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2996019 上传时间:2017-07-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孔乙己教学目标1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2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4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教学重点1把握小说主题。2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多角度鲜明、生动刻画人物的写法。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深层领会小说的思想意义。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鲁迅的哪些小说?(学生回答教师提示) , 鲁迅先生一生总共创作了 33 篇小说,其中最喜欢的就是孔乙己 。 巴金先生曾称赞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 鲁迅先生又是怎样塑造这个形

2、象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二、解题 本文写于 1918 年冬天,发表于 1919 年 4 月的新青年杂志,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 。 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虽然在 1906 年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封建教育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 鲁迅先生针对现状,写了二十多年前的社会现实,启发人们将其与当时现状进行对照,懂得批判与取舍。 三、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四、品味小说中几句意味深长的话 1反映孔乙己特殊身份的句子。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 明确:“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表明他不愿与“短衣

3、帮”为伍,硬摆读书人的架子;“唯一的”点出了孔乙己的特殊性,他与上层人、下层人都有距离。 2反映孔乙己对人们的作用的一句话:“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 明确:孔乙己的存在只是为无聊的人们提供一个取笑的对象。说明孔乙己地位低下,境遇凄凉。 3反映孔乙己结局的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 明确:“大约”表示是“我”的猜测,但孔乙己当时已无力维生,加上二十多年也没有见到,在那样冷酷无情的社会里,孔乙己肯定是活不下去的,所以用“的确”表示“我”猜测的结论。五、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明确:科举失败又以读书人自居,生活贫困爱面子又常受人嘲笑,迂腐可笑

4、却又不失善良本性,是一个既可悲又可笑的没落的读书人。六、提示与思考 1小说的前三个小节有什么作用? 2酒客、掌柜、伙计等人是怎样对待孔乙己的? 23孔乙己的读书经历说明了什么? 4丁举人是通过科举爬到上层的读书人,他是怎样对待孔乙己的?七、交流、讨论后明确 1小说前三个小节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 由时间推算,我们可知当时封建科举制度还未废除。 由以两种不同方式喝酒的顾客可以看出当时贫富对立和阶级对立的状况。 由“我”职务的变动可以看出当时人际间的世态炎凉。 2孔乙己不能与长衫酒客为伍,短衣帮酒客虽然也处在社会底层,但他们仍肆意讥笑孔乙己。唯利是图的掌柜以取笑孔乙己为乐,就连

5、一个 12 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这些,都充分说明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下,人们对科举不幸失败者的冷酷。 3孔乙己读了一辈子书,却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 ,既不能进学,又没有学会营生,反而养成了好喝懒做的恶习,说明了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 4丁举人对同是读书人的孔乙己毫无怜悯和同情,在孔乙己写了“服辩”之后仍将他“打了半夜” , “再打折了腿” ,不仅揭露了丁举人的凶残冷酷,也尖锐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本质和罪恶:培养残酷的统治者。八、学生讨论归纳造成孔乙己悲惨遭遇的原因 : 1社会原因。2自身原因。九、理解小说主题 1指名回顾小说情节的四个组成部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按照小说

6、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划分课文结构。开端(13 段):介绍咸亨酒店,交代环境。 发展(49 段):孔乙己的经历和性格。高潮(1011):孔乙己被打折腿的悲惨遭遇。结局(1213):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十、理清小说的线索 以“我” (小伙计)的所见所闻作为线索,选取了孔乙己一生中几个分散的,然而又是典型的生活片段构成小说情节。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使情节集中,增加故事的悲凉,表现作者对孔乙己的同情。十一、体会“以笑写悲”的巧妙构思 提示与思考:小说中多次写到旁人的说笑、哄笑,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酒店中的人们也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他们麻木不仁、自私冷漠,他们意识不到自己与孔乙己一样同样受着

7、统治阶级的奴役,所以他们对孔乙己这样一个科举的不幸失败者不但没有同情和帮助,相反只有无情的嘲弄,以求得他们劳累而苦闷的劳动生涯中片刻的快乐。这种麻木的笑使孔乙己的悲剧更添悲凉之感。它表明,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这样,就更加深了小说反封建的意义。十二、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十三、小说的结尾并没有明确交代孔乙己的死去,你认为孔乙己死了没有?请展开想像,写一篇短文来明确交代,300 字左右。36、蒲柳人家教学目标:1.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2.了解 20 世纪 30 年代京东北运河岸上农村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3.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8、。4.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5.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教学重点:1.诵读,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教学难点: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一、导语设计: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 ,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比如“及时雨”宋江、 “黑旋风”李逵、 “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二、资料助读: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河北通

9、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1949 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 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翌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青枝绿叶 ,并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1954 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6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7 年发表小说田野落霞 西苑草及一些论文,被错划为“右派” ,1979 年平反。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 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等职。他创作的大量作品中有青枝绿叶山楂村的歌声 中秋节 蛾眉等短篇小说集, 运河的桨声 蒲柳人 瓜棚柳巷荇水荷风 小荷才露尖尖角等中篇小说, 春草 地火 狼烟 京门脸子 豆棚瓜架雨

10、如丝等长篇小说, 我与乡土文学 我的创作生涯等散文短论集,以及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12 卷。他的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 蛾眉获 1981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1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思考:(1)小说通过充满稚气、机灵顽皮的何满子的眼睛,勾勒了京东北运河边上农民的性格命运。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是课文的两个主要描写对象。那么,他们两人鲜明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2)作者用了哪些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请画出有关语句并体会其作用。2学生揣摩品味独具魅力的小

11、说语言。教师提示:小说的语言运用非常有特色。在叙述故事描写人物时,一方面,作者采用了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并加以提炼,形成一种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写天气之热, “热得像天上下火” ;写一丈青大娘溺爱孙子, “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赶快搬梯子去摘” 。 “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形象生动而又准确传神。另一方面。作者又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如:“何满子的爷爷,官讳4已不可考。但是,如果提起他的外号,北运河两岸,占北口内外,在卖力气走江湖的人们中间,那可真是叫得山响。 ”句中“官讳

12、”是书面语, “叫得山响”是民间口语,二者结合给小说增添了幽默诙谐色彩。 四、深入研读,体会小说的艺术风格:1学生感情诵读,体会小说浓郁的乡土气息。2学生联系阅读体验,合作探究:蒲柳人家是刘绍棠独具风格的乡土文学的代表作。那么,你认为它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体现在哪些方面? 小说的民族气派和民族作风,主要体现在:首先,从人物形象来说,小说的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这从“一丈青大娘”的外号和爷爷何大学问“一副关公相貌” ,乃至为人做事的方式上,都显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 其次,在艺术上,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小说中

13、如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威震古北口等传奇笔墨正是典型的古典传统的继承。另外,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民族的。小说的结构得水浒神韵,即前几节分别介绍一位人物,最后由望日莲的故事将人物串联一起。再如多用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等,也正是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艺术常见的表现手法。 总之。小说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是我国古典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3学生自由诵读,体会小说的独特魅力。五、课堂小结:同学们,正是丰富深厚的民族传统和浓郁的水乡风情,孕育了刘绍棠高度独创的乡土文学。 “我要一生一世讴歌生我养我的劳动人民”(刘绍棠语) ,这满怀的率真之情,恰是我们解读乡土创作情

14、感的一把钥匙。透过小说的渲染,我们洞察人物,更能观照那曾经鲜活演绎着的社会生活,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乃至将来,生活的底色都是鲜亮的,文艺也是如此。只要我们用心去品读。 六、布置作业: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是我国古典小说常见的表现手法。请你运用这种手法,描绘生活中一位个性鲜明的人物,力求传神,有文采。 7、变色龙教学目标:1.了解契诃夫的小说创作及本文的写作背景。2.把握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3.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4.体会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在小说中的作用。5.领会小说的讽刺艺术。6.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培养学生做人正直、表里如一的意识。教学重点:小说用个性化人物语言刻

15、画奥楚蔑洛夫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教学难点:5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说起眼下一些人追求的个性宠物蜥蜴,很多人的感觉是丑陋、可怕的。蜥蜴中的一种叫变色龙的,它会随着环境颜色的改变而改变皮肤颜色。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 1884 年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就叫变色龙 ,其中的奥楚蔑洛夫警官也有善变的技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去了解那里发生的故事。二、资料助读:契诃夫(18601904),是十九世纪末具有世界声誉的俄国短篇小说大师,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革新家。出生于小市民家庭,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契诃夫一生写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其中名篇有

16、变色龙 苦恼 万卡 第六病室 装在套子里的人 新娘等。剧本有海鸥 万尼亚舅舅 三姊妹 樱桃园等。变色龙写作于 1884 年,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当时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强化反动统治。豢养了一批欺下媚上的走狗,为其镇压人民服务。他也制定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了一层面纱。沙皇专制警察往往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而干的却是趋炎附势、欺下媚上的勾当。 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1疏解字词。2选取日常生活的片断进行艺术概括,以此来反映尖锐重大的社会问题。是契诃夫小说创作的特色。那么,本文写了怎样一件事?主要人物是谁?文章又是主要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明确:小说描写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手指”这一案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