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做法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9887936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1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做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做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做法(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内外 201002 初【l】化学概意教学硇几点做法 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 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 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 经过认真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 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基本概念几乎每 节都有,而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 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 学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 能力都比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 清概念,把好这一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宇和词 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 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 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

2、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 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 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 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 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 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 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 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 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 (因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 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 (凶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义如在初中教材中,酸的概念是“电 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 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其中的“全部”二字 一74一 李锦平 便是这个概念的关键了。因

3、为有些化合物 如NaHSO ,它在水溶液中电离是既有阳 离子H 产生,但也有另一种阳离子Na 产 生,阳离子并非“全部”都是H+,所以它不 能叫做酸。因此在讲酸和碱的定义时,均 要突出“全部”二字,以区别酸与酸式盐、 碱与碱式盐。 二、剖析概念。加深理解 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 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 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 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 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 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 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 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 为100g;其

4、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 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 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 定义,缺一不可。 又如在学习“电解质”概念时,学生往 往容易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甚至同 金属的导电性混淆在一起,导致学习中的 误解。因此教师在讲解时,可将“电解质”概 念剖析开来,强调能被称为电解质的物质 1定是化合物;2该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 有导电性;3条件是指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 下,二者居一即叮,所以概念中用“或”不能 用“和”。如NaC1晶体虽然不导电,但1它 是化合物;2NaC1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 下都能导电,所以NaC1是电解质。而NaCI 溶液和cu丝虽然能够导电,

5、但前者是混合 物,后者是单质,所以它们既不是电解质也 不是非电解质。在教学中若将概念这样逐 字逐句剖析升来讲解,既能及H,-j-tq正学生 容易出现的误解,又有抓住特征,使一个概 念与另一个概念能严格区分开来,从而使 学生既容易理解,又便于掌握。 三、正反两方。讲清概念 有些概念,有时从正面讲完之后,再从 反面来讲,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 例如在讲了“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种是氧 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之后,可接 着提出一个问题:“氧化物一定是含氧的化 合物,那么含氧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就是氧 化物呢?为什么?”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积极 思维,反复推敲,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概 念中关键的词句“由两种元素组成”来分 析,由此加深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 念的模糊不清,也对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 的基础。 总之,在进行化学概念的教学中,要抓 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词、句 子以及相关特征,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 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样,对培养学生 的阅读能力,提高理解能力和增强学习能 力都是大有帮助的。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