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29991648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发区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开发区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开发区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开发区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开发区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发区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发区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园区概况及自然条件一、园区概况乌海市海南经济开发区是 2001 年规划建设的新兴工业区,地处宁蒙陕经济区结合部和沿黄经济带的中心环节,临近丹拉高速公路、109 国道一级公路,海拉铁路、包兰铁路,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开发区周边地区富含优质焦煤、石灰岩、石英砂等矿产资源,工业利用价值高;临近黄河,水资源充裕,且地下水储量丰富。到目前为止基础设施建设已累计投资 9 亿元,实现了“七通一平” ,修建道路 40 公里,铺设供水管网 62 公里,建成 110 千伏变电站三座,220千伏变电站两座,500 千伏超高压变电站一座;完成了开发区文化广场、商业服务楼等一批配套设施,安装了程

2、控电话,实现了宽带接入,开通了公交线路,设立了联通、移动、邮政等服务网点,入区铁路专用线和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也已经建成。开发区管理委员推行“一站式”办公、 “封闭式”管理,努力为投资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丰富的资源及优质的服务,显著提升了海南经济开发区的吸纳能力和集聚效应。目前海南经济开发区已吸引了国内 20 多个省市的投资商前来投资兴业,引进各类企业 124 户,投资总额近 100 亿元,已逐步形成了以化学、冶金、建材为支柱产业,以白灰、腐植酸、泡花碱、耐火材料为特色产品的产业格局,并初步形成了四个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产业链条。一是“煤-煤焦-煤焦油-煤化工产品” ,已形成了年产 400 万吨

3、煤焦、2 万吨煤焦油、5000 吨粗苯、2 万吨碳黑的生产能力,30 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建成后,还将延伸出近 30余种煤化工产品。二是“煤-电-电石-电石化工产品” ,已形成了年产 50 万吨电石、2.5 万吨石灰氮、7000 吨双氢胺的生产能力。三是“煤-电-硅铁-硅系列产品” ,已形成了年产 50 万吨硅铁、10 万吨硅锰、4.5 万吨硅铬合金、1 万吨工业硅的生产能力。四是“煤-电-重化工产品” ,已形成了 9 万吨纯碱、2 万吨烧碱、1000 吨白碳黑的生产能力。2005 年以来,神华集团投资 200 亿元规划建设 500 万吨捣固焦、4200 兆瓦煤矸石电厂、30 万吨煤焦油深加工

4、、50 万吨煤气制甲醇、8 万吨苯加氢以及一批煤焦化下游产品项目。以及佳鑫、泰和等 4 个年产 100 万吨捣固焦项目,这些项目致力于发展煤焦产业循环经济,对加速地区资源转换、提升产业层次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经过几年的发展建设,海南经济开发区已被列为自治区 20 个重点工业园区之一,成为本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招商引资的载体,推动地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不久的将来,海南经济开发区将依靠资源优势,依托重点项目,发展配套产业,推进循环经济 , 形 成 自治 区 发 展 煤 化 工 、 硅 化 工 、 电 石 化 工 的 重 化 工 工 业 基 地 。二、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海南经济开发区位于内蒙古自治

5、区西南部黄河之滨,东、南北三面与鄂尔多斯市毗连,西与阿拉善左旗为邻,西南临黄河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隔水相望,地理位置为东经 1063810643、北纬 39263929之间,属中纬度区。2、水文海南警戒主要地表水为黄河,自海勃湾区和海南区南侧及乌达区东侧流经乌海市,多年平均径流 1017m3/秒,最大 5820 m3/秒,最小 60.8 m3/秒,水位标高 10631069m,水深 2.511.6m。3、气象海南区最属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因受西伯利亚气候的影响,冬委较冷,最低气温-32.6,夏季炎热,最高气温达 39.4,年平均气温 9.7,年平均地温 11.77, 。其气候特征是:少雨干燥

6、,炎热多风和昼夜温差大。本市年平均降雨量 160170mm,年蒸发量为 3496mm。年平均日照 3047.3 小时,日照百分率为 69%,无霜期约 156165 天,年平均冻土深度为 1.46 米,最大冻土深度为 1.78 米。本市多风,党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南风,其次为西北风。年平均风速 2.1m/秒,最大风速 28m/秒,年 风沙日 6697 天。4、地质、地形该区分布在山前倾斜平原,地形较为平坦,佩倾于黄河,由于山岳的隆起及黄河下切,形成级基座附地,级附地宽0.151km,标高 10771082m,高出黄河河床 35m,级附地宽0.31km,标高 10821100m;级地宽 4.57k

7、m,标高 m; 级阶地宽 0.52.8km,标高 m。土壤载力为 0.20.5MPa,地震烈度为 8 度,应予设防,地下水埋藏较深,离浅在 10 米以下。第二节 园区道路交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乌海市海南区经济开发区西来峰项目区总面积 12 平方公里,由神华集团乌海煤焦化公司及 50 余家其他企业组成。到 2007 年底,园区经过多次系统规划和多年的建设,还未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严重地制约着园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阻碍了园区运输能力的进程,面对园区企业的进入和规模的扩大,道路工程建设已不能适应这种形式发展的需要,成为园区发展的突出问题,道路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园区道路未形成完整的系统,环路建

8、设尚未完成,不利于交通快速疏散,影响了道路系统的功能发挥。2、道路铺装率低。有相当一部分位于园区的路段现在依然是土路。原有的油路面由于车辆吨位太大已破损。3、部分已建成道路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完善,没有人行道、路灯、给排水、绿化等设施。4、部分路段由于当年建设资金不到位,拆迁等原因,工程项目建设只完成一部分,带来很多不安全隐患。5、园区部分道路由于历史的原因,道路修建标准和质量偏低。处于破损状态,以往的道路建设受资金、设备和技术条件等因素限制,路面窄、路基、路面强度不够,加之多年来缺乏必要的养护维修,残损不全,使用功能大幅度降低。到 2009 年园区捣固焦项目总规模将达到 700 万吨,现有道路

9、根本无法适应企业生产和交通的要求,必须加快道路的建设。作为乌海市主要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集聚效应的增强最为明显。面对园区企业的快速增长和园区规模的迅速壮大,园区交通已十分拥挤,要解决交通问题,需从园区道路新建、改造着手。第二章 工程设计第一节 编制原则根据海南经济开区总体规划和城市交通量的要求,本设计着重对开发区现状及存在问题,分别设计出各路段新建、改造工程 方案,使本项目工程 建成后基本解决开发区交通存在的问题,缓解交通不畅的矛盾,基本形成功能分明、交通顺畅、安全、快速的交通系统。一、在乌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综合专项规划的指导下,依据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按地方政府对项目的意见,结合城

10、市的实际情况,进行海南经济开发区道路建设、改造工程设计。二、在现有道路设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设施,充分的发挥原有工程的效益。三、结合开发区的地形情况,设计适合本地特点且安全可靠、管理方便、经济合理的工程方案。四、选用节能降耗材料,使本期道路工程新建、改造方案与开发区日益发展的现代化水平相适应。第二节 编制依据一、设计依据海南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道路工程设计委托书二、主要设计基础资料1、海南区 1:10000 地形图和部分 1:5000 地形图及相关资料。2、车量通行量和车辆荷载确定道路等级为级。3、海南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05-2020)三、设计采用的各种规范及标准1、 城市测量

11、GJJ8992、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3、 城市桥梁荷载标准CJJ77984、 城市桥梁设计准则GJJ11935、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CJJ7597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7、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9、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1388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BGJ17891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501919212、 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9113、 电力工程 电缆设计规范GB9214、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217941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四、设计标准1、根

12、据标准:根据 GJJ379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根据城市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条件确定,道路设计采用级标准(工业区道路)2、设计使用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为 15 年。水泥混凝土路面为 20 年。3、设计行车速度干道为 5040km/h;支路为 4030km/h。第三节 设计范围和内容本期工程以园区道路工程新建、改造为主,主要目的是建成园区道路网,内容如下:一、新建道路城区道路有部分路段是土路,为改变交通状况,需要新建的道路如下:1、六五四西来峰入口 3.4km;(A 路)2、原公乌素项目区至 109 国道连接线 1.4km(C 路) 。二、改建道路1、原公乌素项目区主干道改建 3.2km(B

13、路) ;2、园区内部路网改造 5km。第四节 道路横断面设计一、机动车道宽度确定设计车速 4050km/h,采用:A 路路面宽 12m,路肩双侧各 0.5m。B 路路面宽度 16m,路肩双侧各 0.5m。C 路路面宽度 16m,路肩双侧各 0.5m。园区内部路网路面宽 12m, 路肩双侧各 0.5m。二、道路横坡的确定1、水泥混凝土路拱设计横坡为 1.01.5%2、沥青混凝土路拱设计横坡 1.01.5%三、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以园区总体规划为依据,根据现在道路交通状况考虑道路功能、交通状况、交通组织、管线布置等因素,确定各路段设计道路横断面形式。第五节 道路线型设计一、道路平面设计根据园区道路实

14、际情况确定的道路走向,路与路之间的方位关系,以道路中线为准,按照行车技术要求及详细的地形、地物勘测资料,工程地质条件,确定道路红线范围在平面上的直线、曲线路段之间的衔接,并具体确定叉口的布置形式,桥涵中心线位置。线型设计必须满足行车安全、迅速、经济、舒适的要求。1、平曲线半径的确定:采用标准为:通用标准。2、停车视距:设计停车速度km/h50 45 40 35 30停车视距 m 60 45 40 35 303、会车视距平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妨碍行车视线的障碍物必须清除。二、道路纵断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根据道路性质、类型、交通量和本区气候、地形、土质条件、地面排水要求,竖向要求、土方平衡等

15、问题,合理确定连接有关竖向控制点标高,确定沿线坡度大小及坡段的长度,设计停车速度km/h50 45 40 35 30会车视距 m 120 90 80 70 60满足行车技术要注的竖曲线,并计算各桩号的施工标高及标定桥涵标高。满足以下要求:1、线型平顺,保证行车安全、迅速。各线路转折少,纵坡平缓,在坡度转折处有较大的竖曲线衔接,并满足行车视距与舒适的要求。2、与相交道路、衔坊及出入口有平顺的竖向衔接。3、在保证路基稳定,工程经济的条件下,力求设计线与地面线相接近。4、为保证道路两侧的街坊和路面雨水的排出,设计道路侧石顶面低于街坊地面与沿街建筑物地坪标高。5、道路设计线为园区各种地下管线埋设提供有

16、利条件,设计 纵坡 要 满 足 综 合 管 线 布 置 要 求 , 并 保 证 各 类 管 线 最 小 覆 土 深 度 。三、纵坡确定1、设计最大纵坡:根据园区道路设计规范GJJ3790 要求机动车车行道最大纵坡限制规定设计停车速度 km/h 50 40 30最大纵坡限制值% 7 8 9各路段设计均符合要求设计最大纵坡在 0.81.2%2、设计最小纵坡控制在 0.3%第六节 路基、路面结构海南经济开发区土壤承载力为 0.070.15MPa 之间,地震烈度为 8 度,因工业园区主干道地下水位较高平均为距地表 0.6m,已有水渗出,现在路况已有翻浆段出现,因此路床设计有特殊要求。一、路基设计机动车道密实度为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