初步能力,为学生营造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时间,建立能展示其才能的平台。 3探索绿色活动综合实践课程。结合新课程实施,已逐步构建起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艺术人与健康人与网络人与创造等六大版块为主的课程内容。通过活动与交往,让学生不仅得到真实的情感体验,而且促使学生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出有效的行动。探索丰富多样的课程呈现形式,正在开发案例式校本绿色课程。 (四)实施具有校本特色的绿色德育,提高创建活动

7、和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提高初中学生的环境意识,不仅表现在现代的环境理论、时尚的口号里,更重要的是将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技能态度,体现在学生的世界观第 4 页、环境观、价值观和道德行为中。 “绿色德育”是我校今年在市规划立项课题构建绿色德育体系,提高学校德育效果中提出的学校管理、德育工作新理念。旨在使绿色学校特色的形成、学校德育的内容和途径等方面有所创新,为学生创设多彩的绿色平台,使每一个学生在绿色活动绿色实践中接受绿色的体验,陶冶美的情操,在和谐中发展。使学校环境教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树立绿色理念,构建绿色德育网络。绿色德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生态环境教育,而是融合了绿色所象征的自然、和谐、人

8、文、民主等思想的一种现代德育观。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成为绿色德育的辅导员,成为绿色种子的传播者,成为绿色校园的耕耘者。学校已初步建立起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领导教师学生层层互动的绿色德育网络。 2、营造绿色文化氛围,创设绿色德育情境。在旧校改造、硬件环境建设过程当中,学校运用审美化、整体化的观点进行校园环境的同步改造和不断优化。本学期初,更新了所有室内外的名人画像、名人名言标牌,再造了30余米的宣传长廊(原有60余米),成为校园又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使校园环境更体现出教育性、艺术性、科学性和愉悦性。我们还充分利用学生自编自播的天天播出的校园之声广播站、校绿苑电视台等现代化教育媒体长期进行宣传,

9、还组织文化艺术节,才艺表演美化教室美化寝室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同时强化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造的舆论导向,努力为每一个学生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 第 5 页3、丰富绿色体验,强化绿色德育实践。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着重抓好五建,突出五还即:创建绿色班级基地把选择权交还给学生;创建绿色校园基地把创造权交还给学生;创建绿色家庭基地,把宣传权交还给学生;创建绿色社区基地,把参与权交还给学生;创建绿色社会角色基地,把体验权交还给学生。政教处、团委、学生会联合,通过学期系列学生自主活动、共青团绿地认养、环保志愿者活动、小记者校内外采风参与文

10、明社区创建等丰富多样的活动载体,使每一个学生在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里,在富有青春朝气和时代气息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强化绿色情感体验。 4、细化绿色评价,凸现绿色德育效果。在学校管理中,我们把绿色体验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坚持人文、自然、和谐、民主的要求,大胆创新,制订了既有科学性又有激励性的绿色评价指标,切实转变传统的德育观、评价观,进一步规范教育常用语学生评价用语推广使用普通话和礼貌用语,建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学校正在开展一系列的绿色评价活动,如绿色班级绿色寝室绿色课堂绿色家庭的创建和评比,突出团队精神,营造和谐集体,让每一个学生在团结、进取、宽松、和美的

11、环境中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 (五)初步探索把绿色理念渗透到学校管理。 逐步形成关于可持续发展学生的共识。对学校软硬环境,包括人、环境、财物、信息在内的教育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合理配置;动员学生、教师、家长、教辅人员都能参与管理和决策的过程,形成愉悦、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扎扎实实地开展创建省绿色学校活动。第 6 页共同营造起更加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 三对照标准自评说明 根据省教育厅、环保局有关文件,对照浙江省创建绿色学校考核标准和我校绿色学校的创建实际,自查自评如下:(一)创建绿色学校的管理(30分,自评30分) 1学校经过二轮的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建立了务实性的环境教育管理工作小组和争创绿色学

12、校领导小组。制定了明确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 2。在学校分年度教学计划中都以学校工作目标纳入计划中。20*年在成功创建市绿色学校省示范初中的基础上,又主动规划创建省绿色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基础知识及绿色学校的各项标准的学习培训,具体措施落实。 3。学校按年度制定环境教育活动计划,根据初中三个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选择与他们密切相关的学校、家庭及周围环境中有代表性的具体环境问题案例,开展生动有益的教育活动,如环境科普宣传、校外考察访问、环保知识竞赛、绿色志愿者行动、探究性活动等。这些活动都能体现生动性、层次性、直观性和有效性,从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环保能力。由政教处团委以及领导小组对活动进

13、行考核,并纳入班级量化考核。是创建活动持久开展。 4。我校从改扩建以来,就把环境建设放在首位,一期绿化就投入20多万元,着力营造校园互动式教育环境。以块化与绿带相结合的多样布局,美化、绿化校园。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构筑美育效能。绿色资产在不断增值。有以吼山风景区果园为主的绿色教育基地和劳动实习基地,建立了校园花木档案,编制花木名录,给校园所有花木命名树牌,成了很好的课程资源。 第 7 页5环境教育与所有的课程有关。学校积极做好结合与渗透环境教育的指导和研究,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在自然学科、思想政治课、社会学科、语文学科中具体落实环境教育内容。组织环境教案观摩、评比。利用校园网络,畅通信息渠道,共

14、享资源。 6 从1996年来,特别是创建市绿色学校以来,学校更注重资料的积累,原始记录都归入学校档案,集中管理。 。创建绿色学校的效果(70分,自评68分) 1我校的环境教育主要采用学科渗透和活动结合的方法进行,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同时,环境教育列入学校素质教育中,环境教育内容有教案、有说课、有讲评,各学科教师积极优化教材中环境教育内容,教学中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学习效果明显。积极开展环境教育教研活动。 2。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要使学生掌握环境基础知识,除了通过有关课程教学之外,还必须进行深入浅出的培训和教育。学校多次邀请镇、区的有关行家来校作环保、食品卫生、防疫等专题讲座。学校还多

15、次组织了绿色伴我行我和环境告别陋习等主题班会,还举行我爱校园的演讲、征文比赛,开通绿苑校园广播电视台。诸多的宣传教育,促使学生切实掌握环境基础知识和环境保护的基本能力。 3学校利用青年志愿者服务站青年文明号绍兴晚报小记者站阵地,在学校内成立了绿色志愿服务小队等环保社团,团委、学生会成立了绿苑之声广电台,自然科学教研组组织了环保科技活动第 8 页小组。创办金牧场校刊8期。开展以环境科学、环境保护为题材的摄影、绘画比赛5次,使学生受到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 4学校强化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绿色德育工程的启动,使创建活动又有了新的抓手。学校一直来开展班级量化考核,绿色班级、绿色寝室评比指定,实施爱校公约、卫生公约,美化绿化教室、寝室,把绿色行动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紧紧的联系起来。几年来的示范初中建设,已促使学生良好的环境、卫生、文明意识,环保行为已渐成风气。 5学校布局相对合理,绿化率在35%以上。新教学大楼、综合楼、餐厅都有设计部门负责设计,校园环境做到了绿化、亮化、美化、净化。针对学校住校生多的特点,经常性地开展节电、节水、垃圾减量分类处理的教育,食堂禁用一次性木竹筷,使用校园一卡通。学校设有四只废物回收箱。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