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电影让你记住根在哪儿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29993450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言电影让你记住根在哪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方言电影让你记住根在哪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方言电影让你记住根在哪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方言电影让你记住根在哪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方言电影让你记住根在哪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言电影让你记住根在哪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言电影让你记住根在哪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方言电影让你记住根在哪儿方言与乡恋 第二届足荣村方言电影节征片及首届优秀作品展映正式启动。 地图上的一个微点里,诞生了一个被称为“最年轻” 、“最接地气”也是最能“雕刻乡愁”的电影节。扎根在土壤里的方言滋养了人的乡情乡愁,而这些“情”和“愁”也在反哺乡村。在越来越离散漂泊的世界里,方言,就是我们安放乡愁、守望故土的情感纽带。 华服霓裳、香槟美酒、镁光灯 360 度追逐着光鲜亮丽的男女影星,红地毯上星光熠熠提到“电影节” ,人们瞬间就能脑补出这些“高大上”的画面。然而,有这样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电影节,它被媒体报道为“最年轻”的电影节2015 年才刚刚诞生;同时也被称为全世界“最接地气”的电影

2、节鸡笼、稻谷摆上红毯,完全由民间发起、民间筹办,甚至连影片展映也是在村庄里举行,这,就是“足荣村方言电影节” 。 当方言与电影混搭 “靠活” (快快乐乐) 、 “遛弯儿” (散步) 、 “系边度”(在哪里) 、 “巴适得很” (很舒服) 、 “侬饭吃了伐” (你吃饭了吗) 、 “搞莫子” (做什么)一走进第二届足荣村方言电影节新闻发布会的现场,观众和嘉宾们便获得了一套官方特制的方言书签。这一句句亲切的家乡话,令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短暂相聚的时刻迅速找到归属感。 同样齐聚现场助阵的还有来自各界的“大咖”:方言电影节创始人陈宇、著名主持人汪涵、纪录片导演秦晓宇、2017 央视春晚导演杨东升、中国语

3、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曹志耘、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唐金楠、温哥华上海电影学院胡波、第六代导演宁敬武、北京?影学院教授赵宁宇、新片场副总裁陈跃等。当所有人共同按下一块巨大的电影场记板时,内置的机关打开,里面装的五谷杂粮纷纷落下,预示着这个接地气的方言电影节日渐丰盈。 足荣村方言电影节,创办于 2015 年,是中国第一个聚焦方言电影创作的电影节。以保护和发展方言文化为宗旨,支持并奖掖电影从业者用方言进行艺术创作,扶持方言电影的成长,提升方言电影的社会影响力。2016 年,首届方言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奖颁给了中原官话秦陇片黑车司机 ,导演孙亮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演

4、员用自己的方言说台词,会更容易表达内心的情感。足荣村方言电影节为更多的青年导演搭建了平台,给予我们尊严感。电影节也肯定了我们坚持的事情,将故乡情感传递给更多的人。 ”而吴语太湖片我只认识你 ,则记录了一对生活在上海的耄耋老人,男主人悉心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女主人,细腻流畅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个“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真实故事。此外,还有粤语广府片塔门 、西南官话川黔片灯火阑珊 、客家话汀州片春社谣等,在这些低成本、小制作、几乎没有任何宣传的电影里,讲述的都是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实实在在让人看到普普通通的中国人是怎么爱、怎么想、怎么面对平凡生活中的问题的。 从 4 月 22 日至 8 月 20 日,

5、方言电影节组委会将带着这些优秀影片,到北京、广州、长沙、昆明、重庆、成都、南京、南昌、西安、兰州等城市进行展映。他们希望通过每一场展映,搭建起一个电影人与电影人、电影人与观众对话交流的平台,共同探讨方言电影、方言文化及地方文化。 方言电影节是全新的,但观众对方言电影的记忆却并不遥远和陌生,可以说,方言电影几乎贯穿了中国的有声电影史。在中国有声电影诞生初期,方言电影主要集中于香港地区。1933 年,粤剧大师薛觉先编剧并主演了粤剧故事片白金龙 ,标志着我国方言电影正式写入历史。时至今日,在多元共生的电影形态下,方言电影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当代一些最著名的导演,比如张艺谋、贾樟柯、姜文等,他们都有各自

6、非常重要的方言电影作品。最生活化、最市井也是最鲜活的方言,同电影这种最有影响力、最具包容性的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相得益彰的效果。 “暖男大叔”的乡愁 方言电影有着无可比拟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方言电影的地位尚未得到广泛的支持和认可,方言类的电影也没有专门的评选机制。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足荣村方言电影节应运而生。 足荣村,偏隅中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上,一个小小的村子竟然蕴育诞生出一个电影节,这在国内非常少见。而背后的这一切离不开足荣村方言电影节创始人、广东茂德公集团董事长陈宇。 2004 年,陈宇回到家乡,逐步创建茂德公集团,一手做起了茂德公香辣酱这个本土品牌;2015

7、年,一座由废弃的乡村小学改造而成的集图书馆、咖啡厅、手作坊、青旅于一体的昌公书局对外开放;2016 年,陈宇又办了整个雷州半岛第一家高端主题乡宿“木荣小筑” 。 “木荣”是陈宇母亲的名字, “昌公”则是致敬父亲陈昌英,而响当当的名号“茂德公” ,则是取自陈宇爷爷的名字陈宇以这样一种朴素的方式,表达着他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足荣村的热爱。“我在为我的灵魂找一个归宿,我是一个主动回家的人。 ”陈宇说。回乡 14 年,曾经的青年已蜕变成今日的大叔。他修雷祖祠、保护雷剧雷语、宣扬雷州文化,想让雷州走入大家的视野。 “通过什么办法能让更多的人知道雷州,把雷州美好的一面告诉大家,这十多年来我们做的就是这件事。

8、”陈宇在接受小康杂志记者专访时如此说,他的普通话也带着浓郁的雷州味道, “我一直在关注农村的建设。我们村没有什么历史名人,没有什么知名古建筑,也没有什么土特产。如果我们要记住乡愁,就要重建乡村,留下乡愁的根。但这种重建不是回到过去,而是必须基于当前的文化而重建。 ” 陈宇深知,只有通过艺术与文化的嫁接与引入,才能改变一个村子的气质,让外面的人愿意走进来,让村子里的人愿意留下来。 “与一个人一样,气质也是一个地方的魅力所在,我会坚持做下去,期待再用三到五年时间,让足荣村方言电影节成为足荣村的一张名片,让足荣村成为雷州的一张名片。 ”陈宇说。 传承文化的 DNA 也许正是这份坚持,令新生的、小众的

9、足荣村方言电影节,吸引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大咖”相助。崔永元、汪涵、钱文忠三位知名人士担任电影节联合发起人,电影导演、语言保护学者、研究专家等产学研各界专业人士的加入和支持,也让这个平台成长得更快。 聊起第一次和汪涵见面时的情景,陈宇印象依然深刻:“以前都是在电视上看到他,一开始也很忐忑。但是互相聊完之后他非常高兴。 ”彼时,六月的湖南十分炎热,但双方畅谈还不到一个小时,汪涵便接受了陈宇的邀请,担任方言电影节组委会荣誉主席、联合发起人。出于对方言深深的热爱,同时也有对方言消失的深深的担忧,这两个不同圈子的人终于相遇,殊途同归。 “我们是一拍即合。 ”陈宇说。 今年第二届足荣村方言电影节,汪涵又亲

10、自来北京站台。在发布会的休息室,陈宇再一次见到了这位老朋友,汪涵将标志性的框架眼镜摘下来擦了擦,一位工作人员说了一句辛苦了,他马上回应:“应该的,自己的事嘛。 ” 相比起“著名主持人”的标签,汪涵更加珍视自己作为“语言保护者”的身份。他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过,希望等“那一天”到来时,自己能用“语言保护者”的身份跟这个世界骄傲地告别。从他主持第一档方言类节目越策越开心开始,让湖南人民一夜之间学会了“那确(quo)实”;2016 年制作推出了一档六省联播的综艺节目多彩中国话 ,将方言与旅游对接,以及“海选”全国各地年轻人用家乡方言创作演绎流行歌曲十三亿分? 。这些令人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都在国内引

11、发轰动。 “普通话可以让你走得更远,方言则让你不要忘记从哪出发;普通话让你交流极其顺畅,而方言让你感到无限的温暖。 ”这是汪涵常说的一句话。2015 年,他发起了湖南方言调查“?”计划,全程自费对湖南方言进行调查、分类、整理,将学术性、文化性、大众性及趣味性结合起来,用声像方式保存方言资料,调查研究成果将捐献给湖南省博物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汪涵也将推广“?”计划的过程当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心得同大家分享:“我们提出要尽可能做到精准语保、兴趣语保、智能语保和立体语保。最后形成一个全民语保的局面。 ” 足荣村方言电影节的 Logo 是一个五彩电影胶片拼构的“方”字,而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中国语言资

12、源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曹志耘,对这个 Logo 做了十分有趣且形象的比喻,他说这个“方”字,看起来就像是个和时间赛跑的人,这就是他们语言保护工作者的写照:“从实际情况来看,语言方言消亡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我们是在和时间赛跑,而且我们跑不过时间。 ” 方言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纪录片导演秦晓宇也认为,方言文化正面临一个濒危的问题:“当一种弱势方言被普通话和强势方言包围的时候,形成了一种方言的孤岛,这时候它离消亡就不远了,独特的方言文化连同它那种独具魅力的方言之美就要真正消逝,这才是真正的罗曼蒂克消亡史。 ” 方言的消亡并非危言耸听。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发布一份“全球濒危语言地图” ,指出全世界现存 6000

13、 多种语言,但正在以每两周一种的速度消失。 而每一种方言都是一个知识体系,方言一旦消失,其所承载的文化也会消亡。“乡音背后的文化基因在被我们不自觉或者不自知地剪断,这是非常可怕的。 ”汪涵说道。 2003 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了关于保护语言与文化多样性的文件 ,强调人们不仅要拥有在全球范围内交流的能力,同时各自亦应努力保持使用自己的语言作为终身的表达方式。在中国,2015 年,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对全国的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进行调查、保存和保护。这项工作正在进行当中,开展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

14、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过程的意见 (简称“两办国学传承 18条” ) ,文件中明确提出要“保护传承方言文化” 。 这是否意味着方言保护和传承的春天正在向大家走来?对于所有语言研究者、学者和保护工作者而言,保护方言,传承文化这条路,正亟待一场观念和方式的转变。曹志耘告诉记者,以往的方言保护,主要是从政府、官方、学者的角度去做语言的保存、保护、宣传等方面的工作。而在方言式微衰弱的当下,要从专家到大众,从官方到民间,从“我替你保”到“我要你保” ,再到“我要保” 。曹志耘相信,语保的工作最终要靠社会大众,其中最关键的是青少年。 “只有让青少年形成一种语言意识、语言自觉、语言自信,我们的语言保护才能够成功。 ” 德国哲人海德格尔说过:“语言是存在之家” ,在越来越离散漂泊的世界里,方言,就是我们安放乡愁、守望故土的情感纽带。而对这份情感的传承与保护不能仅停留在保存和记录上,只有使用方言,才能让方言活下来。不妨,就从你我用家乡方言,说一句“爱电影、爱方言、爱家乡”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