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系统的网络作战研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29988695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信息系统的网络作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基于信息系统的网络作战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基于信息系统的网络作战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基于信息系统的网络作战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基于信息系统的网络作战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信息系统的网络作战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信息系统的网络作战研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时代的联合作战研究一、作战时信息架构与名词解释一、OODA(观察判断决策行动)回路美国空军上校 John Boyd (约翰博伊德)为了分析战术阶层飞行员决策模式,引进观察判断决策行动架构。验证观察人类决策及行动,可以发现一些共通性的准则,首先是观察为外在的环境,经由内心的判断后,决定执行的方案,再付诸行动。二、信息架构(一)实体范畴实体的物体、事件、范围等等,在军事上指企图发挥影响力的地理区域与范围。(二)信息范畴创造、操作及分享信息的领域。(三)认知范畴存在于参与者的心中,此乃知觉、觉知、理解、信仰及价值所在之地,也是做出决策的地方。简单的说,观察实体,产生信息,进入人大脑认知领域。三、

2、信息架构说明(一)认知与实体范畴之间的误差:1. 信息范畴内的信息可能并没有真实地反应实体范畴的真相。因为利用一些传感器量测实体范畴,产生的数据,进入信息范畴,由于传感器的误差未真实反映实际状况。實 體 範 疇資 訊 範 疇 認 知 範 疇人 類 知 覺直 接 觀 察以 往 文 件 知 識 狀 況 理 解 、覺 知 、 評 估資 訊 系 統資 料 資 訊世 界 觀個 人 知 識 範 疇經 驗 /訓 練個 人 能 力決 策實 體 範 疇資 訊 範 疇 認 知 範 疇人 類 知 覺直 接 觀 察以 往 文 件 知 識 狀 況 理 解 、覺 知 、 評 估資 訊 系 統資 料 資 訊世 界 觀個 人

3、 知 識 範 疇經 驗 訓 練個 人 能 力決 策2. 人类对于信息的判读,会受到个人经验、学识及能力影响。因此进入认知范畴前有一个过滤器,每一个人的认知是独一无二,不同军种、不同世代、及不同国籍人员之间,其认知会有差异。四、名词解释(一)感觉(Sensing)区分直接感觉与间接感觉;直接感觉乃人类直接运用感官(眼见、耳闻)对实体范畴内某一物体或事件的感应,此感应直接存入认知范畴(还是会经过滤器因此有所谓视而不见情形) ;间接感觉则来自人类运用某种类型传感器,侦测实体范畴内事物的状况。(二)信息(Information )将个人观察(传感器传回的结果或资料)化为某种有意义内涵的结果(有意义的数

4、据) ,由于信息是经过处理的数据,因此有些观察到的数据会被忽略、遗失。認 知 範 疇資 訊 範 疇實 體 範 疇EOPP間 接 感 覺直 接 感 覺 觀 察知 覺認 知 範 疇資 訊 範 疇實 體 範 疇EOPP間 接 感 覺直 接 感 覺 觀 察知 覺 O資 訊(三)知识(Knowledge)经由可用信息所提供之形式所产生的结论,知识同时存在于信息范畴(如准则)与认知范畴内。知识可藉由以下方式加入个人认知范畴内:1.事先的教育、训练或经验;2.来自实体范畴的直接经验;3.与他人的互动;4.与信息范畴互动。(四)觉知(Awareness )存在于认知范畴,亦即所具以往知识(及信念)与目前真实的

5、知觉(know)之间复杂互动的结果,每个人对任一军事状况都有独特的觉知,因此利用专业教育及训练,期确保军事人员在相同数据、信息及目前的知识下,能够获致相似的认知。 (对某件事件特定的感受)認 知 範 疇資 訊 範 疇實 體 範 疇EO知 識觀 察E以 往 知 識以 往 文 件 知 識知 識甲 乙互 動轉 化 為 資 訊(五)理解(Understanding )指拥有足够的知识水平,以推断关于某一情况可能导致的后果,同时亦涉及足够的状况觉知能力,以预测未来的变化。对军事状况的理解系专注于军事状况将如何变化,以及不同的行动对即将来临的状况将有何影响。(六)决策(Decision)发生于认知范畴,选

6、择该采取何种行动。認 知 範 疇資 訊 範 疇實 體 範 疇EOPP間 接 感 覺直 接 感 覺 觀 察知 識E覺 知認 知 範 疇資 訊 範 疇實 體 範 疇EOPP間 接 感 覺直 接 感 覺 觀 察知 識E覺 知 理 解認 知 範 疇資 訊 範 疇實 體 範 疇OP間 接 感 覺觀 察知 識E覺 知理 解 決 策(七)行动(Action)行动发生于实体范畴,它由认知范畴的决策所激发,认知范畴的决策可能直接转为行动,或经由信息范畴传达给其它人执行。以上图形正表达出 OODA 的回路(观察判断决策行动)概念。此一回路最适于需由决策者自己执行行动的状况,并非合作制订决策的方法。(八)信息分享(

7、Information Sharing)发生在信息范畴内,为两个或更多个个体之间的互动,以进行信息交换过程。这些个体并不限定于个人,还包括数据库、或类似计划作为或射击控制应用的程序。信息分享的方式很多种,例如:当位置距离不远时,可利用面对面方式交换信息;当距离很远时,必须采取其它通讯技术辅助。認 知 範 疇資 訊 範 疇實 體 範 疇OP間 接 感 覺觀 察知 識E覺 知理 解 決 策行 動認 知 範 疇資 訊 範 疇實 體 範 疇甲 乙O O資 訊 分 享(九)共享知识(Shared knowledge)人类齐心协力工作时,即存有某种程度的共享知识,大家拥有共同的知识,彼此的行为即可相互预测

8、,掌握状况并做出反应。我们常已制订准则与训练方式,使大家拥有共同知识。(十)共享觉知(Shared awareness)共享觉知是存在于认知范畴内的一种状态,当此状态存在时,二个或多个个体才能对某一状况具有相似的觉知。觉知相似的程度(或差异容忍度)视所需合作及同步程度与类型而定。認 知 範 疇資 訊 範 疇實 體 範 疇甲 乙知 識 知 識認 知 範 疇資 訊 範 疇實 體 範 疇甲 乙O O資 訊 分 享知 識 知 識P P共 享 覺 知(十一) 合作(Collaboration)发生在二个或多个个体间的一种过程,一起迈向共同的目标,合作发生在认知范畴,合作必须具备分享信息的能力,特别是远距

9、遂行信息分享与合作行动的能力。(十二) 同步(Synchronization)发生在实体(真实)范畴,同步是在时间及空间上,一种对事物或效果有意义的安排,它是详细计划作为及有意识的协调或合作的结果。由于状况觉知分享能够提供合宜的行动指导,因此也可以产生同步效果。大家对一件事情,采取有意义的行动。如何能达成此一效果,首先有精密的计划与安排,大家共同合作(例如二次世界大战登陆诺曼底,经由详细计划与协调) ;抑或事前虽欠缺完善详细的协调,但大家由于有共同觉知,对某一状况会采取共同性作法,亦可达到同步效果(例如十九世纪作战,下达向枪声前进的方式,大家虽事先没有完整计划,但却采取一致性行动) 。認 知

10、範 疇資 訊 範 疇實 體 範 疇OP知 識覺 知理 解 決 策甲 乙OP知 識覺 知理 解 決 策計 畫合 作認 知 範 疇資 訊 範 疇實 體 範 疇甲 乙決 策 決 策效 果 效 果同 步壹、何谓信息优势一、信息的重要性(一)孙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知天知地,胜乃可全。(二)克劳塞维斯所有信息的不可靠性本质,呈现为一特殊的问题:所有的行动都是在一种像雾的昏暗环境下发生。战争是不确定性的领域,作为计算战争行动基础的一切事物中有四分之三多少都是隐藏在不确定性的迷雾中。指挥官行动的空间是他的眼晴所不能观察的,即令有最敏锐的热心也经常不能探察,且由

11、于经常发生变化,所以他通常也难以获得适当的熟悉。(三)战争中获胜的一方,通常不属于原先以为具有竞争优势的一方(原先基本武力较为强大的一方) ,而是在能掌握信息,运用信息取的作战优势的一方。二、信息范畴的度量信息范畴属性有三个主要向量:1.信息范畴的深度或质量;2.信息范畴的广度与分发;3.信息范畴内互动的质量。(一)信息范畴的深度或质量量测的属性包括:信息完整性、信息正确性、信息流通) 、信息精确性或准确性、信息一致性、信息相关性(庞大信息中过滤不相干的信息) 、信息及时性、信息保证(使用者对信息产生信任与信心) 。(二)信息范畴的广度与分发量测的属性包括:地理距离、时间的连续性、多节点分享、

12、安全层级分享、等待时间减少、分享信息的军事单位及层级增加、更多的盟国及合作组织可以分享信息、更多不同的任务场合可以分享信息。(三).信息范畴内互动的质量系指信息的交换,其量测的属性包括:数据交换、文件交换、语音、静态影像、交换互动或互惠的程度、交换的信息保证层次、实时或延迟交换。三、信息需求的相对性(一)信息很重要,但如何表达信息的需求,则必须对信息范畴做更进一步分析,掌握信息的不同属性,如此才能正确了解自己的需求。(二)定义1. 信息需求计划及/或执行一项使命或任务所需之一组可量测的信息(及其质量、广度与互动特性) ,信息需求必须以深度、广度及互动质量等具体数值来表示,以精确导引弹药为例,目

13、标位置准确度必须在几公尺以内,来表示信息需求。2. 最低信息需求完成手边任务(包括达成使命提示内所要求之效能)所需信息。3. 信息位置行为者的信息位置,指行为者在某个时间的信息状态(其深度、广度及互动质量)等总成,此即为行为者拥有多少信息的综述。4. 信息状况行为者的信息状况,系反映其信息位置与该时间所需信息之间的差异。(三)不同的任务其信息需求不同,因此敌我双方信息需求也不同。例如飞毛腿飞弹,信息需求较为单纯,若以锁定敌人首都,只需知道该首都人口集中地区的坐标即可满足其信息需求,但对遂行战区飞弹防御的指挥官而言,该指挥官需要知道就很多了,包括:发射架的位置、飞弹及发射架储存地点、可能移动路线

14、、发射地点、来袭飞弹精确飞行路径等信息,越现代化的部队其信息需求通常更大。(四)信息需求的决定因素(执行任务):1. 攻势或守势取向2. 不同的准则3. 不同的作战概念4. 不同的武器5. 接收风险的意愿6. 接收人员伤亡及装备损伤的意愿7. 降低连带损伤的期望程度的不同四、信息优势(一)定义信息优势系在信息范畴下有利于己方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即相对有利条件) ,若能获得正确信息、并以正确型态于正确时间传给正确廣度深 度品質資 訊需 求 資 訊位 置資 訊 狀 況廣度深 度品質資 訊需 求 資 訊位 置資 訊 狀 況的人,同时阻敌运用相同的能力,即可拥有信息优势。(二)如何获得信息有利位置1.

15、强化所需信息的搜集、处理、管理及分发2. 提供信息保证以保护相关作为3. 运用攻势信息作战,削弱对手的信息位置(三)取得信息有利位置是持续、动态及双边的努力,您的对手也希望取得有利信息,双方使用手段包括设施破坏或信息阻绝及欺骗等典型军事技术;干扰及拦截等技术手段;病毒及特洛伊木马等计算机技术;以及大众通信媒体,运用对手的信息系统或取自该系统的内容。貳、合作一、合作定义执行者主动分享数据、信息、知识、认知(对事实或相关因素的觉知、对状况的理解等等) ,或齐心协力俾利达成共同目标的概念,以及如何有效或有效率达成该目标。二、合作定义检讨不属合作范畴及概念(一)当信息系统被动的分享数据、信息或知识(例

16、如转则的印颁) ,或是提供给不同的使用者时,不能称为合作,这些只是单纯的分享。(二)非为共同目标而遂行的数据交换,不能称之为合作。三、合作定义检讨属于合作范畴及概念(一)不同的功能和地理责任范围的执行者,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于任务的达成,共同遂行计划作为,就是军事上典型的合作案例。(二)他们的目标是建立共同(分享的)状况理解,发挥不同知识、专业、信息与能力的优点,并策划掌控时间与空间的行动,俾(l)避免相互干扰;(2)具有综合的效果。换言之,他们希望经由计划,使他们的行动得以同步。当然,在追求任务达成之际,合作将会延伸至执行/重启计划作为的整合流程内。四、最大程度合作应达成的效果:(一)所有相关的执行者均参与(二)合作系跨组织、跨功能、跨空间及暂时性的界线,且包括跨指挥层级。(三)多重连结(各执行者均可与其它执行者联系)。(四)无限制的通信(在合作者之间)。(五)直接参与(所有有关的执行者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