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大【刑法学】期末考试答案小(完整版)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29994787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电大【刑法学】期末考试答案小(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电大【刑法学】期末考试答案小(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电大【刑法学】期末考试答案小(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电大【刑法学】期末考试答案小(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电大【刑法学】期末考试答案小(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电大【刑法学】期末考试答案小(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电大【刑法学】期末考试答案小(完整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即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2、重婚罪是指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3、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要件,以是否为各种犯罪必备的要件为标准,可以分为(必要)要件和(选择)要件两种。4、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5、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不负刑事责任。6、教唆(未满十八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7、( 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8、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9、已满 14 岁

2、不满 18 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判断题1、非法拘禁他人,具有殴打情节的,才构成非法拘禁罪。()2、妇女不可能成为强奸罪的主体。()3、任何犯罪必然给犯罪对象造成一定损害。()4、连续犯不能以数罪论,是因为主观上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5、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过失危害行为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6、丧失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某甲放火烧毁了邻居的房屋,其行为虽构成犯罪,但不能对他判处刑罚。()7、对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也可以适用假释。()8、王某与李某有仇。一日,王某趁李某不注意,将一包砒霜投入李的水杯内。李饮后死亡。王某的行为构成了投毒罪。()9、刑罚适用

3、的对象主要是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人。()10、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来源:考试大- 自学考试5、被告人张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罪,但在缓刑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且未过追诉时效。对张某的处理应该是(B)A、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B、撤销缓刑将前罪与后罪按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 C、对后罪处以刑罚,原判刑罚不再执行6、下列犯罪中,_的犯罪对象是该罪构成的必要要件。(A)A、破坏交通工具罪 B、投毒罪C、盗窃罪 D、破坏集体生产罪7、放火罪的既遂标准是(C)A、引火物接触被烧财物 B、着手点燃被烧财物 C、引起被烧财物的独立燃烧 D、已烧毁财

4、物8、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C)A、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 B、犯罪原因与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 C、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 D、犯罪行为与犯罪对象之间的联系9、副乡长李某见其妻与邻居王某扭打一起,遂将王某拖回王的娘家,王某骂李是流氓。数日后,王某与其弟弟一块到公安局控告李某利用副乡长职权强奸她。后经公安机关调查,王某与其弟的控告纯属虚构。王某与其弟的行为构成(C)A、伪证罪B、报复陷害罪 C、诬告陷害罪D、诽谤10、伪证罪的主体是(D)A、国家工作人员 B、司法工作人员 C、任何公民 D、特定案件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1、包庇罪与伪证罪的主要区别在于(ABC)A、犯罪主体不同 B、犯

5、罪的时间不同 C、犯罪的内容不同 D、犯罪所庇护的对象不同2、犯罪的基本特征有(ACD)A、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 B、犯罪是危害国家工作人员利益的行为 C、犯罪是触犯刑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D、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3、我国刑法规定,法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的情节有( AC)A、未遂犯B、从犯 C、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罪的教唆犯 D、中止犯4、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有(BC)A、犯罪对象 B、犯罪的共同要件 C、犯罪的主观要件 D、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5、犯罪中止的特征有(ABD)A、自动地停止犯罪 B、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C、自觉地挽回损失 D、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6、下列犯罪告诉的才处理的为

6、(ACD )A、虐待罪B、重婚罪 C、侮辱罪D、诽谤罪7、导致行为人无责任能力的因素有(AD)A、行为人尚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 B、行为人又聋又哑 C、行为人系醉酒人 D、行为人患精神病8、破坏军人婚姻罪与重婚罪的主要区别有(AB)A、犯罪的直接客体不同 B、犯罪行为有所不同C、犯罪主体不同 D、罪过形式不同9、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的犯罪是(BD)A、非法拘禁罪 B、刑讯逼供罪 C、非法搜查罪D、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10、在我国,不适用死刑的犯罪人包括(BC)A、精神病人 B、未成年人 C、审判时怀孕的妇女D、初次犯罪的人3下列哪些情节属于影响量刑的法定情节( AC )A、累犯 B、坦白

7、 C、自首 D、犯罪动机4撤销缓刑的条件是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 ABC )A、犯新罪 B、发现漏罪 C、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D、轻度的违法行为5对于累犯以及因杀人、 ( ABCD )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A、爆炸 B、抢劫 C、强奸 D、绑架 6下列情节中,属于酌定情节的有( AB )A、犯罪动机 B、犯罪手段 C、侵害对象 D、犯罪时间 7我国刑法将累犯分为( AB )A、危害国家安全罪累犯 B、一般累犯 C、同种罪累犯 D、异种罪累犯8依法量刑是指( AB )A、依照总则的规定 B、依照分则的规定 C

8、、依照国家政策 D、依照形势的需要9我国刑法规定的数罪并罚有以下几种情况( ABC )A、判决以前犯有数罪的并罚 B、判决宣告后发现漏罪的并罚C、判决宣告后又犯新罪的并罚 D、判决执行完毕后又犯罪的并罚10刑法上的时效分为( ACD )A、追诉时效 B、行刑时效 C、时效中断 D、时效延长5、张某向邻居王某兜售毒品,被王某拒绝。张某就假意将一支掺有毒品的香烟递给王某吸食,王某因此染上毒瘾,后来主动上门要求购买毒品注射,在一次王某再次上门时,张某发现王某携带有大量现金,便心生夺财之念,故意给其注射大剂量毒品,致王某昏迷。乘机掠走王某身上的现金。张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 ACD )A、欺骗他人吸

9、毒罪 B、盗窃罪 C、贩卖毒品罪 D、抢劫罪11、斡旋受贿行为构成受贿罪的条件是( ABC )A、行为人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B、行为人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而非自己职权范围内的权力C、行为人必须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D、行为人必须是主动索取请托人财物12、信用卡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有( ABCD )A、使用伪造的信用卡 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C、冒用他人信用卡 D、恶意透支的行为多选题: 下列犯罪中,可以依法获得假释的是( AB ) 。 A. 乙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B. 甲犯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5 年 C. 丁刑满释放后又犯诈骗,构成累犯,依法被从重处罚徒刑

10、 10 年 D. 丙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0 年 21.多选题: 根据我国刑法总则的规定,下列哪些罪犯应当被剥夺政治权利? ADA. 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B. 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 C. 累犯 D. 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 22.单选题: A 国公民在公海上空将 B 国民航客机劫持到 C 国,该犯罪嫌疑人被我国司法机关依法逮捕,则我国对该犯罪嫌疑人行使管辖权的依据是:( D ) A. 属地原则 B. 属人原则 C. 保护主义原则 D. 普遍管辖原则 23.单选题: 刑法中的从重处罚是指( B ) A. 在法定刑最高限以上判刑 B. 在法定刑幅度内判处

11、比没有该从重处罚情节时相对更重的刑罚 C. 在法定刑幅度内判处最重的刑罚 D. 在法定刑中间线以上判刑 24.多选题: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地包括(CD ) A. 罪犯被捕地 B. 罪犯住所地 C. 犯罪行为地 D. 犯罪结果地 25.多选题: 洗钱罪中的 “钱”是指下列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 ABCD ) 。 A. 毒品犯罪 B. 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 C. 走私犯罪 D. 贪污犯罪 26.多选题: 正当防卫行为必须是为了使合法利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下列哪些情况不属于正当防卫?( ABCD) A. 保护非法利益而实施的防卫 B. 假想防卫 C. 防卫挑拨 D. 互相殴斗 27.多

12、选题: 甲乙两人持枪一起去谋杀丙,见丙后两人同时开枪,甲击中丙心脏而乙击中丙的右臂,丙当场死亡,该案中,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B ) A. 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B. 乙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C. 乙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D. 乙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既遂) 28.单选题: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 D )执行。 A. 监狱 B. 公安机关 C. 人民法院 D. 犯罪分子原所在单位或居民委员会 29.单选题: 下列行为可构成共同犯罪的是( C ) A. 甲让不知情的汽车驾驶员将大量的毒品运到某地 B. 两个驾驶员同时因疏忽致汽车翻倒 C. 乙与丙合谋抢劫银行 D.

13、甲向一建筑物投掷火把,而同时乙在另一处也向该建筑物点火,二人并无联系 30.单选题: 某甲在某乙的发廊理发,忘带走放在发廊内的公文包。某乙见内有现金 5000 多元,便予藏匿。不久,某甲回来寻找,某乙称未见有任何公文包,某甲只得无奈而去,某乙的行为构成(B ) 。 A. 诈骗罪 B. 侵占罪 C. 类推为盗窃罪 D. 盗窃罪 31.单选题: 某甲对某乙的钱财垂涎已久。一日趁某乙一人在家之机将其杀死,后拿走其家中现金 5万元,对某甲的行为该如何定性?( B ) A. 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B. 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 C. 按故意杀人罪处理,取财行为可作为一个情节考虑 D. 故意杀人和抢劫两罪

14、,择一重罪处断 32.多选题: 甲请乙为其在丙家盗窃时望风,乙同意。当日晚上,甲乙按约定前往丙家,乙在门外望风,甲进入丙家后,见丙一人在家,便对丙实施暴力,抢劫了丙的 1 万元现金。对本案应如何认定?( BCD ) A. 甲乙构成抢劫罪的共犯 B. 甲成立抢劫罪,乙成立盗窃罪 C. 甲与乙都成立抢劫罪 D. 甲乙在盗窃范围内构成共犯 甲某得知朋友乙某家中被盗、并怀疑是邻居男孩丙某(15 岁) 所为,自称可以帮忙。甲某不是警察,却身穿一身警服、携带公安专用书信稿纸,到村委会,出示假公安工作证,谎称是公安接到乙某报案、前来调查。甲让村委会主任叫丙某到村委会来问问情况。丙某来后,见到穿警服的就十分害

15、怕。甲某拿出纸笔,装模作样地讯问丙某。在 3 个小时的时间里,不停的威胁引诱丙某承认盗窃。丙某因为年少害怕,被迫承认偷了乙某的东西,并写了保证归还的字句。丙某回家后因想不开而自杀。据查,甲某多次以此方法为人“破案” ,每次收取报酬 500 元。甲某的行为:(B)A 构成敲诈勒索罪 B 构成招摇撞骗罪 C 构成刑讯逼供罪 D 构成非法拘禁罪 刑法学名词解释 2009 年第一章1 刑法:即一个国家规定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广义刑法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总称,包括刑法典、单行刑事法律和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附属刑法规范) 。狭义刑法系统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刑法典。2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的组成与结构.我国刑法典分为总则分则附则.3. 立法解释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刑法含义所作的解释。第二章1.刑法基本原则:是指贯穿全部刑法规范,具体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意义,并体现我国刑事法制的基本精神的准则。2.罪刑法定原则即“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不得定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