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辅料应用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9869310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352 大小:3.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用辅料应用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_第1页
第1页 / 共352页
药用辅料应用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_第2页
第2页 / 共352页
药用辅料应用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_第3页
第3页 / 共352页
药用辅料应用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_第4页
第4页 / 共352页
药用辅料应用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_第5页
第5页 / 共3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用辅料应用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用辅料应用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3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药用辅料应用关键问题高峰论坛论文集二 六年十二月上 海2目 录医药行业 “ 十一五 ” 发展指导意见 4关于印发药用辅料注册申报资料要求的函 21国内外药用新辅料应用及发展趋势 36羟丙基 - 环糊精在抗肿瘤新药乙烷硒啉制剂研究中的应用 崔翰明 武凤兰 43新型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 chitosan-g-PCL-b-MPEG: 合成 ,表征及水性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轶业 刘黎 郭圣荣 51缓释 、 控释药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方晓玲 61几种药用新辅料相关性质的比较研究 聂淑芳 潘卫三 65喷雾干燥法制备莪术油微囊的研究 傅红兴 , 赵艳花 , 蔺胜照 , 许巧巧 74药用辅料市场及新产品的

2、开发与现状分析 赵届其 80液体制剂研究中的药用辅料及其应用技术 侯世祥 84药用辅料在创新药物制剂开发中的应用 黄胜炎 90微丸压片技术的研究进展 高春生 梅兴国 101口服固体制剂药用辅料的应用技术 沈慧凤 108预混辅料的发展在制剂研究中的应用 陈已景 118中药颗粒剂辅料的筛选 陈永济 何糖京 123中药提取 分离纯化类药用辅料的选用 罗明生 130注射用吐温 80 的质量控制与 分析 陈海峰 139中药炮制辅料 -醋的规范化示范性研究 淑杰 李先端 戴明辉 顾雪竹 程立平 141嵌段共聚物胶束的肿瘤靶向性研究 方晓玲 146载体设计与新型给药系统研究 利焱 张建祥 李晓辉 156药剂

3、辅料的选择对滴丸制剂的影响 韵智 164中药研究的误区思考与创新研发的新思路 张贵君 169成型活性炭在药剂学中的研究进 展 高峰 顾磊 王芬 181壳聚糖 /聚乳酸微球在控缓释制剂中的研究进展 顾磊 高峰 陶少林 王芬 陶一丹 185丙烯酸树脂薄膜包衣工艺及影响因素研究 李小芳 杨明 黃毅 汤贯光 191辅料技术在难溶性药物渗透泵制剂中的应用3 刘晓华 于海春 198中药提取物微囊化防潮技术及其机理研究 冯 怡 刘 怡 徐德生 202环糊精类辅料在制剂创新中的应用与筛选 任勇 陈文华 211药用辅料在分散片中的研究与应用 陈杰弗 226复合微丸胶囊中微丸均匀度分析 刘 海 230感冒清胶囊制

4、备工艺的改进 韩庆惠 钱桦江 李连会 吴世福 233环糊精在处方设计中的应用 刘文继 柯达文 237新型药用辅料的应用分 析与预测 白鹤林 李津地 251卡波姆 ( carbomer) 在控缓释制剂中的应用 254口服缓释制剂中辅料应用 王东和 李俊虹 259纳米化药物及纳米载体系统在药物制剂上的应用 刘 海 265辅料在颗粒制剂中的应用与研究刘杰戴 王共迪 270新技术新辅料在口服中药制剂中的应用进展 王阁雷 273新型薄膜包衣 技术发展及应用 邱晓龙 279新型药物载体制剂及前体药物制剂 丁兆梦 285研究建立中药炮制辅料药用标准的重要意义 毛淑杰 300药用辅料 -环糊精在中药方面的应用

5、 安宏昌 305药用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作用及应用概述 邢进康 308约用辅料在制剂中的作用及应用 何宗伟 311药与新辅料完美结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14浅谈中国辅料行业的现状和前景 曹树煜 320中药颗粒剂辅料的研究现状 李建友 324中药炮制常用辅料及其作用 宋元清 328中药新剂型研究与应用的进展 郭于蓓 331中药注射剂开发中药剂辅料的选用 罗明生 337乙基纤维素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李小芳 汤贯光 薛钰 黃毅 3494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前 言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行业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1978 2005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 16.1%,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不断提高。然而,我国医药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不合理、创新能力弱、环保治理不善、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为切实解决医药行业的主要问题,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积极推动医药行业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优化结构,转变医药经济的增长方式,提高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医药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委研究制订了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在充分分

7、析我国医药行业现状、问题,以及国内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明确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任务,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医药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一、“十五”期间我国医药行业发展情况(一 ) 基本情况1、行业总体保持快速增长,规模不断壮大“十五”期间整个医药行业各项指标大大超过“十五”规划数,与“九五”期末相比,工业产值、增加值和利润总额翻了一番以上。2005 年全国医药工业实现现价总产值 4508 亿元,比 2000 年增加 2637 亿元, 20002005年年均递增 19.2%;实现工业增加值 1606亿元,比 2000年增加 934 亿元,年递增 19.

8、0%;实现销售收入 4271 亿元,比 2000年增加 2510 亿元,年递增 19.4%;实现利润 361 亿元,比 2000 年增加了 218 亿 元,年递增 20.4%; 2004 年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 2572 亿元,比 2000 年增加了 1067 亿元,年递增 14.3%。化学制药工业占我国医药行业的比重最大, 2005 年我国化学制药工业完成现价总产值2405.9 亿元, 2000 2005 年年均递增 16.7%;销售收入 2325.6 亿元,年递增 17.1%。 20045年全国化学原料药年产量达到 65.3 万吨,出口比重超过 1/2,占全球原料药贸易额的 1/4。目前

9、我国已成为全球化学原料药的生产和出口大国之一,同时,还是全球最大的药物制剂生产国。 2004 年我国片剂、胶囊 剂、颗粒剂、冻干粉针剂、粉针剂、输液和缓(控)释片七大类化学药物制剂年产量分别达到 3061 亿片、 738 亿粒、 63 亿包(袋)、 11 亿瓶、 105亿瓶、 49 亿瓶(袋)和 17 亿片。中药是我国医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2 年国家出台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3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产学研各界的广泛认同,“十五”期间中药领域成为医药行业的投资热点。 2005 年中药工业完成现价总产值 1202 亿元, 2000 2005 年年

10、均递增 19.4%;实现销售收入 1109 亿元,年递增 19.2%。目前我国向日本、 韩国 、 美国 、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大量的中药材和植物提取物, 2005年中药材出口金额达 3.8 亿美元,植物提取物 2.9 亿美元,出口量和出口额持续增长。全国已在 24 个省 (区、市 )建立 了 448 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其中, 18 个省 (区、市 )规范化种植面积已达 1424 万亩,形成中药农业发展的基本雏形,为实现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山区及贫困落后地区的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生物制药企业 400 多家,其中具备基因工程药物生产能力的企业有 114 家

11、,疫苗生产企业 28 家。 2005 年生物制药工业完成现价总产值 353.7 亿元, 2001 2005 年递增30.7%;产品销售收入 2001 2005 年递增 31.2%,是医药行业增长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2001 2005 年生物制 药工业固定资产净值年递增达 28.8%,是医药行业投资的重点。自 1989年干扰素上市以来,我国已有 27 种生物技术药物实现了国产化。国产药品不断开发上市,打破了国外进口产品长期垄断国内市场的局面,使中国数以千万计的患者从中受益。我国已成为世界疫苗产品的最大生产国,可以生产预防 26 种病毒的 41 种疫苗,年产量超过 10 亿个剂量单位,其中用于预防

12、乙肝、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等儿科常见病的疫苗生产量达到 5 亿人份。国产疫苗在满足国内居民防病、治病的同时,已开始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疫苗产品,用于其他国家 的疾病预防。在鼓励中外合作和发展民营经济的过程中,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迅速, 2005 年医疗器械实现工业总产值 352.5 亿元, 2000 2005 年递增 19.4%;实现销售收入 341.6 亿元,年递增 20.9%。高档医疗装备国产化进程加快、现有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缩短,行业整体水平和市场供应能力进一步提高。无论是供应国内市场还是出口创汇,现代化医疗仪器产品的比重均有较大增长,特别是一些医学成像设备已从中国组装模式进入

13、中国制造或中国开发生产模式,病人监护仪器已占领国内绝大部分市场, B 型超声、直线加速器、临床实验室仪器和一批植入性生物材料制品已经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2、医药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6医药企业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重组、股份制改造等,加快了医药产业的组织结构调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已有将近 120 家医药企业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中小企业板以及海外上市,股份制经济产值比重已经从 2000 年的 35.6%上升到 2005年的 47.4%,国有经济比重从 29.0%下降到 7.48%,三资经济成份上升到 27.2%。 2004 年全国年销售额超过 50 亿元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有 9 家,超过 10 亿元的大型医 疗器械生产企业有 2 家,另外有 3 家全国性医药零售连锁企业的门店数超过千家,有 27 家医药零售连锁企业的门店数逾百个。东部沿海地区的医药经济规模占全国的 65.8%左右 ,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医药产业最大的聚集区, 江苏 、 浙江 、上海三省市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