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制度建设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0015562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制度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制度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制度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制度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制度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制度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制度建设(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制度建设山东天平信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贾新岩 高 磊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完善的市场经济,需要建立相对健全的诚信制度。我国正处于市 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 社会中出现的失信行为和信用危机,会严重地危害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必 须加快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大力弘扬诚信精神,奠定社会诚信制度的基础,扎 实推进社会诚信制度建设。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完善的诚信制度的必要性诚实守信在任何时期对于任何国度、任何民族、任何体制都具有普遍的价值,不诚实守信,不勤勉敬业,任何一种制度都难以正常运 转。 对于现代市场经济而言诚实

2、守信尤其重要。(一)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制度是完善市场功能、促进市场体制健康发展的有效保证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功能,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性的最根本保证。市场机制正是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迫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改善管理、 积极创新,从而达到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结果。市 场竞争必须公平、相对充分和有序。传统市场交易方式主要是现货交易,即一手交钱,一手交 货不同,现代市场经济的交易方式主要是信用交易。信用交易的出现和发展克服了时间及空间的分离对交易的限制,从而大大扩展了市场交易的范围。但信用交易的基础是交易双方的诚实守信,否 则不仅交易的成本会大大上升,而且交易的广度和深2度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3、。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经济道德、市场理论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有完善的诚信制度体系,要求人们具备契约意识和严格遵守契约的约束。诚信、契约精神是社会经济运行的润滑剂,它能保证各项经济活动顺畅进行,节约社会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从而提高全社会的 经济效益。无视契约精神,信用短缺,缺乏诚信使我们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造成 许多无谓的损失,使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无端增加,导致经济运行不畅,加大 经济运行的内耗和磨擦力,甚至导致社会经济秩序混乱。所以,一个 规范有序的市场,诚信是市场主体的准入证和通行证,诚信是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诚信制度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健康发展和运行的基石。(二)建立完

4、善的社会诚信制度是经济主体追求长远利益、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经济主体都会自觉遵从市场法则,追求利益最大化。利益最大化不是在一次交易中完成的,只能在长期不断的交易中逐步积累和实现。如果 经济主体通过不诚 信的方式谋取不正当的利益,那它必定是短命的,不可能维持长期的欺诈和投机取巧行为,因此它也不可能不断发展壮大,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当今许多跨国大公司、知名企业格外重 视信誉就是这个原因。企 业要健康发展,并不断取得越来越大的经济利益,就必须树立诚信形象, 维护其信誉。当然维护信誉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不 过这种成本付出是值得的。因 为诚信形象不但是无形资产,也是有形 资产,

5、它能 给企业带来 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在 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诚信 对于企业来讲不仅意味着较好的信誉,更意味着更高的竞争优势。通过严格履行合同,企业不仅能够赢得客 户,而且能 够树立良好的品牌。对 供应商的诚信能够 使企业赢得供应商的信任,从而获得较好的供货条件。3而对债权人和投资者的诚信意味着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获得更多融资的能力。企业维护信誉是一种投资,同样可以从中取得净收益,这种净收益是企业维护信誉付出的成本与所获收益之差。其成本是企业为维护信誉而放弃的机会成本。二、诚信制度不健全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一)主要表现如果市场中普遍存在不诚信行为,会导致经济的停滞不前和恶性发展,对经济社会生活

6、会产生诸多严重危害。我国一些经济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拖欠贷款、税款,违约 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以及披露虚假、质量欺诈等不诚信行为,增大了国民经济运行的摩擦力,直接增加了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成本,揭制了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概括地讲, 诚信制度不健全 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危害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市场缺乏信用将严重影响社会的投资和消费。二是破坏企业的正常经营,加大企业运管成本,削弱企业竞争力。三是影响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使宏观调控政策难以 发挥作用。四是信用 恶化 还直接破坏社会法制基础,经济主体以种种不正当的手段竞争,各类经济主体难以形成以契约为基础的法律框架。五是信用危机造成社会风气败坏,道

7、德水平下降,制 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二)原因分析一是经济体制转型使传统诚信体制失效。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整个社会被组织成一个全国大一统的企业,社会各部门、各单位、各利益主体不是以经济利益、以诚信为纽带联 系起来的,而是以一系列行政命令、指令性 计划联系起来的。在当前政治、经济体制转型期,传统的思 维方式、行为方式仍然发挥着影响,抗拒着市场经济的冲 击。特 别是在追求各自 经济利益时,使得一些 经济4主体无所适从,导致欺诈、赖账等失信行为发生。市场经济转型的冲击及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滞后,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加之 经济结构调整,出 现大量下岗职工及弱势群体,社会分配差距不断拉大,贫富悬殊

8、等社会现象发生,都引 发拜金主义滋生,道德观、价值观混淆,使社会信用 环境整体 恶化。二是信用约束机制尚不健全,失信成本低。诚信首先要有司法系统的保护,司法制度不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使不法之徒有恃无恐,就会变本加利破坏诚信。失信者不能及时 得到严厉制裁,守信者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就 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现象产生。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未成熟,正徘徊在“信用经济”的台阶之下,人们可以选择 “守信”,但当人们感觉“ 守信” 将付出更大的代价,而“不守信”并没什么惩罚,反而获大利时,必然会选择“ 不守信” 。不守信、没信誉,不仅导致个人、企业交易成本和社会总成本的大大提高,导致市场秩序混乱

9、,而且会严重地侵蚀“ 社会诚信 资源” 。诚信需要完善的产权制度,产权是人们诚信、讲求道德操守的基础。明晰的 产权是人们追求长远利益的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追求长远利益的人才会讲求信誉。如果产权不清,人们就无须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自然就没有必要 讲信誉。三是没有建立全国统一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估体系。对企业约束机制的内容之一就是要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和企业信用评估系统。只有每个企业都有信用档案,才能使企业的信用状况有案可查。在建立企 业信用档案的同时, 还必须建立专门机构对企业的信用程度进行评估,评出企业守信的等级。目前尽管我国已有数百家征信公司和信用评级公司,但它们的规模都比较小,信息也不完整

10、,而且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全国统 一的完善的企业信用档案系统,也没有建立完善的富有效率的企业资信评估体系。因而“哪个企业守信用,那个企业曾经失信”的信息5很难获得。企业或消费者因对交易的对方的信用状况缺乏了解而上当受骗的事例层出不穷。因怕再次受骗, 许多企业只好采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落后的交易方式。而许多失信者的失信行为由于没有档案加以记录,无案可查,因而它还有条件和可能再次失信。四是政府行为不规范间接影响诚信制度建设。社会信用的内容包括政府信用、企业 信用和个人信用。这三种信用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促 进的关系。每一种信用状况的好坏既影响其它两种信用,又受其它两种信用的制约。因

11、此企业信用状况如何,除了企业信用制度的自身建设外,也受政府行为及政府信用的影响。如果政府“政出多门,政策多变” ,这种行政方式 给企业以不确定因素。当企业不能确定现行政策的有效性会持续到何时的时候,就会导致企业行为的短期化。一些地方的地方保护主义不仅是阻碍自由竞争的重要因素,也是不讲信用企业的保护伞和失信行为的温床。改革开放后出现了大量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欠账 不还等失信行为,其原因之一就是地方保护 主义。一些地方政府 为了局部的经济利益,不仅在本地区不打假,甚至还支持本地企业造假售假。 对本地企业的赖账、 毁约行为千方百 计地给予包庇,当本地企业因资不抵债而进入破产程序时,与企 业合谋隐匿破产

12、财产。 这些行为无异于为 失信企业开了绿灯,致使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失信者取代守信者的逆淘汰现象。三、加强诚信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贯彻执行力度和执法力度。加强社会诚信制度建设,要坚持立法先行,通过立法和严格执法建立企业失信惩罚机制。完备的诚信管理法律体系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稳定和约束企业失信行为发生的前提。借鉴发 达国家的发展经验 和法律制度,制定出一套完整、 规范的企业诚信管6理法律体系,以法律手段对企业行为进行规范、 约束,对失信企业及企业管理人员和直接责任人进行严厉的处罚,构成犯罪的必须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在立法的基础上,还要坚持公正严格执法、加大 执行力度,

13、增大失信成本,使失信成本大于或等于失信利益,并对失信者的长远利益造成影响。使得法律真正成为维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追究债务人违约侵权责任的有力武器。(二)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树立诚信意识。 进一步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大力弘扬诚实守信的文化 传统。在公民中 树立遵 纪守法的观念, 树立把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结合、相统一的观念。重视培养公民的契约精神。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契约精神为核心的契约文明是构建现代法治与现代德治的思想基础之一,契约精神是文明公民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它是平等观念、自主意识、合作精神、 诚信能力的有机结合。要充分发挥舆论导 向作用,利用电视、报纸、杂志、互 联网等媒体

14、大力普及信用管理的基础知识,宣传建立信用制度、加 强信用管理、防范信用风险,以及建立失信惩戒机制等方面的知识和内容。(三)要尽快建立社会化信用信息服务体系,努力改善信息不对称情况。加快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奠定社会诚信制度的基础。目前我国尚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市 场发育状况和社会信用环境还很不理想。因此,不能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来推动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立,需要政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推进。要建立信用公开制度,利用媒体、网站等手段公布失信者名单,在一定期限内使失信者丧失市场资格;对严重失信者,可诉诸法律,强化法院执行力度,并由失信者负担诉讼费、律 师费等。要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

15、资金投资设立各类征信机构,建立有效的社会化信用信息服务体系,并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提供信用信息服务。要采用先 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失信成本。如人民 银行建立的7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使失信者不能办理贷款等银行业务,对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起到规范作用,有效促进了诚实守信、遵纪守法、重合同 讲信用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和信用意识不断提升。(四)完善政府职能,推动社会诚信。 政府要促进政务信息公开,率先垂范,做诚信的榜样;要保持政策的相对稳定性,依法行政,打破地方保护, 维护统一的市场秩序, 维护公平、公开、公正的交易秩序和原 则 。国家的司法队伍、公务员队伍以及其它公职人员队伍,代表着国家形象、社会形象,必须在廉洁从政、执政为民、公正司法、加强自身修养、 严格自律、忠于职守等方面作出榜样,恪守司法职业道德, 为公民道德建设 作出表率, 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形象,促 进全体公民的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制度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