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评课评语范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9924324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评课评语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评课评语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评课评语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评课评语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评课评语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评课评语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评课评语范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评课评语范文高中历史评课评语大全今天有幸听了孙老师执教夏商周政治制度一堂课,值得回味之处有以下几点:一、创设探究空间,激发探究兴趣历史课教学是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从积累历史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认知过程,正因为如此,教学中对学生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孙老师在教学中通过设置15个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合作、互助学习,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判断,从而增进了思考力,发展了历史思维,这也是目前开卷考试形式下,一种好的历史教学方法,我们借鉴。二、营造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环境。新课改突出、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引导着。孙老师充分

2、发挥了作为研究者、组织者和设计者的角色,创设了合理有效的学习情景,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主要表现在把空间留给了学生,把机会留给了学生,把时间留给了学生,把思考留给了学生,学习中有一个环节都是教师设置问题情景,由学生归纳、总结,然后教师再点拨、提升,值得借鉴。三、将历史现象置于一个历史长河之中,该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历史大背景作了一个具体介绍,使历史知识有了一个通感。新课改后的历史教材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主题式,打破了王朝体系,所以有必要对历史的大背景做一介绍,孙老师此点体现的很好。此课在教学中值得探讨的有以下几点:1.探究新方法,讲活历史课。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现在看来有些知识从时间和空间都

3、会很陌生,因而在教学形式、教学手段上要避免单一、重复,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创设多样的教学形式,凸现历史课的魅力。零碎语言应妙用。课堂主题是教学语言,所以应着力关注课堂语言的设计和运用,如描述语言要生动,过渡语言要流畅,提示语言要自然,总结语言要精辟,充分发挥教学语言在课堂中的调控作用。如果孙老师在这一方面多一些设计,效果会更好。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若有不当之处,望见谅篇二:历史三国鼎立评课稿历史三国鼎立评课稿听了刘老师三国鼎立一堂课,值得回味之处有以下几点:一、 创设探究空间,激发探究兴趣历史课教学是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从积累历史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学生发现历史问题和解

4、决历史问题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老师通过设置15个问题情景,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判断,从而增进了思考力,发展了历史思维,这也是目前开卷考试形式下一种好的历史教学方法,值得历史教师借鉴。二、 营造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组织者和设计者的角色,创设了合理有效的学习情景,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主要表现在把空间留给了学生,把机会留给了学生,把时间留给了学生,把思考留给了学生,学习中有一个环节都是教师设置问题情景,由学生归纳、总结、教师提升,值得借鉴。三、 将历史现象置于一个历史长河之中,该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历史大背景作了一个具体介绍,使

5、历史知识有了一个通感。新课改后的历史教材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主题式,打破了王朝体系,所以有必要对历史的大北京做一介绍,刘老师此点体现的很好。此课在教学中值得探讨的有以下几点:一、 探究新方法,讲活历史课。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现在看来有些知识从时间和空间都会很陌生,因而在教学形式、教学手段上要避免单一、重复,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创设多样的教学形式,凸现历史课的魅力,如在此节课中,可由学生自己讲述赤壁之战、谈自己眼中的诸葛亮,又如可搭建辩论舞台,将学生分为主战派、反战派,进行辩论,各抒己见,分析利弊;也可由学生分别扮演 曹操与大臣 或 曹操与刘备 ,学生氛围两派,进行辩论,争论的过程也是对战争

6、的北京、利弊关系、战争胜负原因等分析、思考及探究的过程。二、零碎语言应妙用。课堂主题是教学语言,所以应关注课堂语言的设计和运用,如到如语言要生动,过渡语言要见解,提示语言要自然,总结语言要精辟,充分发挥教学语言在课堂中的调控作用。该教师教学语言缺乏抑扬顿挫,评价语言没有感染力。篇三:高中历史说课稿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下面我从以下六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理解和设计1. 教材分析与教材地位三维目标3. 教学重点、难点 4. 教法与学法5.教学程序 6.教学反思本课选自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第二课,它

7、上承 百家争鸣 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下启宋明理学,本课通过从 无为 到 有为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提出 和 儒学成为正统 三个方面介绍了新儒学在西汉被重视、推崇和发展为正统思想的过程。它继承了先秦孔孟儒家思想,又对后世儒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这一课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十分突出。根据课标以及本课特点,我对本课教学目标做了设定。1、在知识与能力方面,通过学习,我要让学生知道汉代儒学通过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理解 举贤良 的用人政策是国家政治、经济和国防的需要,以及汉武帝以后的新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探究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儒

8、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以图文资料,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分析。之后设置问题,开展课堂讨论和辩论,归纳整理汉初从无为到有为的原因;用小组讨论法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用阅读分析法理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教学,让学生通过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认识仁政思想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积极作用;通过汉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认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重视教育对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为了达到预定目标,我设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是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 而难点呢,是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

9、对后世的影响。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现在来说说学情。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文科学生,学生已经学习必修一的有关中央集权的加强的内容,应该对加强思想控制、君主专制等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高二时期的学生认知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已经具备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学、交流的能力。在教法上,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教材内容和高中学生学习能力、情感、心理等方面的认知特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集文字、图片、音像于一体,采用材料分析法和讨论法,结合课前预习,通过课堂师生互动逐一解决。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在学法上: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 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 所谓 授之以鱼 莫如

10、 授之以渔 ,所以我提供图表、史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做到论丛史出,得出科学结论。此次教学方式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第四个部分是我的教学设计在本课导入部分,设定3分钟。 播放汉武大帝-董仲舒谒见汉武帝 罢黜百家杂学而独尊儒术,引起学生视觉上的共鸣,构建对西汉时期政治局面的初步认识,引发思考。新课的教授时间为35分钟。1、运用文字材料等多媒体形式,总结汉初无为而治的特点。紧接着引导学生通过教材阅读 史实材料,分析从 无为 到 有为 的必然趋势。在这里老师设问:什么是无为而治? 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吸引同学兴趣,让学生由浅入深思考,从而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11、,积极投入课堂,采用问题中心教学法与 谈话法 相结合,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结合表现逐点引申出从无为到有为的原因、目的。引导学生放宽眼界,联系古今,思考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联系。提升学生感悟历史、融会贯通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本课的第二块内容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提出时,用多媒体展示董仲舒图像,通过影像和文字资料回顾上堂课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的提出者、思想主张以及可行性。使学生学习知识更加直观,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温故知新的好习惯。在提高学生自主性上,在此环节采取辩论的方式,就 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主要内容及其影响以及汉

12、武帝为什么会采纳他的建议 。 从而鼓励学生展现归纳阅读能力,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能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分析新旧儒学思想的不同,培养质疑的能力。3、在学习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这一大块,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完成表格,并认识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归纳信息的能力和自学能力。为学生在 独立学习 中创造良好氛围,在共同总结中查漏补缺。本节课主要阐述儒家思想在汉代开始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过程。头绪多,涉及到一个 中心人物 董仲舒,两个思想核心 大一统 和 天人感应 学说,以及两个 隐性 知识点,即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

13、和西汉的选举制度 察举制 。这两个 隐性 知识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因受课时的影响,教学中又不能过多渲染,但又要使学生明白。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下一番功夫,以精炼的知识去讲授。另外, 无为而治 与 阴阳五行学说 也是知识的盲点,教学中要恰当处理好。儒家思想虽然在汉代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但儒家思想也经历了一个漫长发展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创立与发展,但不受诸侯国的青睐;秦朝崇法抑儒并 焚书坑儒 遭摧残;汉代严格来说儒法相济、外儒内法。现代历史教育理论认为,中学历史教学目标不能仅仅定位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更主要的是使学生能够在探究性历史学习过程中, 享受历史学习的快乐,感悟历史的价值,形成良好

14、思维品质。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美苏争霸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了前面有关二战后的形势变化,又启示后来的国际格局的形成。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美苏争霸的概况,认识美苏争霸的原因及后果。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查找、分析、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以及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精心设计并营造阅读、思考、质疑及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治学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首先在合作探讨、释疑解难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愉悦和探索的乐趣。其次正确认识美苏争霸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认识到在

15、历史上落后的国家建成高度文明、富强的社会主义任重而道远,另外对待今日的美国,一方面要坚决反对它的霸权政策,另一方面还要借鉴它政治谋略的合理部分,这是一个合格的具有民族危机感的社会主义公民应有的理智的分析。本节难度大:内容抽象概括,且概念多,观点多,理论敏感点多。3、教学重点:美苏争霸三个阶段中苏联的战略意图与美国在第二阶段中的政策调整。因为这两点的掌握对于学生分析和理解今天的国际形势有很大的帮助。4、教学难点:如何认识美苏争霸中,既有紧张又有缓和的局面。因为教材对此只作概括性的列举,并未具体分析,难以理解。二、学情分析经过一年多的训练,高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和综合的能

16、力。此外,他们的信息来源较广泛,思想前卫活跃,对美苏争霸多少都有一点自己的独立的看法。因此要在课堂教学抓住学生思维热点,既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评价美苏争霸,又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分析和理解今天的国际形势。三、教学策略1、教法运用主要采用问题教学法,通过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问题,引导学生在主动阅读、思考、讨论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感悟历史。2、学法指导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法、比较法、讨论法、分析法等来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培养自学能力。初中政治评课评语大全初中历史评课评语大全初中化学评课评语大全初中生物评课评语大全初中物理评课评语大全数学评课评语大全(完) 高中历史评课评语大全四、过程设计1、导入。 地图,显示美苏方位。提问战后初期,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主宰的国家是哪两个?学生回答:美国、苏联。直接导入本课主题。2、破题。解决 是什么 的问题。这是任何一节历史课都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目的是从破题入手,使学生形成本节教材最基本的历史概念。提问什么是美苏争霸?指导学生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