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23G互操作专项优化方案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0007988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绍兴23G互操作专项优化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绍兴23G互操作专项优化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绍兴23G互操作专项优化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绍兴23G互操作专项优化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绍兴23G互操作专项优化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绍兴23G互操作专项优化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绍兴23G互操作专项优化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绍兴 23G 互操作专项优化方案2目 录浙江绍兴 23G 互操作优化方案 .11 概述 .32 23G 互操作优化方案 .32.1 23G 网络参数一致性检查 .32.2 23G 邻区优化 .42.3 CS 域 TDGSM 切换成功率优化方法 .42.4 空闲状态下 TDGSM 重选优化方法 .62.5 PS 域 TDGSM 重选成功率优化方法 .63 优化实施 .74 优化案例 .94.1 城东森海豪庭异系统切换参数调整 .94.2 柯桥中央大厦异系统重选及切换参数调整 .115 KPI 分析案例 .1331 概述在目前的 3G TD-SCDMA 网络还不完善和成熟的条件下,总是存在一些覆

2、盖空洞和覆盖边缘的场强情况,若在这些区域中现有的 GSM 网络覆盖较好,那可以选择一些机制使用户在 TD 覆盖边缘和掉话的前期尽早地进入 GSM 网络系统中避免掉话现象,这样就减少了系统的掉话率和提高了客户运营商的品牌效应,从而 GSM 成为 TD-SCDMA 网络的有效补充和辅助手段。用户刚开机的时候,存在三种可能的网络选择方式:优选 3G 网络、优选 2G 网络和自由双模。为了让 3G 网络更多为分担 2G 用户的话务量,一般要求用户较多的时间驻留在 3G网络中,因为刚开机时手机优选 3G 网络是一种较好的方式。我们的总体策略是在兼顾用户感受的情况下,使 TD 用户尽可能使用 TD 网络资

3、源。2 23G 互操作优化方案2.1 23G 网络参数一致性检查参数一致性是 23G 互操作优化的前提。TD 网络和 2G 网络良好融合的前提是一个网络的参数变动必须及时的通知另一个网络优化人员做出相对应参数的修改,因此两网的参数一致性检查工作尤为重要。建议定期(每周)进行一次参数一致性检查,确保两网参数设置一致,提高网络指标,减少沟通环节,减少数据冲突。23G 网络参数一致性检查主要包括如下参数: 小区信息核查 GSM小区的BCCH和BSIC TD小区的主频点和扰码 TD和GSM的单向邻区检查2.2 23G 邻区优化邻区优化是 23G 互操作指标优化的关键。邻区配置的不合理、邻区漏配或多配(

4、TD4GSM、GSMTD)是主要引起 23G 互操作问题的主要因素。合理配置 23G 网络邻区关系,是后续 23G 互操作策略中参数优化的前提。详细问题点及处理方法如下表:问题点 影响 处理方法邻区漏配 UE 不能及时切换到更好小区,容易产生掉话或通话质量恶化利用邻区规划软件,分析 23G小区站点信息,结合测试现场数据及 KPI 指标,合理规划23G 邻区邻区多配增加了 UE 的扫描时长,不能及时切换,易产生掉话或通话质量恶化利用邻区规划软件,分析 23G小区站点信息,结合测试现场数据及 KPI 指标,合理规划23G 邻区邻区配置不合理 容易导致误切换核实 23G 小区站点信息,合理规划 23

5、G 小区参数( GSM 小区BCCH、BSIC ,TD 小区主频点、扰码)2.3 CS 域 TDGSM 切换成功率优化方法CS 域 TDGSM 切换触发条件:TD 信号强度满足小于本系统门限,GSM 信号强度大于异系统门限并能持续 TimeToTrigger 的时间以上。合理的 CS 域 TDGSM 的切换使得 UE 在 TD网络较弱信号覆盖情况下能够保持 CS 业务正常进行,提高了 TD 网络的保持性。3A切换机制判决算法:本系统服务小区电平质量低于某一门限值,同时异系统邻小区电平高于某一门限值Event3A 本系统其它小区电平质量高于某一门限值3A 切换机制判决算法涉及参数:算法名称 Ce

6、llHO3C 含义InterRATHOInd 是否启用 2G/3G 切换功能ThresholdOwnSystem TD 本系统的 RSCP 电平门限ThresholdOthSys GSM 系统的 RxLev 电平门限WUsedFreq 频率质量估算因子(未使用)Hysteresis 3A 事件切换触发迟滞TimeToTrigger 3A 事件切换触发时延5CellIndivalOffset服务小区相对于此邻区的小区个性偏移,此值越高越易切换UTRANFilterCoeff 层 3 对测量的 TD 信号的滤波因子GSMFilterCoeff 层 3 对测量的 GSM 信号的滤波因子BSICVer

7、ificationInd 是否启用 BSIC 校验开关相关参数调整建议: TD本系统门限(ThresholdOwnSystem)合理控制此参数值,保证 UE 在弱覆盖区域能够及时的切换到 2G 网络,减少掉话的次数。现网建议设置为-92dBm,根据不同场景具体设置。例如对于 TD 切换到共站同方向 GSM 邻区,需要同时提高 3A 的本系统和异系统门限。 3A异系统门限(ThresholdOthSys)23G 切换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物理信道失败,主要和目标小区接入过程中发生失败有关,因此可以提高 GSM 小区的信号质量来提高切换成功率。可以针对性的对TOP 小区修改异系统 CS 业务异系统切

8、换判决门限由 30 到 35 或者 40。 TimeToTrigger该参数的设置需要考虑 UE 所处的环境。对存在快衰落的移动环境,640ms 的设置比较合理;反之,设置为 1280ms 比较合理,因为延长 CS 系统间切换触发时间,可以避免 GSM 目标小区信号波动引起的切换失败。考虑到快衰落的预计比较困难,目前建议统一设为 640ms。 23G小区偏置(CellIndivalOffset、邻区级CIO参数)一般邻区之间都会有偏置,默认为 0,正值则表示切换判决时高估目标小区电平,使切换更容易。这里调低调高要结合无线环境看,若此处连续覆盖、3G 强 2G 也强,则惩罚,使偏置为负值,以减少

9、尝试次数,提高成功率;若此处 3G 的确覆盖不好,必须由 2G 弥补覆盖,则奖励它,将偏置设为正值,使切换更易发生。 调整基于覆盖的23G切换失败的最大尝试次数为2甚至为1,避免切换失败后反复尝试。2.4 空闲状态下 TDGSM 重选优化方法空闲状态下 TDGSM 间重选触发条件:当终端在 TD 网络空闲模式下,进入到 TD 网6络的边缘覆盖场强时,启动对 GSM 系统的测量后,若测量到的 GSM 下行 BCCH RxLev 信号场强在满足以下条件并且持续定时器 Treselection 时间以上,则终端触发 TDGSM 网络的重选过程。电平判决公式为:Rxlev, gsm Qoffset1,

10、 n RSCP, s (TD) Hysteresis空闲状态下 TD 和 GSM 间重选直接影响到 TD 占用时长这一指标,参数设置不合理会引起路测过程中接通率。空闲状态下 TD 和 GSM 间重选涉及参数及建议值如下:参数名称 参数意义 建议值Ssearch,RAT异系统测量门限,当本系统 Srxlev(Srxlev = Q rxlevmeas - Qrxlevmin)低于该值时,UE 开始进行异系统测量。该参数设置值过高,会导致频繁发生重选,过低会影响呼叫成功率。13Qhysts 服务小区的迟滞门限,该值设置越大,越不容易从本小区重选到其他小区。 2Treselections 服务小区的迟

11、滞门限,当满足重选条件并持续Treselections 时间,发起小区重选。 2RxlevMin 小区需求的最小接收功率,该参数不属于互操作参数,但在进行小区重选判决时,需要使用这个参数。 -103dBm2.5 PS 域 TDGSM 重选成功率优化方法CS 域 TDGSM 切换触发条件: 当终端在 TD 网络进行 PS 业务时,进入到 TD 网络的边缘覆盖场强时或者 TD 信号突然恶化时,TD 网络信号强度达到设置的本系统门限值时,终端将启动对 GSM 系统的测量后,若测量到的 GSM 下行 BCCH RxLev 信号场强在满足以下条件并且持续定时器 Treselection 时间以上,则终端

12、触发 TDGSM 网络的重选过程。PS 域 TDGSM 重选所涉及的参数及建议值:算法名称 CellHO3C 含义 建议值Tused TD 本系统的 RSCP 电平门限 -92Tother RAT GSM 系统的 RxLev 电平门限 -83Hysteresis 3A 事件切换触发迟滞 4TimeToTrigger 3A 事件切换触发时延 640msBSICVerificationInd 是否启用 BSIC 校验开关 Verify 3A异系统门限(ThresholdOthSys)23G 切换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物理信道失败,主要和目标小区接入过程中发生失7败,可以提高 GSM 小区的信号质量来提高切换成功率。可以针对性的对 TOP 小区修改异系统 H 业务异系统切换 PS 判决门限由 25 到 30 或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