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培养方案 - 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lizhe****000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6KB
约4页
文档ID:29871830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培养方案 - 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_第1页
1/4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培养方案(专业类别代码:125200)一、培养目标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是培养适合在各级政府部门、党政团体、事业单位、企业、社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及各类非政府公共部门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公共管理精英人才基本要求包括: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牢固确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培养良好的公共管理道德品质,为公众提供热情、高效、优质的服务2.掌握公共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宽厚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复合型、应用型的知识结构了解国内外公共管理的新发展和新特点,能够综合掌握政治、经济、法律、现代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知识3.在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廉洁行政的导引下,具备从事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分析的素质和能力;能够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运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分析与解决公共事务问题;有较强的调研、决策、组织、协调、指挥能力;有优良的思维创新、社会交际、语言表达的能力4.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二、研究方向华南农业大学立足广东省情,突出华农特色,整合全校资源,公共管理硕士(MPA)设置了公共行政与政策、电子治理与应急管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国土资源管理、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等 5 个方向。

三、学习年限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 2.5 至 4 年(最长不能超过 4 年)在此期间按照培养方案修满规定学分,成绩合格,通过论文答辩,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四、培养方式采用“双导师制”、周末上课和实行学分制的培养方式即每个学生由两位导师(校内和校外具有政府工作背景的兼职导师)共同指导学业和社会实践,周末集中学习,强化社会实习环节,教学各环节全部计为学分,实行以学分制统一连接不同课程的课堂教学与社会实习的培养模式五、课程学习1.公共管理硕士课程设置如表 1 所示2.教学方式以课程教学为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既要把握公共管理学科前沿,又要密切结合公共管理实践,强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重视和加强案例教学,专题讨论要写发言稿3.教学形式多种多样,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堂讲授、专题研讨、案例分析、模拟训练和社会调查多种形式有机结合,加大学生务实型能力的培养力度4. 考核方式:课程学习必须通过考核,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核心课程考核采用卷面考试(30%)、课程论文(40%)与听课考勤(30%)三结合方式;其它课程考核采用课程论文(70%)与听课考勤(30%)相结合的方式。

5.实行课程导师聘任制,加强不同课程导师间的协作交流,每学年召开一次教学研讨会7.社会实践作为学习的必修环节为了着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及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一方面结合授课内容和本人实际工作,撰写课程论文;另一方面,认真组织集中的实践活动,实习完成后必须提交实习报告进行评定六、学位论文MPA 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的管理实际论文应体现学生运用公共管理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分析与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选题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 MPA 教育的特色,突出公共管理理论的应用性研究,避免与其他专业雷同的选题论文可以是专题研究成果,也可以是高水平的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等形式的应用型研究论文学位论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研究计划、开题报告、论文进展报告和论文评阅与答辩等表 1 公共管理硕士课程设置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备注英语 40 2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2公共管理学 54 3公共政策分析 54 3政治学 54 3公共经济学 54 3宪法与行政法 54 3公共伦理 36 2社会研究方法 36 2电子政务 36 2核心课公文写作 36 2核心课中,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外国语为必修课;其余核心课由学生自选,核心课程须修满20 学分。

领导科学专题 36 2政策规划与评估专题 36 2现代公共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36 2公共行政与政策公共经济学理论前沿 36 2政府网站与网络舆情 36 2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 36 2方向选修课程 电子治理与应急管理应急管理案例分析专题 36 2在方向选修课中,除了个人方向的课必选外,其它方向课由学生自选,选修课至少修满 16 到 18 学应急管理与危机公关 36 2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前沿 36 2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专题 36 2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 36 2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人口与公共政策专题 36 2国土整治与管理 36 2国土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 36 2国土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 36 2国土资源管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与实践 36 2分社会政策理论与实践 36 2社会管理专题 36 2中国社会问题研究 36 2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社会调研与决策管理案例分析 36 2社会实践 108 61.研究计划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尽早初拟论文选题范围,并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制定研究计划,提 交 学 院 备 案 2.论文开题报告硕士生于第三学期初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时间与论文通讯评阅的时间间隔不少于 8 个月。

开题报告的审查重点考查硕士生的文献收集、整理、综述能力和研究设计能力3.论文进展报告硕士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定期向导师汇报,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4.论文评阅与答辩硕士生学位论文必须由导师认可,并经过专家评阅认定合格后,方可进行答辩论文答辩从论文选题与综述、研究设计、论文的逻辑性和规范性、工作量等方面重点考查论文是否使硕士生受到了系统、完整的研究训练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应修改论文,并再次申请答辩,两次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半年答辩的具体要求详见《华南农业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八、毕业和授予的学位本 专 业 研 究 生 课 程 学 习 的 总 学 分 不 低 于 42 学 分 ( 包 括 实 践 环 节 的 学 分 ) 完 成 规 定 的 文 献 阅 读 、 课 程 学 习 、 社 会 实 践 和 毕 业 论 文 等 环 节 , 考 核 合 格 ,并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准 予 毕 业 授 予 华 南 农 业 大 学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颁发华 南 农 业 大 学 硕 士 研究生学历证书和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证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