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回声·学浩津粟 感人心者,莫 《现代散文选读》抒情散 ◇莫春雷 抒情散文以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感为主真正感动人心的美文必定是缘情而发的,千般情感、 万般思绪皆缘自内心,惟其真实真切,方可摆脱无病呻吟,摆脱矫饰空洞 “是什么让我们感动”这个专题,精选了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刘亮程《寒风吹彻》、马步 升《绝地之音》、萧红《春意挂上了树梢》、埃尔文·怀特《大海和吹拂着的风》几篇抒情散文,给我们 呈现出一个意象纷呈、千姿百态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这些散文作者都成为高明的导游他们 以细腻真切的笔触,展现出充满浪漫气息的繁花山林,寒风凛冽的荒野冰原,高危险峻的古城营 盘,特定情境、不同人群的喜怒悲欢,奇幻莫测、险象环生的海上航程……跟徐志摩去翡冷翠,我 们听到自然的脉搏与音波;在刘亮程的冷峻叙述里,我们又听到生命的呼唤、呻吟和雪落在心底 里的声音;还有马步升生命记忆里那串如丝如缕、如歌如诉的绝地之音……人生的歌哭、自然的 真幻,都那么真切地打动我们的心灵 因情生文,文显得自然真挚;为文造情,则不免矫揉造作真正能够打动我们心灵的,正是作 者倾注笔端的满腔真情 通过学习,同学们可以充分感受到抒情散文精品在写景状物、叙事抒情方面的高超艺术,体 会到文字的深层美丽,提高自己对生活的观察、感知、体悟的能力和审美品位。
在具体阅读时,要能够提要钩玄,能够准确地感知把握文章的重要语句,精彩语言 一、全心投入把握文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抒情散文贵在“真”作者真心捧出的文字,读者也应该真情投入,才 能产生真情的交流,获得阅读的真谛文情是散文的精神,因而在阅读散文时,一定要注意体会散 文的感情,以便激起心中的波澜,产生感情的共鸣 学习“是什么让我们感动”这个专题,首先要全身心地沉入文字,跟随着作者去把握文情,弄 清楚散文写什么(内容)和为什么写(意图),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和观点(主旨)抒情散文的情 感必须在思想的河流中浸渍、澄清,情感是魂,所有事、景、物必须萦绕在这精魂的四周,正所谓 “形散而神不散”《翡冷翠山居闲话》中徐志摩对山居生活的闲适和自由充满喜爱之情,《春意挂 上了树梢》中萧红对苦难者充满同情和愤懑之情,《寒风吹彻》中刘亮程对生命的冬天充满忧虑之 情,《大海和吹拂着的风》中埃尔文·怀特对人类欲辞难离的航海般的生活充满矛盾的情感毫无疑 问,这些文章的感情都是“真实”“纯粹”“坚决”的寻找合适的情感突破口,进行抒情散文写作 一 : ‘ j薹≤ 宅 i” 壕 ; ”u蠹 j 课本回声·学浩漳 幕 训练是对抒情散文更深层次的理解。
大多优美的散文都会有它独特的生成背景,也许与作者本人的性格和人生经历相关,也许和 当时的时代背景相关脱离了这样的背景,我们理解文情就会缺少必要的基础 如读《翡冷翠山居闲话》,我们就必须了解徐志摩散文最大的特色就是“浓得化不开”的感情 色彩他喜欢用第一人称来表情达意,以一种赤子情怀在散文里毫无保留地袒露自己的灵魂、个 性和思想他也喜欢用第二人称营造与读者交谈的亲切氛围,以便更直接和强烈地抒发情感所 以读他的散文,必须要“走进去”,如同面对徐志摩本人,与他结伴同到翡冷翠,循着字里行间的真 情,见其所见,感其所感,体会作者对美好自然的热爱,对自由闲逸生活的向往 . 要把握好主旨文情,须从标题开始,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进一 步把握文章的主旨因为标题或限定话题,或限定内容,或表达中心思想,或抒发感情如刘亮程 的《寒风吹彻》,题目的四个字贯穿了全文特别是主体部分吹彻”二字,既有时间上的纵深感,又 有广度上的普遍性,几乎吹彻所有处境困窘的人,还有深度上的彻骨彻髓,在肉体上逼向生命的 极致即推向死亡,在精神上带来灵魂的深度痛感这种带着自己亲身经历的对生命的独特体验, 读者很可能会感到比较有隔膜,所以必须要全心投入,沉浸到字里行间,沉浸到那个寒风吹彻的 冰天雪地,跟着作者一起去触摸那种深深的寒冷和薄薄的温暖,才能很好地把握作者充满个性的 生命感悟。
此外,阅读时一定要动笔圈点勾画重要信息,如总起句、总结句、过渡旬、议论抒情句,这些重 要句子都有利于抓住文章的主旨,把握作者的情感和观点 总之,阅读抒情散文,一定要全心投入,跟着作者去领悟作品内涵,才能把握作品中感人的情 境和形象,才能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也才能对作品的 思想感情倾向作出独到的评价 二、体悟特色学习技巧 1.理清行文思路 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以及透过“形”抓住“身”,这其实就是散文的 谋篇布局的问题 我们阅读时要从文章标题人手,看取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程、伏笔、照应、抑扬、段落 层次等各方面,理清文章的思路 散文常常“形散而神不散”,即便外在比较“散漫”,也必然有内在的“凝聚力”,即“神不散”抒 情散文要弄清楚抒情线索,也许就是某一种感情贯穿全文,勾连各种与之相关的材料;也许将这 种感情附着于某种具体的事物,这事物便成为能够承载文情的线索 如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自由人写自由文,虽是随想成文,却有内在章法第一节写山居 环境明净可人,景致美丽诱人,值得一游,为全篇抒情做了铺垫第二段即写外在的自由,不须踌 躇肤色体态等等;第三段即写内心自由;进而在第四段描写自由独游时的美妙情景。
最终以对自 然之书的赞美收束全篇,回应开头全篇行文自由而章法暗藏 又如马步升的《绝地之音》,文章采用的是倒叙结构,先概写“七年间”“我”向朋友讲述“那天 的经历和感受”以及疑信参半的困惑,自然过渡到“那年秋天”的考查历程在写遭遇绝地之音前 蝴£j 移 , , , £,理鞭 £y磊j £ 《 # ¥ # i嚣li£ 黠 瓤鬈群}£ 瓣 臻 ll ≯ji 一 一 黟 回 声: ·学 浯 漳梁 不断地设悬蓄势,故绝地之音蓦然出现就具有很大的震撼力;亲聆绝地之音后又写追踪和久追不 得,及偶然捕获,最后写感悟,呼应首段,释疑解惑全文结构十分严谨,而行文则婉曲跌宕 如萧红的《春意挂上了树梢》,全文以“春意”为线索,以时间为序组织众多材料,前后照应,首 尾圆合,思路清晰,结构谨严 2.把握散文语言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言为心声”,抒情散文对遣词造句尤为重视散文语言优美、畅达,富有 节奏,同时也凝练、干净、富有哲理因此,阅读时就要认真领略散文的语言优美、凝练、畅达的特 色,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从而在形式与内涵上对散文加以赏析 例如阅读刘亮程的《寒风吹彻》,我们会发现他的文章语言隽永,平中见奇,富有哲理。
朴实乃 至朴拙的表达中,总是淡淡地流露出一种沧桑感而且行文中具体与抽象自然结合,常常不露痕 迹地在描写时表达生活的体悟 注意把握不同作家的行文风格,有助于我们阅读理解及写作提升如马步升的《绝地之音》, 文笔大气、感染力强这恰恰是很多高中生作文欠缺的地方因此在阅读时,要注意从文章的遣词 造句间体会作者开阔的视野、雄健的笔力作者总是以文化追踪的目光审读“绝地”,赋予其一定 的历史厚度阅读时要紧紧把握黄土沟壑、晚秋朔风、长城遗址等意象,以及一些形象生动的动词 和形容词 像《大海和吹拂着的风》的语言,晓畅而凝练,朴实而深刻,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读时宜抓住 那些形象而含蓄的语言反复品味咀嚼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文章是作者思想认识水平和人格修养的体现不同的作者,生活在各自 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中,各人的先天禀赋有别,后天阅历不同,因此才识、性情、气质就有高低、深 浅、刚柔、雅俗、文野、曲直等等区别,写出来的文章就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语言表达的特色, 就是这种风格特点的一个重要标志例如,同是现代散文,鲁迅的深沉洗练,茅盾的沉稳劲健,朱 自清的温静典雅,叶绍钧的质朴练达,孙犁的清新明快,林语堂的闲适从容,钱锺书的幽默旷达, 徐志摩的浓丽华美……风格各异,异彩纷呈。
阅读中辨析文章语言表达的特点,揣摩不同的语言 风格,品味其中的意蕴,那是一种美的享受 3.关注表现技巧 技巧是具体体现“怎样写”的阅读中能够关注写作技巧,不仅有利于阅读水平的提高,也同 样利于写作水平的提升因为这些名家名篇都可以是我们写作的范本,深入推敲他们写作方面的 技巧对我们的读写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抒情散文大多文情并茂,阅读时要注意品评语言,可以从各种修辞手法、句式选用、描写角度 等各方面人手品评语言的形神之美 此外要注意各种表现技巧,如伏笔、照应、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等多种方法技巧如 《春意挂上了树梢》中,作者刻意让两类人的活动形成鲜明的对比,汪林等尽情享受春意和乞丐盲 人感受不到春意形成对比,少数人彻夜狂欢和多数人痛苦衷哭形成对比这些鲜明的对比有力地 突出了主题 又如《大海和吹拂着的风》中,一定要把握真幻交织、虚实相生的写法,这才能领略到作者“以 t Ⅲ ≈ 毫? 嚣措 秘’ { : £ 0托£蛙 贬螅£册獗 勰嚣 课本回声 ;争诸津 粱 1 《 蠢 真实记事,以虚幻抒怀”的艺术效果 三、丰富学法渗透生活 作为选修课本,《现代散文选读》所提供的名家名作可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去品读和 探讨。
同学们的具体阅读也应该以主动 探究式自主阅读为主,教师的讲解分析为辅 1.默读、个体朗读、全班齐读和鉴赏性的品读交错进行,力求最大程度贴近文情抒情散文 的朗读也是帮助深人理解的重要方式现代散文与古典诗歌或文言文不同的是,默读的比重会更 高一些,抒情的文字细致微妙,有时需要静中得趣,有时则是默中得悟默读的时候会更易生成个 体性解读的感悟默读更容易养成仔细玩味语言的好习惯,只有认真品味,才能读出新鲜而真切 的情趣来有的文章较深,语言含蓄而不直露,在字面意义中还蕴含着某些深层的意义深层的品 读才能抵达散文的佳境当然,集体朗读有时也还是必要的,尤其是文句特别精彩的部分,全班朗 读的气势能更好地表现出文章的感染力,也能让自己留下更深的印象 2.课堂上尽量不要一言堂,多采用问题探讨的形式正因为散文比较重视个体体悟,教师抛 出问题之后,同学们要积极发表自己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并探讨疑难问题 3.摘抄富有文采和哲思的句段,鼓励写读书笔记,尤其鼓励写出精彩段落的个性化解读抒 情散文大多情辞并茂,多品读、赏鉴、摘抄,恰能弥补作文内容贫乏、语言干瘪的不足 4.积极做阅读批注。
散文阅读尤其要注意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 作用 5.可适当辅以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内容抒情散文的阅读也并非一味的放羊式散读,必 要的训练不可或缺高考中文学类文本阅读是全卷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散文入选比重尤大考 题中涉及的句意把握、语言品评、形象概括、文意理解等方面的要求,也给我们提供了自主阅读的 主要方向,阅读时需要重视 6.有条件时可以开展一些“采风”或“体验生活”的活动,这样的体验可以帮助提高读和写的 学习效果 四、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1.走进作品,让文字感动心灵,用文字写出感动 文质兼美的课文应该在心中留下深刻的记忆,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式的阅读会使我们在美文 面前成为匆匆过客刘亮程曾说,作家靠一种情感记忆在写作我们应当走进作品,顺着作家的情 感记忆漫溯,让优美深情的文字感动我们的心灵 《翡冷翠山居闲话》是徐志摩在体验了意大利著名城市翡冷翠(佛罗伦萨)的山居生活之后而 作,表达了闲逸潇洒、从容不迫的生活情趣,纯朴天真而颇有意蕴;《春意挂上了树梢》是萧红邂逅 三月春意之后而作,从春意悄然降临的热闹之处起篇,联想到苦难者的不幸,饱含了忧虑和悲愤 之情;《寒风吹彻》是刘亮程在体验恶劣的生存环境对生命的摧残之后而作,既对真实的情境进行 了描绘,也蕴涵了作者随着年龄增长而对恶劣生存环境摧残生命的理解;《大海和吹拂着的风》是 埃尔文·怀特由生活中的梦写到航海梦,联想到英雄梦、冒险梦、漂泊梦,进而引发了“一个人该在 何时告辞大海”的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