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读写现状及应对方法探究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9934357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读写现状及应对方法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中语文读写现状及应对方法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读写现状及应对方法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读写现状及应对方法探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文教学 初审话支读写观状及虚对 接宄 林 维 人的生活范围、生活阅历总是有限的,阅读 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生活,了解 和熟悉我们不曾经历、也不可能经历的各色各 样的生活和人生。所谓“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 练达即文章”,是说熟悉、认识客观世界,通达 人情世故,是写好文章的必备条件。此外,阅读 还可以使我们获得许多无法亲身接触到的写 作材料。因此,我们应重视学生的阅读训练,以 读促学,全面提高学生读写能力。但是,现阶段 初中生语文读写状况并不乐观。 一、在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 1课外阅读量少,阅读面窄 农村学生平时接触到的读物是很有限的, 极少能读到除课本以外的书籍。虽然现在学校 阅读条

2、件大有改善,我们似乎有了一些可读之 书,但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真正能读到 的、读完的且能读好的书几乎就没有几本。 2阅读结构不合理,缺乏组织和指导 学生对课外阅读是有兴趣的,然而在家长、 老师的考试至上的理念指导下,大部分学生的 课外阅读是被禁止的。然而学生对课外知识的 渴望和追求并不是教师所能禁止的,学生在课 余时间或明或暗还在阅读他们感兴趣的各类 书籍。这种阅读缺乏必要的组织和指导,导致 学生课外阅读结构不合理。 3学生阅读速度慢,阅读能力差 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不高,既没有一目十 行的速度,也没有十目一行的精细,即使有一 点有限的阅读能力,也只能是耗时费力。 二、在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3、 1学生写作目的的功利性倾向明显 “作文写高分难,得满分更难”,“作文只要 写够字数就能得到不错的分数”,“作文教学与 51 写作实践既浪费时间,又很难见到效果”等等, 这些在传统教学中形成的观念,一直困扰着老 师和学生。 在考试的指挥棒下,教师为怎样才能让学 生写出一篇高分的作文而绞尽脑汁,学生也为 怎样才能写出一篇高分的作文而费尽心机,无 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他们都无暇将自己的真情 实感通过作文表达出来。这种急功近利的心 态,而又欲速则不达的现状,让老师和学生谈 起作文只能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2作文缺少个人的自由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 “写作是运用书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

4、要 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 的过程”。而在我们农村初中的现状是:学生缺 少自主写作的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学生的写 作都有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学生缺少自由表 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能力。 3学生写作态度不积极 传统的作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立个题 目,结合范文向学生传授相关写作知识,而忽 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 的训练。作文要求既不考虑尽量贴近学生的日 常生活和情感生活,又不创设与题意有关的真 实情境,使学生面对题目无从下手,逐渐对作 文失去信心。 三、解决读写问题的建议 1课外自主阅读与课内合作阅读相结合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办 法不是补课,不是增

5、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 再阅读。”可见,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的有效途径,它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 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语文 90142珏土欠杞 作文教学 教学效果的真正源泉是课外阅读。 所谓自主阅读,就是自己做阅读的主人, 自己确定自己的阅读目标,自己管理和控制自 己的阅读过程,自己对自己的阅读结果负责。爱 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使学 生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活动,自主性阅读能促 使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主动安排自己的 课外阅读活动。 对于课内阅读,在课外阅读中,学生有了 阅读时间安排的自主性和阅读内容的自主性 等等。但是,课外阅读又多了许多干扰因素

6、,学 生在各种干扰因素的作用下,最初的阅读兴趣、 阅读激情会渐渐淡化,阅读的效果自然就难以 保证。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 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 A主性阅读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阅 读兴趣,但如果没有正确理解自主阅读的目标 及要求,把自主阅读理解为随便阅读,想读就 读,粗略的读,甚至是忽略的读,那么不仅达不 到阅读的最基本目的,时间长了还会养成不好 的阅读习惯。因此,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单一的 自主阅读必然需要其他阅读来补充。 合作阅读,就是要求多人就同一部作品,或 同一主题的不同作品进行同向阅读。因为阅读 的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不 同

7、的学生在阅读同一部作品时,由于自己的思 想、感情、经验的积累不同,从文章能品味到的 意味也就不会相同。 合作阅读能够将学生个人的自由阅读,转 变成在教师引导下的、有一定学生群体参与的 集体阅读。相对于个人自主阅读,合作阅读能 够给予学生合理的阅读指导,并通过学生问的 交流,促进学生对阅读作品的理解,还能通过定 期的合作阅渎活动来克服学生自主阅读中产 生的惰性,使他们能长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因此,教师应该将自主阅读和合作阅读相 结合,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促进学生的阅读。 2口头表达和书面作文相结合 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哭者 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事实证明,对生 活的情感态度

8、和情感体验是形成写作冲动的 强大动力,当作者对某种生活,某个人物及其 内心世界有了一定的感悟,并在情感上被打动、 被感染时,他就有被反映和表现的冲动,而且这 种情感活动将伴随整个过程,即所谓“有感而 发”,或口头表达,或书面作文。 写作的过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它需要学 生能主动关注现实,热爱生活,通过观察分析 自然、社会,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 对人生的感受和看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没 有了对作文的积极态度,是完不成写作所需要 的积累的。 事实上每部作品都蕴涵着作者鲜明个性, 都流露出作者的个性情感,都反映出作者的生 活体验。学生带着目的去阅读时,就能够克服 自主阅读时的随意性,在

9、对文章进行浅层领悟 后,通过作品的表象深入到文章的深层世界之 中,能够倾听到作者的心声,感受到作者对人 生、对生活、对社会的独特的见解和认识。学生 在阅读目标的引导下,常能通过作品比照自己 的生活体验,会获得更深的生活感悟,也会促使 学生在阅读后有表达的欲望。 由于学生个人的经历、见识、素养的不同, 观察、阅读的角度、范围也会有所不同,因而对 同一部作品的感悟也不尽相同。 教师的引导和学生间交流,能够使学生积 极表达出自己对主题、对人物、对生活、对人 生、对社会的感受。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的交流 之后,自然引发学生想要表达、想要写作的欲 望,此时写一篇作文就成了学生表达的需要, 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 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对于 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有极大的推 动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马集中学(211414) 52 ;嘉土灭 档20 1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