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十二五”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构想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9934444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0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十二五”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构想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四川“十二五”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构想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十二五”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构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十二五”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构想(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区经济 四 川“十二五 四川位于长江上游,素有天府之国 美誉,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聚 集区,是引领西部发展地区加快发展、 提升内陆开放水平、保障国家安全的重 要依托。随着四川建设西部经济高地战 略的深入推进,成渝经济区规划的编 制实施,四川必将进一步提升在我国区 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国家深 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成为西部地 区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四川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为优化 “十二五”省域经济发展与布局奠定了 良好的基础;建成西部经济高地,明确 了“十二五”省域经济发展与布局的目 标;“一极一轴一区块”推进成渝经济区 建设,明确了“十二五”省域经济发展与

2、布局的着力点。 一、四川“十二五”“一圈、两带、三 区”的布局构想 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格局,是政府 引导和市场牵动的综合结果。要提高政 府引导市场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的能力,必须认真审视国际、国内发展 形势,立足发挥区域优势,促进区域联 动发展,站在更高的平台,以更为宽广 的视野谋划四川“十二五”区域经济布 局框架。“一圈、两带、三区”的区域经济 发展与布局构想,意在促进特殊区域发 展超常规发展,抓两头带中间,形成“分 工合作、各展所长、内聚外拓、协调联 动”的区域差异化发展格局。 (一)一圈:成都一小时经济圈 成都一小时经济圈是指以成都市 为中心,通过高速公路与成都紧密相 连,以放射性的

3、高速公路经济带为支撑 所形成的四川经济发展核心区,是依托 “成都一德阳一绵阳”、“成都一乐山”、 “成都一雅安”、“成都一遂宁”、“成都一 资阳”、“成都眉山”六条高速公路发 展轴聚合而成的城市群。成都一小时经 济圈是集聚一重组增生一辐射经济 36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第9期 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构想 刘君信 要素的动力机,是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 龙头,是西部经济高地的内核。 “一圈”地区是我国城镇最密集的 地区之一,经济发展水平高。“十一五” 期间,“一圈”地区水、陆、空联运破解内 陆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成本制约的 基础和条件不断完善;不同城市的特色 优势产业互补性强,以开发区、工业园 为载体,

4、以提升产业集群集聚规模和质 量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合作不断推进;成 都一德阳一绵阳、成都一雅安、成都一 眉山一资阳等城市以区域规划和区域 政策融合为媒介的城市抱团发展能力 不断提升,打造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第四 极的条件El益成熟,对国家经济发展安 全的保障功能逐步增强。相对于东部发 达地区,“一圈”地区经济规模还不大, 区域经济密度还不高,辐射带动其他区 域发展的能力还不强。 (二)两带:长江上游经济带、嘉陵 江经济带 “两带”是指依托内河航运、沿江高 速公路而发展的流域经济带,由长江上 游经济带和嘉陵江经济带组成。长江上 游经济带由泸州一乐山一宜宾构成,自 贡、内江以长江上游经济带为媒介,融 入以

5、上海为龙头、重庆为龙尾的长江经 济带。嘉陵江经济带由广元一南充广 安一达州构成。两条沿江经济带承接成 都一小时经济圈的辐射,积极化解内陆 地区加工制造业发展的交通成本劣势, 是舒展成都一小时经济圈聚集的经济 能量的通道,是成都一小时经济圈和四 114i-部经济空间交换经济能量的传动 轴。 “两带”地区自然资源富集,支撑新 型工业化的资源优势及经济社会发展 的后发优势明显;虽然具有流域开发的 良好基础,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 后,集聚资本、技术、人才等经济要素的 能力不强,产业发展层次不高,流域综 合开发的程度不高,流域经济带远未形 成。另一方面,“两带”地区既是西部地 区重要的经济空间,又是

6、重要的生态地 区,构建我国经济发展的生态屏障,以 及复杂的空间属性对“两带”地区的生 产力布局,对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 保护双重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三区:摹西资源富集区、甘一 阿民族地区、广巴革命老区 攀西地区拥有世界上储量最丰富 的钒钛资源,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和 国家战略资源集约开发基地。攀西资源 富集区工业化总体水平相对较高,但区 域内部发展不平衡,战略资源的开发效 益不高,资源浪费严重,面临的生态环 境约束日渐凸显。在“十二五”乃至更长 的时期内,攀西资源富集区将是四川抢 占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阵地,是四川 经济发展、西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的战略高地。 甘孜一阿坝民族地

7、区是重要的生 态资源富集区,同时也是生态重要地区 和生态脆弱地区,是关系整个藏区安定 的战略重地。甘孜一阿坝民族地区资 金、技术、人才匮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 滞后,但承载着我国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示范区的功能。广元一巴中革命老区是 传承革命传统的空间载体,生态环境承 载力较强,是四川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 的重要载体。广元一巴中革命老区工业 化水平相对较低,以生态现代化统领区 域现代化建设,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 文明跃迁的后发优势明显。 二、“一圈、两带、三区”的布局依据 及布局特点 “一圈、两带、三区”是在继承和发 展五大经济区“十一五”布局与发展成 果的基础上,从优化西部经济高地动力 结构的角度

8、,提出的一种布局构想。 (一)“一圈、两带、三区”的布局依 据 地区经济 西部经济高地是统筹省内区域发 展的结果,其功能既取决于省域经济发 展规模与发展质量,也取决于省域内部 区域分工合作所释放的辐射带动西部 其他地区经济发展能力。从驱动区域经 济发展的动力属性看,“一圈、两带、三 区”分别承担经济能量的动力机、传动 机和工作机的功能,动力机、传动机和 工作机协调配合,促进四川经济又好又 快发展,最终铸就西部经济高地。 “一圈、两带、三区”的总体布局框 架内。“一圈”聚合,形成西部地区规模 最大、经济能量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 城市群,承担驱动全省、乃至整个西部 地区经济发展,释放经济能量的发动

9、机 功能,奠定四川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 平的经济基础。两带承接“一圈”经济辐 射,竭力向外延伸拓展发展空间,形成 西部经济高地的支撑轴,承担“一圈”与 “三区”、“一圈”与省外经济体之间的经 济能量传动机功能,夯实四川提高开放 型经济发展水平的物质保障。 “一圈”加快发展,不断释放经济能 量;“两带”不断完善传递经济能量的基 础和条件,提升优化配置经济要素的功 能;“一圈”、“两带”耦合,形成四川内聚 外拓的“只”字形经济体,铸就西部经济 高地的基本骨架。“只”字形经济体是落 实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 点空间,是以新型工业化、工业生态化 提升工业文明层次,推进工业文明向生 态文明跃迁,

10、促进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建 设协同发展的示范区。 “三区”环绕“只”字形经济体,主动 接受经济辐射,提升区域发展水平,为 “只”字形经济体构筑对外开放的桥头 堡,铸就展示经济高地发展成就的平 台。资源富集区与“只”字形经济体之间 以信息、技术、资本等要素为纽带,形成 联动发展的格局,有效融入“只”字形经 济体的发展。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一方 面接受“只”字形经济体的经济能量,另 一方面向“只”字形经济体注入生态能 量,是四川以生态现代化引领区域现代 化建设,实现从工业文明的初级阶段直 接向生态文明跨越的示范区。 (二)“一圈、两带、三区”的布局特 点 第一,统筹兼顾区域经济发展中的 效率与公平。“一

11、圈”地区加快发展,不 断释放经济能量,提高经济辐射能力, 重在保证省域经济发展的效率;“只”字 形经济体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成就的积 累水平,重在夯实推进区域发展公平的 经济基础;对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扶 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确保民族地区 和革命老区的民众能够享受与省内其 他地区民众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 直接体现区域发展公平。 第二,按照区域空间功能聚类。“一 圈”地区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空间, 发展经济是其主体功能。“两带”地区肩 负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双重功能,是保 障我国生态安全的战略重地,科学布局 生产力,优化经济空间和生态空间的组 合结构,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的双赢是区域发展

12、的落脚点。“攀西资 源富集区”是生态空间内的国家战略资 源富集区,资源开发和生态建设不可或 缺,推进资源集约、高效开发,严格控制 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推进资源 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为区 域发展的重点。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是 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空间,生态环境保 育是其主体功能。 第三,避免同质区域对区域政策的 恶性竞争。“一圈、两带、三区”的布局, 继承了五大经济区打破行政区划束缚 组织区域经济运行的积极成果,同时依 据空间功能,将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的地区聚合为一类政策区,避免发展基 础、发展条件、发展路径相似的行政区 对区域政策的恶性竞争。“一圈”地区的 区域政策,重在促进城市

13、群的形成和发 展。“两带”地区的区域政策,重在完善 流域开发的条件,促进流域经济带的形 成和发展。攀西资源富集区的区域政 策,重在促进国家战略资源集约、节约、 高效开发与利用,严格资源开发对生态 环境的影响。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区 域政策,重在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 高生态保育的水平与质量。 三、“一圈、两带、三区”的发展重点 (一)“只”字形经济体的发展重点 “只”字形经济体是引领西部发展 的航标。经济体内,成都市是聚合成都 一小时经济圈内各城市的晶核,是驱动 “只”字形经济体进行技术创新、制度创 新的发动机,是成都一小时经济圈能否 实现内聚外拓,科学发展的关键。“十二 五”期间,成都市一是

14、要实现“创新驱 动”、“结构调整带动”市域经济发展,二 是城乡共融互动发展提升城乡统筹的 层次和水平,三是创新要素扩散关联带 动经济圈发展。成都一小时经济圈要进 一步完善城市群内部基础设施,加大不 同城市间产业发展的互补协调力度,增 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内聚力。为此,一 是通过大规模的要素集聚拉动经济发 展,二是通过频繁的要素流动聚合区域 发展,三是在大规模、高频率的结构重 组中优化经济发展,四是圈内的城市聚 合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发展。沿江经济带 一是要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驱动区域发展环境及发展条件优化,二 是不断提高区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不 断释放区域经济发展活力,三是不断强 化成都一小

15、时经济圈外拓的通道功能, 对内、对外的经济能量传动功能,以及 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二)“三区”的发展重点 “三区”是四川I建设西部经济高地 的重要支撑。我国是全球钒钛资源的主 要产地,理应在钒钛资源定价、钒钛资 源开发利用等方面掌握主动权。攀西资 源富集区要控制资源开采节奏和开采 总量,着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效益,扭 转钒钛资源定价、钒钛资源开发利用受 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力争在钒钛资源定 价上掌握一定的主动权。“十二五”期 间,攀西资源富集区要以资源集约、高 效、综合利用带动区域发展,全面提升 对我国藏区稳定、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 示范功能;革命老区要进一步提升其红 色文化传承功能,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 要以生态现代化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区 域现代化水平,成为以生态现代化驱动 区域现代化的示范区。 区域经济布局是经济发展的静态 结果,同时又是一种优化空间结构的动 态过程。“一圈、两带、三区”构想的实 现,有赖于对构想本身的进一步论证, 更有赖于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战略,分 类、分区指导的区域政策的制定和实 施。 (作者单位: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地 区经济处) 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第9期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