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选修一: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ppt课件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99357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历史选修一: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岳麓版】历史选修一: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岳麓版】历史选修一: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岳麓版】历史选修一: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岳麓版】历史选修一: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历史选修一: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历史选修一: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ppt课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第 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一、变法的前夕 1、当时的时代潮流: 大变革时代 秦国的路在何方? 2、变法前夕的秦国 战国初期,秦国地 广人稀,农业生产远不 如东方各国;诸子百家 之中也没有一个是秦国 人;至公元前 384年, 还有人殉的事情发生; 秦穆公时代秦国曾一度 得到发展,但之后国势 渐衰。 无论在政治、经济上,还是在文化上, 秦国都落后于其他六国。 秦孝公下 求贤令 三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与之分土。 司马迁 史记 公元前 361年 ,商鞅便带着李悝的 法经 ,只身入秦。 商鞅变法一开始遇到了哪些困难呢

2、? 展开论战 在秦孝公 支持下,商鞅 与保守势力展 开论战,为变 法扫清了思想 障碍。 商鞅舌战群儒图 治世不一道 , 便国不法古。 二、变法的主要措施 1、在军事上: ( 1)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赐田 (顷 ) 赐宅 (亩 ) 20 180 19 171 18 162 17 153 16 144 15 135 14 126 13 117 12 108 11 99 10 90 9 81 8 72 7 63 6 54 5 45 4 36 3 27 2 18 1 9 二十级:彻侯(爵位和待遇与三公相同) 十九级:关内侯 十八级:大庶长 十七级:驷车庶长 十六级:大上造 十五级:少上造 十四级

3、:右更 十三级:中更 十二级:左更 十一级:右庶长 十级:左庶长 九级:五大夫 八级:公乘 七级:公大夫 六级:官大夫 五级:大夫 四级:不更 三级:簪袅 二级:上造 一级:公士 爵位级别 民爵 官爵 秦国的军功赐爵表 武士斗兽纹铜镜 军功爵制 增强了士兵的勇气,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同时还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 肃军纪 在战斗中如果士兵怕死退缩,就要在众人围观之下受到黥刑,或者被割掉鼻子。 什伍制度 商鞅还将百姓 按五家为伍、十家 为什的单位进行编 制,以适应战时征 兵的需要。有战事 发生,他们随时承 担被征调从军作战 的任务;战事一完,则解甲归田。 什伍组织使秦国

4、在争霸战争中的兵源得到了 可靠的保证。 二、变法的主要措施 1、在军事上: ( 1)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 2)肃军纪 ( 3)什伍编制 2、在经济上: 请你找一找商鞅采取了哪些措施? )废除井田 提高生产积极性, 增强国家实力 、经济方面 )奖励耕织 推动地主经济的发展 稳定财政收入 增强国家实力 提高生产积极性 3)统一秦国度量衡 商鞅新法规定,凡是努力耕织,促进谷物和 布帛生产的人,可免除其徭役;凡是弃农经商或 不事农作的,全家都要罚作官奴。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 商君列传 你认为商鞅的经济改革中哪一措施对后来封建国家的经济政策影响最

5、大?为什么? 1)建立县制,国君任免官吏 强化中央集权 2)什伍连坐制度 3、政治方面 3)轻罪重刑 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有效行使政府权力 强化人民法律意识,保证变法彻底执行 轻罪重刑,强化法律意识 商鞅在制定法律时还规定轻罪重刑,请看书 当时起到了什么样的历史作用,应该如何评价这一主张? 轻罪重刑,确实能够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 度上起到对百姓的威慑作用,能强化人民的法律 意识,保证变法彻底执行的作用;但是措施过于 严苛,罚不当罪,势必会引起社会的不满,导致 社会的不安定。 焚烧诗书 加强思想文化统治 4、思想方面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商鞅的“焚烧诗书”的认识? 5、习俗:改革旧的社会风俗

6、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者,倍其赋 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扶植个体小农增加财政收入 指导思想 宗旨 性质 范围 商鞅变法 法家理论; 富国强兵; 战国最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改革; 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习俗等方面。 商鞅变法的特点 : 变法的核心 农战 法治 1)措施最全面、彻底; 3)历时最久; 4)推行力度最大; 5)成效最明显; 一、变法的前夕 二、变法措施 三、变法的意义及影响 1、 收富国强兵之效 “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一、变法的前夕 二、变法措施 三、变法的意义及影响 1、 收富国强兵之效 2

7、、 商鞅虽死,秦法未亡 商鞅个人的悲剧 在变法过程中,商鞅不惧权贵,执法如山, 使新法得以顺利 执行。公元前 338 年新王即位, 商鞅被诬陷谋反 遭车裂而死,但 是新法却并未被 废除。 请思考:这 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 改革符合地主阶级的愿望,新法适应了时 代发展的趋势。 “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人人遵守。 变法非常彻底,秦国社会已经沿着变法的 轨道向前发展而无法逆转。 3、局限性: ( 1)轻视教化,轻罪重罚: ( 4)加重对人民剥削与压迫: 如:刑法严酷,容易导致暴政 ( 2)重农抑商: 压制工商业,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后期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导致民主意识的弱化 ( 3)焚烧史书,蔑视文化: 摧残了文化,压制了思想,导致民族创新意识窒息 作用:变法以法律形式确认了土地私有制,为秦国农业带来生机;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使其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总之,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 局限性:变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另外,变法也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秦孝公下令求贤 商鞅入秦 舌战群儒 商鞅立木为信 富国强兵 无处投宿,遭擒,被车裂而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