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小学生洗手意识及相关行为分析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29924861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中小学生洗手意识及相关行为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上海市中小学生洗手意识及相关行为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上海市中小学生洗手意识及相关行为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上海市中小学生洗手意识及相关行为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上海市中小学生洗手意识及相关行为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中小学生洗手意识及相关行为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中小学生洗手意识及相关行为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中小学生洗手意识及相关行为分析【摘要】 目的 上海市中小学生正确洗手意识和相关行为,为有效推进学生洗手行为干预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多?A 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上海市 5 个区的 30 所中小学校,每个区小学、初中和高中各 2 所。对入选学校的 1732 名在校中小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收集洗手相关情况。采用 t 检验、方差分析、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海市中小学生正确洗手意识很高,女生高于男生,中学生高于小学生。但正确洗手行为形成率并不高,只有 56.0%的调查学生每次吃东西前都洗手,29.9%学生每次洗手都使用洁手用品,41.5%学生每次洗手时间

2、在 20 秒及以上,且中学生各项洗手行为率均低于小学生(OR:0.53,95%CI:0.43-0.66、OR:0.26,95%CI:0.20-0.33) 。结论 上海市中小学生正确洗手意识与行为存在脱节现象,需要加强促进正确洗手行为养成的干预。 【关键词】 洗手意识;洗手行为;学生; 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学习环境封闭,学生接触密切,极易造成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给学生健康造成威胁,也给学校和社会带来重大压力。洗手是简单有效的预防疾病传播的途径之一1。研究表明,正确的洗手能够预防儿童主要死因的腹泻和呼吸道疾病等感染性疾病2-4。因而,本研究旨在分析上海市中小学生正确洗手意识和相关行为,为有效

3、推进学生洗手行为干预提供可靠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黄浦、闸北、嘉定、宝山及杨浦 5 个区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各 2 所,共 30 所。抽到学校中,在小学 3-5 年级、初中预备班-初二、高一-高二的每个年级中分别随机抽取 1 个班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2015 年 5 月,由经过培训的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担任调查员,在学校配合下组织开展问卷调查。获得学生的知情同意后,使用项目组自行设计的中小学洗手相关情况调查问卷(学生) ,由学生集中进行填写,填写完毕当场审核并回收,共回收 1732 份问卷。问

4、卷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洗手知识掌握情况、洗手态度、洗手行为形成情况和环境因素。 1.3 有关定义 1.3.1 正确洗手意识得分:包括以下 7 个问题,是否有必要用流动水洗手、是否有必要在饭前洗手、是否有必要便前洗手、是否有必要便后洗手、是否有必要洗手时是否使用肥皂/香皂/洗手液、如果水龙头不是感应式的,是否有必要在关掉前先捧水冲或先垫毛巾、纸巾。每题 1 分,认为有必要得 1 分,认为没必要不得分,总分 7 分,得分越高,表示正确洗手的意识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用 Epidata 3.1 建立数据库,数据录入后进行数据复核、清洗,形成分析用数据库。使用 SPSS19.0 进行数据的统

5、计分析, P 阻碍中小学生经常洗手的原因包括:洗手池人太多 819 人(47.3%) ,想洗手时没有洗手池 504人(29.1%) ,水龙头经常坏或者没有水 441 人(25.5%) ,水太凉 304 人(17.6%) ,没人提醒我洗手,经常忘记 220人(12.7%) ,洗手池太远 172 人(9.9%) ,洗手池太高够不着 108 人(6.3%) ,其他 183 人(10.9%) 。 中小学生没能按照“六步洗手法”洗手的原因包括:没有足够的时间认真洗手 852 人(49.2%) ,没有肥皂或洗手液或用完总是不能及时补充 621 人(35.9%) ,没有纸巾、毛巾或总是不够用 328 人(1

6、8.9%) ,没有烘干机或总是坏掉 313 人(18.1%) ,不知道该怎么正确洗手 278 人(16.1%) ,其他 107 人(6.2%) 。 3.讨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正确洗手需要同时满足以下 4 条标准: 吃东西前、上厕所后、干完活或下班后、去医院或接触病人后等 5 种情形下每次都洗手; 洗手时使用流动水冲洗; 洗手时使用肥皂、香皂、洗手液等清洁用品;洗手时间不少于 20 秒。 本研究结果显示:97.3%学生认为有必要在饭前洗手,97.1%学生认为有必要便后洗手,86.0%学生认为有必要用流动水洗手,96.5%学生认为有必要洗手时是否使用肥皂、香皂或洗手液,说明上海市中小学生饭

7、前便后洗手、用流动水洗、用肥皂/洗手液洗的意识已很高,高于其他城市的学生5, 6。而且女生高于男生,中学生高于小学生,市区学生高于郊区学生,和其他研究一致6。 尽管学生正确洗手意识很高,但自报的洗手行为形成率并不高,除了 90.3%学生自报每次大便后都洗手,只有56.0%的调查学生每次吃东西前都洗手,29.9%学生每次洗手都使用洁手用品,41.5%学生每次洗手时间在 20 秒及以上。而且和正确洗手意识相反,中学生各项洗手行为率低于小学生。 全国六省城市小学生的调查显示:小学生总体自报饭前洗手率为 63.36%,如厕后洗手率为 73.57%,洗手时使用香皂/洗手液为 53.27%7 。北京市小学

8、生的?查显示:73.1%的学生自报每次吃东西前都洗手8,69.4%的学生自报每次入厕后都洗手9,有 25.0%洗手时长大于 20s,配备洁手用品学校的小学生洁手用品使用率为 63.3%10。 从本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上海市中小学生正确洗手意识已很高,但正确洗手行为形成率并不高,存在认知与行为脱节的现象,因而我们需要从阻碍中小学生正确洗手的主要原因着手,改善中小学生洗手环境和设施,配需所需的洁手用品和干手工具,确实促进中小学生正确洗手行为的养成。 参考文献 1 Akyol A, Ulusoy H, Ozen I. Handwashing: a simple, economical and effec

9、tive method for preventing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intensive care unitsJ. J Hosp Infect, 2006,62(4):395-405. 2 Ejemot-Nwadiaro R I, Ehiri J E, Arikpo D, et al. Hand washing promotion for preventing diarrhoea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5(9):D4265. 3 Little P, Stuart B, Hobbs F D, et al. An int

10、ernet-delivered handwashing intervention to modify influenza-like illness and respiratory infection transmission (PRIMIT): a primary care randomised trialJ. Lancet, 2015,386(10004):1631-1639. 4 Liu M, Ou J, Zhang L, et al. Protective Effect of Hand-Washing and Good Hygienic Habits Against Seasonal I

11、nfluenza: A Case-Control StudyJ.Medicine (Baltimore) , 2016,95(11):e3046. 5 陈中文,俞慧芳,唐娴,等.嘉兴市初中学生手卫生现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1(02):157-158. 6 黄国贤,戚佩玲,陈振明,等.某市小学生洗手相关知识与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9(07):600-602. 7 黎慕,李英华,李莉,等.我国六省城市小学生常见个人卫生习惯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6(04):307-311. 8 郭欣,刘亨辉,赵海.北京市小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4(01):11-13. 9 韩梅,李玉青,曹远,等.北京市小学生入厕后洗手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03):442-444. 10 韩梅,刘秀荣,李玉青,等.北京市在校小学生洗手情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06):670-6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